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科技業績暴雷的背後,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喜與憂

盡管清潔能源的部署量創下年度紀錄,但全球最大的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和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仍麵臨著多年來最嚴重的財務挑戰。

據國際能源署稱,今年將新增約500GW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僅新增光伏裝機的投入,平均到每天,至少要達到10億美元。

然而,該行業的公司正受到成本波動、項目陷入困境、高利率以及太陽能行業急於增加新產能而導致需求過剩等因素的擠壓。

全球第一大風機製造商新疆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剛剛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淨利潤暴跌98%!

金風科技2023年三季報

曾經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光伏組件企業——隆基綠能的負責人在上周二表示,電池板價格已經處於“不合理”的低水平。

荷寶駐香港的投資組合經理 Vicki Chi 表示,即使安裝量上升,“風能和太陽能設備公司也不太容易適應這一趨勢”。荷寶截至6月份在全球管理著約1,970億美元的資產,投資於能源公司。

她表示,風能和太陽能行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電網設備和軟件領域“更具吸引力”,這些領域的需求應該超出預期,而且進入門檻也更高。

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困境反映在公司股價的迅速下跌上。

標準普爾全球清潔能源指數今年上半年下跌了30%,而更廣泛的標準普爾500 能源指數在此期間有所上漲。

目前,風能領域的表現比太陽能更糟糕。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報道,在2022年風電裝機量四年來首次下降後,今年風電裝機量有望反彈,但中國以外地區的風電裝機量將勉強超過2021年的水平。

從美國到英國,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都在麵臨風險,因為開發商要求更多資金和稅收的減免,以確保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能夠盈利。

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多達30萬個的歐洲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

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建造商 Orsted A/S 宣布第三季度淨虧損,表示將停止部分項目的開發。

由於渦輪機故障問題日益嚴重,西門子能源公司被迫尋求政府擔保。

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歐洲風電公司麵臨著來自中國公司的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公司瞄準海外市場,並向歐洲和美國生產商提供約20%的折扣。

在太陽能行業,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據彭博新能源財經 (BNEF) 稱,今年全球光伏組件的需求有望增長55%。

今年預計安裝量約為400GW,但與每年運營或計劃建設的組件工廠近 1,000 GW相比,顯得相形見絀。(趕碳號注:該處表述原文作者應未考慮落後產能出清以及容配比等因素。)

雖然產量激增消除了去年導致價格上漲的供應鏈問題,但它卻將麵板價格推至曆史低點,擠壓了利潤率,並將意味著一波破產和整合浪潮。

占全球產量80%以上的中國七家主要製造商第三季度利潤合計,處於2021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隆基警告稱,該行業一半以上的公司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被迫停業。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析師Youru Ta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到2023 年底,麵板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跌,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也很難獲得可觀的利潤。

他說,規模較小的非一體化公司將很難賺錢。

在美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 Inc.)相對堅韌,因為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承諾向國內清潔技術製造業注入數十億美元,該法案提振了該公司的前景。

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增長了近300%。

盡管如此,美國的屋頂太陽能仍受到利率上升的壓力,這使得消費者為前期投資借款的成本更高。

逆變器製造商Enphase Energy Inc.和SolarEdge Technology Inc.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令人失望,而周三公布收益的SunPower Corp.今年的業績下滑了約四分之三,成為標準普爾清潔能源指標中表現最差的公司。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在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的價格使得整個供應鏈上的任何人都很難盈利。”

他說,一些公司可能很快就會開始放棄建造新太陽能發電廠的計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