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們”失靈,杜華瞄向“數字版樂華”?



(圖片來源:東方 IC)

7 月,暑期演出熱催化了樂華的股價,漲幅超過 30%,最高漲至 5.95 港元 / 股,一掃上半年的萎靡。

然而,其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樂華實現收入 3.65 億元,同比由盈轉虧,藝人管理業務的收入及毛利率下滑尤其明顯。

" 藝人經紀第一股 " 的光環失靈了?

由盈轉虧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六個月,樂華娛樂實現收入 3.65 億元,同比減少 25.2%。主要是藝人管理和音樂 IP 製作及運營業務收入期內出現了明顯下滑。上半年,藝人管理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26.6% 至 3.19 億元,占比總營收 87%,毛利同比減少 65% 至 6363 萬元,毛利率僅有 19.9%,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21.6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音樂 IP 製作及運營收入同比也減少 26.7% 至 2963.8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該板塊業務毛利同比減少 63% 至 657.8 萬元,毛利率同比減少了 22.3 個百分點。



同一時間段,泛娛樂業務帶來的收入卻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28.8% 至 1574.6 萬元,主要是為藝人籌辦演唱會產生的收入增加導致的。但由於演唱會成本較高,該業務板塊的毛利和毛利率依然難以避免地出現下滑。

費用方麵,報告期內,樂華娛樂的銷售及營銷開支、日常及行政開支分別為 1680 萬元、6420 萬元,同比分別增加 20.7%、增加 45.2%,這主要是向行政人員作出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增加帶來的。公司上半年的營業成本為 2.89 億元,同比並無太大變化。

收入明顯下滑,成本開支卻未得到控製,讓樂華娛樂的利潤情況變得並不樂觀。報告期內,樂華娛樂錄得虧損 1.76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轉虧。對於虧損,公司稱主要由於可轉換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虧損及收入減少,期內可轉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為 1.61 億元,這是 2023 年 1 月 19 日公司上市後可轉換優先股自動轉換為普通股而從金融負債重新製定為權益導致的。



即便不考慮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上半年樂華娛樂的盈利能力也出現了明顯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毛利 7616.1 萬元,同比減少 62.6%,經調整淨利潤為 4989.2 萬元,同比下降 70%,毛利率為 20.9%,和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20.9 個百分點,經調整淨利率為 13.7%,和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20.9 個百分點。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樂華娛樂的貿易應收款項淨額為 1.15 億元,和上一年年末相比減少 11.7%。

上市後首份半年報,樂華娛樂的業績緣何出現如此反差?

" 王一博們 " 集體失利

市況不佳導致對簽約藝人提供服務的需求下降,是樂華娛樂為業績下滑找到的主要原因。

按照公司的說法,報告期內盡管麵臨複雜的市場環境,樂華仍在竭力維持並拓展與供應商戶和業務夥伴的合作,旗下藝人也在多部熱門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劇集《九霄寒夜暖》《黑暗榮耀第二季》、電影《無名》《長空之王》、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第五季》《極限挑戰第九季》《了不起!舞社第二季》。

但搜索發現,除了《黑暗榮耀第二季》豆瓣評分達到 9.1,剩下的作品評分大多在 5-7 分,市場評價並不高。王一博參演的兩部電影中,《長空之王》評分 6.5,《無名》即便有知名導演程耳和影帝梁朝偉坐鎮,評分也僅有 6.6 分。上半年,樂華旗下藝人參演播出的作品大多未能收獲良好的口碑,陷入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尷尬境地。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王一博參演的《無名》,一開始該電影在春節檔預售中以 5700 萬元票房位居第一,充分展現了偶像的粉絲號召力。但 1 月 22 日,上映第一天票房就滑到第三,並開始崩盤,甚至院線排片占比也一路下滑,最終被《熊出沒》超越,成為春節檔電影的 " 失敗者 "。在愈發成熟的電影市場和觀眾審美中,人氣不再是斬獲票房的最優解。

《無名》沒能實現票房奇跡,王一博也未能通過春節檔完成演員的人設逆襲。在電影路演中,對於所扮演角色和時代背景的問題,王一博 " 一問三不知 ",表現得無所適從,被嘲為 " 絕望的文盲 "。這場備受關注的 " 春節檔首秀 " 中,口碑撲街的不僅是電影,還有王一博和剛上市的樂華娛樂。

