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父母的心聲,被毛不易唱透了

剛剛過去的兒童節,成年人似乎比孩子過得還起勁。

以前總有人說,年輕人自己還沒長大,就要開始陪著另一個孩子長大。但換個角度看,也許正因如此,這一屆年輕人反而可能才是最懂孩子需求、最懂如何解放孩子的父母。

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冒出了一個可愛的話題 # 新一代父母有什麽不同 #,在話題下,我們看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機,與孩子一同學習一項新技能,懂得傾聽孩子的需求和苦惱,這一代人似乎終於做到了 " 和孩子做朋友 "。



新一代父母似乎終於做到了 " 和孩子做朋友 "。(圖 /《母親》)

他們會將 " 我愛你 " 掛在嘴邊,會和孩子認真地道歉,會鼓勵孩子做那些看起來天馬行空的事情而不是從一開始就否定。

今天的中國寶寶,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成長路徑。

別人家的孩子,我的童年 PTSD

前段時間,在視頻平台上看到了一則父母分享的育兒日常。一個大概三四歲大的孩子打翻了水杯,但小孩並沒有著急哭泣尋求父母的幫助,而是自言自語安撫自己,有條不紊地打掃地麵,又重新拿了一杯水,不慌不忙地放在餐桌上。

全程沒有父母的嗬斥,也沒有家長急著上前來幫孩子擺平一切。

看似父母在擺爛,但在新手父母的眼裏,這也是一種鬆弛的科學育兒方式。



鬆弛的育兒方式,告別童年 PTSD。(圖 / 圖蟲創意)

幾十年過去,中國父母的育兒觀已改弦更張。一方麵,是因為這一代父母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尼爾森發布的《2022 年母嬰行業洞察報告》顯示,95% 的新一代父母擁有大學本科學曆。

另一方麵,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曆也決定了他們不會 " 反複踏入同一條河流 ",像上一代一樣緊繃式育兒。

回想起來,這一代父母的成長經曆,大概都有一個共同的陰影—— " 別人家的孩子 "。一旦我們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 別人家的孩子 " 便粉墨登場。

"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有音樂天賦 "" 隔壁家的某某又乖又懂事 "" 你看別人就從來不挑食 " ……在上一輩父母眼中,好像隻有別人家的孩子才是十全十美的,自己的孩子總是有各種各樣不盡如人意的小毛病。

但實際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小孩,也沒有一無是處的小孩。他們往往隻看到了別人家孩子的閃光點,卻忽視了自己孩子的天賦。

教育學者張洪亮曾經帶著攝像機來到校園,采訪孩子們怎麽看父母經常把自己和別人家孩子做比較。大部分孩子都認為 " 別人家的孩子 " 對於督促自己進步並沒有正向作用,反而會讓人懷疑自我。



及時給予孩子正向反饋。(圖 / 圖蟲創意)

" 她(媽媽)隻看到了人家學習好 "。

" 我承認我也許可以向另一個人學習,但是你不可能把我 1:1 複製粘貼成那個人,我就是我自己 "。

" 老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我到底是誰家的孩子,我是不是撿來的?"

在《內在動機》一書中,作者提出想要有持續性的動機去做某件事,那麽 " 勝任感 " 是必不可少的。而頻繁與 " 別人家的孩子 " 做比較,恰恰就會挫傷了孩子的 " 勝任感 ",容易導致孩子 " 三分鍾熱度 "、愛打退堂鼓,反而限製了孩子成長的可能性。

水滿則溢,焦慮的父母很難養出輕鬆快樂的孩子。所以,這一代人選擇 " 鬆弛育兒 ",不去比較,專注在自家寶寶的閃光點上。

尤其在當下,我們對 " 聰明 " 的定義更加多元,他們學著不用單一的評價標準來限製孩子的可能性。能夠感受到他人情緒的變化是聰明,能夠盡情享受戶外運動的快樂是聰明,唱一首歌,畫一幅畫,這些都是聰明。

《小小的我》,

一封送給寶寶的情書

在剛剛過去的兒童節,很多年輕父母在小紅書的 # 聰明寶寶養成計劃 # 話題下曬出了人類幼崽成長曆程中的聰明瞬間。

網友 @米小小 曬出了兩歲女兒鬼靈精怪地講閩南話的樣子," 兩歲的小話癆,真的好能說 ",不僅會奶聲奶氣地背詩,也會人小鬼大地打電話給爸爸催他回家。" 小話癆 " 固然語言天賦出眾,但另一方麵,父母的耐心也保護了孩子天賦的自由發展。

每一個寶寶的天賦不同,聰明的模樣也不同。



每個孩子的天賦不盡相同。(圖 / 圖蟲創意)

@4 歲的蛋總則分享了有一個超愛運動的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她看來,0-3 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自己的孩子是 " 充電半小時,續航一整天 " 的活力寶寶,那就充分發揮他的個性,讓他參加各種各樣的運動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4 歲的蛋總陪著寶寶學會輪滑、學會跳舞、學會騎車。經曆過不同的運動體驗,雖然有過碰壁,但是作為父母,他們欣慰地見到了寶寶在其中學會了堅持和堅定。

在新一代家長眼中,聰明的不隻是腦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如何保護孩子的天賦和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自驅力,才是當下年輕父母育兒的重要課題。

