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9年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發生了什麽

總部大樓人去樓空、拖欠供應商貨款致銀行賬戶被凍結,昔日“烘焙第一股”、老牌烘焙連鎖品牌克莉絲汀自曝出現流動性危機,欠款5700萬元,門店全部關停,消費者數百元的儲值卡、蛋糕券恐無法兌換。

3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在克莉絲汀上海總部發現,正門內的桌上有一遝表格,密密麻麻寫著姓名、電話號碼與無法兌換的券及儲值卡金額。自稱是克莉絲汀保安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30日他們開會要給登記的人打電話,老板、公司這樣說的,通知他們開了(店)去買。”

截至3月20日,克莉絲汀(01210.HK)收跌2.90%,報收0.067港元,股價自上市以來已跌去超95%。



克莉絲汀上海總部(以下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汪琦雯 於3月20日拍攝)

總部值守人員稱將處理消費者訴求

1993年,克莉絲汀在上海成立,彼時由14名台灣個人及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公司、上海市老西門冠生園食品公司設立。

成立20周年,克莉絲汀赴港上市,被稱為“烘焙第一股”,一時風頭無兩。30周年過去不久,克莉絲汀上海總部已人去樓空,牆邊積著厚厚的灰,有綠草從地磚間的縫隙長了出來。

克莉絲汀總部一樓此前為“甜蜜戀人”金沙江路旗艦店。一張手寫“停業”二字的白紙貼在旗艦店的側門角落。從灰蒙蒙的櫥窗向內看去,櫃台內還擺放著不少包裝好的糕點,櫃台上的機器被黑布蓋了起來,一旁的快遞架上還放著幾個快遞包裹。



來到克莉絲汀總部的正門,門內的桌子上放了一遝表格,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姓名、電話號碼與無法兌換的券及儲值卡金額,近幾天都有消費者或員工登記。據澎湃新聞記者觀察,登記表約有6頁紙,每頁約40欄,粗略估計已有超200名消費者或員工前去登記。

一位自稱是克莉絲汀保安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負責接待來登記的消費者,“30日他們開會要給登記的人打電話通知。”當記者追問是否是本月30日,保安說:“老板、公司這樣說的,通知他們開了(店)去買。”



據此前媒體報道,克莉絲汀上海總部值守保安稱門店關門已有幾個月了,據說5月30日會重新開業。

當日,澎湃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克莉絲汀投資者關係電話與官方投訴熱線,均無人接聽。

在克莉絲汀總部正門的牆上貼了一張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的公告,落款日期為3月15日,稱克莉絲汀在徐匯區租賃的一處房屋欠租金12.16萬元,因克莉絲汀公司下落不明,法院向公司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等文件。



南京工廠欠薪月餘

“從去年就拖工資、拖社保。報警好多次了,沒用。”李鷗(化名)的母親在克莉絲汀南京工廠工作了三年多,從2022年起被拖欠工資。

李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初員工們“集體鬧了一次”,公司“也慢慢給了一些”,但再到後來又拖了,拖到2022年11月底徹底停產。

“幾乎都是些三四十歲的員工,我媽49歲了,讓她再找地方上班還給你交社保就非常困難了。”李鷗很無奈,她認為或許堅持到最後的員工能有賠償,但工廠又不發工資,她的媽媽最後還是放棄了,去找其他工廠上班。

克莉絲汀總部旁一家小店的店主也回憶稱,今年春節回來克莉絲汀總部就沒看到有人去上班了,聽說員工工資沒發,好多人來過。

員工的工資尚且被拖欠,更別說拿著儲值卡、麵包券的消費者了。

克莉絲汀2022年中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額中,有近55%來自門店銷售收入,約為2624.7萬元;另外約45%來自禮券及預付卡兌換產品的銷售收入,約為2166.3萬元。

預付卡模式也讓不少消費者被“套牢”。在登記表上,有消費者還有數十元券沒有兌換,也不乏200元、300元甚至800元的儲值卡無處消費。從2022年12月以來,陸續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爆料當地的克莉絲汀門店關門,手裏數百元的儲值卡和券無處可用。

