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哈的收入可能快超過鹿晗了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三言 Pro,作者|DorAemon

還記得之前那個吸睛無數的山寨鹿晗 " 鹿哈 " 嗎?鹿哈因長相酷似鹿晗走紅,後改名為 " 淩達樂 ",但為了便於理解,本文中筆者仍稱之 " 鹿哈 "。



近日,鹿哈在直播中自曝月入 500 個 W,短短半年多一點就掙了 3500 萬。

當時,鹿哈給網友展示自己支付寶賬戶,稱 " 隻有 30 個 W"," 裏麵沒錢 "。他還應網友要求,直接透露自己月入 500 萬,7 個月就掙 3500 萬元。現在已經購置了一套 80 萬的房子、花費 50 萬用於老家房屋裝修以及贈送父親一台奔馳 E,總共在房產方麵花費約為 1100 萬元。

而鹿哈還隻是一個 23 歲的年輕人。

相信很多網友都會被震驚到,想不到一個靠模仿頂流明星的小網紅竟然搖身一變財富自由。這不由得讓筆者好奇,被鹿哈模仿的 " 本主 " 鹿晗情況如何呢?

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僅從收入角度,鹿哈可能要超過鹿晗了。

鹿晗吸金能力逐年下降,2018 年達到巔峰

今年 4 月,鹿晗背後的經紀公司風華秋實向港交所第六次遞交招股書,嚐試衝擊港股上市。正是這份招股書讓筆者得以了解到鹿晗近年來的吸金能力。

鹿晗一度是內地娛樂圈頂流的存在,巔峰時期全網關注量近 1 億甚至超過 1 億。長期以來,鹿晗也一直是風華秋實公司的香餑餑。

據財務數據顯示,2018 年鹿晗貢獻給公司的收入達到 7090 萬,占公司總營收比重超過 70%,而且彼時還有消息稱鹿晗年收入破億。

2018 年也正值鹿晗最火時期,參加《熱血街舞團》、《奔跑吧》等綜藝,電視劇方麵有和關曉彤主演的《甜蜜暴擊》,還發表了第二張專輯《XXVII》以及舉辦個人演唱會。

2018 年,風華秋實總收入也突破億元。

然而,這就已經是巔峰了。

過去三年未再現輝煌 ,鹿晗貢獻收入下跌



據風華秋實招股書顯示,公司 2020 年營收 7056 萬元;2021 年營收 8186 萬元;2022 年營收 9485 萬元。

這三年再沒實現 2018 年破億的輝煌。

而鹿晗在過去三年給公司帶來的收入也是下跌。



財報顯示,2020 年,風華秋實源自鹿晗的收入為 1496 萬元,占總收入的 21.2%;2021 年為 758 萬元,占總收入的 9.3%;2022 年六個月則為 1535 萬,占總收入的 16.2%。

短短幾年間,鹿晗帶來的收入從超過 7 成到不足 2 成甚至不足 10%。



這幾年來,風華秋實支付鹿晗集團的采購成本占集團總采購成本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20 年為 29.5%;2021 年為 16.1%;2022 年更是低至 7.9%。

今非昔比

鹿晗的吸金能力走弱不僅體現在財務數據上,近年來資源也不多了。

筆者搜索發現,今年初,有報道稱,鹿晗將有兩部新劇開拍,一部是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的玄幻劇《一人之下》;一部是輕科幻懸疑劇《無邊序曲》。而鹿晗上一部參演的電視劇還是 2020 年 9 月開播的《在劫難逃》。

綜藝方麵,今年除了 "5 哈第三季 " 外,鹿晗是否還參加其他綜藝節目尚不確定。如果從 2020 年算起,至今鹿晗隻參加了《5 哈》、《脫口秀大會》《創造營 2020》等節目。

