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汽車並購威馬年底前或敲定:沈暉還會回國嗎?

直到宣布並購威馬前,開心汽車一直是一家神秘的公司。

開心汽車的前身是開心農場,多數人對此並不陌生。它曾經是一款風靡全國的遊戲,2015年,踩著互聯網浪潮,開心農場把汽車業務剝離出來成立開心汽車,四年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二手車經銷商集團。

巧合的是,同樣在2015年,此次並購案幕後操盤人、開心汽車董事長兼CEO林明軍成立了海淘汽車,進軍平行進口豪華車業務。2015-2019年間,海淘車最高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2020年的疫情徹底改變了兩家公司的命運,海淘汽車反向並購開心汽車借殼在納斯達克上市,林明軍成為第一負責人。不過,疫情嚴峻,新公司業務難以開展,林明軍陷入新一輪發展抉擇。那一年,蔚來李斌終於摘掉了“最慘CEO”帽子,李想、何小鵬也逐漸走出資金寒冬,先後登陸美股上市。

2021年,林明軍決定進入新能源造車領域。據他介紹,2021下半年至今,自己帶隊談判了近40家汽車產業鏈公司,裏麵有已經拿下的朋克汽車,也有未談判成功的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再到如今已經在預重整中的威馬。

11月7日,騰訊新聞《遠光燈》與林明軍進行了一場獨家對話,按照他的說法,目前並購威馬正按正常軌跡進行,同時他不認為沈暉已跑路,且 12月底這場並購會有實質性的進展。

林明軍說,他是溫州人,在進攻的過程中不想撤退,不會給自己設置很多可能性,假如並購威馬失敗,他還會繼續找標的。

以下是騰訊新聞《遠光燈》與林明軍的對話(經編輯整理,略有刪減):

並購第一個標準看它燒過多少錢

騰訊新聞《遠光燈》:在跟威馬簽署並購意向書前,開心汽車在圈子裏一直很低調,你們之前是做什麽的?為什麽會選擇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林明軍:開心汽車算我的第三家創業公司,前麵兩家都是做汽車網絡媒體,2015年創辦了海淘車。海淘車當時也是中國互聯網+的典型代表,通過港口的自貿區做平行進口車,搭建電子商務平台,2015年-2019年這5年規模非常大,我們一年銷售收入能達100多個億。當時寶馬X5、X6都賣得非常好。

開心汽車本身曆史也是很悠久,被剝離後開始做豪華二手車的交易跟金融。開心汽車跟海淘車之間最相似的地方都是做豪華車。2019年開心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二手車經銷商集團。

2020年發生疫情,導致很多業務沒法開展。我們兩家商榷後進行反向並購,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借殼,51%的股份給海淘車,管理權董事會是歸我們負責。直到2021年6月全部做完,我們就開始思考疫情嚴峻,業務難以開展,該如何發展未來的業務?當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很有熱度,2021年8月我們正式對外官宣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朝這個方向進軍。

新能源汽車戰略上,我們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因為那個時間節點,你作為造車新勢力從零開始是不現實的,並購的方法會更有效率。所以在2021-2023年這三年期間,我們在全國大概看了四五十個新能源製造商,從裏麵去挑選適合的並購標的。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在2021年成立新能源事業部,是有什麽契機?

林明軍:第一,資本太好了。我們發新聞(成立新能源事業部)那天晚上股票就漲了89%,這就是市場追捧的熱度。2019、2020年,李斌、何小鵬、李想幾個人被稱為最慘的CEO,2021年不是了,那年他們是最好的,股票一下子就上去了。那是資本好。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我們看著資本說話。

第二,我們發現當時電動車的市場滲透率非常低,還有很大的潛力,國家當時很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是一個大方向。我們既然遇到了這麽一個機會,就不會錯過它的,這是我們最大的驅動力。

隻是因為疫情,給很多談判、並購帶來很大難度,即使在那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從拜騰、朋克到今天的威馬一直在談,從來沒有休息過,包括到今天我還在談汽車生態的其他公司,包括自動駕駛。

我們未來的目標不是簡單的整車,無論並不並購威馬,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就是走AI汽車方向,AI汽車的核心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時代一定會到來,而且我覺得這個時間不會很遙遠。

騰訊新聞《遠光燈》:開心汽車內部對並購標的有什麽挑選標準?

