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再笑話中國車,就給他一電跑



出品|虎嗅汽車組

作者|李文博

編輯|周到

頭圖|虎嗅拍攝

先提個問題:在你看來,如今的新能源時代背景下,還有什麽類型的車,是外國品牌造得比中國品牌更好的?

是轎車嗎?除了大型轎車(奔馳 S 級、寶馬 7 係),其它各個級距細分市場內,中國品牌的產品,都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像微型車(五菱宏光 MINI EV)、小型車(比亞迪海豚)、緊湊型車(比亞迪秦 PLUS DM-i)這樣的市場,中國品牌已經完成了對外國品牌的超越。

是 SUV 嗎?拋開特斯拉 Model Y 在中型 SUV 細分市場的統治級表現,其餘車身尺寸,中國品牌都占據有利地形。在中大型和大型 SUV 市場,中國品牌(理想 L7、8、9)甚至幹掉了傳統德係豪華品牌。

是 MPV 嗎?勉強可以說 " 算是 "。過去半年,外國品牌 MPV 隻剩下別克 GL8 這一株獨苗,身後的騰勢 D9 和廣汽傳祺 M8 緊追不舍。對別克 GL8 來說,被騰勢或傳祺反超,隻是個時間問題。

在走量的大眾汽車消費市場層麵,外國品牌跟中國品牌正麵對抗,勝算遠沒有五年前大。

而在主打個性的小眾汽車消費市場,外國品牌依靠曆史底蘊積攢下的優勢,也正在被中國品牌利用新能源技術優勢步步蠶食。

硬派越野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坦克 300、400、500;仰望 U8、奇瑞捷途旅行者、方程豹 " 豹 5" 等中國品牌越野車,在麵對 Jeep 牧馬人、奔馳大 G、豐田普拉多、路虎衛士等老牌外國越野車時,一點也不犯怵。

這麽一盤算,外國品牌還有希望保住的鐵飯碗,就隻剩下比硬派越野更小眾的跑車市場了。

不得不說,在造跑車這件事上,中國品牌確實 " 太不爭氣 ":從 2003 年,吉利推出 " 中國第一跑 " 美人豹。到 2023 年,哪吒推出 " 類跑車 " 哪吒 GT,當中整整 20 年時間,沒有一家中國車企成功造出一台既能下賽道,又能批量產的純種跑車。



蔚來 EP9 各方麵都很頂,可惜售價上千萬且全球限量,還不賣給普通用戶。前途 K50 本來挺有希望,可惜造車未半,中道崩殂。

有人提議,您要是真心想買一台中國跑車,不妨去看看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話題度拉滿的上汽名爵 Cyberster ——一台兩門兩座軟頂敞篷,還帶剪刀門的純電跑車。



圖源:虎嗅拍攝

不瞞您說,我不僅去看了,還去開了。得到的結論是:名爵 Cyberster ,不僅解不開中國跑車青黃不接這道難題,還讓這道題,看上去更無解了。

因為,它實在是太混亂,又太割裂了。

東北一鍋出

說它混亂,是因為名爵想在 Cyberster 這一台車上傳達的意思過多,但又沒有找到恰如其分的排列組合手段。數量驚人的多類型要素,在整個團隊都沒有充分理解跑車真諦的前提下,直接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堆疊在了一起。

這就好比一間自詡專注 Fine Dinning 的餐廳,最終端上桌的,是一盆東北一鍋出。

一點一點來看:在外觀上,名爵表示 Cyberster 的設計靈感,源自英國汽車公司(BMC)於 1962 年至 1980 年製造和銷售的雙門跑車 MGB ,這車長下麵這樣。





相信大部分人都能一眼看出,MGB 最有辨識度的特征是:前臉兩盞大圓燈,尾部兩盞大豎燈。

但 Cyberster 完全拋棄了這兩大寶貴的曆史遺產,大燈被拍扁,嵌入前臉,細細一看,總能咂摸出一股子 2015 年款捷豹 F-TYPE 的餘韻。



尾燈更誇張激進,用箭頭取代了傳統尾燈,讓人不禁懷疑設計團隊是不是每天上下班路上,都被城市灑水車澆了個透心涼,才對這種劍走偏鋒的設計如此上頭。





看 Cyberster 第一眼,如果沒有被強行洗腦的話,你很難覺察出它和 MGB 有什麽聯係,反倒可以一眼辨識出這是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總設計師、上汽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邵景峰推崇的荷爾蒙美學體係框架內的作品:從頭至尾都飽含著濃濃的雄性主義光輝,讓每一個身高不足 184 ,體脂超過 15 ,臂圍小於 48 的男人坐進去,都能瞬間感受到爆表的壓力。



其實,如果 Cyberster 願意采用和大部分跑車相同的傳統開門方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掉部分鋒芒,但這顯然荷爾蒙含量不足。所以,名爵又加上了有些莫名其妙的 " 電動剪刀門 ",組成了全球唯一的 " 剪刀門 + 軟頂敞篷 "。



我有一個疑問:如果這樣的設計組合既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又能打動用戶的心,為何這麽多年來,這麽多超跑公司,都沒想到用呢?

