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美食頂流,一年隻能吃一季

來源: 新周刊 2023-06-04 01:39: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99 bytes)



鮮花宴之於雲南,大概就像今天的燒烤之於淄博。

作者 | 鄭依妮

題圖 | 《去有風的地方》

春夏時節,廣東人忙著賞花,雲南人忙著吃花。

在吃花這件事情上,雲南人總是能夠另辟蹊徑。

一碗清湯裏,有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一份炒餌絲裏,有一把嫩綠的鮮花;一道涼拌菜裏,還有一片鮮花。

在雲南,除了眾所周知的鮮花餅,從木棉花到玉荷花,從芭蕉花到芋頭花,從金雀花到棕樹花,就沒有雲南人不能吃的花。

雲南人春天吃花,堪比夏天吃野生菌,頗有一種不管不顧的勁兒。

在雲南人看來,花不僅是食物,還是藥材、香料,甚至是某種信仰。

在雲南,吃花的正確打開方式

每年春季,當雲南大學校園內 30 多畝食用玫瑰花進入盛花期,學校的飲食服務中心將食用玫瑰作為食材,為師生們定製玫瑰鮮花宴:油炸玫瑰花、玫瑰釀豆腐、玫瑰糯米丸、玫瑰山藥、玫瑰蒸肉、玫瑰包子、玫瑰奶凍、玫瑰壽司、玫瑰冰粉……



雲南鮮花火鍋(圖 / 圖蟲創意)

師生們隻需花上幾塊錢,便能品嚐一道極具春天氣息的美食。

這樣的鮮花宴在雲南大學一年僅能供應一個月,且供不應求。

據雲南大學後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徐曉輝介紹,2015 年,學校種植了 12 畝食用玫瑰以支持師生的研究工作。

後來,玫瑰種植規模逐步擴大到 30 餘畝。

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飲食服務中心開始探索用玫瑰做菜。

2018 年,雲南大學玫瑰宴正式上線,從一開始的 10 餘個菜品發展到後來的 30 餘個菜品。

每到這時候,總有不少嘴饞的網友跪求一張雲南大學的飯卡,隻為蹭上一餐鮮花宴。

在雲南,吃花不是什麽稀奇的事。

雲南是中國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種植麵積達 200 多萬畝,占全國的 1/3,年產鮮切花 200 億枝,鮮花產值 50 億元。

想要見識雲南人對 " 花吃 " 的追求,就要往菜市場去。

外地人到雲南,花市和菜市傻傻分不清。

每個菜攤子上都擺滿五顏六色的花,哪怕賣一個南瓜也要呈上它全麵的一生,左邊擺上嬌嫩的南瓜花,右邊一紮油綠的南瓜藤……



雲南南瓜花(圖 / 圖蟲創意)

人類與植物相處的學問,似乎大半藏在雲南菜市裏。

雲南十八怪,鮮花稱斤賣。無論是農村鄉鎮,還是城市裏的大小館子以及菜市場,到處都能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花。

雲南許多地方都有食用花卉的習慣。

走在昆明街頭,大小餐廳菜單上的 " 常客 " 有鮮花過橋米線、鮮花餅、玫瑰糖、蟲草花汽鍋雞、百合蒸雞蛋等鮮花美食;在農貿市場裏,金雀花、石榴花等鮮花成為市民日常選購的食材;各大餐廳的 " 鮮花宴 " 更是昆明人招待親朋好友的 " 重頭戲 "。



鮮花過橋米線(圖 / 圖蟲創意)

國家特一級廚師楊忠是昆明市官渡區六甲人,在他眼中,雲南是著名的 " 植物王國 " 和 " 動物王國 ",這為滇菜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食材,再加上各種菌類、蟲類、花卉類菜肴融入其中,成就了雲南的 " 鮮花宴 "。

雲南人不僅愛吃花,而且善於開發和利用各種花卉,將其加工成花醬、花茶等。

雲南的鮮花醬,可以說是一絕。

將玫瑰花洗淨晾幹,放入攪拌機打成醬,然後再用水稀釋,淋入米線中拌勻後食用。

做好的玫瑰醬,既保留了玫瑰花的自然香味,又有酸甜的味道。

如果把玫瑰醬加熱了吃,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如今,雲南人更是把吃花做到了極致。

雲南可食用鮮花超 160 種,金雀花煎蛋、芭蕉花炒肉、醬爆芋頭花、臘肉炒馬桑花,等等,都不帶重樣的。



2018 年 4 月 18 日,雲南昆明。雲南大學工作人員在校園內的玫瑰園采摘鮮花,供應給食堂製作美食。(圖 / 任東 / 中新社 )

雲南人 " 寧願眼放塌,也不讓嘴放塌 "。

鮮花宴之於雲南,大概就像今天的燒烤之於淄博。

在昆明," 花卉菜肴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 陳生合從 2006 年就開始嚐試研發和創作以鮮花為食材的 " 鮮花宴 "。

目前,昆明已經有一批主打鮮花的精致餐廳,並已培育出穩定的客群,未來,精致、本土化的 " 鮮花宴 " 在雲南美食中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雲南人民的吃花史

雲南吃花的傳統由來已久,是當地特有的飲食文化。

以花入食,是雲南人最驕傲的本事之一。

鮮花入菜,是雲南人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更是雲南人對美和自然生活態度的表達。

古人是懂得吃花的。以花為食,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將近 3000 年。

《詩經 · 大雅》中的 "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說的是《詩經》時代的人們采摘木槿花當作食材的情形;《詩經 · 小雅 · 采薇》中的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說的是人們采摘食用野豌豆花的場景。

