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酒店為什麽突然變貴了?

來源: 旅界風雲 2023-03-05 00:20:1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12 bytes)



欄目 | 文旅商業故事

領域 | 酒店業

來北京出差,一家深圳互聯網企業員工蔣思豪發現自己竟然連經濟型酒店都住不起了。

他原計劃2月下旬從深圳飛北京,查詢OTA酒店價格後驚掉了下巴,當下中關村一帶經濟型酒店價格普遍在800元-1500元:7天連鎖酒店六道口地鐵站店970元、全季中關村聯想酒店956元、桔子水晶酒店1125元,遠超公司報銷標準的酒店價格讓蔣思豪最終取消了這次“非必要”出差計劃。



近期,蔣思豪經曆的北京酒店漲價並非個例。

微博上有不少網友吐槽,北京的酒店一夜之間都漲價了,感覺商量好了一樣抬高價格,翻了一倍多,沒有400元以下的選擇了,出差人為了報銷還得換酒店,全季都住不了,隻能住漢庭。

打算來亦莊出差的京東員工亦驚呼,“同樣是華住的桔子水晶,在大帝都東五環和南六環的店定價700元+,怎麽比魔都的外灘店定價還高?”

除了往年節假日自然上漲的需求導致的票價上漲,今年這一波北京酒店漲價的背後多少有些反常。

央視財經報道,今年以來,一些酒店恢複了承辦大型會議、活動的業務,帶動了北京酒店入住率、餐飲消費的提升。

2月以來,市場需求持續增加,部分高端酒店的客房出租率達到80%甚至90%。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住宿、餐飲業務之外,酒店會議、婚宴的訂單也在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月1日至17日,北京地區酒店入住量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朝陽、豐台、東城、海澱、西城的酒店預訂熱度最高。高端酒店入住量同比上漲約130%。

北京酒店價格的暴漲讓一些習慣提前預定酒店的年輕人感受到了獲取“理財收益”般的快感。

一位春節後就把北京之行安排上日程的山東女生竇雨彤坦言當初提前訂酒店也就圖個地理位置,房間麵積不算太小,而且年份比較新,“沒想到現在價格翻倍還不止,有種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感覺住宿省了一大筆。”

但對更多習慣即時預定的普通人而言,北京酒店漲價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畢竟過去二十年,除去那些肉眼可見的激增的房價,反複橫跳的豬肉,真正切膚的感受是昨天還是200-300元一檔的酒店,今天價格默默地翻了三四倍。

後疫情時代,遊客的出行半徑一直在含蓄地擴張,漲價的大門卻悄悄地打開,把後知後覺的人攔在門外。

來北京的人突然就多了起來。

當北京站大鍾鳴響7次,帝都已經蘇醒,早高峰地鐵、車流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湧入中心城區。路上摩肩接踵,外地進京的商旅人士、遊客與本地上學、工作人群交融在一起,邁入新的一天。



據一位在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工作的市場部員工蘇蘇觀察,近期北京酒店價格狂飆與疫情期間被阻隔的異地商旅活動息息相關,“上周主要是上海的(客人),這周深圳的(客人)也都來了,每天都在走馬觀花地接待,人家也在走馬觀花地趕場,我們高端酒店的增長主要還是靠這些公務出差吧。”

疫情政策放開之後,商旅回暖,相關的從業者都嗅到了複蘇的氣息。

對於北京酒店市場春節後的“堅挺”,蘇蘇認為,雖然跨省遊流動早就放開了,但今年過年早,商旅這部分需求被久違的過年氣氛抑製住了,春節期間北京是旅遊人群為主,現在春節後這波積蓄已久的商旅客群對價格敏感度不高,消費力卻更強,“直接拔高了北京酒店的住宿價格。”

高呼漲價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大多數酒店客人已經習慣了過去三年的北京酒店“白菜價”。