Cyberster 的外觀,像一位小鎮青年在乍富後,進城把自己裝進一身貼滿大 LOGO 的華服裏招搖過市。初看很炸,可過於張揚外露的棱角,讓人很快就看穿了他貧瘠的底色。



因為新錢不知道,在老錢的語境裏," 藏 " 才是真正的高級。

對新錢來說,跑車是用來對外炫耀的工具,而對老錢來說,跑車是富足內在精神的玩物。

坐進車內,這套內飾,先讓我感受到了" 燥 ",這是一種原地參與迷笛音樂節般的 " 燥 "。但當我的手指觸碰到方向盤,手臂接觸到門板皮質材料時,這種感覺迅速墜落成了" 糙 "

當我細致地研究過整套內飾設計後,混亂的感覺更加凸顯。

首先,撲麵而來的三塊屏幕(7 寸駕駛信息屏、10.25 寸主屏以及 7 寸娛樂輔助屏)擠占了駕駛者前向視野的開揚度,跑車本身坐姿就低,屏幕再占去一點,讓駕駛者向前看時的觀感,十分擁擠

其次,平底運動方向盤遮擋了屏幕上的顯示內容,想看清屏幕,就不得不在駕駛過程中低頭轉移視線。這種非常低級的人機工程學謬誤一方麵讓用戶很難接受,另一方麵也讓人懷疑上汽這種大廠的造車功底到底體現在哪裏。



最後,無論是多功能方向盤上的,還是布局在中控上的換擋、敞篷、剪刀門實體按鍵,按壓質感都跟認知中的跑車相距甚遠。按鍵按下去時反饋過硬,組裝曠量較大,盲操時常有 " 晃晃悠悠 " 的廉價感。既然自詡跑車,就應該在細節精致度上,主動與普通家用車拉開差距,而不是讓駕駛者在使用實體按鍵時,產生仿佛在開一台榮威的錯覺。

當然,Cyberster 在內飾設計上,除了對細節精致度的把控不夠 " 跑車 " 之外,其餘部分做得還是挺有巧思,比如隱藏在門板內的墨鏡盒,可升降的隱藏式中控杯架, 包裹感到位的運動座椅等,都滿足了用戶對一台跑車的初級想象。

Cyberster 的內飾,展現了名爵設計團隊對整體完成度的把控能力,但在細節上,過於粗線條的處理方式,讓人又不禁懷疑,設計團隊在定稿前,到底有沒有長時間實地使用過這套內飾。

個人審美確實是主觀的,但業務能力是客觀的。

毯星級 " 浪漫 "

說它割裂,是因為 Cyberster 的樣子長得非常 " 挑釁 ",內飾氛圍非常 " 戰鬥 ",還出廠自帶跑車聲浪,駕駛者可以在車輛一米不挪的狀態下,獲得極致的沉浸式視聽體驗。

可一旦把車開起來,它的 " 浪漫 " 底色就開始暴露:長得很浪,反應很慢。我給它想了一個名字:毯星級跑車。



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第一,黏黏糊糊的轉向。

身為一台跑車,基礎的動態調校特性,應該是靈動為主,調皮為輔。在舒適模式下, Cyberster 的轉向手感很沉,高情商的說法是 " 紮實 ",低情商的說法是 " 黏糊 "。

這樣的轉向手感風格,很明顯更適合 " 運動模式 ",在激烈駕駛場景下,確實有利於增強駕駛者信心。但放在 " 舒適模式 " 下,應對日常通勤和兜風,就顯得有些費勁,不夠靈動,過於" 老實人 "。

在 Cyberster 的語境裏,跑車之前的兩個定語是敞篷和兩座,想象一下,當你載著心愛之人,開著 Cyberster 在日落大道上飛馳,每到轉彎都要費力地 " 掰 " 方向盤,還怎麽讓對方瞬間上頭呢?

第二,還沒睡醒的車身。

" 舒適模式 " 當然不能展現 Cyberster 的真實能力。為了檢驗它到底有幾把刷子,我將模式切換到了 "super sport "。要知道, Cyberster 的動態是前法拉利 F1 冠軍車隊底盤動態工程師 Marco Fainello 親手調校出來的。單看名爵的宣傳話術,這車應該不會笨拙到哪裏去。



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super sport " 模式下的 Cyberster, 也隻是在加速上,展現了它 3 秒破百級的能力,在車身隨動性上,我一度懷疑自己沒有成功切換模式,還是在舒適模式下駕駛這台跑車。因為整個車身對待彎道的態度,實在太慵懶了。轉動方向盤後,車頭並不會第一時間給出反應,而是要稍微思考下人生,當車頭響應完畢後,車尾才剛接到要趕緊動起來的指令,整個變道過程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遲滯感。

