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運之城,與它流動的基因

來源: 新周刊 2023-07-09 03:34:0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60 bytes)

生長在成都,人們的記憶離不開水:從 " 老成都 " 的猛追灣遊泳場之旅,到新一代的皮劃艇和漿板,再到因成都大運會而掀起的水上運動熱,這座城市與水的關聯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密。今年夏天,去成都的第 101 個理由,我們為你找到了。

夏天一到,成都人又一頭紮進水裏消暑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看似炎熱的內陸城市,是一個自古以來便適合" 玩水 "的地方。

這倒不是因為 " 雨神 " 蕭敬騰定居成都,被調侃召來了新一輪的降水量;早在清末傅崇矩的《成都通覽》一書中,作者對其天然的 " 水係基因 " 便早有著墨:" 四川雖為山國,成都實為澤國,因江河貫通。"



江河貫通的成都。(圖 / 視覺成都)

成都正在成為一座越來越 " 親水 " 的城市:從老一代的童年回憶——在上世紀 50 年代落成的 " 猛追灣遊泳場 " 前大排長龍,迎來最初的遊泳啟蒙;到新一代年輕人的愛好——去麓湖嚐試皮劃艇和槳板等新興的水上運動,它為人們創造了許多運動的機會。



麓湖,正在水上遊玩的人們。(圖 / 圖蟲創意)

生活在這座城市裏,成都人的夏天 " 玩水 ",也不僅僅是遊泳那麽簡單。

成都人,到底有多會玩水?

作家汪曾祺的筆下,曾經如此形容成都的巴適狀態:" 在寬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覺得很輕鬆,很自由。成都人的舉止言談都透著悠閑,這種悠閑似乎脫離了時代。"

這是成都人的日常。到了夏天,他們更是用花樣百出、腦洞大開的玩水模式,將這股 " 一 chill 到底 " 的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他們可以氣定神閑地坐在古鎮一隅的水中品茶,腳邊再放個冰鎮西瓜,感受大自然的降溫;他們甚至連看書,都能專門在興隆湖畔打造一個 " 水下書店 ",隔著一道高聳的水下幕牆眺望湖底,沉浸式體驗《海底兩萬裏》的樂趣。



成都興隆湖畔 " 水下書店 "。(圖 / 圖蟲創意)

" 夏天玩水 " 之於成都人,既是全民性的巴適運動,也是專業性的新興潮流:

2023 年,興隆湖成為第一批 15 家國家水上 ( 海上 ) 國民休閑運動中心試點單位,成功引領了槳板、皮艇、滑水、尾波衝浪等水上運動的潮流——

迪卡儂在成都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潛水、衝浪裝備的營業額增長分別達到了 72% 和 31%,而槳板類裝備的銷售額增長超過同期 500%,可見成都人對水上運動的熱愛。



成都人在進行漿板運動。(圖 / 視覺成都)

而成都人玩起水來,也是認真的:2022 年 12 月 20 日,在國內滑水運動最高規格賽事—— 2022 年全國滑水錦標賽上,成都隊收獲 4 金 3 銀 1 銅,成為最大贏家,其中有一位年僅 11 歲的成都小將熊音茵,在女子尾波比賽中拿到了金牌。

從六七十歲的老人到年輕的 10 後," 玩水 " 已經成為了成都的一項全民運動。

成都,背後的水文化

作為一個有 " 水鄉 " 曆史的內陸城市,成都的骨子裏一直有著流動的基因:

2022 年,由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共同主辦的 " 水係成都:1990 年以來的生態藝術展 ",便曾以 " 水 " 為主題和線索,梳理了成都這座城市的演進脈絡,以及市民與 " 水 " 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



與 " 水 " 密不可分的成都。(圖 / 視覺成都)

成都市所在的四川省,河流徑流量居全國第一,向來有 " 千水之省 " 的美譽;而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 12 條縱橫交錯的幹流及幾十條支流,星羅棋布的庫、塘、堰、渠不計其數,可考的橋梁多達 192 座——

其中,那一條聞名遐邇的錦江,不僅在曆史上是見證過古蜀之國變遷的重要樞紐,也是滋養著蓉城大地的文化象征,被記錄在各個文人墨客筆下的詩句中:

"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 夫蜀都者,帶二江之雙流,夾江傍山 ";" 濯錦清江萬裏流,雲帆龍舸下揚州 ",說的都是錦江。就連元代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 · 波羅,在成都的錦江前也發出過如此感慨:" 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遊,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盛者。"



成都錦江夜韻。(圖 / 視覺成都)

成都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不但澆灌了糧食,也培養了市民對水的熟悉感—— 10 後成都選手熊音茵便在采訪中提到,小時候每到端午節,自己就會被媽媽抱在懷裏,看著水麵上飛馳的龍舟、為各個選手歡呼雀躍,對水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這是一座適合發展水上運動的城市——

自 2015 年開始,成都便成為了全國首家引入尾波滑水和尾波衝浪運動的城市;2020 年,成都市運會首次將水球納入比賽項目中,而 2022 年舉辦的成都市青少年水球比賽,更是成為全國青少年水球比賽規模最大、專業程度最高的一次賽事。

而即將在 7 月 28 日開幕的成都大運會,其中便有跳水、遊泳、水球、賽艇等水上項目,作為成都大運會水球項目訓練場館,承載了無數成都人記憶的猛追灣遊泳館也進行了提檔升級,將原室外跳水池和室外遊泳池改為室內水球館和遊泳館,大大改善了硬件條件。



成都猛追灣遊泳館。(圖 / 圖蟲創意)

成都大運會形象大使、花樣遊泳世界冠軍蔣文文、蔣婷婷,和四川省花樣遊泳隊一同結合水下 MR 混合現實場景,演繹了水下芭蕾舞蹈秀《時光交匯》;而成都大運會成都站的首棒火炬手吳敏霞,也是曾經與大運會賽程結緣的跳水冠軍。

成都大運會的人與賽事,再次掀起了市民的水上運動熱——據成都水上運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水球是成都大運會項目之一,目前成都市常年堅持遊泳訓練的青少年有近 3 萬人,其中練習水球的青少年已逾千人;青少年水球比賽的參賽人數,與去年相比也實現了 20% 以上的增長。



青少年在進行水球運動。(圖 / 圖蟲創意)

據官方數據顯示,自 2021 年 4 月《成都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開始實施、成都推動 " 一校多品 " 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建設以來,各場館對外開放惠及市民 228.62 萬人次,舉辦了超過 600 場次的全民健身活動。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成都大運會的舉辦,越來越多的人和運動,將在這座城市持續流動。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