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哭泣,必勝客流淚,洋快餐為啥不行了?

瘋狂星期四”,似乎狂不起來了。

前段時間,肯德基在國內的母公司,百勝中國股價大跌,美股一度暴跌超20%。

直接創下五年來最大跌幅。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百勝中國不及預期的業績:

第三季度營收29.1億美元,淨利潤2.44億美元,均低於市場預期。

其實不止肯德基,必勝客和賽百味這些年的頹勢大家都能看到。

你已經多久沒有去必勝客和你的朋友共享美好食光了?

這些曾經爆火的洋快餐,現在的業績似乎都沒那麽堅挺了。

為什麽?

讓天下沒有好割的韭菜,我是牛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洋快餐失寵背後的商業邏輯。

1

洋快餐的式微,其實可以從百勝中國的發展窺見一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肯德基和必勝客,其實都是百勝中國旗下品牌。

除此之外,像大家比較熟悉的小肥羊、黃記煌、塔可鍾等也都是百勝中國在運營。

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家族。

但是,這個家族內部的發展卻非常不均衡。

大哥肯德基,營收占比超過75%;老二必勝客,營收占比20.5%,它倆合砍超過95%的業績。

至於“其他”品牌,隻能說,聊勝於無。

可以說,百勝中國目前就是一個“大炸雞漢堡+小披薩”的運營模式。

問題是,這炸雞漢堡和披薩,現在都不好賣了。

洋快餐們的失寵,本質上和這些年國內的經濟發展有關。

過去的洋快餐是自帶光環的:

從1987年,北京前門大街開出的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開始,到1990年,國內第一家必勝客開業。

作為數一數二的西式快餐品牌,那會它們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很多人也是通過它們才第一次認識漢堡和披薩這些新奇的洋餐,所以它們天然就掌握著定價權。

他們是真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作為發達國家的舶來品,曾經的它們不止是一種嚐鮮的快餐,更像是一個消費符號。

也算是開放中國的第一批“輕奢消費”。

所以,對於當時的很多人,除了旅遊打卡,有些人還會在肯德基辦婚宴、生日宴吃席。

但在今天,隨著我們經濟的高速發展,商業的繁榮,炸雞、漢堡和披薩早已經不新鮮了。

此一時彼一時,肯德基們正在逐漸褪去光環,回歸快餐的本質。

同樣,這也是阿美莉卡街邊刷鍋水星巴克們正在經曆的“回歸曲線”。

品牌價值回歸了,但是更大的問題是,它們的價格似乎並沒有跟著回歸,在快餐中依舊屬於比較貴的一檔。

自然而然的,它們的定位也變得越來越尷尬,真正的高端消費早已經敬快餐而遠之了,而囊中羞澀的普通人可選項也比之前多多了。

尤其是肯德基,客單價幾乎是目前國內洋快餐裏麵最高的一檔:

麥當勞都要稍遜一籌:

大家自然就會用腳投票。

再加上近些年的大環境下,整體消費需求走弱,或者高情商點講,大家消費更加理性,更加精打細算了,不願意亂花錢。

肯德基和必勝客這種價格不低,但是品質體驗卻一直在比較性降低的洋快餐,自然就沒那麽受歡迎了。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證是:

百勝中國2022年營收對比2021年下降了3%,淨利潤更是下降了55%,直接cos五條,來了個腰斬。

2

另外,無論是炸雞漢堡還是披薩市場,這些年都湧現出相當多的競爭對手。

並且其中大量品牌都在通過更低的價格,更高的性價比來吸引客群,跑馬圈地。

就炸雞漢堡市場來說,除了塔斯汀、華萊士、漢堡王、德克士等比較知名的品牌。

這些年還湧現出了像麥肯基、肯麥基、肯基基等在名字以及logo上排列組合的究極縫合體,相當賽博朋克。

它們正在大量攻占下沉市場,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反攻一二線城市,侵食曾經洋快餐帶頭大哥們的市場份額。

尤其塔斯汀的崛起,其實給了肯德基很大的壓力。

過去我們普遍認為,塔斯汀和肯德基是錯位競爭的對手。

它對應的是華萊士和肯德基中間的那一檔,選址方麵也更傾向於三四線城市,似乎很難直接撼動肯德基的地位。

但事實是,塔斯汀如今在一二線城市的門店占比並不低。

而且這並不是一個個別現象,下沉品牌反攻的故事也不止發生在炸雞漢堡市場。

如果你經常出去逛街的話,應該能夠發現,這幾年,越來越多大家印象中的下沉品牌、縣城品牌,比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塔斯汀等等,都開始大量出現在一二線城市的街頭,乃至大型商超等地。

在這種情況下,肯德基的處境就顯得更加尷尬了。

不是肯德基吃不起,而且塔斯汀們更有性價比。

當然,肯德基也不是沒有進行反製。

今年6月,肯德基就推出了餅漢堡:

主打一個打不過就加入。

隻不過,口感和味道,就見仁見智了:

另外,它也在不斷擴寬價格帶,往低線城市發展:

至於結果嘛。

我查了下百勝中國的財報:

今年第三季度,肯德基淨新增門店355家,而去年這個數據是165家。

可以看出,肯德基確實在加速開店。

但與此同時,肯德基的餐廳利潤率也在下降:

同樣下降的,還有它的客單價。

今年第三季度,肯德基平均客單價同比下降5%,而必勝客平均客單價則下降了9%。

這年頭,連肯德基們都開始消費降級了。

問題是,哪怕是下降了,它們這價格依然沒有明顯的優勢,再加上那高達9元的配送費,價格就更驚險刺激了。

像我這種一米八猛男,想要吃飽,隨便一點就是四五十往上。

大家說v我50帶你瘋狂星期四隻是玩梗,沒真想花50啊。

當我們在別的地方花個二三十就能享受到漢堡+小食+肥宅快樂水墊飽肚子,又滿足一下吃炸雞漢堡的欲望的時候,肯德基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消解了。

另外,肯德基這些年在服務和菜單方麵受到的詬病也不少。

在黑貓投訴上,關於肯德基服務投訴有1200多條,而麥當勞服務的投訴僅有26條。

即便考慮到肯德基的門店數量更多,這個投訴量級也多少高了“億點”。

所以現在肯德基麵臨的情況是:

一邊的投資者因客單價下滑,業績不及預期而躊躇觀望;另一邊的消費者也對它的價格和服務而感到不滿。

兩邊不討好。

所有這些疊加起來,也就不難理解,這些曾經爆火的洋快餐,為什麽如今沒那麽受歡迎了。

從一二線城市到下沉市場,從早些年獨樹一幟,到無數競爭者入局,相互廝殺,大打價格戰,這個劇本其實已經在茶飲、共享單車乃至新能源車賽道上演過了。

洋快餐行業也不例外。

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肯德基們或許還要經曆很長時間的一段陣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