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華夏能源網
上次競拍如此激烈,恐怕還是在房地產如日中天競地皮的時候。
8月13日淩晨,在曆經63小時、11307次報價後,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探礦權終於“名花有主”。令業界震驚的是,319萬元的起拍價最後竟以42.06億元落槌,溢價超1317倍。溢價之高,連地產行業的“地王”都望塵莫及。
此前,四川省金川縣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探礦權競拍結果也已出爐。最高報價為10.1億元,溢價1771倍。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兩鋰礦勘查探礦權出讓公告發布後不久,寧德時代就在四川注冊了一家具有礦產資源勘查的新公司。同時,其參股的天宜鋰業也直接官宣“參與馬爾康市加達鋰礦競拍”。
但遺憾的是,兩大熱門鋰礦均與寧德時代無緣。
時隔8個月,同樣在四川,“寧王”卻铩羽而歸。馬爾康鋰礦競拍63小時過去,鋰電行業已是不同時日的“兩重天”。
“新勢力”強勢崛起
“寧王”落敗出人意料。
8月13日,競拍一錘定音,業界還在猜測是不是寧王成功拿下。14日,大中礦業(SZ:001203)發布了一則重磅公告,稱其子公司以42.06億元競得了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探權。
大中礦業是誰?鋰電行業這一名字並沒有存在感。
公開資料顯示,大中礦業成立於1999年,2021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一家妥妥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製砂石的加工銷售。
鋰礦的勘探開采,不僅需要雄厚的資本,還麵臨很高的技術壁壘。因此,業界也有發出質疑,大中礦業這位“跨界新兵”到底憑什麽?
為了對衝主業鐵礦石的周期性波動,保障業績的平穩,大中礦業在2022年開始涉足鋰礦開采行業。彼時,大中礦業基於精湛的鐵礦石采選技術,已經具備從鐵礦尾礦中選取合格雲母的能力,同時還擁有鋰礦開采的相關設備、工藝等。同年4月,大中礦業競拍取得了湖南省臨武縣雞腳山礦區的探礦權。
另一個質疑是,大中礦業能否一次繳清42億元拍賣價格?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財報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6月底,大中礦業持有貨幣資金13.5億元;公司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40.58億元,淨利潤9.76億元;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5.05億元。
顯然,一次性付清42億巨資可能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解決問題或將有賴於控股股東輸血或銀行貸款。大中礦業則回應稱:“公司鐵礦業務較為成熟,可實現日常固定現金流流入,公司後續還將結合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進行支付。”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目前,大中礦業的負債率為51%,如果貸款30億的話,負債率為60%左右,也在可控範圍之內。憑借手中擁有的優質鐵礦資源以及盈利能力,具備一定貸款能力。
或許有了上述底氣,大中礦業競拍加達鋰礦時表現的極為強勢。有媒體報道,在競拍過程中,一旦其他競購方報價,大中礦業“會在數秒內報出更高的價格”。
華夏能源網還注意到,在參與此次競拍的企業中還出現了許多地方國企的身影:四川路橋(SH:600039)、川發龍蟒(SZ:002312)等,他們也是“寧王”的強勁對手。
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權,就是被四川能投搶走。四川能投成立於2011年,是四川省屬能源集團,資產規模超26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1000億元。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今年7月,四川成立了兩大省屬資源型集團——四川西部鋰業集團和四川省釩鈦產業投資發展公司,以提升四川省屬國企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產業發展上的話語權、主導權、控製權。
