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被指已成各地政府經濟鴉片:欲罷不能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14-03-12 11:13:2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56 bytes)


全國政協委員、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是兩會上的熱門人物,他頻繁地被問到,地方政府背著的18萬億元債務怎麽還、哪些地方政府會破產。

董大勝通常會說,我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他也表達過擔憂:一些幹部政績觀扭曲,為了單純追求GDP或城市大變樣,盲目舉債,借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還。

為規範地方舉債,審計署曾建議中央,要把債務風險納入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要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推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

現實的問題是,債務風險如何細化成考核的尺子。

廣東省揭陽市已經開始嚐試,對轄區內的5個縣進行經濟財政金融狀況的動態分析,並根據一係列的參數,對政府的經濟狀況進行信用評級。當債務風險過高、信用評級降低時,有可能影響到對官員的政績考核。如果有了這樣的考量,官員借債時就會有所顧忌。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參與了這套信用評級體係的設計。他說,地方政府不是不能借債,也不是欠債越少越好,關鍵是借債使用的項目是否有價值,借的債能不能還得起,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過科學的評估來回答,簡單的指標都難以作出客觀評級。

在與揭陽的合作中,蔡洪濱和他的同事,根據該市2008年至2013年的資產負債表和財政收入支出表,給出了揭陽市政府的信用等級評級,並比照當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經濟發展麵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給出了揭陽市未來融資規模的上限。當融資規模超過上限時,當地有可能麵臨經濟信用評級下調的風險。

揭陽下屬的5個縣也都得到了一份信用評級報告,以及融資規模上限的建議。這些基礎的數據,可以成為今後該市考核下級部門債務風險是否可控的依據。

蔡洪濱建議,各級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在審議本級政府的當年預算執行和下年預算草案時,同時審議資產負債表和債務狀況,依據信用評級體係給出的政府負債上限和科學指引,控製地方政府舉債行為。

除了要審議債務狀況外,蔡洪濱還建議,要建立債務擴張匯報製度,對預算外債務擴張,政府應向本級人大說明情況,各級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有權否決不合理的政府借債行為。

他說,過去,地方政府債務飛速膨脹既有片麵政績觀的驅動,也有缺乏有效監管的放縱,在某種程度上,地方債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的“經濟鴉片”,欲罷不能。為了幫助地方政府“戒毒”,有必要加強人大在地方政府舉債過程中的監督審核作用,通過地方政府財政金融動態分析係統和信用評級體係,科學評估借債的合理性,在事後審計基礎上,加上事前審核,有效遏製地方政府債務擴張。

蔡洪濱說,這一體係如果能夠在全國得到推行,把城市信用評級的變化納入幹部考核指標體係,可以有效地改變地方領導幹部“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觀。這是我們多年想做,而一直沒有找到有效方法實現的目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