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買8套房?鶴壁真不是第二個鶴崗

來源: 新周刊 2023-05-22 20:31: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204 bytes)

一座靠自身努力實現成功轉型的城市,才不會因為一套 1000 塊的房子突然上了熱搜就被裝上濾鏡——不論它的名字裏是否帶一個 " 鶴 " 字。

" 白菜房價 " 又上熱搜了,但這次卻不是發生在黑龍江鶴崗。

前段時間," 男子花 10 萬在鶴壁買了 8 套房 "" 鶴壁房子 1000 塊一套 " 的事件激起無數關注,讓這座豫北小城突然成了熱搜榜上的 " 名城 "。

事件的主人公丁樂(化名)是北京的一名網店經營者,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道:近三年內,自己在鶴壁購置多套房產。起初用 10 萬元買下 8 套房子,其中最便宜的一套房子單價 1000 元,加上 1000 元中介費便順利成交。

今年五一假期前,他又在鶴壁花 2 萬塊買了一套房子。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自稱已在鶴壁置業 14 套。除去最便宜的那套 2000 塊買回來的房子,剩下平均每套價格在 1 萬元出頭。

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已經躍升成為 " 網紅城市 " 的鶴崗。有人調侃:" 是不是名字帶‘鶴’的城市,房價都特別低?" 與此同時,鶴壁當地不少房產中介的電話已經被打爆。電話的另一頭,擠滿了來打聽 " 一兩萬元能否真的在這裏買到房 " 的外地人。

" 買房跟買菜一樣 ",讓全網瘋狂。(圖 / 鳳凰周刊)

流量之下,這座河南省內人口最少、麵積最小的地級市,正因 " 低價 "" 宜居 " 等關鍵詞,贏得了全國範圍內的關注。

一兩萬元在鶴壁能買到什麽樣的房

丁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之前已經在全國多地輾轉尋找合適的房源,曾在河北保定、唐山和浙江紹興買過幾套 10 萬塊以內的房子,但基本上是給網店做倉庫。

至於在鶴壁的那些房子,丁樂將其中一部分當倉庫用,另一部分打算稍作裝修然後出租。此外,這些房產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落成的老舊二手房,沒有物業費,每個月隻需要支付幾塊錢衛生費。" 買回來的 14 套房子都是當地的房改房,正經的商品房哪有這麽便宜?"

此番說辭不無道理。社交媒體上,有鶴壁當地市民發帖稱,低價成交的 " 白菜房 " 都在山城、鶴山兩個偏遠的老城區,市中心所在的淇濱區 " 壓根就不可能有這個價 "。

山城區曾經是鶴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圖 / 山城區人民政府)

新周刊記者查詢多個線上房屋交易平台網站發現,鶴壁的兩個老城區——鶴山區和山城區都有二手房出售,但數量並不算特別多,且幾乎所有房源都集中在山城區。

具體來說,平台上掛出的城區的二手房售價一般在八九萬,但多為工廠和政府機關的家屬院,隻有極個別的是近幾年開發的商品樓。此外,有中介透露,這些商品樓裏部分房源屬於安置協議房,沒有房產證,所以市場價較同小區其它商品房價格略低。

而在另一個知名線上房屋交易平台裏,新周刊記者檢索發現,鶴山區的在售二手房僅有 2 套,均位於中心區域,其中一套 3 室 1 廳 1 衛、總計 76 平米的住宅售價 13 萬元,另一套 3 室 2 廳 1 衛帶地下室、總計 105 平米的住宅開價 9 萬元,難覓單價一兩萬的 " 白菜房 "。

某知名線上房屋交易平台裏與鶴山區有關的二手房源。

但事實上,線上平台並非當地的主流交易方式。據媒體報道,有當地居民表示,在鶴壁兩個老區買賣二手房的主流方式,要麽靠短視頻找客源,要麽按各個小區貼出的售房信息直接聯係房主。尤其是在距離市中心最遠的鶴山區,因為 " 沒有市場,房產中介隻是擺設 "。

至於買一套房子的價格,當地居民向媒體透露,總價至少也得三四萬元," 還便宜不到 10 萬買 8 套的地步 "。

而那套 1000 元便成交的房源,也有媒體特地前去探訪,發現這是一棟樓齡超過 40 年的二層小樓的頂層,陽台鋼筋外露,天花板布滿黴跡,屋內淩亂不堪," 無法讓人居住 "。