作為對比,在 2017 年前後,鹿晗參與的綜藝節目有《奔跑吧》、《熱血街舞團》、《天下足球》、《約吧大明星》、《王者榮耀團戰之夜》等。

電影方麵,自 2019 年參演《上海堡壘》後,鹿晗至今還未有新電影開拍信息。

演唱會方麵,鹿晗在 2018 年辦過演唱會後,沉寂了五年,於今年在廣州、武漢等多地舉辦演唱會。

再來看看模仿者鹿哈,他的情況相對簡單粗暴多了。

鹿哈:帶貨起飛

都說網紅的終點是直播帶貨,鹿哈也一樣。



根據蟬媽媽數據顯示,過去 30 天,鹿哈直播了 14 場,累計銷量超過 100 萬,累計銷售額更是達到 1000 萬至 2500 萬區間。



鹿哈直播場均觀看達到 360.4 萬,場均銷量 10 萬至 25 萬區間。





帶貨的商品數量百餘種,包含食品飲料、生鮮蔬果、3C 數碼等。

從帶貨數據表現來看,鹿哈直播中月入 500 萬的說法並不誇張。

不過,鹿哈實際上屬於山寨明星的一群人中比較典型的。實際上, 當初那群山寨明星成員如今現狀也並非全都如鹿哈這樣亮眼。

比如山寨王一博的 " 王二博 "(後改名為趙大博),現在加入了鹿哈公司,也在帶貨。



蟬媽媽數據顯示," 王二博 " 過去 30 天直播 25 場,累計銷量 10 萬至 25 萬區間,累計銷售額在 100 萬至 250 萬區間。

山寨王俊凱的 " 王俊卡 " 情況差很多,他已經停更超過兩個月。



數據顯示,過去 180 天內," 王俊卡 " 直播場次達到 235 次,其中帶貨場次 2 次;場均銷量隻有 1 至 25,場均銷售額僅 250 至 500.

山寨黃子韜的 " 黃子誠 "(後更名為張子誠),現在也有在直播帶貨。



過去 30 天," 黃子誠 " 直播 13 場,累計銷量 1000 至 2500,累計銷售額 2.5 萬至 5 萬。

所以當明星不如帶貨?

如果單純隻對比鹿晗和鹿哈現在的經濟狀況,恐怕會得出如今明星掙錢難,直播帶貨成賺錢熱門手段的結論。

畢竟近期引發關注的一些網紅都在嚐試帶貨,例如 " 鐵頭 "、" 黃老師 " 等;而且還有羅永浩靠直播帶貨還清幾個億欠款,譜寫 " 真還傳 " 的珠玉在前。

所以鹿哈依靠曾經模仿鹿晗帶來的流量,20 出頭就成千萬富翁一事,也讓很多網友認為這種事情帶來的影響並不一定都是正麵的。

固然無論通過什麽方式,隻要是合法勞動所得,賺多少都是靠個人能力;但隨便一個 " 草根 " 有點流量,靠帶貨就賺的盆滿缽滿,似乎有點否定各行各業努力奮鬥的人們的積極意誌。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 " 直播帶貨來錢快 " 恐怕也隻是一種刻板印象。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 2022 年末,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過 1.5 億個,在以直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主播中,僅 0.4% 主播月收入超過 10 萬元以上。

所以真能通過直播帶貨賺到大錢的主播,可謂屈指可數,絕大部分主播都匯聚在腰部、甚至腳部;而人們總是會因為頭部主播的 " 光環 " 而錯誤估計整個行業的情況。

再來看明星方麵,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雖然鹿晗近年來收入情況不比曾經,但鹿晗也不能代表整個明星群體。筆者調查發現,一線明星的具體收入眾說紛紜,但無論具體多少都非常高。比如近年來,關於藝人 " 天價片酬 " 問題的討論就非常多。

每個明星背後都是海量的資源支持,其賺錢能力不容小覷。

鹿晗一時低迷不意味著一世過氣,同樣鹿哈一時風光,也不一定能永保安逸。

對於鹿哈來說,他依然要麵對很多挑戰。一方麵鹿哈的流量來自鹿晗,雖然如今已經 " 改名換姓 ",但是倘若再故意以鹿晗形象吸引流量,恐怕涉及侵犯明星權益問題;

另一方麵,直播帶貨也涉及到很多消費者權益保障問題,鹿哈帶貨品類較多,能否保證整個環節中產品質量不出問題、消費者權益不被侵犯,是鹿哈以及他背後公司需要時刻關注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