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借殼上市內部人狂歡 張玉良暴富身家遠超王石(圖)

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14-03-18 10:50:5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43 bytes)
 



重組後的600606股權結構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8日訊 據攸克地產報道,為這一天,金豐投資(5.75, 0.52, 9.94%)的小股東,等了8個月;綠地集團持股會,用了204個月。

自2013年7月1日起停牌的金豐投資,2014年3月18日複牌,沒有任何懸念地開盤漲停。

不會有太久,600606上海證交所這隻股票的簡稱,將會改為“綠地集團”或“綠地控股”。1997年3月設立的綠地集團職工持股會,現在的上海格林蘭投資,如願成為上市公司重組後的最大股東。

插一句話,攸克君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上海格林蘭投資的“格林蘭”,對應的英文應該是“Greenland”(通譯為格陵蘭),它正是綠地的英譯。根據百度百科,“Greenland”還是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的外文名,而張玉良的別名就叫做“格陵蘭大王”。按照攸克君偏狹的理解,這幾乎是三位一體了。

當然,持有上市公司重組後28.83%股份的上海格林蘭投資(職工持股會),並非其控股股東。前十大股東裏,有上海國資委旗下的三家國企,上海地產集團占18.04%,中星集團占7.63%,上海城投總公司占20.58%——合計占46.25%。

攸克君認為,這種股份安排,饒有深味。國企股東持股最多的上海城投,也未超過上海格林蘭投資;而三家國企的股份加起,也不足50%。這麽看上去,包括上海格林蘭投資,這幾大股東誰也不是控股股東。

但重組文件一語道破天機:“上海市國資委通過兩大國有股東——上海地產集團(含其子公司中星集團)和上海城投總公司合計持有的重組後上市公司股權較高,但是,上海市國資委並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且其合計持股比例沒超過50%,不能對上市公司形成控製;此外,上述兩大國有股東是兩家相互獨立的主體,其作為財務投資人將來並不會實質性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

這段話已經很直白了。這三家國企隻是財務投資人,跟綠地集團2014年1月引進的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寧波匯盛聚智、珠海普羅、國投協力的角色差不多。

誰將控製重組後的上市公司600606?上海格林蘭投資。正如職工持股會控製著現在的綠地集團一樣。

攸克君獲悉,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海國資委有意將綠地集團作為發展混合所有製企業改革的試點。而實際上,綠地10多年前就已經是混合所有製企業了。

綠地創立5年後的1997年3月,就設立了職工持股會,占集團18.88%。期間經過20多次的增資擴股,最高時職工持股會占集團股份的58.77%,今年1月引進平安和鼎暉後降至29.09%,職工持股會成員共有982人。但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後的上海格林蘭投資,卻是綠地集團管理層43人出資10萬元共同設立的,法定代表人是張玉良。

綠地集團由張玉良一手創立。而且自1992年6月綠地總公司成立,期間經曆幾次大股東劃轉變化,張玉良一直是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他之於綠地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可見一斑。

1956年12月出生的張玉良,是典型的工作狂,從來沒有休息日的概念。另外,被綠地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件事是,這位執掌數千億帝國的老大,座駕居然是一輛20萬元的別克,車齡已經7年。

  綠地內部人的狂歡

攸克君突然想起了王石和萬科。王石創立萬科起就擔任董事長至今,中間也經曆了大股東的變換,但王石巍然不動。但有件事王石沒有做到,那就是由管理層持股的企業控製萬科。

今年2月4日,王石在東京無印良品總部演講時說,“1988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萬資產做股份,40%歸個人,60%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王石放棄這麽大股份,當然很偉大,但他同時也失去了做大股東控製萬科的穩定性,以至於後來還發生了其他企業舉牌萬科的危機。

王石說,“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有多少呢?根據年報,到2013年底,王石持有5712901股萬科A(7.60, -0.16, -2.06%)股份,鬱亮持有4729684股,北京媒體比較熟悉的毛大慶去年才獲得60萬股。萬科高層的股份加起來,也遠遠低於第二大股東劉元生的1.2%。萬科的大股東是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4.7%。

萬科為人稱道的一個特點,是強大的職業經理人製度。也許有人會說,萬科沒有職工持股會,但實行股權激勵,管理層照樣控製萬科。但攸克君認為,股權激勵與職工持股會是截然不同的;管理層遠不足1%的股份,與高達28.83%的股份,對公司的控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再者,此前坊間多次出現王石可能失去對萬科控製權甚至易位的傳聞,但可有誰聽說過張玉良與綠地的半點緋聞?

因此,綠地借殼上市後,最大的贏家,不是金豐投資的小股東,也不是分得盛筵的平安和鼎暉等,而是以綠地管理層為核心的上海格林蘭投資。某種意義上說,綠地成功借殼上市,是一場內部人的狂歡。

攸克君跟所有讀者一樣好奇:上市後,張玉良個人占多少股份?攸克君費盡周折,打聽到這麽一種說法:綠地借殼上市後的總股份,與萬科A總股份相近,但張玉良占上市公司的股份,幾乎相當於王石在萬科所占股份的20倍。強調的是,這僅僅是攸克君在飯桌聽到的傳聞,不足為憑。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