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房旅遊”,沒火起來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定焦,作者 | 布魯斯,編輯 | 向園

今年十一假期,酒店價格有多貴?原本一晚兩三百元的房間,漲到一千元,據報道,某酒店 " 樓梯間房 " 漲到 650 元一晚。

但這難不倒 " 摳門 " 年輕人,他們另辟蹊徑,不住酒店住別人家,隻需要花兩三百元就可以,有的甚至一分錢不花,和對方交換住宿,等到合適的機會,讓房友來自己所在的城市,住在自己家裏。

假期前夕,這類標著 " 交換旅遊 "" 換房旅遊 "" 國慶住我家 " 等關鍵字的征集帖,在多個社交平台刷屏霸榜,全國各地的網友在帖子的評論區自行配對。這屆年輕人,在玩一種很新的旅遊。

實際上," 換房旅遊 " 在歐美國家已經流行多年,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還是在 2006 年的電影《The holiday》中,分別住在倫敦鄉村和洛杉磯的兩位女主,在感情上受挫後,於網上結識,商量在聖誕節交換雙方的住所進行度假。

" 換房旅遊 " 最初的目的是通過交換住所來享受 " 生活在別處 " 的樂趣,省錢、省心(可以使用家裏的生活設施),還能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在 " 換房旅遊 " 的群體中,不少人都有花幾萬元和幾年時間周遊世界的夢想。

不過,與國外不同,當下在國內年輕人群體裏流行的 " 換房旅遊 ",首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而文化體驗、朋友社交、融入生活,仍然需要更多的信任和時間。

不住酒店住別人家,年輕人怎麽想的?

" 換房旅行 " 這種旅行方式之所以能火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今年的長假期間,不論連鎖酒店還是民宿旅社的價格,頻頻上漲,漲幅少則一倍,多則三倍。

到今年十一,"680 元民宿被平台悄悄調成國慶 2780 元 "" 十一上海酒店房價普漲兩三倍 " 等話題輪番登上熱搜。

早在 9 月初,阿楠就忙著預定某音樂節的酒店。她最終預定了一家連鎖經濟型酒店,價格為 506 元一晚,等到了酒店,發現同房型十一價格已經漲到近 900 元一晚。打車去酒店的路上,司機告訴阿楠,這家酒店是今年剛開業的,平時的價格也就兩三百元。

在各地酒店價格高漲的情況下," 國慶住我家 "" 換房旅行 "" 交換旅行 " 等關鍵詞開始流行。

月月今年十一去北京旅遊,就在她感歎住宿成本很高時,無意間刷到 " 十一住我家 " 的帖子,便私信房友訂下了房子,十天共花費 2000 元(押金 200 元)。而同樣的錢如果是訂同地段的酒店,隻能住兩天。

"之所以選擇這種出行方式,就是為了省錢。" 月月直言,刷了很多酒店,價格普遍太貴,如果是靠近地鐵的酒店,房間窄小、設備老化、衛生條件一般,有些甚至沒有窗戶,綜合考慮下,決定嚐試換房旅行。

這類旅行方式的走紅,可以看作是 " 摳門 " 年輕人在旅遊體驗和降低花費之間,做出的體麵選擇。

今年上半年,特種兵旅遊帶火了年輕人 " 低成本換快樂 " 的心理,這些年輕人為了去更多城市旅行,省下住宿錢,選擇睡在海底撈或是洗浴中心,那時候就開始有一批大學生選擇交換宿舍旅遊。隨後,換宿的群體逐漸拓展到打工人和親子遊。

除了省錢,還有一部分人選擇 " 交換住宿 " 和 " 換房旅行 ",是為了賺錢。

其中,一批旅遊城市的民宿主注意到,在旅遊淡季可以進行房間互換,提高房間的流動性。而在旅遊旺季,一批房主將自己的房子對外短租,也可以賺外快。

暖風今年年初裝修好了一套房子,因為想去旅行的地方很多,就發了 " 換房旅行 " 的帖子,陸陸續續有人回應,但一直未能成行,於是決定將房子改成民宿,如果有合適的時間及城市,就進行交換,平時則用來接待遊客,如今已經接待了十幾個客人。

