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娃市場崩盤、核心員工離職…得物潮玩怎麽了?

來源: ZAKER 2023-03-10 19:35: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559 bytes)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剁椒 TMT

今年,大娃行情不好,幾乎是所有潮玩玩家的共識。

" 現在的市場行情,不適合買大娃,太虧了。" 不止一位玩家向剁椒 TMT 訴苦。

以最火的積木熊為例,根據剁椒 TMT 的統計,目前在得物上有 20 多款積木熊 1000% 大娃,其中,一半左右 " 破發 ",成交價格低於發行價。

大娃圈的寒氣已經傳導到了交易平台。有業內人士透露,得物擅長的溢價款產品(尤其是大娃)遇冷,得物也在調整潮玩賽道的策略。

甚至有傳言稱," 得物可能放棄潮玩,用更大的精力做卡牌業務。他們之前從 B 站會員購挖過去的相關負責人也離職了。"

剁椒 TMT 多方核實,得物潮玩團隊確實有人陸續離職,但並未宣布放棄潮玩業務。

3 年疫情過後,消費者對購買潮玩這類 " 悅己行為 " 的支出愈發謹慎,整個行業轉入低潮。

對於得物而言," 大娃 " 業務遇冷,而盲盒、手辦在同業中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被寄予厚望的卡牌業務背後,是更加低齡的用戶和更加小眾的市場,想要用它力挽狂瀾,可能難有勝算。

崩盤、退坑……大娃市場遇冷

Jiam 是一位潮玩博主,酷愛 Dimoo 大娃,經常混跡於閑魚、千鶴等二手潮玩平台。他的第一隻 Dimoo 大娃是小王子 plus,是在 Dimoo 設計師 Ayan 沈陽簽售活動上抽中的購買權。

事實證明,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有了第一個就想要第二個、第三個……

但 Jiam 今年不打算再囤大娃了,除非自己極度喜歡的限量款。

在 Jiam 等潮玩領域的玩家看來,得物潮玩業務在當年能快速崛起,正是踩中了 " 大娃 " 的風口。

相比那些幾十塊錢一個的 " 盲盒 ",客單價 1000 以上的 " 明盒 " 大娃,是得物潮玩的重頭戲。

從 2020 年開始,包括陳冠希、周傑倫、權誌龍等明星不止一次在 ins 上曬出自己收藏的 1000% 積木熊。隨後,國內就開始刮起一股炒作積木熊的風潮,有些限量款溢價高達幾十倍。

暴利之下,原本潮鞋的一批炒家,也進入了 " 炒娃 " 的行列。得物則一躍成為重要的交易平台。

Livy 就曾是活躍在得物上炒大娃的一員。" 大娃到手屯半年就值錢多了。發貨後明星一曬,博主一講解,價格再翻倍不成問題。" 她曾向媒體這樣表示。

然而如今,大娃行情崩盤,Livy 早已 " 收手 "。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泡泡瑪特旗下 Molly MEGA 係列與中國航天聯名的月岩特別版 1000% 潮流公仔,曾是平台炙手可熱的珍藏款,曆史交易價格曾高達 99999 元。

但目前,這款大娃在得物上的價格為 39999 元起,去年年底還曾在 26889 元成交。

一位潮玩平台資深人士表示,觀察得物的曆史交易價格紀錄,能很明顯的看到價格在不斷走低,即便是積木熊、MEGA 等指標性的大娃,也未能幸免。

二級市場的交易,也影響了一級市場的出貨量。

泡泡瑪特高管在 2022 年上半年管理層業績會上表示,他們看到不隻是收藏藝術品在二手市場的疲軟,包括整個市場對高單價產品的消費都偏謹慎。

拋開整體市場氛圍不談,大娃的一係列營銷手段也讓玩家產生了審美疲勞,不少玩家都在小紅書上發表了自己的退坑筆記。

" 大娃的發售往往是限量的,市場稀缺性強。品牌方多用饑餓營銷的方式進行預售和提前炒作,玩家還需要抽簽決定有沒有購買資格,我們又搶不過黃牛,受夠了。我現在隻想看看,不想擁有了。" 小紅書上一位大娃玩家表示。

拆盒鑒定等平台規則與潮玩行業屢屢碰撞

有業內人士預估,得物大娃交易額,可能占到平台潮玩交易額的一半以上。

" 大娃崩盤,得物肯定不好過。" 一位電商平台潮玩垂類工作人員表示。

" 過去 3 年,整個行業幾乎沒有什麽展會,也沒有什麽新的爆款 IP 出來。很多平台今年潮玩的增長主要依靠新產品市場,比如遊戲類 IP、三坑、棉花娃娃等。" 上述工作人員稱:" 但這些在得物發展的都不算好。"

事實上,在整個潮玩賽道中,更普遍的業務是盲盒。這也是得物潮玩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在得物商城頁麵,有單獨的盲盒精選專區,包括泡泡瑪特、尋找獨角獸、設計師盲盒等三大類。但相比大娃,盲盒交易在得物上並不占優勢。

