中國國產晶圓代工廠,開出多少產能?

來源: 半導體產業縱橫 2023-11-26 18:52:2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02 bytes)

根據統計數據,2023年到2027年,全球晶圓代工成熟製程(28nm以上)和先進製程(16nm以下)的產能比重將維持在7:3。在這一趨勢下,中國晶圓廠尤其擅長成熟製程,因此政策鼓勵本土化生產,產能擴充迅速。

本文將探討中國晶圓代工產能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01

前三季度,晶圓代工雙雄產能

2023年Q1,中芯國際的月產能為73.225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產能利用率為68.1%,季度銷售晶圓數量為125.17萬片。按照產品尺寸分類,Q1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28.1%,12英寸占晶圓業務收入的71.9%。

Q2,中芯國際的月產能為75.425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產能利用率為78.3%,季度銷售晶圓數量為140.3萬片。按照產品尺寸分類,Q2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25.3%,12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74.7%。

Q3,中芯國際的月產能為79.575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產能利用率為77.1%,季度銷售晶圓數量為153.68萬片。按照產品尺寸分類,Q3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26%,12英寸晶圓占業務收入的74%。

2023年前三個季度,中芯國際的合計晶圓出貨量為419.15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8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平均數為26.47%,12英寸晶圓占晶圓業務收入的平均數為73.53%。

再看華虹。2023年前三個季度,華虹的月產能分別為32.4、34.7和35.8萬片,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3.5%、102.7%和86.8%,季度銷售晶圓數量分別為103.6、107.4和107.7萬片。

按照產品尺寸分類,Q1華虹12英寸產能為6.5萬片/月,8英寸產能利用率107.1%,12英寸產能利用率99.0%。

Q2,來自8英寸晶圓和12英寸晶圓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612億美元及2.701億美元,分別占比57.2%和42.8%。8英寸晶圓產能利用率高達112.0%,12英寸晶圓產能利用率也高達92.9%。

Q3,8英寸產能17.8萬片、12英寸產能8萬片。8英寸產能利用率為95.3%,12英寸產能利用率為78.4%,總體產能利用率環比、同比均下降。

2023年前三個季度,華虹的合計晶圓出貨量為318.7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

2021年,中芯國際的晶圓月產能為62.1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2022年公司晶圓月產能為71.4萬片,2023年前三個季度晶圓月產能約為76.1萬片。2021年華虹的晶圓月產能為31.3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2022年公司晶圓月產能為32.4萬片,2023年前三個季度晶圓月產能約為34.3萬片。連續三年來,兩家晶圓代工公司的月產能都呈增長態勢。

除此之外,中國的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合集成也在鉚足力氣加快生產。晶合集成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公司目前的月產能為11萬片左右,今年計劃在55納米製程上再擴充5千片/月的產能。2024年公司計劃根據市場的複蘇情況彈性規劃擴產計劃。

接下來看一下中國晶圓廠建設現狀

02

中國晶圓廠建設現狀

據TrendForce統計,除去7家暫時停工的晶圓廠,中國目前已建成的晶圓廠有44家(12 英寸晶圓廠 25 座、6 英寸晶圓廠 4 座、8 英寸晶圓廠及產線 15 座),另外還有22家晶圓廠在建(12 英寸晶圓廠 15 座,8 英寸晶圓廠 8 座)。

12英寸晶圓產能建設

據統計,中國目前運營著40座12英寸晶圓廠,其中包括在建的12英寸固定產能晶圓廠15座,當下的晶圓月產能總計約113.9萬片。

目前,先進製程的研發和生產主要集中於12英寸上,受到手機、PC、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下遊應用高速發展的影響,12英寸晶圓需求量快速上升,逐漸成為行業主流。另外,從成本角度,生產12英寸晶圓的成本比生產8英寸晶圓高出約50%。然而,12英寸晶圓的芯片輸出幾乎是8英寸晶圓的三倍,導致每個芯片的成本降低了約30%。隨著製造工藝的改進和良率的提高,預計未來12英寸晶圓的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可以看到,行業趨勢正在促使設備廠商將業務重心傾向12英寸。中國也在12英寸晶圓領域迅速擴張。除了建成和在建的40座12英寸晶圓廠,中國市場上還有9座正在計劃中。統計中的49座晶圓廠的規劃產能總計417.3萬片/月。

中國的晶圓廠也將12英寸作為公司的銷售主力,即使今年晶圓代工雙雄均出現業績承壓現象,但並未阻擋它們擴建產能的步伐。

今年Q3,中芯國際資本支出環比增長約26%至153.10億元,並將今年全年資本開支上調到75億美元左右,同比提升約18%。根據中芯國際2022年半年報,該公司資本開支主要用於產能擴充和新廠基建。資本開支的大幅上調,意味著中芯國際未來產能將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華虹公司也在致力於提升整體產能。今年9月,華虹公司使用募集資金向全資子公司華虹宏力增資126.32億元,主要用於華虹宏力向華虹製造(無錫)項目的實施主體華虹半導體製造(無錫)有限公司增資,其餘將用於8英寸廠優化升級項目、特色工藝技術創新研發項目等。

該公司表示,無錫12英寸生產線項目產能處於不斷爬坡,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折合8英寸生產線月產能增加到35.8萬片。與此同時,華虹公司第二條12英寸生產線華虹無錫製造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足以見得,12英寸晶圓廠在代工領域地位非同一般。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計,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圓月產能將達到960萬片,創下曆史新高。其中,美國產能在全球的占比將自2022年的0.2%,大幅提升45倍至近9%,中國大陸也將自2022年的22%,提升至25%。