一個租暖風房子的女孩已經出國留學,當時那個女孩失戀又加上要出國考試,暖風給了她很低的房租。"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至暗時刻,給別人一點溫暖,自己也會很開心。"

不過,現在流行的 " 國慶住我家 "" 交換旅行 " 等旅遊方式,含義更加泛化,演變為 " 低價民宿 " 的形式,實際上,真正的 " 換房旅行 " 不涉及金錢往來,重在體驗、考驗信任。

實踐 " 換房旅行 " 多年的春雅,從疫情前就開始接待陌生人住自己家,一共接待過五次。

對她來說," 換房旅行 " 除了能節省旅行費用,還能改善出行心態——可以住的時間長一些,不用操心退房時間延誤帶來的損失,也不用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可以有更多生活化、隨性化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可以預約一份旅行目的地。今年九月,春雅自己去了內蒙古的一個小城市旅行,有一位房友計劃明年三月帶自己的父母到她所在的西安旅行,所以春雅提前和對方進行了交換。在她的排期裏,已經有江西、青島、廣東、香港和上海的房友準備好交換。

交換房子住,真的能省錢省心嗎?

" 交換住宿 " 的社交話題之熱,激發了年輕人的嚐試欲望,但實際體驗後,許多人發現這種旅行方式屬於 " 理性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雖然初衷是為了省錢,但卻不省心,真正成行者更是少數。

交換能成立的一大前提,是雙方的各項條件都趨於對等,但在實際配對中,會遇到各種 " 不匹配 " 的條件阻礙置換。

例如,你想去的時間,別人家不一定能空出來;大部分人想去的是一二線或旅遊城市,但自己手裏的房子卻在三四線城市;不同的家有不同的地段、空間和裝修風格,即使時間地點都 OK,一個很溫馨很有設計感的家,換到一個隻能勉強睡覺的家,也會覺得不值。

暖風對此很無奈,她認為,相較於標準化的酒店,交換旅遊需要匹配的條件更多," 值不值得 " 的問題是一場雙向考核。

除了硬件的匹配,住宿過程中的軟件,也時常出現不對等的情況。

比如,互換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城市三五天就逛完了,但是對方來互換時卻住了一個多月。春雅根據互換旅行群群友的建議,準備嚐試給多出的時間交 30 元 / 天的房錢作為補貼。不同季節的水電費用也不同,夏天用空調、勤洗澡,水電費高,春雅會自覺在入住時拍攝水電和煤氣表,旅行結束時支付水電費。

" 話說在明麵上,要求也要提前講。" 春雅總結,實際上大家都是能相互理解的,也都是邊磨合邊調整邊總結。

換房旅行,也會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等問題。比如生活用品哪些能用哪些需要自備,住房空間哪些是私人區域哪些是公共區域,出現物品盜竊和損壞該如何賠償等,都很難界定。

對此,很多人的解決方案是,提前製定嚴格標準。房客和房屋選擇上,自己隻與同性或夫妻互換,房源是房主閑置或在度假城市投資購買的房子,或者是主客分開,如是上下樓,各占一層,且給客人住的房子不放貴重物品。

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李聖主任律師提醒,無論是換房旅行或閑置日租,由於法律並未對此等新興現象做出具體的規定,導致現在的 " 換房旅行 " 市場良莠不齊。如果房友存在違法安裝攝像頭、不設滅火器等情況,則隱私、衛生、消防安全亦無法得到保障。

主觀上充分信任,但一些正當的程序必不可少。李聖建議,如果決定 " 換房旅行 ",有必要互相留存身份信息,且建議簡單簽訂合同,對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予以約定。如果沒有簽訂合同的條件,也可以以微信聊天或電話錄音的形式對具體約定達成合意。此外,建議在進行交換前對自己房間的財物進行妥善封存保管,並拍照錄像,避免發生糾紛時無法舉證。

總之," 換房旅遊 " 是需要極度信任、三觀契合的合作。但在信任之外,依舊存在很多潛藏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這些都讓這一旅行模式更多停留在 " 發帖征集 " 層麵,湊熱鬧的人多,真正交換的人少。

月月前期做了很久的篩選,家屬勸她不用為了省房費而冒險。為此,她做了兩手準備,先定了 10 晚的酒店,以免短租房不滿意沒地方住。好在房子還算幹淨整潔,隻是離地鐵站有點遠,每次出行都需要打車。

