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天下網商
孫小蟹至今還對 10 年前那個 " 至暗時刻 " 記憶猶新," 一個星期就把前幾年賺的百把萬全賠進去了 "。
那是 2013 年中秋發貨季,她主營的大閘蟹銷售渠道——天貓店鋪,因為貨品寄出前質量檢測疏忽遭遇客戶大量差評和投訴,導致部分貨品鏈接直接被平台刪除。為了挽回商譽,她幹脆下架所有商品鏈接,讓團隊給已下單客戶一個個打去電話,解決貨品端的問題,這件事花了整整一周時間,也讓她錯過了大閘蟹的最佳銷售期。
孫小蟹是一位生長於江蘇陽澄湖的 " 蟹二代 ",今年 36 歲。和父輩依托經銷商賣蟹的模式不同,她接下家裏生意後,把賣螃蟹這件事搬上了電商。經曆了那年生意挫敗,家人們輪番來勸她退出,但第二年,她調整貨品及運營策略後,仍然把銷售重心放在網上。" 開網店是我們 80 後一代人的機遇,抓住了並堅持下來就會成功。" 如今,由她創立的 " 橫中蟹王 " 品牌年營收 1.6 億,基本依托電商渠道銷售,天貓店鋪還衝到了大閘蟹類目前三。
《天下網商》看到,越來越來多的 " 蟹二代 " 成為大閘蟹產業鏈中的關鍵人物。例如去年被熱議的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姚嬌寅,她從新加坡辭職回到陽澄湖,從事大閘蟹養殖銷售行業近 10 年,還從《齊民要術》等古籍中學習製作美味醉蟹。
" 隨著蟹二代進場,整個湖蟹市場逐漸呈現出 70 後資本助農、80 後科技興農、90 後品牌助農、00 後直播助農等模式。" 天貓生鮮行業小二盟山介紹,蟹二代們來自不同的湖區,有著不同的職業背景,紛紛加入到鄉村產業振興和返鄉創業的大潮中,也逐漸走出了一條標準化、品牌化的道路。
9 月 25 日,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蟹二代們也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的時節。
上線第一年就賣了幾十萬
淩晨 3 點,孫小蟹的工廠已燈火通明,100 多位員工手指翻飛,熟練地抓起張牙舞爪的螃蟹,紮蟹、打包,送上 7 點的順豐物流車,這樣才能讓蟹及時搭上飛機運往全國、在 48 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如此高強度作業要持續到晚上 9 點,一天送出 1 萬多個訂單。
和往年相似,陽澄湖大閘蟹在中秋時節開捕,蟹農們的忙碌狀態則要進入國慶假期後半段才有所緩和。
" 相對來說,今年雙節連在一起,對大閘蟹的銷量是有影響的。" 孫小蟹解釋,以前中秋節和國慶節分開,中間的間隔時間還能引發一波銷量," 今年的爆發機會隻有一次,所以競爭更為激烈。"
孫小蟹是家裏的獨生女," 養蟹太苦 ",家人原沒打算讓她接班。
首先是為期大半年的養殖,蟹農要撒餌料、種水草,結合天氣觀察蟹的身體狀態,過冷或過熱都會影響品相和收成;其次為了防盜,蟹農一般都會睡在湖邊簡易搭製的棚子裏,沒有空調和電扇,炎熱的夏天不好過;再者到了成熟期,因為螃蟹是夜間活動,蟹農得在半夜捕撈;最後在賣蟹時,蟹農還要與經銷商討價還價,到手的錢還要還欠下的飼料費等,拿到手的隻有一點辛苦錢。" 我爸那時候一年隻賺幾萬塊。"
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孫小蟹便回老家找了個工廠上班。2008 年,上淘寶買東西已成了同齡人之間的話題," 我們就注冊了店鋪,拍了幾張圖片,做了個詳情頁,就上線了。沒想到第一年就賣了幾十萬。"
一開始,孫小蟹把淘寶店當副業,在工作之餘回複一下客戶。後來網店銷量漸長,她便辭了工作全職做電商,並在 2011 年開出了天貓店。" 別看現在網上有很多賣陽澄湖大閘蟹的店,那時候隻有 10 多家,我們是最早一批。就連順豐快遞都隻是順路來我們這兒收快遞,不像現在專門設了多個站點。"
結合當客服期間收集的客戶需求,孫小蟹嚐試優化產品。客戶嫌包裝不適合送禮,他們就把泡沫箱換掉,用上了精致禮盒;客戶說單送禮盒太單調,他們就研究了工具,加送了蟹醋;客戶說工具不夠精致,他們又研究了蟹八件等。
這些年,蘇州號召 " 退養還湖 "" 拆除網圍 ",陽澄湖蟹的養殖開始從湖泊養殖向池塘養殖轉移。孫小蟹借此機會擴大產能,一舉開辟了三四百畝的養殖區,請來當地 20 多位蟹農養殖維護。