《無名》上映五天後,樂華娛樂的股價開啟 6 周的連續下跌走勢,最低跌至 3.6 港元 / 股,與發行價相比下跌 12%。整個上半年,樂華娛樂的股價呈震蕩下行的趨勢,整體較為萎靡。



隨著暑假演出熱的恢複,樂華娛樂的股價才有所修複。7 月 22 日舉辦的樂華家族演唱會,陣容包括王一博、李汶瀚等,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僅一周公司股價漲幅就超過了 20%,整個 7 月樂華股價漲幅超過 30%,最高漲至 5.95 港元 / 股,一掃上半年的萎靡。

不過,沒有業績支撐的股價終究隻能是 " 空中樓閣 "。要重得資本歡心,樂華不得不尋找更多盈利之道。

直播、美妝、數字人,樂華開啟副業

為了穩定業績,樂華娛樂正在開拓更多新業務。

首先是杜華個人 IP 的打造和變現。頻繁登上各大熱門綜藝、更新短視頻展現娛樂圈日常、穿梭各大直播間賣麵膜、在抖音開啟 " 杜華嚴選 " 直播帶貨好物……

不斷強化個人 IP,背後並非隻有杜華的表現欲,更重要的是個人 IP 和企業 IP 綁定在一起,可以節省很多流量費用。杜華的直播間裏,除了自創美妝品牌 DR.JE 的麵膜,還包括樂華投資版圖上的 SEVENCHIC 香氛筆、黃子韜服裝品牌 YKYB,旗下藝人盲盒、樂華家族演唱會門票等等。在抖音的直播首秀,杜華帶貨 GMV 超過 500 萬元。盡管和樂華其他板塊營收相比,杜華直播間的收入可以說 " 微不足道 "。但直播帶貨帶來的除了溢價,還有樂華旗下藝人及產品得到了更多的同步曝光,從流量層麵看直播的附加效果更加顯著。



盡管直播電商的商業價值已經得到驗證,但杜華似乎不想把直播帶貨推廣到旗下藝人群體。今年,杜華在公開場合談到,術業有專攻,直播電商是一個有門檻的行業,目前樂華娛樂的藝人並不擅長此事。包括她自己也坦言並不適合這個職業。因此,雖然藝人做直播帶貨有天然的流量優勢,娛樂圈中也不乏戚薇、賈乃亮這樣成熟的主播,但要求所有藝人帶貨並不容易,想靠直播電商開啟公司第二收入曲線更是困難。

其次,美妝市場也並非 " 遍地黃金 "。據杜華的說法,國貨美妝的原材料和技術水平要求很高,但溢價空間比不上大牌,所以做完營銷、渠道、成本之後基本上是虧錢的。" 做品牌需要持續投入,不能一蹴而就,口袋裏的銀子要足夠多,才能讓品牌不至於馬上死掉。"

下一步,樂華娛樂似乎在 AIGC 上押上了重注。財報指出,為進一步發展泛娛樂業務,報告期內公司成立了一家 AIGC 公司,但對於究竟如何將 AI 和娛樂結合,公司並未透露。此前,樂華娛樂旗下的虛擬偶像團體 A-SOUL 因中之人醜聞陷入爭議之中,公司在 "AI+ 娛樂 " 方麵的探索似乎並不成功。

杜華此前在公開采訪中透露,大概半年前,她想把公司很多藝人做成數字人,但遭到了所有藝人的反對。於是杜華用自己打樣做了 " 華華子 " 數字人,代替了自己很多工作。據杜華的說法,目前,杜華自己直播在線人數普遍 1 萬左右,但華華子直播時在線人數通常是 1.7 萬 -2.2 萬。所以,現在拍短視頻和直播她都很少上陣,藝人對數字人的接受度也在上升。



但觀看華華子短視頻發現,杜華的數字人語調僵硬,表情幾乎不變,和真人依舊有難以忽視的區別。目前," 華華子 " 賬號僅更新 6 個作品,作品互動和點讚量都較少,粉絲數量隻有 987,和杜華的主賬號有極大的差距。

由此看出,當下,數字人還很難完全替代明星真人工作,粉絲對其接受度也並不高,至於商業化途徑更是不明了。對於 AI 業務,樂華娛樂目前尚處於投入初期,後期能否帶來相應回報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杜華和樂華娛樂的諸多副業中,絕大多數處於投入初期,回報周期和具體成果尚不明朗。靠副業扭轉虧損的想法並不現實,如何優化主業藝人經紀的創收能力和盈利能力,似乎是短期內樂華娛樂的當務之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