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鏈棄子到華為頂流,歐菲光隻用了六天。
二級市場上,截至10月31日收盤,歐菲光報10.23元/股,此前9月28日開始的六個交易日股價翻倍,不過,距離巔峰時期的23.62元/股仍有一段不近的路。
2016年,歐菲光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覆蓋安卓、蘋果供應鏈的模組廠商,並借由此成功突破500億元年營收。2020年,歐菲光被踢出果鏈,隨之著而來的是業績、股價雙雙急轉直下。
三年間,歐菲光連虧近百億元,股價遭“膝斬”,市值從700億元一路滑至170億元附近。
手機業界流傳的一個說法是:蘋果的上遊才是“產業鏈”,國產機的上遊隻能叫“概念股”。那麽,“華為概念股”是否會成為特例?進入華為產業鏈後,歐菲光又能否走出業績反轉的行情?
01 Mate 60是救命稻草?
盡管歐菲光並未對外公開宣稱自己供貨華為,但綜合多個渠道流出的消息來看,這已是事實。
“歐菲光在‘倔強地活著’。”10月12日,針對歐菲光供貨華為的傳聞,歐菲光董事長蔡榮軍對第一財經回應。
據媒體報道,歐菲光占據了華為Mate 60係列後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以及指紋模組訂單的絕大部分份額,單台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價值在500至600元之間。
一份專家調研報告顯示,在大客戶訂單占比上,華為單月訂單達1000萬台。歐菲光占據了華為Mate 60係列絕大部分訂單和P係列部分訂單,價值量份額在友商中可達70%至80%。此外,歐菲光將深度參與華為6-7P高端鏡頭項目,下一代7P產品已對華為送樣,2024年新品,模組業務大概率還是主供。
事實上,歐菲光與華為此番合作在市場意料之中。
歐菲光和華為已經合作超過十年。早在2012年,兩家公司便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歐菲光曾在一場策略會議上稱,2019年公司的前三大客戶分別為華為(32%)、蘋果(20%)以及小米(19%)。
讓投資者蜂擁而至,給歐菲光送出六連板的原因,是Mate 60強勁的訂單增長預期。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日前表示,華為Mate 60 Pro下半年出貨計劃已提升約20%至550萬至600萬部,發售12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至少將達1200萬部。排除潛在非商業風險下,受益於Mate 60 Pro需求與市場影響力,華為手機2023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約65%至3800萬部。展望2024年,華為手機出貨量可望將至少達到6000萬部。
歐菲光也正加緊備貨。有報道稱,歐菲光南昌工廠正大舉招工,近半年新招數千人,並增加多條產線。
BOSS直聘上,歐菲光南昌工廠目前有在招崗位116個,其中包括SMT技術員、AOI工程師、PE技工、NPI技工等。一位招聘經理告訴36氪,目前,歐菲光南昌工廠目前同時招聘正式員工和小時工。
或受益於華為訂單,歐菲光的處境正在轉好。今年三季度,歐菲光實現營收45億,較上年同期的30.49億元增長47.75%;扣非後淨利為455.7萬元,上年同期扣非後淨虧損為22.27億元,這是歐菲光連續兩季度同比扭虧。
02 搭上華為快車,股價無憂?
在華為新機、問界M7上市等消息的刺激下,近一段時間,華為概念在A股市場上表現凶猛。不過,在經曆一波熱炒後,多隻大熱的華為概念股開始降溫,其中也包括歐菲光。
10月20日晚間,歐菲光發布減持公告,股東合肥建投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3003.5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後,合肥建投持有公司4.999998%股份。次日,歐菲光又迅速放出了合肥建投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的消息。
兩份公告接踵而至,歐菲光先是在10月23日迎來一個盤中漲停,但卻還是在沒能逃過10月24日的跳水跌停。
合肥建投素有“最牛風投”之名。2021年8月,合肥建投定增入股歐菲光,以6.22元/股的價格認購了1.93億股股份,成為歐菲光第三大股東。彼時的歐菲光,正因丟失蘋果訂單而陷入困境,股價低迷,可以說合肥建投給歐菲光續上了命。
過去兩年間,歐菲光股價始終位於低點,不見起色,此次憑借華為回歸大漲後,合肥建投也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套現時機。
有投資者認為,一方麵,合肥建投此次將持股降至5%以下,可為未來可能的高位出貨提前準備;另一方麵,此舉也可以理解為,合肥建投預期歐菲光股價在未來一段時間裏仍有上升空間。
業內人士指出,歐菲光等華為概念股目前存在市場情緒過熱的情況,考慮到華為概念的熱度以及市場對於光學產業鏈的關注,股價有可能還會保持一定的上漲勢頭,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公司整體業績的表現上。
隻是從財務狀況看,歐菲光的盈利能力仍有隱憂。
歐菲光的高光時刻是在加入果鏈後,彼時的歐菲光營收雖一路走高,但實則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毛利率持續滑坡。2017年至2019年,歐菲光實現營收337.91億元、430.43億元和519.74億元,同期毛利率為13.76%、12.32%和9.87%,淨利率則僅有2.43%、-1.23%和0.99%,虧損時有發生。
