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虧2.83億,年前翻倍的全聚德“漲了個寂寞”?

來源: 侃見財經 2023-02-01 00:06:5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36 bytes)

全聚德2022年的業績預告有點“悲觀”。

根據預告顯示,全聚德預計2022年實現淨利潤為虧損2.62億元至2.83億元,和去年同期的虧損1.569億相比,虧損程度明顯在擴大;實現扣非淨利潤為虧損2.71億元至2.94億元,和去年同期的虧損1.87億相比虧損也在擴大。



這一份虧損的業績預告或許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畢竟在過去的兩個多個月時間裏,全聚德是市場的明星股之一,在困境反轉的預期之下,其股價從11月28日最低的8.56元/股一路上漲到了12月30日最高的22.92元/股,短短一個多月,股價便翻了接近3倍。

不過,隨著業績預告的披露,投資者對於全聚德“困境反轉”的預期也出現了動搖。

而且,從這一份業績預告的多個數據來看,雖然疫情管控在去年12月已經放鬆,但很顯然,全聚德距離真正的複蘇還有很遠的距離;而曾被投資者寄予厚望的白酒業務,對如今的全聚德來說也還隻是杯水車薪而已。

“金字招牌”背後不缺故事

說起烤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全聚德,但烤鴨其實並不是全聚德首創。

關於“烤鴨”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當時最出名的是京城“老字號”便宜坊的烤鴨,其采用燜爐技法,讓爐子保持著較大的濕度,烤出來的鴨皮偏軟,保留著較多油脂。

後來,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改進了烤鴨的製作方法,其通過掛爐明火來燒製烤鴨,還請來了宮廷禦膳房的孫師傅來進行烤製,做出來的鴨子不但皮脆,而且還帶著濃厚的果香味,這種改良之後的烤鴨由於味道出眾,逐漸受到了京城人民的認可。



1864年,楊全仁盤下了瀕臨破產的幹果鋪子“德聚全”,經過風水先生的指點,楊全仁將“德聚全”三個字調轉成了“全聚德”,又花重金請有名的秀才錢子龍給自己書寫了“全聚德”三個大字,製成了一塊大金匾懸掛在店鋪的門楣之上,全聚德烤鴨店就此誕生了。

不過,全聚德真正“發揚光大”其實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全聚德烤鴨成為了招待宴席中的一道名菜,會談僵持之際,周總理畫風一轉,一句“我們不如先吃飯,烤鴨要涼了”,對峙渙然冰釋,而全聚德烤鴨也就此名聲大振。

1993年,全聚德以和平門店、前門店、王府井店為核心企業,組建了中國北京全聚德烤鴨集團公司;2004年戰略重組後,首旅集團成為全聚德的第一大股東,仿膳飯莊、豐澤園飯店、四川飯店也進入全聚德集團,全聚德逐漸擴大。

2007年,全聚德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餐飲老字號企業。

在上市之後,全聚德開始利用資本市場對外進行擴張,而上市後的5年,也是全聚德成立後發展最為迅速的5年。具體數據方麵,其營收從2007年的9.17億攀升到了2012年的19.44億,5年時間營收翻了兩倍;而淨利潤也從6432萬攀升到了1.52億。

不過,隨著市場的急劇變化,規模越來越大的全聚德,也開始遭遇發展瓶頸,並麵臨困境。

“烤鴨王”的瓶頸與困境

作為“中華老字號”之一,全聚德也遇到了諸多老字號同樣的問題。

早在2007年上市的時候,全聚德便因為燒製方法的變更受到了大眾的質疑。當時,全聚德為了提高效率、推動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毅然決定放棄使用了一百多年的人工掛爐烤鴨,改用電子傻瓜烤爐代替,這一決定讓全聚德備受質疑。