《隨園食單》中更是記載了如何在春天製藤花餅,夏天品嚐荷花,秋天蒸花栗子糕,冬天圍爐夜話,做蠟梅芥菜羹。

" 三月三,吃花糕。" 吃花糕是雲南人過節日的方式之一。



雲南特色花糕(圖 / 圖蟲創意)

在這個屬於春天的季節裏,其他季節少見的 " 花花草草 " 在這個時節悉數登場,玉蘭花、炮仗花、玫瑰花、棠梨花、香椿、金雀花、芭蕉花、油菜花、大白花、南瓜花……

在雲南,隻要是有花的季節,總能找到好吃的花。

鮮花炒餌絲是一道經典的雲南美食,也是雲南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因為花香是春天才有的味道,所以花能給人帶來春天的感覺。

對於那些不太喜歡吃花的人來說,這道菜可能會讓他們不太適應。

但對於雲南人來說,這道菜卻是很好的 " 下飯神器 "。

它既能滿足人們對春天的向往,也能讓人們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雲南人吃花也是一種儀式感,吃花是為了感謝春天的饋贈。

雲南哈尼族的 " 黃飯節 ",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



2018 年 4 月 18 日,雲南昆明。雲南大學食堂工作人員分揀玫瑰花製作鮮花餅。(圖 / 任東 / 中新社 )

黃飯是用曬幹的染飯花熬成汁液,然後浸泡糯米將其染成黃色,蒸熟後就成了香噴噴的糯米飯。

這是春耕前的一次重大節日,代表著迎接農忙季節的到來,以及對農業豐收的祝願。

北漂的大理人李智說:" 雲南人的鄉愁,大概是春日裏各種能吃的花兒、夏日裏的各種菌兒、秋日裏的各種水果,還有冬日裏的那碗殺豬飯。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裏拉都是吃花的好地方。雲南吃花是很家常的,和蛋煎、和肉炒,韭菜、豆豉加上炒一炒也很常見。都是蛋炒,茉莉花炒蛋和金雀花煎蛋是完全不同的。都是炒肉,石榴花炒肉就比白花炒臘肉來得樸素。很多雲南菜館是看菜點,這時候就可以問點菜的服務員,有沒有新鮮進來的花兒、菌兒、野菜,然後讓他們推薦做法,可以解鎖新菜譜。"

在李智看來,鮮花蒸飯是雲南人的心頭好。

將新鮮花瓣洗淨瀝幹水分後,直接拌入煮好的米飯中,撒上一層幹花、蔥、蒜等佐料就能吃了。

這種飯的特點是清香、鮮甜。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鮮花放在蒸籠中,蓋上蓋子蒸上十幾分鍾,取出後撒上蔥花、大蒜等佐料即可。

這種飯由於用到了鮮花和米,味道格外清香濃鬱,吃起來是清香味而不是玫瑰味、桂花味等各種香料的混合香氣。

總之,在遍地是花的雲南,沒有一個雲南人能忍住不犯 " 花癡 "。

鮮花料理開始流行

如今,吃花的概念已在現代美食中引起人們的關注。

李子柒曾經拍攝的一集《春日鮮花宴》就讓外國人流足了口水。

幾片桃花,變身 " 酒釀山藥桃花丸 ";幾片梨花,被做成了 " 梨花蛋卷 "。



李子柒《春日鮮花宴》視頻截圖

不僅僅在雲南,世界各地的許多文化都有將鮮花融入其烹飪的傳統中。

雖然吃花的概念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很不尋常,但它在現代美食中越來越受歡迎。

許多新式餐廳都喜歡將鮮花融入它們的菜肴中,人們在雜貨店和農貿市場中找到可食用的花朵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從沙拉、甜點到茶、湯、燉菜,甚至雞尾酒,鮮花被以多種方式用於烹飪。



2022 年 8 月 1 日,雲南昆明。鬥南鮮花超市內交易紅火。(圖 / 視覺中國)

一些流行的可食用花,包括玫瑰、金銀花、洋甘菊、芙蓉、蒲公英、接骨木花、紫羅蘭等,每一種花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健康益處。

當有的人還在訝異 " 花可以吃 " 這件事時,米其林大廚們已經開始磨刀霍霍。

擁有 28 間餐廳與 14 顆米其林星星的米其林三星主廚戈登 · 拉姆齊(Gordon Ramsay),就熱衷於在菜品中添加 " 花色 "。

近十年來,鮮花佳肴的研發依然盛行於各國的高級料理中,讓顧客們重新認識了不同的可食用花種及其烹調的應用。

曾四次獲得 " 全球最佳餐廳 " 稱號的 Noma 餐廳,就有一道著名的南瓜花料理。

油炸的南瓜花酥脆可口,是一道開胃的小吃。

在今天,英國人流行在夏天喝泡有接骨木花的糖水或者雞尾酒;在日本,有各式各樣的櫻花料理;在法國,有薰衣草水蜜桃甜湯;墨西哥人把木槿花的花蕾糖漬之後,將奶油倒入花蕾中,做成一道開胃菜……

據統計,全世界的可食用花大約有 180 種,可食用花目前仍是待被發掘的食材寶庫。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鮮花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營養成分,以花為饌,不僅色香味美俱全,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以花為食,當我們享用一道花之盛宴,說不定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另一番 " 花花世界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