畢竟,能交易盲盒的平台眾多,比如閑魚、千鶴、淘寶、天貓等,得物隻是其中之一,甚至很多玩家並不喜歡把自己的盲盒放在得物上做交易。

一位盲盒玩家向剁椒 TMT 表示:" 我們一般在閑魚上交易,這樣可以直接跟買家交流。在得物上,買家隻能跟平台客服交流。而千鶴平台,上麵的人群更垂直。"

得物上盲盒交易占比不高,還有個重要原因:得物平台的鑒定機製。

曾經,依靠鑒定能力,得物直接擊中球鞋領域的痛點,一躍成為球鞋領域的頭部平台。隨後,防偽鑒定成為得物平台的宣傳重點。

得物承諾,平台上出售的任何一件商品都經過鑒定,保證真品。

但潮玩有自己的行業特點,得物在潮鞋領域的鑒定能力無法照搬。

在潮玩領域,500 塊錢以上的大娃可能會有鑒別的需求,幾十塊錢的盲盒對鑒別的需求並不大。一般來說,50-500 元價格帶的潮玩產品,如果鑒定成本過高,得物的價格就要比一般的電商平台價格高,沒有優勢。

加之得物鑒定過程比較嚴格,部分帶有原廠瑕疵的盲盒也被平台鑒定為 " 不通過 "。這讓買家和賣家都很頭疼。

" 平台對瑕疵的在意程度高於用戶。有些盲盒,本身就是帶有一點瑕疵的,就像藝術品一樣。這種情況下,得物鑒定通不過就沒法交易。" 得物一位前員工表示。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大量盲盒在拆封鑒別之後退還給商家。此時,商家不僅需要承擔商品來回運費,還要承擔重新包裝費用。

對於拆箱查驗這件事,很多買家也不理解。畢竟,在盲盒交易中有一條明確的價格鏈。其中,原裝未拆封價格大於拆封未做擺件,而後者的價格又高於做擺件後帶有輕微劃痕的價格。

" 即便原來沒有瑕疵,也有可能在拆封之後的鑒定過程中出現人為瑕疵。而且,盲盒一旦拆封,還有可能出現掉包的情況。這些都是盲盒玩家比較忌諱的。" 一位玩家這樣表示。

此外,一二級市場的混亂也對得物盲盒業務產生掣肘。

得物上部分商品屬於 " 一品一商 "。也就是說,一個產品隻有一個品牌商家在賣,潮流配飾類產品一般屬於這類商品。但像潮鞋或者是潮玩盲盒一般是 " 一品多商 "。

" 按照得物得成交標準,同樣的商品價格低者優先成交。這樣盲盒品牌的分銷商們就完全陷入了價格競爭,往往還拚不過一些個人賣家。盲盒的客單價本來就不高。" 某知名潮玩品牌的國內代理商這樣表示:" 這樣的規則其實讓正規的品牌方、代理商合作起來比較被動。"

在一些品牌方的認知中,得物的用戶,不少都是 " 精致窮 " 的年輕人,看得多問得多買的少,甚至隻是將得物潮玩作為一個比價的渠道用。

一位潮玩品牌方對剁椒 TMT 表示:" 我們其實是將得物作為一個產品‘掛價’的平台,真正大的銷售渠道還是在幾個大的淘寶店,以及線下集合店。"

卡牌是潮玩業務的解藥麽?

為了應對市場現狀,得物也在不斷擴充潮玩品類,而這兩年日趨火爆的卡牌業務就是新品類之一。

在熱門潮玩 IP 的基礎上,得物從去年開始也發展了卡牌、桌遊道具等新品類。其中包括帕尼尼球星卡、帕尼尼籃球卡、日漫對戰卡、國產收藏卡、卡遊收藏卡等。

點開這些卡牌後發現,不少卡牌銷量隻有個位數。帕尼尼的球星卡和籃球卡算是賣得最好得卡牌,但 90% 以上得卡牌售價遠低於發售價。

國內一家頭部卡牌代理商向剁椒 TMT 透露,得物的卡牌業務做得一般,據說也在做卡牌評級。評級後的卡片代表著官方認證,評級越高就代表這張卡的品相越好,交易價格也越高。

仔細分析來看,得物無非想複製在潮鞋領域的方法論,在卡牌領域樹立鑒定標準,打開這個領域的缺口,但比較難。目前全球球星卡的鑒定真偽和評級受認可的有美國兩家公司—— BGS 評級和 PSA 的評級。

國內也有各種卡牌評級機構,但在玩家看來,權威性還是相對欠缺。

在上述卡牌代理商看來,就國內市場來看,卡牌一共 200 億左右的大盤。其中,二級市場交易額約占 50 億左右,而得物的卡牌業務一年下來,可能隻有幾千萬的體量。

" 整個市場太小了,而且,在得物之前,這個領域內的兩三家巨頭幾乎壟斷了行業內 90% 的市場份額。"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 相比之下,一些線上直播平台強調‘開卡’的直觀過程,一些線下渠道則更加靠近用戶,在發展卡牌方麵都比得物更有優勢。"

與其他潮玩渠道相比,得物潮玩曾經受益於 " 炒作 " 而快速起步,但在市場崩盤的大背景下,得物能否在潮玩賽道找到自己新的位置,甚至發掘出下一個 " 爆款 ",值得行業期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