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亞馬遜雲計算攻防戰 美洲獅對決大陸虎(組圖)

來源: 投資界 2014-03-11 11:09:5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51 bytes)
 
對平台型公司來說,爭奪用戶是一方麵,擴展自己平台的生態係統才是正經事和未來。而雲計算正是未來互聯網生態係統的基礎。亞馬遜的雲計算早已成為其關鍵業務並具備技術優勢,阿裏雲計算則相對具有本土優勢及商業數據積累帶來的機會。



隨著馬雲發信確立“雲+端”戰略,阿裏巴巴與亞馬遜——這兩家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終於在同一個競技場上短兵相接。競技項目並非雙方最擅長的零售,而是尚處“冷門”的雲計算業務。

北京,亞馬遜AWS(Amazon Web Service)中國區的辦公室裏,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根據美國西雅圖總部下達的死命令,第一季度,首批中國客戶將被邀請使用AWS中國區的服務,開發和運營他們的應用。此前不久,亞馬遜AWS正式宣告入華。

杭州,經曆春節的思考後,馬雲和智囊們不再糾結於移動端一城的得失,而是著眼於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從今天的局勢來看,即使無線客戶端風生水起,我們依舊應該堅持大力在雲上投入。雲端(Cloud +App)將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關鍵,精彩紛呈的端市場才剛剛開始。”

短短一周內,阿裏巴巴宣布三項跟雲計算相關的合作:2月24日,阿裏雲結盟國內最大IT服務商東軟集團,共拓雲服務市場;27日,阿裏巴巴跟海南合作,投資建設“未來城市”;3月1日,馬雲飛赴貴州布道大數據,開展相關方麵的合作。

百度、穀歌搜索之戰,淘寶、Ebay電商之戰,QQ、MSN即時通訊之戰,互聯網前三次中美之爭,盡管過程不盡相同,最後均以美方退出中國市場告終,BAT三巨頭的江湖地位由此確立。十年已逝,戰火再燃,互聯網第四次中美之爭終於爆發。

“美洲獅來到了中國大陸”

對阿裏巴巴而言,自2008年宣布成立”電子商務雲計算中心”以來,雲計算業務的地位從未如此重要過: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之外,它可以增加資本市場對阿裏巴巴的想象力;與國內其他互聯網公司如騰訊相比,麵向廣大中小企業的雲計算服務,更符合阿裏巴巴的優勢定位:數據與平台。

技術層麵,有兩件事情值得關注:2013年7月,阿裏完成了為期3年多的“去IOE”,所謂去IOE,指的就是不再使用IBM的小型機、Oracle的數據庫和EMC的存儲設備,完全使用廉價PC組成超級計算機集群,在中國公司裏,阿裏是第一個且唯一真正實現“去IOE”的;2013年10月,阿裏獨立研發的飛天5K計劃完成,單集群服務器規模達到5000台,100TB排序能在30分鍾完成,遠超今年Yahoo同年7月創造的世界紀錄—71分鍾。阿裏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

亞馬遜方麵,AWS於2006年推出,以Web服務的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多年發展已成為全球雲計算服務領域不折不扣的老大。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AWS宣布入華,這是AWS服務全球範圍進入的第十個區域。

亞馬遜AWS入華過程其實頗為曲折。早在2008年底,亞馬遜就已經派人入華考察中國市場情況。4年後,AWS中文網站啟用。再過一年,亞馬遜宣布AWS正式入華:一方麵與田溯寧主導的寬帶資本合作,並與北京、寧夏當地政府合作,將數據中心放在寧夏,運營中心放在北京;另一方麵,跟光環新網、網宿科技合作,為亞馬遜提供必要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和互聯網接入服務。這種方式帶有外企入華特有的“別扭”:企業要想在中國大陸使用AWS,需要分別跟北京、寧夏、寬帶資本簽三份合同,沒有統一的接頭人。

這種情況被業界評論為”美洲獅來到了中國大陸,但是還沒出動物園”。但即使是這樣,亞馬遜雲計算的入華也給阿裏、騰訊、百度等雲計算服務帶來了很大影響:在AWS宣布入華期間,阿裏雲、騰訊雲曾給出五折、六折的價格優惠。據悉,AWS在中國設立的機構已經開始招兵買馬。除了亞馬遜以外,微軟雲計算也2013年秋天在中國落地,IBM也號稱要大力發展雲服務。

誰能成為中國的亞馬遜?