這也是毛不易最近上線的新歌《小小的我》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

如毛不易娓娓道來那般," 你是劃過天空的一隻飛鶴,讓所有人讚歎,你存在的獨特 ",寶寶的聰明有一百種模樣,每一種都彌足珍貴。而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他們的爛漫和好奇,讓他們盡情地探索世界,發揮天賦。

像 MV 中的 @小宇博一樣,3 歲就能寫出 100 多個漢字,小小年紀就能握住毛筆杆,在宣紙上揮斥方遒是聰明;像 @瑤一瑤小肉包那樣古靈精怪,向周圍人散發出正向的情緒能量也是聰明;像 @七七和 @孫思程一樣成為童星,體驗不同的人生,發揮自己的表演天賦是聰明;像 @超級臭豆腐 Molly Ko 一樣,發揮動手和創造能力,為爸媽疊一座紙城堡當然也是聰明。

無論是天馬行空,還是妙手丹書,都是寶寶可能成為的樣子。

《小小的我》溫柔訴說了飛鶴對孩子的所有美好祈願,一上線便登上網易雲音樂 MV 排行榜 TOP3、QQ 音樂熱搜 TOP6,連續 3 天蟬聯新歌熱榜。

同時,# 這屆萌娃有多不易 # 也登上了母嬰熱搜榜的第一名。MV 女主角 @瑤一瑤小肉包喊話毛不易的視頻互動數達到了 190 萬,成為多個社交平台的熱門討論話題。

在短視頻平台上,《小小的我》也登上了歌曲挑戰榜,話題下眾人模仿翻唱。

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不僅是因為毛不易唱到了父母的心坎上,也是因為它背後飛鶴所倡導的價值觀——每一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獨特風采,就像歌中毛不易的輕聲吟唱," 讓所有人都讚歎,你存在的獨特 "。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獨特風采。(圖 / 圖蟲創意)

這是飛鶴聯合毛不易獻給中國寶寶的一封情書,也是新一代父母寫給孩子的情書。在歌曲上萬條評論中,有人說聽這首歌 " 就像是坐上了一百歲婆婆的搖椅 ",也有人為歌曲最後提到 " 總有一天你要遠走,願你在紛繁中依然抱有此刻一樣的簡單 " 而感懷。

飛鶴和新一代父母都希望寶寶可以像歌中唱的那樣,自由、勇敢、閃閃發光,成為 " 劃過天空的一隻飛鶴 "。

中國寶寶的成長底氣,來自它

今年,已經是飛鶴創立 "528 中國寶寶日 " 的第六個年頭。中國寶寶日的創立初衷,是喚醒年輕父母放下手機,為寶寶提供高質量陪伴。而走到今日,飛鶴有了一個更加聚焦的課題:倡導父母關注幼兒生命早期 1000 天大腦發育,守護寶寶智慧成長。

生命早期 1000 天,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 " 機遇窗口期 ",2 歲兒童的腦重可以達到成人的 75%。這 1000 天,不僅影響嬰幼兒腦發育,也關係到孩子成人後的健康,可以說是寶寶 " 聰明成長 " 的黃金時期。



生命早期 1000 天是人生長發育的 " 機遇窗口期 "。

如何更好地利用這段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更好促進、發揮兒童腦智,一直是全球腦科學研究中的熱點方向之一,也是目前 " 中國腦計劃 " 科研部署之一。

思想、情感、感知、行為、學習和記憶的,人類行動的所有尚未探明的秘密,都藏在 " 腦科學 " 研究之中。

在 1000 天前將孩子的根基夯實,孩子的生命之樹才能長得紮實。這也是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寶寶聰明成長的飛鶴,選擇躬身入局,在 "5 · 28 中國寶寶日 " 倡導人們關注生命早期 1000 天大腦發育的原因。

同時,飛鶴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發起了 # 聰明寶寶養成計劃 #,並聯合毛不易推出 "5 · 28 中國寶寶日 " 主題曲《小小的我》,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 " 聰明不止一種 ",每一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



除了在情感上為年輕的新手父母們提供支持,飛鶴也用堅實優質的產品輔助新手父母育兒,成為中國寶寶聰明成長的底氣。

近兩年,飛鶴在產品研發上把 " 更適合中國寶寶 " 這句話做到了極致。

飛鶴是最早研究中國母乳成分的乳企之一,也是第一批成立中國母乳數據庫的乳企。

經過多年持續深入的研究,飛鶴發現 DHA 和 ARA 是母乳中對寶寶腦部發育非常關鍵的兩種脂肪酸,並首次發現了中國母乳中 DHA 和 ARA 的比例是 1:1.7,與美國的 1:3.16、日本的 1:0.51 有較大差異。

對於飛鶴來說,"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 不隻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一句實打實的、有數據、有產品支撐的承諾。



每一個寶寶獨特的聰明,都需要科學的營養與愛來澆灌。

此外,飛鶴在 "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 的基礎上更強調 " 鮮萃活性營養 ",以中國母乳為藍本,通過工藝創新還原母乳活性營養群,升級打造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每一個寶寶獨特的聰明,都需要科學的營養與愛來澆灌。" 少年強則國強 ",在今天,每一位寶寶的聰明成長,都是未來社會進步的巨大助力。在宏大的敘事之外,飛鶴在用自己的產品實力和研發匠心,輔助父母書寫屬於中國寶寶百花齊放的成長故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