3月20日下午,一小時內陸續有兩名消費者來到克莉絲汀總部,但保安並沒有前來接待。一名消費者稱,此前有人送了她兩張麵值100元的克莉絲汀儲值卡,但家附近的克莉絲汀早就關門了,看到報道稱克莉絲汀總部人去樓空,便來看看。

“它(指克莉絲汀)自己也沒錢啊。”這名消費者坦言,如果克莉絲汀能提供麵包讓她兌換,“也可以接受,”隻要讓她消費完手裏的儲值卡,“就無所謂。”



澎湃新聞記者 趙子易 攝

江蘇萬盈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兆熙手裏的克莉絲汀儲值卡也還有300多元沒有消費,她本人準備有空時去起訴克莉絲汀,並在社交媒體上為網友整理了簡易版本的“起訴攻略”。

“現實維權會比較艱難。”吳兆熙坦言,可能克莉絲汀後期會走破產程序,也有可能在破產中走重整或和解程序,但無論怎樣,消費者先進入訴訟總是不會錯的。

她也提醒道,消費者要考慮訴訟成本的問題,如果找律師的話,費用可能比退費金額還要多,所以她建議消費者自行訴訟而不是集體訴訟。

自曝拖欠5700萬元,門店停業、資不抵債

官網顯示,克莉絲汀自1993年起生產及銷售烘焙產品,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投資烘焙企業之一,主要在長江三角地區的黃金地段及主要城市營運,銷售超2200種麵包、蛋糕、月餅等。

3月10日,克莉絲汀在公告中自曝,由於疫情持續衝擊,消費者支出減少,公司業務遭受嚴重打擊,公司現金流緊張並且遭遇經營困難,在支付店鋪租金、供貨商貨款、員工薪酬方麵出現延誤。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克莉絲汀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由於拖欠貨款,若幹供應商已展開法律程序,凍結了本集團的銀行賬戶,被凍結金額約人民幣350萬元至人民幣400萬元。

克莉絲汀在公告中坦言,公司自2022年12月起已暫時關閉旗下所有零售門店,目前公司正計劃通過合適的融資方式,比如出售資產及股本融資,來解決流動資金問題並於2023年上半年恢複營業。

克莉絲汀披露的2022年中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繼續大幅縮水71.3%,至約4650萬元,淨虧損約7251萬元,收入已補不上虧損的窟窿。

從克莉絲汀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昔日的“烘焙第一股”已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局。截至2022年6月30日,克莉絲汀的流動資產總額為8160萬元,而流動負債總額高達約6.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克莉絲汀的門店也從2012年上市時的898家門店收縮至2022年上半年的246家。克莉絲汀在2022年中報中坦言,因收益不佳、租金急漲、翻新裝修不易回收,關閉了94家門店,其中57家位於上海,23家位於江蘇,14家位於浙江。

實際上,克莉絲汀的危機在上市前就已初現端倪。2008年至2010年,克莉絲汀的淨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2011年淨利潤回升至9582萬元,2012年赴港敲鍾似乎“上市即巔峰”,當年淨利潤回落至約2008萬元。

此後,克莉絲汀一連9年虧損,其中2018年虧損驟增80%至2.32億元,為2013年以來年度最大虧損。克莉絲汀的收入也從2012年起逐年下滑,從頂峰時期的13.88億元縮水至2021年的2.92億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克莉絲汀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是因為中國的烘焙行業經過了30年的發展,整個產業結構在創新升級、迭代的能力、速度與質量方麵,與新生代“嚐鮮”“打卡”的消費思維與行為,並不是太匹配。

“克莉絲汀這幾年並沒有把精力放在產品的創新升級上,所以它遠遠落後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它肯定是被消費端遺棄。”朱丹蓬指出,品質的穩定、食品安全的保障、場景的創新、服務體係的完善,包括客戶粘性的加強,都與中國烘焙企業“出圈”有緊密關聯。

實際上,克莉絲汀曾於2015年6月在官網發布《轉型之路》,文章稱公司從2014年開始對門店進行轉型升級,融合早餐、輕餐飲、下午茶等,在門店增加休閑座位區。但似乎克莉絲汀的轉型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