不過,隨著後來全聚德業績的大幅增長,這一決定也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



2012年,限製公務消費的“中央八項規定”出台,高端餐飲紅利消失,全聚德再度受挫。

從業績來看,2013年,全聚德的營收和淨利潤出現了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具體數據方麵,2013年全年,全聚德實現營業收入為19.02億元,同比下降2.32%;實現淨利潤約為1.09億元,同比下降28.4%,業績全麵下滑。

當然,除了業績下滑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則是2013年也成為了全聚德發展的拐點。

在2013年到2019年這6年裏,全聚德的營收沒有再出現過雙位數增長,而淨利潤更是呈現震蕩走低的趨勢;到了2020年,疫情的突然出現更是給了全聚德沉重打擊,當年全聚德年夜飯家宴的退訂桌數超過4000家,而全聚德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而到2022年,雖然疫情管控在最後一個月開始放鬆,但全聚德卻還是未能擺脫虧損。

根據業績預告顯示,全聚德預計2022年實現淨利潤為虧損2.62億元-2.83億元,和去年同期的虧損1.569億相比,虧損的程度明顯在擴大;實現扣非淨利潤為虧損2.71億元-2.94億元,和去年同期的虧損1.87億相比虧損也在擴大。

當然,除了不斷走低的業績之外,同質化競爭加劇則是全聚德麵臨的另一大問題。

在北京,想吃烤鴨除了可以選擇全聚德之外,還有大董、四季民福、便宜坊、利群等多個品牌可供選擇,由於推行了電子傻瓜烤爐烤製,全聚德此前通過人工掛爐烤鴨技術數理的護城河已經不複存在,換而言之,相比於其他的品牌,全聚德並沒有太多的優勢。

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全聚德餐飲業務全年接待賓客數804.07萬人次,2018年是770.47萬人次,2019年進一步縮水至658.92萬人次,招待人數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

白酒能否成為“解藥”?

當然,全聚德也並非不清楚自己所麵臨的困境。

在最近這幾年,全聚德頻繁嚐試自求,除了在2020年全麵下調菜價10%~15%和取消了門店的服務費之外,還推出了新的菜單,以求用新產品吸引顧客,不過收效甚微。

本業發展不順,全聚德還嚐試過多元化轉化。例如在2015年,全聚德試水自有外賣平台鴨哥科技,嚐試探索互聯網與餐飲結合,不過由於虧損超過近2000萬,鴨哥科技僅上線一年便黯然下線;還有2018年,全聚德推出了預製菜產品,但效果也並不明顯。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在去年年末才推出的白酒業務。去年12月,全聚德推出兩款53度500ml的定製醬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與“全聚德•傳奇”,售價分別為828元與568元;在白酒業務推出之後,全聚德股價突然大漲,從11月28日最低的8.56元/股一路上漲到了12月30日最高的22.92元/股,不過短短一個多月,其股價便翻了接近3倍。

然而,從具體數據來看,白酒業務對於全聚德的影響更多隻是停留在了炒作的層麵。

在銷量方麵,根據媒體此前的報道,截至2022年12月30日,標價更高的“全聚德·1864”月銷100+,而更便宜的“全聚德·傳奇”月銷則僅有66瓶,從這兩個銷量數據中不難看出,全聚德想要借助白酒業務“翻身”,可能性並不大。

除了銷量數據不突出之外,全聚德想要入局白酒行業也並非那麽容易。此前就有分析師分析,全聚德雖然知名度很高,但主要限於餐飲領域,並不具備酒類的價值內涵和品牌號召力。此外,全聚德醬酒通過代工模式生產,沒有任何工藝優勢和品質概念,競爭力不強。

而且,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的大型企業跨界布局白酒。根據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就有巨人集團、融創中國、北京聯美集團、修正藥業、山東史丹利等眾多業外資本跨界投資醬酒,換而言之,白酒行業的競爭正在不斷加劇。

從各種數據來看,作為“老字號”的全聚德當下正麵臨著各種困境,而其想要借助白酒“脫困”的可能性並不大,想要真正走出困境,全聚德顯然還要做得更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