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麵臨“關門”的最後期限越來越近。
每年的9月30日是美國政府財政年度的截止日,如果美國國會兩院在這一日期前無法達成部分年度的聯邦支出協議,美國聯邦政府的一些部門將不得不關門大吉。
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在美國曆史上也並不是頭一次發生,實際上在過去的50年中,美國政府關門總共發生過21次,差不多平均每兩年就要發生一次。“政府關門”早已成為美國國會兩黨為達成各自政治目的的籌碼,代價卻是對經濟的短期衝擊。
今年即將發生的美國政府關門,主要的分歧點在於共和黨的極端保守派人士提出的大幅削減支出無法在眾議院所得通過,由於距離最後財年末的期限所剩無幾,美國政府關門越來越成為一樁大概率事件。
有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經濟之所以在美聯儲多輪加息後仍保持相對堅挺,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大規模的美國政府支出,如今美國政府麵臨關門,無疑將會令美國經濟陷入更大的衰退風險。相比政府關門的短期影響,美國經濟麵臨的更大的危機在於日益膨脹的美國政府債務問題。
美國政府為何再次關門?
隨著9月30日美國政府財年結束日期的臨近,由於共和黨要求削減開支的立場強硬,目前眾議院僅通過12項支出法案中的一項,參議院一項都沒有通過,兩黨如果無法在本財年結束前通過一係列支出法案,聯邦政府將從10月1日起麵臨關門的窘境。
目前美國兩黨分歧的主要矛盾點在於對烏克蘭的軍事捐助支出方麵,盡管兩黨在支持烏克蘭總體上保持一致,但對於拜登所提出的對烏克蘭的額外軍事捐助,部分保守派共和黨人表示堅決反對。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目前在兩黨之間的斡旋並沒有取得太多進展,政府關門可能難以避免。
政府關門在美國政壇曆史上已經多次發生,在過去50年中,美國政府關門總共發生過21次,發生的原因均是由於兩黨未能在財年結束前達成一係列支出法案。最近的一次政府關門發生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時期,當時特朗普提出的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築牆的計劃遭到民主黨強烈反對,在政府關門35天後,特朗普簽署了短期注資法案才結束了政府關門。
相比對政府財政有著長期深遠影響的債務上限問題,政府關門由於對經濟的影響較短且有限,因此更大程度上是一場美國兩黨各自達成政治目的的籌碼。
美國政府關門影響有多大?
美國政府關門聽上去性質十分嚴重,但實際上對經濟活動最直接的影響是對一些非關鍵部門的聯邦雇員的工資發放,如果不發放工資,他們的工作可能短期暫停,例如國家公園、博物館等。但對於聯邦政府注資的關鍵項目,以及崗位被確認為“關鍵”的聯邦職務,依然不會受到影響,即便是在短期拿不到工資的情況下,也需要繼續工作。
投行高盛不久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政府關門的影響相比債務上限危機的影響要更為可控,也正是因為如此,國會才會拖延更久的時間遲遲不予解決這一問題。
高盛認為,政府關門每持續一周,將會減少經濟增長0.15個百分點,如果將對私營部門的影響也計入在內,這一數字將為0.2個百分點。
高盛表示,盡管聯邦政府支出約占到美國經濟的四分之一,但政府關門的影響要小的多,主要有4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隻有特定的部分支出將會受到影響,大約占到聯邦總支出的四分之一,其他強製性支出,例如醫保和社保等按照法規依然要按時支出。
第二,隻有一些還沒有接受聯邦注資的項目需要被關閉。
第三,政府關門主要影響的是聯邦雇員的工資(聯邦雇員工資支出約占GDP的2%),而投資和采購項目不受影響。
第四,即便在不發放工資的情況下,約65%的被認定為關鍵職位的聯邦雇員依然需要繼續工作。
一個可供參考的情況是上一次美國政府關門。2018年年底,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政府曾經曆了為期35天的政府關門,當時也是創下了美國曆史上政府關門時間最長的紀錄。在政府關門期間,180億美元的政府支出被延緩,當季的GDP減少80億美元。
要衡量政府關門對經濟帶來的具體影響,需要相關經濟統計數據的來得出相應結論,但由於政府關門,也將直接導致一些關鍵經濟數據,例如就業、物價、工資水平、經濟增速等不能按時發布。這對於目前仍在應對通脹的美聯儲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此前美聯儲曾多次公開強調,要以經濟數據變化作為貨幣政策取向的基礎,但如果數據延遲發布,也會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帶來影響。
此外,美國政府關門也意味著美國政府主權信用將再次接受考驗。目前三大評級機構中唯一一家仍對美國給出AAA評級的穆迪 在9月26日稱,盡管美國政府關門短期並不會影響其債務償還能力,但卻進一步暴露了美國政府相比其他3A主權國家在機構管理方麵的不足。
長期債務壓力令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
自從去年3月份美聯儲開始一輪加息周期以來,美國經濟至今仍保持了較強的韌性,在通脹逐步冷卻的同時,並沒有發生顯著的經濟衰退,這在許多經濟學家看來,已經堪稱小規模的“經濟奇跡”。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經濟之所以在美聯儲前所未有的加息速度和幅度下,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堅挺,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美國政府的巨額支出。
在後疫情時代,美國總統拜登主導的政府支出,堪稱羅斯福時代以來最為激進的規模。從2021年以來,新增8萬億美元的政府支出中,6萬億流向了軍事及福利支出,以及被稱為“新美國工業政策”的扶持美國工業的項目。
但政府大規模支出的後遺症是債務水平的急速上升,目前美國政府的總債務水平已經攀升至33萬億美元,與GDP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速拉大。
相比短期的政府關門,美國經濟將麵臨更為長期的政府債務問題。目前國債市場中已經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國債收益率攀升,再加上主權信用評級岌岌可危,美國政府未來的融資成本將進一步上升,償債壓力加大,陷入惡性循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在未來30年內,美國政府麵臨的利息支出將成為聯邦支出最大的部分,將是過去聯邦政府花費在研發、非國防基建和教育開支總和的3倍。
毫無疑問,過重的償債負擔,將令美國政府支出對美國經濟的貢獻減小,進一步增加經濟下行的壓力,這將是比短期政府關門對經濟“殺傷力”更大的長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