但月月也認為,自己隻是很幸運遇到了靠譜的房主,有人在她 " 換房 " 帖子下方稱自己到了地方才發現髒亂差、存在多人合租的情況,而且也沒有省很多錢。" 不要輕易嚐試,特別是單人出行的女孩子,還是建議住正規的酒店。"

" 換房旅行 ",注定小眾

實際上,換房旅行這種看似新穎的旅遊方式,上世紀在歐美已經流行,可以低成本去到不同的地方,感受別樣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2011 年前後,在國內也流行過一段時間,豆瓣上 " 換房旅遊 " 小組大部分帖子就發布於這個時期。

深圳朗爸很早就了解過這種旅行方式,早在 2005 年,他還在諾基亞工作時,有一年工作輪換到德國,當地的同事就推薦了 " 換房旅行 ",理由就是免費住宿,可節省大量旅行費用。實際接觸之後,他和家人發現接待他們的房友非常熱情,有的接待家庭還會提供閑置車輛使用。

到目前為止,深圳朗爸已經用 " 換房旅行 " 的方式去了絕大部分的歐美國家,兒子朗朗 2 歲以後,參加過美國加州的帆船夏令營和高爾夫球夏令營,到澳洲看過袋鼠和悉尼歌劇院,去瑞士滑過雪,到阿拉斯加看過北極光和狗拉雪橇等,這些都是通過 " 換房旅行 " 實現的。

但為什麽 " 換房旅行 " 目前主要是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在國內目前還很少呢?

首先,國內在居住環境上條件參差不齊。大多數的房子都沒有車庫和專門的倉庫置物間,房內通常有比較多的私人物品,比較難以運用在 " 換房旅行 "。同時,一些房子居住麵積較小,即使收拾整齊,也很難同時接待另一個家庭住在裏麵。

" 要保證互換房子在半年或一年內是穩定的,如果考慮對外長租或出售,就不要與別人互換了。同時,互換房屋內應該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不具備的話,也別與他人互換。" 春雅稱。

其次,現在年輕人平時都要上班,共同休假時間一致,在旅遊淡季,願意出來 " 換房旅行 " 的更多是退休人員和數字遊民一族。

作為旅遊產業中的細小分支," 換房旅行 " 在國內的受眾依然較少,這也使得諸如 " 換房旅遊網 " 這類專業服務網站上的房源選擇非常少。

最後,接待陌生人住家裏的動力不足。民宿得到的是客房收入,而換房旅行獲得的東西無法用金錢衡量。

深圳朗爸的經驗是,一次互換可以獲得很多。比如,可以獲得對方家庭的友誼,有的房友願意協助安排當地的旅行,甚至對接當地的人脈,但前提是需要雙方家庭有同樣的消費能力和相似的品位興趣。同時,他也指出,願意 " 換房旅行 " 的房東,其素質和受教育水平基本比民宿主要高。

不過,長期看來,換房旅行有可能成為活躍的小眾文化,有想法、有較大居住麵積或多套房產的家庭可以先互動起來,再逐漸依靠換房房友間的互相推薦形成圈子擴張,讓更多有互換條件的人參與進來,為大家的出行增加一種選擇。

這些年,持續升溫的旅遊,催生了一係列新穎的出行模式。從旅遊搭子到拚車搭子,從 " 特種兵式旅遊 " 到 " 換房旅遊 ",每年旅遊高峰期都會出現新玩法,背後是年輕人想 " 花小錢辦大事 " 的心理,但要想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要想成為主流的旅行方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李聖律師也指出,後期隨著監管或中介平台的介入,市場也會從野蠻生長走向逐漸規範。在這個過程中希望彼此都保留 " 換房旅行 " 的初衷,別讓 " 野蠻生長 " 消滅了原本美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互信。

在考慮性價比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可能承擔的風險。每個人對於旅行的定義不同,有的人喜歡極致性價比;有人喜歡追尋 " 不確定 " 的漂泊;有人喜歡安全省心的行程。不管怎樣,希望大家都有 " 背起行囊走四方 " 的瀟灑,在不同的地點,見到不同的自己。

* 文中暖風、阿楠、月月、春雅為化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