丁樂事後在小紅書介紹這套 1000 塊買回來的房子。(圖/ 小紅書 @鶴壁丁樂)

5 月 15 日,鶴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過調查及聯係,網絡上提到的買家確實存在,但這隻是特例,且多套房源為 2 年前售於山城區和鶴山區。" 其購買的十來套房源中,有 5 套已辦理過戶手續,其餘房產尚未辦理過戶,並且也沒有通過中介。"

另據頂端新聞報道稱,鶴壁市相關職能部門回應,該買家名下已經辦理過戶手續的房產中,其個人申報價格從 5000 元到 1.4 萬元不等,均明顯低於稅務評估價。" 比如其申報的一套 1 萬元的房子,稅務評估價為 3.6 萬元。"

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在買賣二手房交易中,如果稅務評估價格高於實際成交價格,稅務部門將按照稅務評估價格作為繳稅基數。換言之,花低價買回來的 " 白菜房 ",最後可能還需要給不動產登記中心貢獻多達近萬元的稅費。

熱搜之外,搬過三次家的 " 百裏煤城 "

然而,在鶴壁老城區買一套 " 白菜房 ",需要付出的代價遠不止於需要補上的高額稅費。

翻開鶴壁市地圖,鶴山、山城兩個老區孤懸城市西北邊,要想從這兩個區進入市中心,最便捷的途徑得走 30 多公裏的省道,開車單程也需要近 1 個小時。

有當地中介補充說,本地年輕人主要去淇濱區買房定居,老城區裏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倘若真的在老城區生活,很難獲得更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能找到的工作也十分有限。

同樣需要麵對的現實是,老城區的房子周邊也許會存在塌陷的風險。新周刊記者查閱發現,鶴壁市政府網站每年公布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細表》裏,兩座老區高頻出現的隱患風險不是 " 崩塌 ",就是 " 地麵塌陷 "。

鶴山、山城兩區存在不少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圖 /《鶴壁市 2023 年度地質災害隱患明細表》)

這與鶴壁的城市發展軌跡有密切關係——和鶴崗一樣,鶴壁也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

1957 年 3 月 26 日,國家依托煤炭資源開發,決定在安陽和新鄉之間劃出片區成立鶴壁市,重點發展煤炭工業。

最開始,鶴壁市區選在了煤炭含量豐富的鶴壁集。伴隨著煤炭產業發展,一座座煤礦迅速崛起。公開資料顯示,鶴壁市建市頭兩年,就接連創下了多項新紀錄,成為全國城市發展的榜樣。更有人這樣形容當時熱火朝天的鶴壁:" 鶴壁蒸蒸日上,烏金滾滾汪洋。"

煤炭讓鶴壁迅速走上發展快車道。(圖 / 視覺中國)

煤炭讓鶴壁快速發展,但也一度讓鶴壁身陷囹圄。那個年代,鶴壁市民穿件白襯衫出門,回來都能蒙上一層灰;假如誰家煤球用完了,直接拎著掃帚和簸箕去路邊掃煤粉,足夠晚上燒一桌子菜。

這並非駭人聽聞。最巔峰的時候,光是鶴山區就有 180 多座大小不一的煤礦,揚出的煤屑將由鶴壁發源的羑 ( y ǒ u ) 河染成了惡臭無比的 " 黑河 ",整座城市常年籠罩在霧霾之下,很難見得到藍天白雲。

大大小小的煤礦建在市區周邊,將鶴壁變成了一座 " 圍城 "。更要命的是,由於多年的采煤作業,市區地下被大麵積采空,大大小小的塌陷區連點成麵。到了上世紀 80 年代末,整個鶴壁市區周圍基本上都是塌陷區。

數據統計,在當時煤礦最集中的鶴山區,全區麵積 139 平方公裏,其中礦區麵積 90 平方公裏,而煤炭采空區麵積就高達 79 處、30.6 平方公裏;另據新華社早年的一篇報道,197 平方公裏的山城區,采空麵積高達 20 平方公裏,原鶴煤集團 4 對主力礦井散布城區周圍,形成名副其實的 " 懸空城 "。

經年累月之下,被煤礦深度捆綁的鶴壁市區像一隻快要撐破了的氣球,要想發展隻能搬遷。建市第二年,鶴壁市區從鶴壁集搬至中山城區短暫過渡,再搬遷到 15 公裏外、地處丘陵盆地的大胡——也就是今天的山城區;1999 年,鶴壁市區第三次搬家,最後搬到了 25 公裏外的新城區淇濱。

