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被申請破產!燒光 84 億造不出產品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陷入困境,被申請破產重整。

6 月 14 日,拜騰汽車兩家關聯公司新增被法院立案破產清算事項。在相關裁定書中,盡管兩公司辯稱拜騰汽車仍舊有 " 救活 " 的希望,但法院認為債權人權益已多年得不到保障,決定立案。

從拜騰汽車過往來看,明顯高開低走。創立之初,其核心管理團隊曾囊括來自寶馬、特斯拉等巨頭的骨幹人員。在融資過程中也受到寧德時代、一汽集團等巨頭的青睞,即便在上一次推進重組期間,富士康還曾施以援手。

拜騰汽車曾跟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稱為造車新勢力 " 四小龍 ",如今卻落得被申請破產的局麵,不免令人感到唏噓。

兩公司辯稱仍有 " 救活 " 希望

據了解,本次被立案破產清算的兩家拜騰汽車關聯公司,一家為知行新能源,另一家為知行電動車。法院裁定書顯示,知行新能源持有知行電動車 51% 股權。

天眼查信息顯示,知行新能源車公司近日新增一則 " 破產重整 " 信息,案號為(2023)蘇 0113 破 48 號,案件類型為 " 破產案件 ",申請人為南京坤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華訊網絡係統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



同一日,知行電動車公司也新增一則 " 破產重整 " 信息,案號為(2023)蘇 0113 破 47 號,案件類型為 " 破產案件 ",申請人為南京市棲霞區電力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聖戈班汽車玻璃(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華訊網絡係統有限公司,經辦法院同為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



天眼查信息顯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7 年 6 月,注冊資本 56.4571 億元,該公司由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南京)有限公司和南京啟寧豐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 73.33% 和 26.67%,拜騰汽車正是該公司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而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則成立於 2017 年 8 月,注冊資本 59.598 億元,是一家以從事汽車製造業為主的企業,該公司由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南京興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4 家公司共同持股。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知行新能源車公司破產清算案件中,申請人南京坤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表示,該公司拖欠其包車費用 77 萬餘元,另一申請人上海華訊網絡係統有限公司則表示被拖欠貨款 369 萬餘元。而在知行新能源車公司破產清算案件中,三位申請人也均表示被該公司拖欠款項。上述這些申請人認為,兩家拜騰汽車關聯公司作為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另其涉及大量的被執行案件且停止經營。為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故依法申請其破產清算還債。

針對上述申請人的觀點,兩家拜騰汽車關聯公司辯稱拜騰汽車仍舊有 " 救活 " 的希望,並表示其已具備量產條件,正在進行資產重組,且市場價值遠大於賬麵價值。



但法院認為,知行新能源車公司和知行電動車公司涉及眾多執行案件,其名下雖有巨額財產,但存在權利瑕疵以及資產的一體性,導致法院無法執行到位。對於眾多的執行案件,隻能終結執行程序,造成申請執行人的權利得不到維護。現公司停止經營數年,曆經數次的自我重組也未成功。在此情況下,眾多的申請人經案件強製執行不能得到清償,應認定知行新能源車公司和知行電動車公司具備破產原因,其向人民法院申請被申請人破產還債符合法律規定,依法應予以受理。

目前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實際上,這並不是拜騰汽車第一次被申請破產清算。早在 2021 年 10 月,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出現 " 破產上訴案件 " 信息,申請人為上海華訊網絡係統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拜騰創業團隊豪華

曾挖走 " 寶馬 i8 之父 "

作為曾經與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的造車新勢力 " 四小龍 ",如今走上破產清算的拜騰汽車令人唏噓。

創業之初,與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拜騰創業團隊堪稱豪華,創始人分別為 " 寶馬 i8 之父 " 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和在東風英菲尼迪、華晨寶馬擔任過高管的戴雷(Dr. Daniel Kirchert),以及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 CEO 付強,均為汽車行業專業人士,曾被諸多投資人看好。

" 有工廠也有產品,拜騰一手好牌沒有打好。" 此前,有接近拜騰的業內人士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用足球領域的術語來形容就是‘踢不進去比踢進去還難’,拜騰值得好好反思。"

拜騰汽車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5 年。

2015 年,和諧汽車與騰訊和富士康簽訂了《互聯網 + 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 3:3:4 的出資比例成立河南和諧富騰互聯網加智能電動汽車合夥企業(有限合夥);2016 年,三方在香港共同注冊成立了 Future Mobility Corp(簡稱 FMC)公司,並致力於在中國打造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互聯網 + 智能電動汽車)。

和諧汽車董事會主席馮長革通過 FMC 全資持有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0% 的股份,而知行新能源在拜騰汽車中的持股比例為 73.33%。

FMC 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源於 2016 年 4 月中旬德國《焦點》周刊的報道,一家名叫 Future Mobility 的中國電動車公司,先後挖走了寶馬電動汽車核心研發團隊的 4 位成員,其中包括 " 寶馬 i8 之父 " 畢福康。

隨後,戴雷通過朋友圈透露:Future Mobility 注冊在香港,研發總部在深圳(後改為南京),歐洲和矽穀的團隊分別負責傳動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

不過,一年後的 2017 年,富士康和騰訊相繼退出 FMC。

2017 年 9 月 7 日,FMC 在上海召開發布會,發布了電動車品牌 LOGO,以及中英文名,英文名為 "BYTON",中文名為 " 拜騰 "。

品牌發布後,拜騰加速推進。2018 年 6 月 11 日,拜騰全球總部在南京正式啟用。同時,拜騰 B 輪融資順利完成,多家投資方參與,融資總額達 5 億美元。據悉,主要投資人包括中國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江蘇 " 一帶一路 " 投資基金等。三個月後的 9 月 28 日,南京知行通過收購華利,以 8 億元的價格獲得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

