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販子搶生意有多難!這家巨頭虧完155億元

昔日“獨角獸”每日優鮮度過了三個不尋常的仲夏:

2021年夏,疫情之中極速上市,搶得“生鮮第一股”;2022年夏,未獲得資金續命,關閉業務,湮沒於海量訴訟中;2023年夏,幾乎被遺忘之時,突然引入兩家投資者,想開啟一場前途未知的轉行旅程。

破產退市邊緣,8月2日,徐正一口氣簽了三份協議自救。

兩家金主進場:他們同意認購每日優鮮新發行的B類普通股54億股,交易總金額為2700萬美元。其中HF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 CO., LIMITED,即皓峰(中國)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500萬美元;VIGOROUS GLOBAL CAPITAL INC.出資1200萬美元。

新發行的每股B類普通股定價0.005美元,與IPO時每ADS 13美元有天壤之別;三方要在協議簽署後兩個工作日內完成交割,鎖定期12個月。交易完成後,新投資者將持有已發行及流通股總數的88.1%。

創始人徐正仍舊是當家人,兩家機構將投票權不可撤銷的全部委托給徐正。在本次交易之前(截至2023年6月30日),徐正持有6889萬股,持股比例9.4%,但擁有的總投票權高達72.8%。

根據融資協議,每日優鮮要以1200萬美元收購Mejoy Infinite Limited的全部普通股。這家2018年於香港注冊的數字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客戶開展在線營銷活動。

這是一家在工商信息上辨別不出優勢的公司,由35歲的河南沈丘人嚴人傑100%持有,協議中,前五大供應商為空。嚴人傑早年供職於藍色光標旗下藍瀚互動,一家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服務的公司,2017年時,他是公司海外銷售負責人。

一入一出後,1500萬美元的資金量相對於每日優鮮背負的債務來說,杯水車薪。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有現金及等價物4896萬元,流動負債總額為16.815億元。它在851起供應商訴訟中被列為被告,涉及金額約為9.627億元;前員工提起的約1332起勞資糾紛中被列為被告,總金額約為6660萬元。

但1500萬美元給了市場想象空間:8月4日交易時段,每日優鮮股價大漲近285%;8月7日,其股價繼續漲31.82%,報收2.61美元/股,市值攀升至2125.33萬美元。

未知新世界

對於充值卡客戶、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有個壞消息是,徐正不打算再踏入過去的泥坑。

剛剛補發的2022年財報中,每日優鮮明確了未來業務兩個方向:提供數字營銷解決方案服務和自有品牌產品零售業務。

新收入的全資子公司Mejoy Infinite Limited將是數字營銷新業務載體。徐正在公告中表示,“我們相信此次收購可以充分利用我們在在線營銷和電子商務行業豐富的市場專業知識。”

Mejoy Infinite Limited,即美加一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自述介紹:“公司由藍標、匯量等行業業務骨幹組成,有豐富的出海營銷經驗。”“專注於出海效果營銷,為出海企業提供推廣方案、買量投放、素材製作、本地化真人視頻拍攝等效果類廣告營銷服務。”

Mejoy(美加一)創始人嚴人傑曾於2017年在藍瀚互動擔任海外銷售負責人,他名下另有北京美加二廣告傳媒公司,個人持股100%,2021年1月注冊,主要從事遊戲出海Agency業務,聚焦東亞市場。這兩家私人公司,業績規模未知。

公司所在的海外廣告投放行業前景良好:來自國信證券的統計,2021年中國的海外廣告投放規模約1200億,穀歌和META占比約80%,估算2022年市場規模約1500億;隨著國內遊戲審核愈趨嚴格,遊戲廠商將加大出海力度。電商是出海Agency的另一大訂單來源,截至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在海外電商市場份額占比為12%,近3年份額占比平均增速0.6pct。

一片藍海中,初來乍到的每日優鮮能收獲多少,目前難以有數據佐證;除徐正外,未有其他股東對轉型表態。

數字營銷以外,每日優鮮的另一轉型方向是自有品牌零售業務,其2023年1月時宣布,主要經營牛肉等高蛋白食品,稱已與京東等簽訂協議,在第三方電商平台上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但目前平台上尚未有產品呈現。

對於這部分與過去相近的業務,每日優鮮提醒,可能會增加額外的資本支出來支持業務發展;早前公司解雇了所有的送貨人員,未來可能考慮重新雇用,重建自己的供應鏈。

而外界更關心的債務重組問題,公司表態是“無法保證是否或何時可能完成潛在的債務重組。我們不能保證債務重組最終會成功”。

債主與金主

過去2年,每日優鮮體係的多家公司,以被告身份頻繁出現在判決書中,其中多數是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審理終結。

訴訟涉及金額龐大:截至2022年底,供應商提起的約851起訴訟,涉及總金額約為9.627億元;前員工提起的約1332起勞資糾紛,涉及總金額約為6660萬元。許多知名品牌向每日優鮮討債,包括艾萊發喜食品貨款285萬,二商大紅門五肉聯235萬,元氣森林119萬,旺旺444萬,安井74萬,其餘多數供應商被拖欠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年底,每日優鮮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28.978億元、32.993億元和16.815億元。截至2022年年底,每日優鮮擁有現金及等價物4896萬元,員工57人。