淇濱區是如今鶴壁的主城區。(圖 / 圖蟲創意)

市區搬遷後,新區建設也隨之提上日程,鶴壁的城市資源外移至新區,過去住在兩個老區的人口也隨之搬離。老區裏昔日人聲鼎沸的小區開始住滿烏鴉,漸漸失去人氣。

2022 年鶴壁年鑒顯示,2010 年至 2020 年間,鶴山區、山城區常住人口呈持續下降趨勢,前者從 13.11 萬人下降至 6.28 萬人,後者從 23.06 萬人下降至 15.57 萬人。而淇濱區常住人口則從 2010 年 " 六人普 " 時的 27.58 萬人,持續上升至 2020 年的 46.15 萬人。

年輕人加速湧入新區,老城區除了低廉的房價,隻剩下昔日的餘暉。

鶴壁不需要成為 " 網紅城市 "

也許是鶴壁實在名氣太低,以至於當 " 鶴壁房子 1000 塊一套 " 上熱搜之後,大多數人才第一次知道這座城市的存在。

而放到河南省內,鶴壁的存在感也不算太高,一些主要的發展指標一度墊底,甚至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屬於鄰市安陽的一部分。

去年更有網友在民政部官網留言,建議安陽、鶴壁兩市合並以促進區域性都市群發展。(圖 / 民政部留言板)

從一些曆史帖子可以看到,不少鶴壁人曾吐槽家鄉的存在感不強。有鶴壁人在為返鄉買火車票時,經曆過被售票員詢問 " 鶴壁在哪個省 " 的尷尬。甚至有在外地上學的鶴壁網友,被問及 " 鶴壁是不是屬於天元管轄 "(天元是鶴壁的一家化工企業,作者注),讓他既無奈又傷心。

但如果對鶴壁的印象僅僅停留在 " 低調 " 和煤炭,那實在是太埋汰它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 鶴壁 " 二字便已經伴隨 " 仙鶴棲於南山峭壁 " 的曆史傳說深入人心,成為佳話。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身為河南城市的鶴壁更是其中的重要貢獻者。無數 80 後、90 後讀過的《封神榜》,故事的發生地朝歌正是今天鶴壁的淇縣,繁盛程度不輸今天的北上廣深。

《封神榜》的故事發生地正是在鶴壁。(圖 /2001 年版《封神榜》)

穿城而過的淇河(古稱 " 淇水 ")被寫進了《詩經》,語文課本裏 " 淇水湯湯 "" 淇則有岸 " 八個字,可以說是人們對鶴壁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三千年後,淇水依舊水草豐美、碧波蕩漾,高樓大廈矗立在河流兩岸,一座現代化新城沿著淇河兩岸躍然紙上。

事實上,被煤炭深度捆綁的鶴壁,早已意識到靠傳統資源吃飯的弊端。

早在 2009 年,鶴壁便響應國家號召對全市煤炭企業兼並重組,並引入新產業改變 " 一煤獨大 " 的麵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天中國航空航天領域的不少龍頭產品,很多組件在鶴壁生產。甚至宇航員到太空出差吃的 " 外賣 ",也由鶴壁當地的龍頭食品企業提供。

數據顯示,鶴壁目前煤炭產業占工業比重,由建市之初的超 90% 下降至 6.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由 23.5% 提高到 53.6%,第三產業占比由 18% 提高到 35.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居河南省第 2 位。

與此同時,老城麵貌也煥然一新。過去那些破敗的煤礦基地和棚戶區被悉數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後的森林公園,那些坐落在老區裏的舊小區也得到改造,重新煥發新機。肮髒破敗的 " 煤城 " 變成了坐擁綠水青山的 " 綠城 ",鶴壁也因此在 2017 年被授予 " 國家園林城市 " 的稱號。

今天的鶴壁已經擺脫了 " 煤城 " 的束縛,變成名副其實的國家園林城市。(圖 / 視覺中國)

一句話概括,鶴壁是一座靠自身努力實現成功轉型的、有文化積澱的城市,才不會因為一套 1000 塊的房子突然上了熱搜就被裝上濾鏡——不論它的名字裏是否帶一個 " 鶴 " 字。

說到底,每座城市都有其繼續向上發展的理由和資本。不論網絡上的討論再怎樣火熱也好,決定一座城市未來發展水平的,永遠不是房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