對於此次交易,有業內人士認為,與蔚來、小鵬的代工模式相比,拜騰耗費 8 億多元單為購買造車資質的價格並不低,但拜騰作為造車新勢力急於推出產品,對資質有著很強的訴求。

同年,拜騰首款新車概念版(BYTON Concept)亮相美國 CES 消費電子展。彼時,拜騰汽車與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稱為造車新勢力 " 四小龍 "。

不過,轉折點出現在了 2019 年。2019 年 4 月,合夥人之一的畢福康出走拜騰。

" 拜騰將在今年年中完成 C 輪融資,目前已得到多家實力機構的支持,一汽集團已就領投拜騰 C 輪融資開始盡調。目前拜騰在融資方麵的進展非常順利,江蘇省政府方麵也給予拜騰大力支持。"2019 年 5 月 8 日,戴雷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拜騰首款 M-Byte 車將於年底量產。

不過,2019 年,車市變得冷清。中汽協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 4%。資本市場同樣遇冷,拜騰一汽領投的 C 輪融資卻遲遲未到位。

進入 2020 年,疊加疫情因素,車市和資本市場雪上加霜。沒有等來 M-Byte 的量產,2020 年 6 月,拜騰表示,受疫情影響,C 輪 5 億美元融資進展並不順利。苦盼一年,拜騰沒等來投資人。

7 月初,公司對外宣布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

曾尋求自救無果

在拜騰暫停中國內地業務後,拜騰還在尋求自救。

在停擺兩個多月後,拜騰改頭換麵,重啟造車。2020 年 9 月 10 日,記者查閱國家企業信息信用公示係統發現,南京盛騰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 盛騰汽車 ")已於 9 月 9 日正式成立。

信息顯示,盛騰汽車注冊資本 15 億元,由段連祥、成都蓉璞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興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廈門道合智聯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5 個股東出資成立。經營範圍包含汽車零部件研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

其中,段連祥認繳 1 億元人民幣,持股 6.67%。值得關注的是,盛騰汽車法定代表人段連祥此前正是拜騰汽車中國研發副總裁。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爆料指出,拜騰汽車已經申請注冊成立新科技公司,命名為 " 盛騰 ",預計 8 月底領取法人營業執照。新科技公司擬融資 20 億元加速量產 M-Byte,目前一汽集團等股東方正在積極推進該項融資。

此外,拜騰也在以各種形式加速重啟,推動量產車型 M-Byte 上市。盡管 7 月 1 日拜騰中國區員工大部分進入待崗狀態,但拜騰的研發、采購、製造等部門並沒有停工,近兩個月,拜騰留守員工已由 100 人增加至 130 人,拜騰正在分批次召回員工。而拜騰汽車目前的核心管理層有 3 人,分別為首席事務官丁清芬、供應鏈管理和研發副總裁段連祥以及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應展望。

對於此次盛騰汽車的成立,業內認為,很可能是拜騰換個身份尋求資本市場的支持,重回造車賽道。

轉機似乎就在眼前。

2021 年 1 月 4 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 M-Byte 的量產製造工作,力爭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前實現 M-Byte 量產。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經過了半年的磨合之後,拜騰汽車內部股東複雜的博弈和持續的 " 宮鬥 " 讓富士康心灰意冷,而股東方中國一汽的強勢最終讓富士康考慮退出。

但時至今日,拜騰首款量產車 M-Byte 仍未見蹤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BYTON 拜騰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當時,一位接近拜騰汽車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彼時 M-Byte 的量產就差 " 臨門一腳 ",但是迫於資金的短缺未能實現最終量產。在業內人士看來,拜騰汽車將重心放在了工廠建設等重資產模式上,這也是導致其資金鏈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 年 8 月,有網友曝出,在某二手車交易平台上,有人正在出手拜騰汽車的試驗車,售價為 5.2 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拜騰汽車共經曆了 6 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 84 億元。2020 年 8 月,拜騰汽車曾因 " 燒光 84 億元造不出量產車 " 而出現在央視新聞中。

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早已白熱化

近期多位業內人士公開放話,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近日在股東大會上指出,企業製勝首先要有核心科技,新能源汽車變革是一場技術革命,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活下來,如果隻是簡單拚裝,活下來的概率很小。在他看來,行業機遇窗口期隻有 3 至 5 年。

而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也表示,未來汽車行業淘汰賽將會出現中小企業被兼並的情況。他認為,未來頭部車企每年產量達不到 500 萬輛甚至 1000 萬輛將很難立足," 車企會越來越少,也許中國市場的主要玩家數量會小於 5 家。"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更是直言,3-5 年後,或將還有 60%-70% 品牌麵臨關停。

基於這一背景,自去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新勢力車企麵臨出局。5 月 23 日,雷丁汽車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 653 萬餘元,關聯案件為承攬合同糾紛。風險信息顯示,公司存在多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 1.1 億元。

此外,前身為樂視汽車的天際汽車此前也發出《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鑒於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 2023 年 4 月 1 日起,該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

而威馬汽車也被爆出停工停產、欠薪裁員等情況,而且在 3 月 29 日,威馬汽車還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企業為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凍結股權金額約 40.4 億元,凍結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14 日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