關於雲計算的概念,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也有不少國內外公司在此渾水摸魚、各種“政府雲”、“私有雲”的概念大肆忽悠。最被廣泛接受的定義為:雲計算是通過網絡提供可伸縮的廉價的分布式計算能力。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網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

雲計算最大的特色,是通過互聯網傳輸計算能力。對於中國大多數互聯網、IT企業來說,它們並不具備搭建雲計算基礎平台的能力。阿裏CTO王堅表示曾跟亞馬遜達成過共識:根本就不存在什麽公有雲、私有雲的區分,雲計算就是指一種公共服務,那種把“自己建電廠”改成“讓別人幫你建電廠”的方式,根本不能稱為雲計算,凡是需要用戶自己買設備的雲計算都是假雲計算。

目前看來,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對決,將發生在先行一步的阿裏巴巴和攜全球之威的亞馬遜之間。對於亞馬遜而言,AWS在全球幾乎所向披靡,業界對AWS的市場估值,已經看到2018年的千億美金,中國是其誌在必得的市場;對於阿裏巴巴而言,中國市場是雲端戰略的大本營,也是未來安身立命之本。

雙方較量雖尚未麵對麵拚殺,卻也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亞馬遜AWS宣布入華後,阿裏雲連出三招:全線產品降價約30%,投入1億元培育生態合作夥伴,籌劃2014年將公有雲擴展至海外市場。盡管並未透露這個海外市場是哪裏,外界普遍猜測為亞馬遜的大本營北美市場,或者與中國地緣上更近的東南亞市場。

外媒在對比阿裏與亞馬遜的雲計算時,曾對兩者的市場行為有這樣的描述:Alibaba wants to be the Amazon of China, while Amazon wants to be the Amazon of China.

美洲獅和亞洲豹的對決

如果說亞馬遜AWS是凶猛攻來的美洲獅,阿裏雲則是希望後發製人的亞洲豹。狹路相逢,且看看雙方手裏各捏著什麽牌——

價格

雲計算比傳統IT最大的優勢在於降低成本,價格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以最基礎的雲主機價格為例:同樣是單核CPU+2G內存,亞馬遜美國一年價格3530元,阿裏雲2368元;雙核+8G內存,亞馬遜美國一年的價格為14212元,阿裏雲僅為6452元。2014年,可以預計,美國巨頭們將在這一領域不斷發動殘酷的價格戰。

■ 技術性能

亞馬遜整體技術實力上應該勝阿裏雲一籌,不過在中國環境下,第三方測評者準備了相同的2核CPU、1.5G內存和千兆網卡配置,在同一場景下(單線程測試)進行測試,阿裏雲的表現目前均優於亞馬遜雲,用最大素數計算測試CPU性能,阿裏雲單核5.88秒,雙核7.68秒,亞馬遜AWS單核7.206秒,雙核9.32秒。在內存性能、磁盤吞吐量上,阿裏雲均超過亞馬遜,隻有在雲主機內網帶寬上,阿裏雲每秒0.856G略低於亞馬遜AWS。

■ 產品服務

亞馬遜能占據全球雲服務最大份額,主要還是依靠其先發優勢和長期積累的完整雲產品序列。從部署和管理,比如身份與訪問的AWS IAM,到監控的Cloud Watch,到應用服務,比如CDN加速,庫與開發工具再到基礎服務,客戶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阿裏雲能夠在自主研發的飛天架構平台上支持其多個雲產品,並宣稱很快將在3月中公測移動開放雲平台,聯合業內頂尖的服務商,力求為移動開發者提供一站式的最優解決方案。

■ 穩定

2012年聖誕夜,出品《紙牌屋》聞名全球的Netflix發現,用戶看不了視頻,原來是承載95%Netfilix雲服務的亞馬遜AWS數據中心出現故障,最後影響波及整個美國,這已經是第三次了。由於AWS用戶數龐大,樹大招風,故障一旦發生,波及範圍巨大。

阿裏雲大客戶相對較少,目前尚未出現大的故障。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公司,阿裏巴巴要麵對驚人的峰值流量訪問,從每年的”雙十一”到餘額寶日常的天量贖買,阿裏雲麵臨的是從全球最嚴酷和複雜的訪問環境中產生的,並逐步開始把這種應對能力社會化,向整個互聯網輸出雲服務。

政策和環境

論全球線路資源和數據中心實力,亞馬遜是毋庸置疑的老大。但在中國,阿裏雲占據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阿裏在杭州、北京和青島設有數據中心,正在內蒙和海外部署數據中心。亞馬遜則剛剛準備在寧夏建第一個數據中心。

阿裏雲擁有中國不多的幾個BGP線路。熟悉中國主幹線路鋪設的人都知道,曆史原因造成的南方電信與北方聯通的線路互通,一直是困擾所有互聯網企業的問題,解決這個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擁有BGP線路的機房,降低同時購買電信、聯通兩個線路的高成本。亞馬遜則希望跟國內CDN企業網宿科技合作,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還有政府管製問題,中國政府對海外雲計算進駐中國一直頗多限製,國際巨頭們則一直嚐試通過跟本地企業合作的方式突圍,這也是阿裏雲等本土公司在競爭中額外的非技術紅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