林明軍:我們心裏有三個標準,特別好的標的基本上輪不到我了,人家獨立上市了,特別差的我們也不要,所以我們基本上會選擇中間狀態的。

第一個標準就看它燒過多少錢,燒過的錢越多,我們會認為它遺留下的無形資產越多;第二,要看這家公司目前所擁有的剩餘財產,包括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是不是目前我們所需的和互補的?第三,我們每次並購都會伴隨著投資進來,要看以我們的實力能不能把並購的標的盤活?

去年差點並購拜騰汽車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是一家體量比較小的公司,外界也有一些質疑,開心汽車憑什麽操盤這類並購?

林明軍:首先開心汽車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一般並購就兩個手段,一個是現金並購,一個是股票並購,拿現金並購誰也沒有那麽多錢,那如果拿股票並購,肯定是上市公司更有優勢,我們雖然小,但開心汽車本身有美股的獨特優勢;第二,我們有一定的融資實力,談某個並購標的會帶投資人進來一起談,比如我們談拜騰,就帶著7億美金投資人的錢,它是投給開心汽車的,但跟並購拜騰同時生效,是一個捆綁協議,簡單一點就是並購基金。

如果沒有外麵資金的話,我沒法去操作。我並了拜騰也好、威馬也好,要大資金引進來一起操盤這個事情,沒有的話是不成立。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都談過哪些企業?為什麽最後隻談成了朋克汽車?

林明軍:太多了,不能全部公布。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們在2021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和拜騰汽車商談,當時我們商談的並購基金有7億美金,但最後是一些特殊的原因沒有成功。

騰訊新聞《遠光燈》:朋克你們是什麽時候談的?

林明軍:我們從2021年8月份就開始談朋克汽車了,直到去年下半年簽署SPA。朋克汽車本身並沒有燒很多錢,但是它符合我剛才說的第二點跟第三點標準,也就是我們有互補性,以及我們有信心盤活。

首先,朋克汽車是做低速車起家,做A00級車,一年賣十幾萬台,曾經連續5年拿到中國低速車排第一;第二,朋克汽車的產品很適合三到六線城市,這塊兒市場太大了;第三,它有利潤,它沒有那麽多的軟件技術投入;最後,它有一個很好的管理團隊,顧鐳是董事長,他原來擔任過北京汽車研究院院長、奇瑞汽車研究院院長,再之前是福特美國的技術專家。

因為中間經曆了疫情,朋克汽車這個進展比較緩慢,今年8月才交割完,我們是通過發新股收購,不是現金收購。交割完,9月份就開始和威馬簽署並購意向書,因為我覺得做新能源,收購朋克汽車還遠遠不夠。

“我不認為沈暉跑路了”

騰訊新聞《遠光燈》:並購威馬這件事情進展怎麽樣?

林明軍:目前來看還是按照我們正常的軌跡走,隻不過增加了一個新的環節,這個環節是威馬自身通過法院有預重整,這個過程一定會消耗時間。

前幾天威馬也發了聲明,通過這種模式能夠讓財務數據更漂亮,公司能更好的發展起來。

騰訊新聞《遠光燈》:預重整流程你們之前沒有預估到嗎?

林明軍:我們溝通之後發現,必須得有一個途徑讓威馬整體財務數據變得更好,但預重整流程是他們自己發起的,通過預重整的方式能夠減輕它現在的一些包袱。

無論我們是否並購威馬,預重整過程對它本身來說是一件好事情。預重整有三個步驟:第一步通過法院要出財務審計數據;第二,和債權人進行談判;第三,引進投資人。目前第一階段還沒結束,債權人和投資人也可以同步進行。

騰訊新聞《遠光燈》:審計結果預計什麽時候出來?

林明軍:這個事情不受我控製,應該快了。

騰訊新聞《遠光燈》:市場競爭這麽激烈,會有投資人冒風險進來嗎?

林明軍:有,我們每天都在和投資人談。投資人不是冒風險進來,他們有自己的投委會,投我們的時候一定有自己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去說服他的投委會投票。所以不是簡單地認為投資的風險大小,所有投資一定是有風險的,他的投資風險跟他的收益一定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威馬我們也不是說是剛談的,我跟沈暉都談三四年了,雖然我們9月份對外發了並購意向簽署新聞,但不是9月份才開始談的。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之前談的時候就會直接談並購話題嗎?