這樣的底盤調教別說跟 F1 式的硬核不搭邊,充其量也就比豐田卡羅拉敏銳一丟丟,不知道 Marco Fainello 是不是在調校時年紀大了,導致在 " 舒適 " 維度上,用力過猛。

第三,雞賊撞牆的刹車。

Cyberster 的刹車調校也有些奇怪,前三分之一段行程異常神經質,踩一點點就能即刻體會撞牆,對初次駕駛者不怎麽友好。中三分之一段行程很虛,踩下去,車給的反應很有限。最後三分之一段又開始機敏,對力度的掌控度要求很高。



所以,如果你想把 Cyberster 開得足夠平穩,最好的方法是少用刹車,多用動能回收。因為 Cyberster 動能回收的調節水平,遠遠高於刹車,力度合理,減速效果符合預期,不會造成車內人員的過度俯仰。

總的來說,Cyberster 在動態調校上的風格過於保守。為了營造舒適,白瞎了這套三電和底盤硬件,整輛車仿佛一個迷惘的靈魂,在安靜地運轉。

各種駕駛模式間的區隔,也不夠明顯,四種模式是 " 非常老實 "、" 很老實 "、" 挺老實 " 和 " 老實 "。如果能將其中一個調成" 渣男 "模式,那帶來的駕駛樂趣收益遠不是現在這麽寒酸。

要知道,真正意義上的經典跑車,哪一台不是個性突出鮮明,性格高傲暴躁,開過一次就讓人回味無窮。這是一台解鎖了跑車皮膚的 " 卡羅拉 ",永遠無法達到的成就。

我相信,名爵具備這個調校能力。但名爵缺乏的,大概率是跳脫出 " 上汽封印 " 的勇氣。

寫在最後

從看到 Cyberster ,到坐進 Cyberster ,再到把 Cyberster 開上路,我的內心上演了一部完整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這個心路曆程,與中國品牌造跑車的定義思路頗有些類似。

先造個跑車殼子,然後盡可能地往車裏,堆滿實用功能,減少浪漫功能,最後再定個比 BOM 高不了多少的指導價開賣。中國品牌深知,隻有這樣,這台車才有幾率進入尋常百姓的購車意向清單。

簡單來說,就是把跑車這樣一台青年快樂車,造成一台中年福報車。



2003 年的吉利美人豹是這麽幹的,2023 年的哪吒 GT 是這麽幹的,名爵 Cyberster 也是這麽幹的。

可一台跑車,無論是燒油還是用電,敞篷還是硬頂,兩座還是四座,最先應該做到的,是在 " 駕駛 " 這個單一維度上做到極致的吸引力,讓人一開難忘。而不是麵麵俱到,什麽都想要。

在充分利用新能源優勢,填平了外國品牌在燃油車上挖的技術鴻溝之後,中國品牌開始有了在小眾汽車市場 " 玩花活 " 的膽量。

這種膽量讓我們看到了坦克 300、仰望 U8、方程豹 " 豹 5"、哪吒 GT 和名爵 Cyberster 等。

我非常欣賞這種勇氣,它可以讓更多層級的中國用戶,體會到科技進步帶來的體驗平權,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高情緒價值。

但,造車不能太過違背常識,比如把一台主打駕駛的跑車,弄得 " 身強體壯 ",整備質量爆表;把一台彰顯英倫品味跑車的內飾物理按鍵手感,做得比軒逸還鬆散。

還有,最讓人難以理解的,讓一台軟頂敞篷車的敞篷,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實現半開狀態。

我們知道,敞篷跑車的篷在車輛行進時,為保證安全,隻能有 " 完全打開 " 和 " 完全關閉 " 兩種狀態,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中間狀態。



篷如果處於半開狀態,不僅影響風阻係數,還會在車速過快,正麵撞風力量過大時,增加敞篷被吹跑的安全風險。

但名爵 Cyberster 的篷不僅可以半開,還可以在 " 完全打開 " 和 " 完全關閉 " 兩種狀態間,實現無極調節。車輛靜止時,隻要把手從調節按鍵上移開,篷就會停在當前開度,此刻的你完全可以掛擋開走,車輛不會有任何關於敞篷狀態的提示或警告。

為什麽要用這樣有明顯瑕疵的開蓬邏輯,虎嗅現場谘詢了上汽名爵工程師,對方表示,目前的車就是這個狀態,後期應該會有相應改進措施,也就是" 在做了,進度隨緣 "。

這些常識上的明顯違背,讓 MG Cyberster 海外市場 47 萬到 56 萬元的預售價,有了一絲英式笑話的冷幽默。當然,這樣的產品力表現,也支撐不住國內市場 30 萬元以上的預測售價。



畢竟,願意花 30 萬買小眾車的中國用戶,還是見過一點好東西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