這顯然不是好的投資標的,兩家名不見經傳的機構在眾人疑惑中入局。

皓峰(中國)商業管理有限公司HF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出資1500萬美元,它成立於2020年12月,由80後潘曉峰獨資擁有,高管HUI Chun Ming(許春明)出麵與每日優鮮簽署的協議。許春明另外還擔任廣東灰鯨等投資公司法人、高管,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本次交易中,尚不清楚HF是否為最終出資方。

另一投資方VIGOROUS GLOBAL CAPITAL,可查閱信息極少,可知的是它注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由Allen Sun與徐正簽署協議。

除了這兩方“輸血者”,每日優鮮還披露了早前出售便利購“救急”所得。

無人貨架便利購曾經是公司孵化的明星項目,在2017年的A+B輪融資中獲得近2億美元,被拆分為獨立運營的子公司。2022年,每日優鮮搖搖欲墜中,以1800萬元匆匆出售了這項業務。

一個插曲是:每日優鮮當時並未主動公布交易,傳聞是友朋以3000萬收購了便利購,友朋創始人王安永在朋友圈表態,“我剛剛花3000萬並購了每日優鮮便利購1.4萬台設備,我求你,你瘋了吧。”而當時有便利購業務負責人對《中國企業家》表達惋惜,他認為1萬多個點位、設備、客戶資源遠不止3000萬元。

如今回看,極度缺錢的每日優鮮以僅僅1800萬元出售,曆時一年,這一交易甚至還未完成,公司隻獲得了480萬元,另有320萬元被直接支付給供應商和員工,用於清償債務;剩餘1000萬元能否兌現存疑。

2022年7月,每日優鮮資金鏈斷裂前,曾宣布與山西東輝集團達成合作協議,由後者認購價值2億元的股份,但是這筆交易最終未能落地,至今亦無任何下文。

風險數字遊戲

每日優鮮與徐正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從2014年成立到上市前,每日優鮮一共獲得12輪融資,共155.8億元。IPO中公司籌得約2.73億美元,當時公司估值為25億美元。

2022年之前,多數時候數字帶給徐正的是安全與榮耀。少年徐正獲得全國奧數競賽一等獎,高二時獲保送,學習數學及工商管理;2001年,徐正出國留學被拒簽,但進入了夢想的公司聯想。他的規劃是20-30歲在一家好公司成長;30-40歲創業,不枉好時代;40-50歲做投資,之後從事公益。

每日優鮮是電商前置倉模式先行者,依賴於居民區附近的倉庫網絡,在30分鍾內把產品快速送達消費者家中。這種模式下,企業幾乎要處理供應鏈上的所有任務,從采購、履約到交付。這與拚多多等的輕資產模式大不相同。

2018年-2019年,前置倉模式之爭有過廣泛討論。每日優鮮當時作為成功者的代表,徐正談到過資本與模式:“資本是一個放大器、加速器,改變不了好公司和壞公司的本質,改變不了成功產品和失敗產品的本質,創業者需要判斷它是不是好產品、好生意,資本讓好產品成長更快,讓壞產品失敗更快。”

資本有四條腿,你天天找錢,肯定追不上,但隻要把事情做好,投資人天天去找你。把自己練好,融資自然就有了。不擰巴,你不好的時候,想找個好媳婦可難了。”

前置倉模式對供應鏈有著強大控製能力,但控製是有代價的。每日優鮮從未實現盈利,努力將虧損從2018年的22億元減到2020年的16億元。但最終,在更長的時間軌跡裏,資本並非總是無條件地與他站在一起,超出掌控的數字讓每日優鮮轟然倒塌。

每日優鮮的各種營銷和品牌推廣產生了大量費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為5.892億元、9.033億元和1.389億元;對應的這三年總收入分別為61.304億元、69.515億元、27.613億元;淨虧損分別為16.492億元、38.498億元和15.236億元。

2021年上市年份,公司費用猛增,但收入上漲十分有限,38億的巨額虧損,讓最有實力的投資方也望而止步。很快,每日優鮮從寵兒到棄兒。

更糟糕的是,公司在2022年7月初承認誇大了2021年前九個月的收入,由一個獨立的審計委員會對次日達業務進行審查。據公司通報,它解雇了所有參與欺詐交易的員工,並澄清稱CEO和兩位CFO都與造假無關。

高管們忙著找錢,並倉促間完成了多項變更。2022年7月14日,每日優鮮宣布與山西東輝集團簽訂戰略投資協議(未成行),18日,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多位高管如徐正、曾斌、李漾、孫原相繼退出,法定代表人由曾斌變更為孫玉英。根據法律規定,法定代表人要為公司破產負責。

10天後(7月28日),每日優鮮極速達業務全麵關停,數百員工被強製離職。8月2日,每日優鮮還試圖穩住局麵,辯稱流傳的《關於每日優鮮資金斷鏈無法經營的通知》純屬虛假偽造,公司在解決用戶、員工、供應商應付問題,其他業務保持正常運營。一周後(8月9日),被拖欠貨款最多的公司之一、北京伊翔商貿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請求查封、凍結北京每日優鮮和徐正名下1369多萬元的財產。

曆時一年,徐正終於尋找到了新的“四條腿資本”皓峰與VIGOROUS,它們能否承載每日優鮮跨界轉型,期待在下一個仲夏回頭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