林明軍:有各種想象和合作可能,也不是幹巴巴地談誰並購誰,因為威馬在2021年的時候太牛,銷量、知名度等,同時它當時正在推進到科創板上市,後來上市目的地變成中國香港、美國等等,後來這些途徑都走不通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才跟我們達成了並購意向。所以任何東西一定有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太快了未必就是好事。

騰訊新聞《遠光燈》:現在沈暉的態度是什麽樣的?

林明軍:他很積極,我們每周都跟他有溝通,主要是關於並購進度中的時間表或者是其他事項。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怎麽看沈暉這個人?

林明軍:沈暉總是非常資深的汽車產業人士,他在菲亞特工作過,推動吉利沃爾沃收購案,他非常資深,我很欽佩他,也是我比較尊重的一個人。至少現在來看,大家都說沈暉跑路了,我不認為他跑路了,我們還是正常溝通,跟威馬團隊保持正常的商量怎麽去解決問題。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覺得沈暉會回來嗎?

林明軍:這個問題你隻能問他本人。

騰訊新聞《遠光燈》:威馬走到今天,你認為是什麽原因?

林明軍:威馬到今天可能遇到一些困難或挫折,我覺得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一定會遇到挫折。你說誰沒有?都有過,蔚來當年股票也到過一塊錢。

威馬走到今天,我覺得核心原因就是上市慢了,它的資本路徑沒走對,它當時就不應該上科創板。我覺得威馬燒錢是正常的,大家都燒錢,蔚來現在一年也燒很多錢。

騰訊新聞《遠光燈》:是不是因為沈暉有更多的路可選,所以猶豫不決,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林明軍:這個過程我是沒有參與的,所以我沒有辦法理解他們內部人做事的角度、看過程的複雜度,所以很難判斷哪個環節有問題,我隻是說這個事他沒做成。在2021年整個全球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那麽熱捧的程度下,蔚來最高900億美金的市值,威馬居然沒上市。

有一點很重要,這些新勢力包括互聯網TMT這些行業,一定要盡快上市,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道理。

不是盤活威馬,是一起做大做強

騰訊新聞《遠光燈》:如果威馬和開心有這麽一次盤活的機會,他是怎麽規劃的?

林明軍:未來規劃我們有聊過,跟他團隊都聊過,合並之後新的BP(商業計劃書)已經出來了,我們會拿著新BP跟投資人溝通。

騰訊新聞《遠光燈》:相比之前的威馬,你們的BP有什麽創新之處?

林明軍:肯定有創新,有兩點我認為是比較大的。第一,我要堅持做我的A00級別的車,或者這個品牌我們叫威馬mini也好,還是什麽新品也好,我們必須要做我們擅長的業務線,我所有的研發、生產、銷售,這些是現成的,沒有它(威馬)我也做這個。如果是並購成功,這條產業線要做的;第二就是出口海外市場,全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或者在國外建工廠,建KD工廠,這個需求都很完善,這兩點是很大的創新點。

騰訊新聞《遠光燈》:沈暉同意嗎?威馬現在的產品矩陣跟A00級別有很大差距。

林明軍:必須同意啊,這是我最擅長的點,我的資源,我最拿手的東西,而且我明年能做出業績來的。但什麽時間做,這是很重要的。

明年做還是後年做,什麽條件做,造車它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涉及到供應鏈,涉及到銷售體係,一款車如果投放錯誤的話,損失是非常大的。

騰訊新聞《遠光燈》:現在開心汽車本身自己活得不是很好,你們把威馬收過來之後就能盤活它嗎?

林明軍:我剛才說了三個因素:首先它肯定要燒一些錢,留下無形資產。第二,它的資源跟我們是互補的,能夠產生協同,不是簡單的並購,要業務協同的。第三,盤活是相對低端的說法,高端的說法是怎麽一起做大做強。

騰訊新聞《遠光燈》:其實在外界看來,你們的並購意向書簽的比較突然,當時官宣這個事情的目的是什麽?

