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產新冠藥停產:花了13億研發,隻賣了5千萬元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7 22:49:0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63 bytes)

劃重點:

1騰盛博藥前後投入超過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以確保聯合療法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

2年報顯示,該療法自2022年7月在國內商業化上市後,公司已基本將全部適銷產品出售給25個省份及358家醫院,實現銷售收入約5162.6萬元。

3未來無論在中國、美國或其他地區,騰盛博藥預計不會再從該藥物療法中產生可觀收入,公司將再次回到沒有商業化產品的狀態。

繼上周五(3月24日)股價閃崩之後,今日(3月27日),騰盛博藥(HK02137,股價5.01港元,市值36億港元)開盤股價微跌,截至收盤股價報收5.01港元,總市值36.44億港元。

而在一個多月前,公司股價最高達到14.16港元/股;而在2021年12月,公司股價最高為52.60港元/股,如今股價已不足其十分之一

與股價走向關係密切的是唯一一款國產新冠中和抗體藥物。

據公司2022年年報,這一產品上市半年多時間,僅為騰盛博藥貢獻了5162.6萬元的收入,公司決定停止該項目和生產活動。而該藥物的研發投入達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

記者注意到,目前公司研發管線中推進最快的乙肝項目均處於臨床2期,新冠藥物停產後,公司將再次恢複到無商業化產品的狀態,並且未來將有大筆研發開支

3月27日,騰盛博藥方麵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的現金流可以支持公司運營直到2025年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首款國產新冠藥物停產

研發投入13億,隻賣出5000萬元

新冠中和抗體藥物“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是騰盛博藥的首款商業化產品。2021年12月,該產品頂著“首款國產新冠特效藥”的名號獲批上市



圖片來源:騰盛博藥官網截圖

不過,該產品的商業化銷售在獲批7個月後才正式開始,獲批時間優勢被極大削弱。

年報顯示,該療法自2022年7月在國內商業化上市後,公司已基本將全部適銷產品出售給25個省份及358家醫院,實現銷售收入約5162.6萬元;另外,公司在商業化上市前向國內21個城市及22家醫院捐贈近3000人份的該抗體用於緊急使用。

如果以合計藥物價格9668元(每人份用藥劑量4支)計算,該藥物銷售量約為5340人份,且相關收入隻是公司其他收入的一半——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為1.08億元,其中包括銀行利息收入3720.4萬元和銀行補貼7031萬元。

從數據來看,騰盛博藥似乎很難從這款藥物中賺到錢

年報顯示,已售該藥物療法的成本為3321.6萬元,其中2452.9萬元及868.7萬元分別計入2021年及2022年的研發開支。公司2022年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2690萬元,主要由於COVID-19療法的商業化。

而據2022年7月該藥物療法上市發布會的消息,騰盛博藥前後投入超過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以確保聯合療法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

盡管如此,騰盛博藥仍決定結束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項目,並已停止生產工作

公司表示,這一決定基於不斷演變的COVID-19趨勢,包括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將於2023年5月結束COVID-19的聯邦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以及被拖延的CDMO(研發生產外包)現場監管核查。

騰盛博藥表示,公司正在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溝通,將在完成監管機構所要求各項行動後,於適當的時候撤回緊急使用授權申請,並會與中國國家藥監局進一步溝通,將在所有必要監管規定完成後於2023年第三季度撤回BLA(生物製品許可申請)。

這意味著,未來無論在中國、美國或其他地區,騰盛博藥預計不會再從該藥物療法中產生可觀收入,公司將再次回到沒有商業化產品的狀態

3月27日,騰盛博藥方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冠中和抗體藥物療法停產對公司經營層麵不構成影響,公司會將資源再次整合,重新轉向核心項目。

押注乙肝和抗抑鬱產品

現金流可以支持運營直到2025年底

目前,騰盛博藥的研發管線由針對傳染病及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的10多個創新候選產品組成,核心候選藥物為治療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傳染病的藥物,但除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外,其餘均處於臨床早期階段,進入臨床2期的隻有4項。



騰盛博藥主要候選產品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

從優先級看,騰盛博藥最重視的兩個核心臨床項目是在中國開發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型功能性治愈方案,以及在美國尋找潛在的同類首創治療產後抑鬱症及重度抑鬱症的方案。

其中,公司在乙肝功能性治療領域的3款在研產品均為外來引進項目,BRII-179(VBI-2601)和BRII-835(VIR-2218)聯合療法、BRII-179(VBI-2601)和PEG-IFN-α聯合療法由騰盛博藥開展研究,VIR-2218(BRII-835)和PEG-IFN-α聯合療法、VIR-2218(BRII-835)和BRII-877(VIR-3434)聯合療法由Vir開展研究。

據年報披露,上述試驗階段性結果均將於今年披露。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公司GSK已於2022年6月發布了其HBV(乙肝病毒)功能性治愈藥物Bepirovirsen臨床IIb期試驗B-Clear的中期分析數據,約30%的慢性乙肝患者在臨床試驗中實現了“功能性治愈”。

騰盛博藥同類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披露後,市場會將其與這一指標直接作比較。

另外,國內其他企業的乙肝治療藥物進展,也會影響到騰盛博藥的產品競爭力。

據華安證券2月23日的研報,目前布局乙肝創新療法的公司眾多,除了騰盛博藥,還包括進度較快的歌禮製藥(HK01672,股價2.76港元,市值30億港元)、康寧傑瑞製藥(HK09966,股價14.28港元,市值138億港元),布局siRNA、CAM的齊魯製藥、恒瑞醫藥(SH600276,股價43.28元,市值2761億元)、舒泰神(SZ300204,股價10.84元,市值52億元)等。

而騰盛博藥在美國專注的抗抑鬱項目是公司自研項目,公司致力於擴大BRII-296的其他臨床適應症,計劃於2023年年底前在美國啟動更多的2期研究;計劃於2023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亞啟動BRII-297首次人體PK、安全性及耐受性研究。

對於HIV項目,公司希望與美國其他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合作開展。為了將研發資源集中於這兩大核心項目,騰盛博藥向下調整了用於HIV項目和MDR/XDR革蘭氏的陰性菌感染項目的款項。

由於騰盛博藥的多數項目處於早期臨床階段,未來短期內不會實現候選藥物銷售或商業化,這十分考驗公司的資金實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騰盛博藥的流動資產為30.77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91億元。騰盛博藥方麵表示,公司目前的現金流可以支持公司運營直到202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