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巨震!塞力醫療,能漲幾時?

來源: 星空財富 2023-08-19 00:41: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128 bytes)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胡蘿卜

近期,醫療反腐風暴越刮越猛。風聲鶴唳中,SPD概念股卻逆勢上行,賺足了眼球。其中,自然少不了塞力醫療(603716)

來源:東方財富網—塞力醫療(截至2023年8月16日)

其實,SPD並非新概念。早在2013年,首批SPD項目就已在國內啟動,隻是目前滲透率還不高。近期反腐浪潮下,不少人又開始拿出來炒作。但炒歸炒,最終還得用業績說話。

一、IVD縮水,SPD動力不足

塞力醫療,2004年成立,2016年成功登陸上交所。作為一家醫療儀器及檢測試劑銷售公司,塞力醫療的發展戰略,必將緊隨醫療體係的各項改革。

上市初期,公司主要從事體外檢測試劑的銷售。具體有兩種模式:

1?單純銷售

彼時,醫院尚可散采。塞力直接將自產或者外購的檢測試劑,以及診斷儀器賣給經銷商,現款現結,賺個差價

2?集約化銷售(IVD)

直接與醫療機構簽訂長期業務合同,提供診療儀器供客戶使用,並銷售配套診斷試劑和耗材。這種模式下,收入除了差價,還有按醫院測試數結算的儀器使用費

2016-2019年間,公司業務還不錯,營收年均增長率達40%以上。淨利潤也從0.74億(2016年),漲到1.42億(2019年)。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

但2019年,是個轉折點。

2019年,醫療體係大改革。集采平台、兩票製和耗材零加成等政策相繼推出,原屬醫院收益端業務,現完全屬成本端。簡單舉例理解:改革前,耗材采購成本10元,醫院會加成一定的采購人員等成本2元和利潤1元,向患者收取13元。但零加成模式下,隻能向患者收取10元。此時,醫院要麽降本,擠壓上遊利潤;要麽,將采購業務外包。

在此背景下,公司開始改變戰略,在原有IVD業務基礎上,大力發展SPD業務,實現IVD和SPD兩輪驅動。

所謂S(供應)P(加工)D(配送),其實就是全院醫用物資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醫用耗材的采、供、用及結算全部交給SPD服務提供方來完成。醫生隻管看病救人,耗材隨用隨取,取多可退,用後結算。對院方來說,一方麵,大大提高了醫院的運營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另一方麵,全程數據留痕可監測,讓利益輸送無處遁形。對塞力等來說,還可從供應商和醫院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聽起來,似乎是門雙贏的生意。

來源:塞力醫療2022年年報

但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在SPD業務加持下,塞力醫療營收確有上升,但增長率卻一路下行,2022年直接負增長,且下行趨勢一直延續到2023年一季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IVD及單純銷售業務增速放緩,2022年甚至直接縮水。

長遠來看,SPD業務雖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塞力仍以傳統IVD及單純銷售業務為主。2022年,IVD業務營收占比約為45%,仍為第一營收來源。但受醫保集采(IVD是醫院集采)以及醫保控費等影響,IVD和單純銷售業務嚴重縮水,營收分別減少約2億1.6億

雖然,最近幾年塞力的SPD業務營收實現翻倍。但是,目前我國SPD項目在公立醫院的滲透率僅約5.5%,且國藥控股(1099.HK)入局較早,一枝獨秀。從絕對值來看,塞力的SPD業務營收隻是從3億上漲到6億,目前看尚無法填補傳統業務的縮水。

來源:開源證券

二、盈利差,連年虧

從營收來看,IVD下滑,SPD又補不上,塞力的兩輪,恐要爆胎。

不僅營收在下滑,毛利率也在下降。2019年以來,公司綜合毛利率主打一個,跌跌不休

首先,IVD業務的毛利=試劑耗材銷售及儀器使用費收入-采購成本-設備投放及維護折舊(監測儀器供醫院使用)。醫保集采和醫保控費背景下,議價能力降低,毛利率自然降低;

其次,SPD業務毛利=服務費收入-項目投入折舊-人工-租賃及維護成本。對於SPD業務,前期係統建設,投入大;但目前塞力SPD業務收入規模小,無法攤薄其成本。相較而言,SPD業務毛利率顯著低於IVD業務。

來源:同花順IFinD——毛利率

盈利差還不止,關鍵回款困難

公司的下遊主要是醫院,近年各地醫保支出較大,醫院收入規模下降,公司回款困難。數據顯示,最近兩年公司應收賬款占比(=應收賬款餘額/資產總額)已突破40%,2022年甚至高達45%

盈利差,回款又慢,公司信用減值損失大增。而改革重點SPD業務,又需提前大額墊資(實際結算產生收入),自身回血不足,隻能借債,利息費用大增。

來源:同花順iFinD

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直接導致塞力醫療連續虧損。2022年,又因塞力投資的多家創新技術子公司,產品尚處研發,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及處置子公司間接持股子公司淄博塞力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新增3000多萬的股權及商譽減值,越虧越多。

來源:同花順iFinD——淨利潤

三、捉襟見肘,拆東牆補西牆

伴隨著借債規模的增加,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斷飆升。截至2022年,已經高達62.8%

來源:同花順iFinD——資產負債率

但資金還是不富裕,2022年底公司貨幣資金僅僅3.95億元,而短期負債就有7.79億元。不僅如此,利息償還也是一道檻。2022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僅2800萬,同期利息流出就高達5000多萬。塞力醫療捉襟見肘之態,十分明顯。

為了補充流動性,塞力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先是變現應收賬款。早在2021年,公司就公告稱:轉讓2億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收不回隻能賣。

來源:塞力醫療公告

其次就是違規挪用。2022年10月,湖北證監局對其出具警示函,稱公司私自違規挪用可轉債募資金額,用於生產經營或償還銀行貸款。

來源:塞力醫療公告

傳統IVD業務下滑,SPD業務尚處早期,款項收不回,還麵臨巨額債務。此刻的塞力,正在無限接近至暗時刻。大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製人,股票質押,減持等各種消息,不斷傳出,似乎也暗示著塞力已危如累卵。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