林明軍:告訴投資人我們有這個動作。

騰訊新聞《遠光燈》:消息放出去之後,會不會有一些投資人過來找你?大概有多少家?

林明軍:很多。昨天我還在接待投資人,目前有二三十家,現在有兩到三家比較大的機構談得比較深度。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有沒有算過盤活威馬需要多少錢?

林明軍:換個思路,我們的思路不是說盤活威馬,並購之後盤活新的公司,而是做大做強新的公司需要多少錢。

騰訊新聞《遠光燈》:我聽威馬內部人說,剛開始威馬是想做反向並購,是這樣嗎?

林明軍:這些等到審計各項數據出來之後才能談細節。

騰訊新聞《遠光燈》:如果是正向並購威馬,由開心汽車來運營新公司,威馬品牌以後是不是不存在了?

林明軍:不會,威馬有它很多的優點,我們並了之後是個新的威馬,可以這麽去理解它。你要知道做新的品牌是需要多大代價去推廣的。威馬已經賣了14萬台車左右,在整個業界還是具備很好的影響力,隻不過說最近這種狀況導致口碑受到了影響。曆史遺留的東西不能說就全部給它推翻掉了,我不認為威馬它的品牌就沒有用了,不是這個意思,至少影響力還在。

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自己製定的明年的發展目標跟並購威馬的發展目標是吻合的。威馬的並購對我是加分,不是減分。

A00級別車的機會很大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怎麽說服投資人?投資人不會認為你們是在講故事?

林明軍:這些不是故事,這些是可行性方案,要定的話,投資就要落實去做了,得做預算表了。

投資人也看數據,我今天投進來能漲多少,我能夠投也能夠獲利,這是一個計算題。舉個例子,比如說,明年月銷量破萬,能進前十吧。假如說實際盈利能進前五,這兩個數據加在一起能不能講一個百億美金的故事。

BP裏我們有三至五年規劃,這些規劃達到之後,根據這個市場我們判斷它會是什麽反應,投資人肯定要溝通這些事情,整個估值也要去談判。

騰訊新聞《遠光燈》:車市存量市場就那些,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都在搶奪,你們作為新新勢力,怎麽能夠做到你們這個目標呢?

林明軍:首先,存量市場的說法我認可,每年就是2700萬台左右的產銷量,但可以做存量轉移,現在很多油車銷量減少,純電車增加,滲透率每年在增加,這裏A00級別增加是最大的。另外乘聯會數據統計,上半年A0+A00級純電動車型占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60%以上。我們認為機會很大。

騰訊新聞《遠光燈》:投資人怎麽看現在的新能源市場?他們最大的疑惑是什麽?

林明軍:他最大的疑惑就是現在可選的項目不多了,選開心和威馬的項目,他們要通過多個維度做可行性分析,能不能做。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之前說12月底並購進展差不多能出一個初步結果。現在還是這樣的預期嗎?

林明軍:我在爭取,等威馬的審計報告出來,我帶投資人一起入場談判,如果成功就開始往下推簽SPA(並購協議)。

騰訊新聞《遠光燈》:威馬上海那邊現在有多少團隊在真正工作?

林明軍:目前來講不算特別多,但是我現在沒有對接所有人。因為我現在主要是對接沈暉和幾個管理層,去對接資本、律師、投資,就是對接這些團隊。我還沒有入場,還要等審計報告出來。

騰訊新聞《遠光燈》:那你個人會介意沈暉在美國這件事?

林明軍:他不僅僅是在美國,他好像也都是全球飛。

騰訊新聞《遠光燈》:你們什麽時候能真正入場?

林明軍:應該快了,我們現在每天都在催趕緊出報告,據說大致梳理出來了。

騰訊新聞《遠光燈》:如果用一個百分比去形容,您覺得這場並購成功的可能性大嗎?

林明軍:我是溫州人,還是個比較理性的人,我做事情一般不用這種概率,要麽零,要麽百分之百。因為我在進攻的過程中不想撤退,我不會給自己設置那麽多可能性,創業者你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背水一戰去做,你給自己設置了太多的選擇,最後就會猶豫不決。

騰訊新聞《遠光燈》:假設並購威馬失敗了,你們還會去找下一家嗎?

林明軍:找啊,我們現在也在找,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找,隻要形成生態的都會找,包括自動駕駛的都在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