2023年以來,各省(自治區)能源集團密集組建,其目的之一就是響應政策指引,“把能源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裏”(點擊查看:《各省密集組建能源集團:新能源有望替代地產成地方財政重要來源》)。這裏的“能源”,既包括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風、光、鋰等用於新能源領域的上遊資源。四川地方能源企業加碼競拍本地鋰礦,也符合邏輯。
可以預見,未來的鋰礦爭奪戰中,將出現包括地方能源企業在內的更多新麵孔,“寧王”再想要隨心所欲基本不可能了。
鋰礦“內卷”加劇
高溢價競拍鋰礦,在今年已經多次上演。今年2月,新疆誌特新材以約60.883億元的價格,拍下了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探礦權,溢價385倍。
企業如此不惜代價地競拍鋰礦,或與近些年海外鋰資源並購敞口收緊有關。寧德時代積極參與四川鋰礦的競拍,也同理。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寧德時代早在2018年就開始大手筆布局包括鋰資源等產業鏈上遊,投資或入股了多家海外鋰礦公司。
坐擁鋰礦資源的寧德時代,在鋰電池製造上更有底氣,這是其躍升為全球鋰電電池龍頭的堅實基礎。到了2022年,寧德時代在鋰礦上雖然還在“買買買”,但從已公開項目信息來看,海外布局持續減少,多以國內項目為主。
大背景是,新能源汽車和電化學儲能,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兩大重要產業。鋰作為兩大產業最為核心的元素,地位也日益突出。為了在新興產業中分的一杯羹,各國政府均加強了對鋰資源開發的管控。
全球鋰資源豐富的重要地區,一個位於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一帶,也就是業界常說的“鋰三角”;另一個位於澳大利亞。前者以鹽湖為主,後者則以礦山為主。
美國地質調查局2022年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探明鋰儲量約為8900萬噸,其中玻利維亞探明鋰儲量2100萬噸、阿根廷1900萬噸、智利980萬噸,南美鋰三國擁有的探明儲量占全球儲量超過55%。
2022年以前,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等國的鹽湖開發主要以海外公司開發為主,這些企業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2022之後,“鋰礦國有化”的呼聲在這些國家日益強烈。為了追求鋰資源價值最大化,通過壟斷來抬高鋰價,掌握鋰資源的絕對控製權,三國還準備組建南美洲鋰礦生產國組織“鋰佩克”。
因此,中國企業在南美洲的項目開發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在澳大利亞,中國企業的鋰礦開發也不容樂觀。2022年以來,澳大利亞對國外投資的審核日趨嚴格,中國企業獲取澳大利亞鋰資源的難度不斷增加。
一邊是新能源行業發展對鋰材料需求增大,一邊是海外鋰礦管控趨嚴,爭奪國內有限的鋰礦產業,成了能源企業的必然選擇。這必然帶來更高的溢價和更激烈的競爭。
躺平的“鋰鹽雙雄”?
有意思的是,在加達鋰礦競拍中,贛鋒鋰業並未出現在名單上。而四川本土企業天齊鋰業對競拍也並不熱衷。他們的邏輯是什麽?
贛鋒鋰業(SZ:002460)和天齊鋰業並稱“鋰鹽雙雄”,是國內最大的兩家鋰鹽企業。
鋰鹽巨頭對引人關注的鋰礦競拍居然不上心,對於這一反常之舉,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與兩家公司目前擁有的鋰鹽儲量和公司戰略有關。
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天齊鋰業的鋰礦資源主要有兩處,一處位於澳大利亞格林布什,一處位於四川雅江措拉。其中,其中前者為目前世界上正開采的儲量豐富、品質優越的理揮石礦,總資源量折合碳酸理當量1310萬噸,總產能已達每年162萬噸;後者總資源量折合碳酸理當量約63萬噸。
贛鋒鋰業在全球直接或間接擁有權益的上遊鋰資源更是達到了15處(截至2022年底),測算資源量合計約7200萬噸碳酸鋰當量,權益資源量超4500萬噸碳酸鋰當量。
上述兩家企業的鋰鹽儲量相對豐富,“資源+加工”一體化程度非常高,並沒有其他企業買礦的“焦慮”。
另一方麵,加碼鋰鹽資源已經不再是兩家公司的重點,其戰略重心已經放在了產業鏈的中下遊環節。
相比於鋰鹽雙雄的“躺平”,產業鏈中遊的電池企業對鋰礦的興趣卻越來越濃厚,雖然天價買鋰礦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鋰鹽期貨價格持續下跌,現貨市場鋰鹽價格也在緩慢下降。
上遊企業殺向下遊,下遊企業向上遊衝鋒,如同已經相對成熟的風電、光伏新能源行業一樣,一體化在鋰電池行業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決戰一體化,正成為了鋰電行業的重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