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時 6.5 元,共享單車我騎不起了

來源: 新周刊 2023-06-09 01:53:1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951 bytes)



共享單車費率,已經遠超公交。

作者 | 土衛六

編輯 | 劉車仔

題圖 | 圖蟲創意

最近," 共享單車漲到 1 小時 6.5 元 " 上了微博熱搜。



新周刊發起的投票,絕大多數網友表示 " 果斷放棄 "。

在上海,滴滴青桔 ( 經典版)收費標準為前 15 分鍾 1.5 元,此後每 10 分鍾收費 1 元,算下來,騎行 1 小時的收費為 6.5 元。

乍一看,這個價格似乎並不高。如果隻是下了地鐵解決 " 最後一公裏 ",一般 15 分鍾內可以到達,隻需花費 1.5 元,但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收費標準,企圖從家裏騎車到公司去上班,那很有可能在下車的時候感到一陣肉痛,發出 " 還不如坐地鐵 " 的感慨。

以廣州地鐵 3 號線 " 廣州東 - 機場北 " 為例,單程用時接近 1 小時,車費為 7 元。共享單車費率已經接近地鐵價格。如果跟公交相比,則已經遠超公交。

共享單車又漲價,人們已經麻了?

通常,很少有人一次騎共享單車能達到 1 小時。大多數人隻是為了解決 " 最後一公裏 " 的步行難題,目前一般兩三公裏的路程,單次隻需要 1.5 元,尚在可接受範圍內。

如果高頻騎行,過程中產生的交通成本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三家共享單車品牌美團、哈囉和青桔,騎行 90 天的套餐費用分別為 49 元、43.8 元、35 元,這是當前的 "618" 促銷價,按劃線價(原價)計算,這些數字分別是 90 元、90 元和 75 元。

劃線價一般不會真正執行,隻是不同時期 " 打折力度 " 不同,讓你感覺時刻都有優惠,即使這次 " 優惠 " 比上次少了也似乎沒有什麽。



" 彩虹大戰 " 之後,價格貴多了。(圖 / 微博視頻截圖)

即便按照目前促銷的價格,一年下來也要花將近 200 元。在電商平台上搜索 " 自行車 ",許多品牌的價格都在一輛 200 多元附近。

騎共享單車一年的錢,差不多快能買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了。更何況,不知道價格會漲成什麽樣。

共享單車問世之初,以其便利性和親民性,贏得了許多用戶的支持。當時 30 天包月卡,最低價格隻要 0.8 元。8 毛錢,基本上連一根雪糕都買不到。但你可以騎一個月的共享單車。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的價格顯然不會延續很久。電影票網售市場、網約車市場、共享充電寶市場也經曆過類似的 " 白菜價 " 時期:投資方瘋狂補貼、運營方瘋狂拉新、消費者瘋狂薅羊毛。

當補貼不再,價格開始回歸正常,就會被抱怨 " 漲價吸血 " 雲雲。其實在去年 8 月,共享單車漲價就引發過一波討論。當時,一家頭部共享單車品牌月卡的漲幅達到了近 50%,一下子從 25 元漲到了 35 元。



一輛自行車 200 多元,以目前的共享單車促銷套餐,騎一年多也差不多這個價格。

有人直呼 " 騎行一小時比公交車還貴,騎不起 ",有網友支招 " 加點錢買個自行車不香嗎 ",也有不少人吐槽 " 服務質量、騎行體驗沒有跟上漲價的速度 "。

這個過程中,許多消費者覺得無羊毛可薅,不再使用共享單車,轉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共享單車並不是唯一可以解決 " 最後一公裏 " 難題的交通方式——如果地鐵站或者公交站距離目的地不足 1 公裏,步行尚可應對;

如果距離在 1 公裏到 2 公裏之間,可以選擇一些代步工具,如折疊自行車、平衡車,收納、存放也還算方便;



平衡車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地鐵不是很擠的話。(圖 /pixabay)

如果距離在 2 公裏以上,可以在佩戴安全帽的前提下騎電動車,也可以和同事相約在地鐵站附近,拚車前往工作單位;

如果居住在郊區,地鐵站附近往往還有摩的,也是一種選擇。當然,摩的可比共享單車貴多了,1 公裏至少要收 6 元。

總結來看,大家之所以騎共享單車主要圖個便宜和方便,它本身並沒有很高的產品壁壘,替代品太多。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攤薄運營方的部分成本,助力企業持續發展。但頻繁漲價也有損企業誠信,尤其是隻漲價、服務卻沒有相應提升,會有更多消費者用腳投票。

漲價好過跑路,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擺在共享單車麵前的,除了跑路,就是漲價嗎?

前不久,ofo 創始人戴威在美國的創業項目 "about time coffee" 被曝光。about time coffee 是個咖啡品牌,在打法上與瑞幸咖啡極其相似,新用戶可以得到 5 杯免費咖啡券。

小黃車的押金還沒退完,他卻跑到美國去 " 東山再起 ",這引起了很多人的憤怒。



戴威版 " 真還傳 ",似乎夭折了。

ofo 的崩塌,永遠是共享單車行業的警鍾。一味燒錢的模式是無法延續的,要想盈利,甚至隻是維持運營,目前的情況都不樂觀。

共享單車是重資產行業,特點是 " 投資大、折舊高、利潤薄 "。能看得見的成本包括:自行車生產成本、投放成本、人力成本、折舊成本、營銷成本,還有研發成本。

尤其城鄉接合部的共享單車,經常被摩的司機刮花二維碼,這就需要共享單車企業研發新的配對技術,讓單車在沒有二維碼的情況下也能配對解鎖騎行。目前已經有平台上線了這樣的技術。



哈囉單車製車成本,一輛要 800 元。(圖 / 鈦媒體)

上麵這些成本加起來,每輛單車每天的成本接近 2 元。而根據業內數據,目前每輛共享單車每天的收入往往達不到 2 元,在盈虧平衡線以下。

上述內容還不是共享單車的全部成本。由於亂停放問題嚴重,經常發生第三方公司扣留共享單車的情況,這就導致了車輛閑置,無法重新投放產生收益。這時,共享單車運營方不得不支付 " 贖金 "。有平台甚至每年要支付上億元用來取回這些被扣車輛。

目前,市麵上所有的共享單車品牌均處於虧損狀態。很容易預測,如果持續虧損會發生什麽。好在,現在的共享單車都已經取消了押金,類似 ofo 的事情很難再發生。但消費者也不是沒有風險,一旦類似情況發生,月卡、季卡的錢就打水漂了。

擺在共享單車企業麵前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在漲價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

要知道,現在停車比以前可是難多了。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騎到目的地了,停車點劃得特別小,或者發現附近根本沒有停車點,人們又得推半天車找停車點。如果在炎炎夏日,這樣的體驗真是太痛苦了。



薛定諤的 "P 點 "。

防止亂停放的初衷可以理解,但也應該做好必要提醒和引導,比如在導航中引導乘客哪裏有停車點。共享單車畢竟是一種服務,服務就應該做細。

如果漲了價,服務還沒跟上,那這車也可以不騎,大不了打車去。一名北京的網友告訴新周刊,最近他都拚車上下班,10 公裏才 10 塊錢左右,這還是北京的價格。對比起來,共享單車一小時 6.5 元,好像打車也沒貴多少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