女兒的這些搗鼓,父親沒反對也沒支持。直到看到每年節節攀升的營收,他才打消了疑慮,決定跟著女兒幹。
連續 5 年購買的老客占比超 5 成
擁有豐富養蟹經驗的父親,成了品控把關的不二人選。
進入下半年銷售旺季,父親每天早早抵達工廠,檢查蟹農收上來的大閘蟹。他會看螃蟹靈不靈活,聞聞是否有異味,判斷是否是隔夜蟹,再掰開肚子查看蟹黃是否飽滿,稱重檢查規格是否到位等。每天的訂單量都會同步給父親,由他負責聯係蟹農,做好次日的備貨。
嚴控品質,是孫小蟹用 " 血汗錢 " 換來的經驗教訓。"10 年前那場事故,歸根結底是我們操作問題,不是平台原因。訂單量超出了承載量,光顧著發貨,沒把控好品質。"
她介紹,自那以後,每晚 9 點就有了複盤環節。她會把店鋪評論先看一圈,遇到有質疑的買家就直接電話溝通,詢問原因,給予解決。一旦訂單量過載,就立即停掉廣告投放,做好控量。她還會分析當天的投產比、轉化等數據,倒推產品端問題,把客戶反饋告知父親,由他與蟹農調整養殖動作,提升品控。
這套近乎苛刻的做法,意外成了品牌競爭力,換來了老客的持續複購。" 老客是我們最主要的銷售客戶,累計有 10 多萬,連著 5 年購買的客戶占到了 50% 以上。"
多年前,《焦點訪談》曾聚焦陽澄湖大閘蟹,爆出不少 " 洗澡蟹 "" 過水蟹 " 的亂象。" 那段時間影響很大。" 孫小蟹常接到老客電話來問這個事," 我的回複都是,以質量說話,讓他們隻看收到的貨滿不滿意就行。偌大的一個陽澄湖,賣蟹的人那麽多,我把控不了別人,隻能做好自己。"
為了提升用戶粘性,團隊還開通了淘寶直播,在賣蟹的同時,跟老客分享一些最新消息。如今年大閘蟹開湖時間、產量和品質變化、蟹卡使用方法、產品優化細節等。直播間背景有時對著陽澄湖,有時對準忙碌的分揀現場,主打一個 " 身臨其境 "。
除了店播,今年品牌還嚐試了一次達人直播帶貨," 進了烈兒寶貝的直播間,一場帶貨幾百萬,基本在預期中。" 孫小蟹說,這些年還用過直通車、鑽展、萬相台等營銷工具,一年的營銷費用在千萬級。
在她看來,橫中蟹王的打法以保守為主,注重 " 守城 "," 我喜歡穩紮穩打,不能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怕得不償失。"
蟹二代的新故事
在孫小蟹看來,電商帶給蟹農的最大影響,是他們可以管控銷路,收入更穩定。" 以前經銷商總要壓價,蟹農手上沒客戶沒渠道,隻能低價批發給對方。有了電商渠道後,C 端客源增多,蟹農也有了與經銷商商量還價的餘地。"
但電商帶貨這條路並不好走。有的人堅持下來做出了品牌;有的人嚐試後,沒成功又回歸了線下;還有一批更年輕的 00 後 " 蟹二代 ",他們拍短視頻把自己打造成網紅達人,做著差異化的電商帶貨嚐試。一位陽澄湖的蟹二代告訴《天下網商》,這幾年開捕前後,鎮上到處都是架子機器做直播的。
麵對這些新農人的花式營銷,孫小蟹也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她說,今年品牌在抖音、快手也注冊了店鋪," 每個平台都嚐試一下,看看大家都怎麽做,相互學習優化,但主力還是在淘寶。"
這些年得益於信息不斷暢通,陽澄湖不再是大閘蟹的唯一知名產地。全國八大湖區的大閘蟹都逐漸打出名氣,包括陽澄湖、高郵湖、陸遜湖、溱湖、洪澤湖、固城湖、興化、新疆阿勒泰。盟山介紹,截至目前,淘寶天貓大閘蟹銷售額同比增長 60%,相關品類商家的開店供給數量同比大幅增加。
" 比如新疆阿勒泰湖區的大閘蟹,也在今年首次上線淘寶天貓。" 盟山說,一直以來,原產地發貨、品質足斤足兩等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 平台還舉辦了溯源直播大促,已助力商家促成近 5 億元的銷售額。"
" 每個產品都有特色,都有值得學習的長處。做好自己的品質,客戶自然會來。" 孫小蟹表示。
孫小蟹還記得 10 歲大時,每年中秋假期前後就要承擔起大閘蟹產銷中的一環:幫父母在市場攤位中占座,好的攤位意味著能有更多機會向經銷商展示蟹,對促成成交大有幫助。她會在淩晨起床,拿著蘋果和零食靠在小躺椅上,守著眼前的方寸攤位;直到淩晨四五點,父親捕蟹回來,把她抱去棚子裏補覺……後來,流動攤位變成固定租賃,占座也成了過去。但在孫小蟹眼中,如今她要承擔起的責任,是在一片更為廣闊激烈的市場,守住品牌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