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一線》作者 歐愛萍
10月30日,在博鼇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第二屆大會“世界經濟再平衡”分論壇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駐華代表海博出席並參與討論。他表示,世界經濟現在麵臨著很多挑戰,目前還沒有完全從疫情中恢複,各經濟體依然是帶著疫情的傷疤前行。
他提到,由於地緣政治衝突、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的多重影響,全球增長正在放緩,根據OECD的數據和預測,全球經濟增長2023年預計為3%,2024年為2.7%。
對於上述數據,他解釋道,首先,高通脹下緊縮的貨幣政策是重要影響因素。目前雖然總體通脹在下降,但核心通脹仍在持續。OECD一個月前曾發布預測,2023年平均通脹水平預計為6%,如果幸運的話,可能會下降到4.8%。但去掉糧食、能源之外的核心通脹率依然會保持。
其次,不斷上升的財政壓力是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麵臨的挑戰,其不僅影響經濟增長,同時也將影響可持續項目的投資,包括與氣候變化、老齡化社會相關的投資。
此外,全球貿易增速放緩也是重要挑戰。貿易壁壘正在上升,全球貿易會長期受到負麵影響。
最後,他指出,政府財政壓力、貨幣政策收緊、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等眾多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著世界經濟;而世界越來越不平等的情況,都是由於經濟的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