8英寸快速發展

8英寸晶圓多被認為是成熟落後的芯片,主要用於製造60nm及以上的芯片。盡管相對於12英寸晶圓來說,8英寸晶圓的製造工藝相對不那麽先進,但它仍然在半導體產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功率器件、電源管理芯片、CMOS圖像傳感器、MEMS傳感器、RF收發器、濾波器,PA、ADC、DAC等,大都在8英寸晶圓產線投產。

下表為中國大陸的8英寸晶圓產能建設情況。

據統計,中國目前運營著22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其中包括在建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7座,總計月產能約為104.1萬片。

作為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占比最高的地區之一,中國大陸的8英寸晶圓製造工藝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盡管相對於一些發達國家來說,中國大陸的8英寸晶圓製造工藝相對不那麽先進,但其產能優勢十分明顯。

根據SEMI的數據,中國在8英寸矽片方麵保持著快速發展。預計到2026年,中國8英寸矽片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22%,月產能將達到170萬片,位居全球第一。到2025年底,華虹、思恩、思蘭、陽東微電子、GTA半導體、中芯國際、中科、中科、華中、華德、易基等公司預計將新建9座8英寸晶圓廠。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方麵表現突出。 到2024年底,中國大陸的目標是建立32座大型晶圓廠,並且都將專注於成熟工藝。

最後看6英寸晶圓產能的建設情況。

6英寸晶圓廠超500家,價格優勢不複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運營的6英寸晶圓廠有四座,從當前產能上看,基本將近滿產,且沒有在建及計劃的新增產能。

目前大陸能夠製造6英寸晶圓的廠商超過500家,技術門檻已相對較低,價格優勢不複。且現下市場中,原本使用6英寸晶圓的下遊應用,也已逐漸被8英寸晶圓覆蓋。

從通用芯片生產的角度看,6英寸晶圓屬於“落後工藝”產能,而且摻雜了不少以備不時之需的二手設備生產線,相對來說,6英寸生產線利用率相對也較低。因此已經有不少6英寸矽晶圓產線向第三代半導體方向遷移。

03

又將迎來產能過剩?

近期,從全球市場來看,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價格迎來了疫情後的新低點,對相關企業的毛利率和盈利走勢產生了影響。

據悉,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等公司為提高產能利用率,紛紛大幅降低明年第一季度的晶圓代工報價,降價幅度甚至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關於降價傳聞,聯電回應稱,8英寸晶圓代工確實會有明顯降幅,12英寸則沒有調整。聯電預計,四季度季產能利用率恐將由上季的67%降為60%—63%,為近年單季低點;受產能利用率持續修正影響,毛利率將由上季的35.9%下滑到31%—33%。

力積電方麵也透露,為維持競爭力,公司已對客戶降價約4%至5%。

集邦谘詢近日公布的預測數據也顯示,四季度麵臨壓力:自2022年以來,8英寸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預計到2023年四季度將是一個最低點,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大多數廠商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都將跌破了60%,僅華虹維持在了比較高的78%的水平,中芯國際也有65%。

中芯國際在業績會上表示,“從全球來看,晶圓整體需求沒有產能擴建得快,應該會產能過剩,需要很多時間慢慢消化。”

那麽對於中國市場來說,是否同樣麵臨著庫存難以複位,產能持續供過於求的困境?

中芯國際CEO趙海軍表示,“從像中國、美國這樣單獨的大市場來看,如果要滿足本土整機、整車等係統要求,本地的產能是不夠的。”

根據中芯國際2023年Q3財報顯示,按照各地區的營收貢獻占比劃分,中芯國際在2023年來自中國區的營收占比高達84.0%;美國區的占比為12.9%,歐亞區占比為3.1%。華虹2023年Q3財報顯示,公司來自中國區的營收占比為77.5%,北美地區的占比為8.6%,歐洲地區的占比6.9%,亞洲地區占比6.1%,日本地區占比0.9%。

數據顯示,兩大晶圓廠的收入來源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部分產能由海外市場消耗。此外,中國擁有最廣闊的成熟製程市場,這也給芯片產業提供了無限的機會。

中芯國際表示,對新增的產能消化很有信心。公司建設的產能都有跟客戶事先做過溝通,客戶也有戰略性合作意向,所以對建設的產能信心比較高,未來還是有客戶的需求和訂單的。

但公司管理層還是這樣定調整個市場:“展望來年,我們看到市場已趨於穩定,對成熟代工的需求會由於庫存下降而增長,但沒有大幅成長的動力和亮點,仍需等待全世界宏觀經濟的複蘇。我們認為這是來年的一個基本盤。”

關於晶圓代工市場何時迎來整體回暖還要看兩方麵,一方麵就是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複蘇,因為手機相關應用可帶動8英寸需求回升,這一信號在上一季度已然釋放,Canalys預計智能手機和PC將在2024年實現溫和增長,消費電子暖流持續有望帶動產業鏈備貨。另一方麵就是AI相關需求的帶動,AI推動麵向高端製程的12英寸新增產能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展望第四季度,中芯國際預計四季度將維持中規中矩態勢,銷售收入環比略有增長,約1%—3%;毛利率將繼續承受新產能折舊帶來的壓力,預計在16%—18%之間。華虹半導體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約在4.5億美元至5.0億美元之間,環比小幅下降;預計毛利率約在2%至5%之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