自2020年起,受到蘋果訂單丟失、被美國商務部宣布列入實體製裁清單以及另一大客戶華為手機出貨量下降的多重打擊,歐菲光業績開始呈現斷崖式的下墜。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別虧損19.45億元、26.25億元及51.8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歐菲光淨虧損2.99億元。
在收益難以保障的同時,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也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營風險。
近五年,歐菲光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7.08%、72.93%、73.71%、60.68%及78.31%。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負債率已升至78.93%。
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歐菲光的短期借款為20.55億元。與此同時,歐菲光還有36.61億元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僅兩項短期債務總額就達到57.16億元。
但歐菲光賬上的貨幣資金卻僅有19.33億元,其中,可動用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5.61億元,歐菲光仍承擔著巨大的資金鏈壓力。
存貨方麵,截至三季度末,歐菲光存貨有23.3億元,此外還有42.9億元的應收賬款,兩項合計66.2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高達68%。這些巨額存貨與應收賬款未來是否存在減值可能尚未可知。
時至今日,歐菲光從果鏈“掉隊”的後遺症仍未完全消除,業績隱憂或成為影響歐菲光股價的一顆“暗雷”。
03 模組生意掣肘
一般來說,攝像頭產業鏈包括鏡頭、圖像傳感器、音圈馬達、模組封裝等。其中,攝像頭模組可以被簡單理解為將鏡頭、傳感器、馬達這些零部件組裝成一個模塊,再交由富士康等組裝廠進行下一步組裝。從整個工業鏈來看,模組端位於中下遊。
需要注意的是,攝像頭模組製造雖屬於高端精密製造業行列,但本質上仍是一種代工廠業務,因此利潤也遠不及同一工業鏈上的鏡頭與圖像傳感器業務。
一位產業投資人士告訴36氪,攝像頭模組製造的進入門檻不高,部分廠商的毛利率甚至低於5%,再除去包括人工管理等費用,淨利潤自然所剩無幾。
更重要的是,作為蘋果的代工廠,有其特殊性。各手機廠商的產業鏈中,蘋果采用的零件是定製化程度最高的。這意味著,代工廠一旦被蘋果拋棄,就會陷入極度被動的境地,前期巨額投入的產線設備以及大量存貨都將成為燙手山芋。
比如此前歐菲光加入果鏈的關鍵,在於2016年歐菲光收購了索尼的iPhone前置鏡頭模組生產線,該生產線具備FC(Filp Chip)封裝技術,而FC封裝造價高昂,前期投資巨大,手機廠商中基本隻有蘋果使用。
財報顯示,此前三年,歐菲光已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7.71億元、11.7億元及21.48億元。
此外,近幾年消費電子行業整體低迷,攝像頭模組製造企業的錢愈發難賺。
一位長期跟蹤果鏈的分析師表示,由於需求不足,手機出貨放緩且鏡頭數量沒有提升,出貨量與產能利用率均受到影響。另外,產品規格升級放緩也導致攝像頭模組製造企業利潤的進一步下滑。“攝像頭模組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競爭狀態,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不大。”
本就有限的市場中,還有“攪局者”出現。“近兩三年,瑞聲科技不斷在攝像頭模組領域殺價搶單,讓利潤更加稀薄。”該分析師稱。
2014年,雙攝市場爆發,攝像頭模組需求量大幅上漲。除了老玩家,許多光學廠商及半導體封裝廠商也湧入攝像頭模組行業。到2018年,僅大陸地區的攝像頭模組廠商就達到百餘家,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瑞聲科技也在這一時期介入攝像頭模組市場。2019年,瑞聲科技宣布投資6億美元建設光學攝像頭模組項目。2020年底,其模組業務開始量產,市場份額迅速擴大。到2022年4月,瑞聲科技便已躋身出貨量排行榜前十。
疲弱的市場環境,激烈的行業競爭,強有力的對手,多重因素下,華為訂單已然成為歐菲光扭轉業績最為關鍵的突破口。
據澎湃新聞測算,若按照今年完成600萬台Mate 60係列計算,九成訂單交給歐菲光,歐菲光給單台Mate 60係列提供的零部件價格以550元來計算,華為訂單將給歐菲光帶來近300億元的營收,這是歐菲光去年總營收148億元的兩倍。
不過,一位接近歐菲光人士在接受36氪采訪時表示,盡管歐菲光受到華為訂單的帶動和支撐作用較大,但鏡頭模組製造的利潤相對較低,是否能夠帶來相應的利潤增長仍需觀察。
“與蘋果合作時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或許會再度出現,這要看歐菲光在與客戶談判時能否獲得更好的價格和合同條件。”該人士補充。
從已公布業績的一些華為概念股來看,華為訂單帶來的成效尚未顯現:創下14個連板的“妖股”聖龍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淨利“腰斬”;與華為鴻蒙深度綁定的潤和軟件,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淨利也是雙雙下挫。
“華為的回歸會對整個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產生重大影響,但作為單一企業,其帶動整個產業鏈的作用依然有限。”上述產業投資人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