自疫情爆發以來,為了刺激需求,從五星酒店到中端、經濟型酒店時不時采取低價刺激消費的方式,遍地“白菜”的京城酒店比比皆是。

在北京海澱區某家速8酒店工作的店長劉安琪記憶中,去年疫情時,客人憑核酸證明就可以花費50元住宿一晚上,今年1月過年前,酒店將價格調整成188元持續爆滿,春節後麵對突然湧入的商旅客群,酒店將價格調到688元,“即時現在隻有8成入住率,業主依然賺得盆滿缽滿。”

有北京的酒店業主告訴旅界,這段時間北京酒店爆滿不說,半夜提著行李叩門找房的遊客也不在少數。漲價的漲價,滿房的滿房,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就在眼前,誰都不想放過。

畢竟從最直觀的收入來看,和2019年相比,2020年僅錦江、首旅酒店兩家國內A股龍頭上市酒店集團淨利潤就合計虧損約4億元,同比減少超500%,2021年合計1.6億元的淨利潤雖然有小幅回升,但仍較疫情前相去甚遠。

這種被扭曲的供需關係,讓北京酒店陷入了“要麽旱死要麽澇死”的局麵。

由此,劉安琪認為自己門店價格漲幅並不算誇張,他自己的朋友來北京同樣感受到了北京酒店價格猛漲的切膚之痛,“上周朋友帶孩子來北京打比賽,訂的朗琴園旁邊的希爾頓逸林,一月前400元,朋友定的早,上周住是700多塊,現在訂1400元,來北京的人突然就多起來了,酒店漲的太快了。”

但小紅書上不乏對北京酒店價格漲幅表示不滿的客人,偶有“業內人士”解釋成“現在開放了,酒店恢複到了疫情之前的價格”,就會被群嘲“疫情之前也沒有這種全北京全季都超過400元的情況。”

顯然,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人們對北京酒店猛漲的價格卻還需要適應。

不是所有人都甘當案板上的韭菜。

尋尋覓覓一圈沒找到心儀酒店,曾在廊坊讀過本科的山東女孩思穎把進京落腳點選在了自己昔日上學的地方,她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天N趟的進京列車,自嘲道,“休想從我兜裏拿出更多錢,高鐵20分鍾到北京南,車票29塊錢,北京一晚全季夠我在廊坊五星酒店住兩晚了。”



她沒有說的代價是,為了每天進京,需要完成步行、共享單車、高鐵、電動車、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才能完整地實現一次單程通勤,耗時近3.5個小時。

出於經濟成本上的考量,一些立誓“休想從兜裏拿走我的錢”的年輕人還把目光放在了北京大學校園外的求職公寓,他們在58同城發帖求助,“北京酒店貴得我升天,有沒有大學生出租床位讓我住幾晚?”

《消費日報》曾在去年公布消費領域的5大熱詞,包括:攢錢、平替、理性、國潮、斷舍離。從這幾個關鍵詞中可以看出,年輕人不再輕易為品牌溢價買單,更看重功能性、實用性,他們更看重自己的真實需求。近六成年輕人表示,隻把錢花在剛需上。

摒棄了對價格敏感度高的消費群體,多家OTA平台數據顯示北京酒店的價格維持到了三、四月份。

一位酒店業內人士向旅界分析,“當前旅遊行業很多崗位都麵臨用工困難,勞動力成本增加推高酒店運營成本,今年北京應該是不會有淡季了。”

財通證券亦分析認為,節後複工複產預計將帶動核心商旅地帶入住率回升,且今年大型會議會展預定情況較往年有所提前,短期可關注節後數據邊際變化以及三月份商旅修複情況。

短期內,看不到北京酒店價格下探的空間。照此看,也許這輪北京酒店漲價是未來一段時間酒店價格高企常態化的開始。

彼之砒霜,他之蜜糖。

去年12月,朝陽區一家新開業的錦江之星酒店業主王卓實尚有點摸不到頭腦,剛開始成為商人,剛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那時候疫情政策還不甚明朗,一切都是未知的。

然而,酒旅業從沉睡到蘇醒似乎就發生在一夜之間,像王卓實一樣的新酒店業主,都在感歎自己是幸運的。

從古至今,人類的歡喜並不相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