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自由的「鍋」百果園和洪九果品誰來背?

來源: ZAKER 2022-12-15 20:51:5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418 bytes)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節點財經,作者|七公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 水果自由 "、" 水果刺客 " 頻頻出現在我們身邊。

10 塊錢一斤的蘋果,15 塊錢一斤的砂糖橘,26 塊錢一斤的油桃,38 塊錢一斤的葡萄 …… 看著身價一路上漲的水果先生,有人調侃:‘何不食肉糜’,竟在 21 世紀成了真!舊時有窮人吃大閘蟹充饑,今日有人‘窮的隻能吃肉’ "?

也有人以上帝視角傲嬌地拋出一句:" 有些人表麵上光鮮亮麗,背地裏卻連車厘子都吃不起 "。

這究竟是一出 " 網絡迷因 ",還是水果真的太貴?

作為自由成熟市場的交易物品,本文將透過正在衝刺 IPO 的百果園和已成功上岸的洪九果品(06689.HK),探討水果梗的本源:是誰讓老百姓原本司空見慣的 " 標配 " 變得異乎尋常?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錢被誰賺走了?

水果怎麽就成了 " 刺客 "?

今年六月,B 站 UP 主 " 下鋪阿豪愛偷吃 " 的視頻《誰說隻有雪糕店才有刺客 ……》拍攝了他用 7.2 元買了一顆蜂糖李的經過,播放量超過 110 萬。

該視頻下,大量網友吐露心緒:長期以來,水果在消費者心中都是物美價廉的存在,可不知不覺間,其姿態已今非昔比,即便在犄角旮旯的小店裏,一些不起眼的水果也可能讓人望而卻步。

事實是,在水果零售市場 " 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 " 的格局中,打開百果園和洪九果品的微信小程序,15.8 元 / 個的 A 級奇異果、11.9 元 / 個的招牌冰糖梨、377.5 元 / 個的大芭貓山王榴蓮比比皆是,售價高到讓人咋舌。

為什麽這些基本款的口糧會化身為 " 刺客 " 重傷消費者?

從產業鏈角度看,包括種植環節、流通環節、運輸環節、零售環節在內,我國果品業的痼疾可以簡單概括為標準化、機械化、數字化的三低和加價率、損耗率的雙高。

圖源:德邦證券

種植環節,果農高度分散,缺乏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生產,導致人工成本高居不下(勞動力成本占據我國水果生產成本 50%-60%),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據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數據,2020 年我國水果產業綜合機械化率僅約 25%,仍為相對薄弱的領域。

流通環節,多級分銷鏈路冗長,滋生不合理加價現象;進入門檻過低,市場競爭激烈,參與者多而雜,沒有一家能拿到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

綜合百果園和洪九果品的招股書,中國水果分銷和零售市場的格局都很差,2021 年 CR5 占比均不及 5%。按照零售額計,該兩家位列魁首的公司,市場份額都隻有 1%。

言內之意,在水果圈拚殺,需要非常小心,因為一不小心就有被邊緣化和擠出陣營的風險。

運輸環節,冷鏈輻射半徑較小,供應鏈數字化程度較低,引發果品耗損率高、新鮮度和保質期短等問題。

2021 年我國果蔬類冷藏運輸率僅為 22%,與發達國家 95% 的平均水平差距甚遠,且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腐率 15%,又大大高於發達國家的 5%。

零售環節,尚沒有形成有效的品牌化運作能力。

總的來說,水果行業是典型的 " 大市場、小企業 ",巨頭如果想破局,上述幾個痛點肯定繞不開。

作為行業翹楚,百果園、洪九果品均試圖從全產業鏈角度切入。首先,與當地果農建立深度合作關係,規範催花、疏果、采摘、分級、保鮮等環節,以此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標準化;其次,打造自身品牌,以品牌思路賦能產品標準化;最後加強數字化建設,使用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促進采購、配送、倉儲及銷售管理。

理論上講,這樣做,不僅能提高供應鏈多階響應能力,大幅縮短水果采買、上市周期,也減少途經從農業生產者到終端消費者的多層級分銷和轉手體係中,一路相伴的加價行為和高額損耗。

節點財經了解到,水果行業各個環節的加價率普遍在 10%-35% 之間,損耗率普遍在 35-45% 範圍內波動,最後到消費者手裏的價格較果園的出廠價翻倍不止。

但不可忽視的,加碼全供應鏈也意味著商業模式由輕轉重,最直觀的反映便是成本重。

數據顯示,2019 年、2020 年、2021 年以及 2022 年上半年,百果園的銷售成本(包括已出售存貨成本、運輸費用、僱員福利開支及其他成本)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 90.2%、90.9%、88.8% 和 88.5%。其中,存貨銷售成本(主要為水果采購成本)分別占銷售成本的 96.2%、95.2%、95.3% 和 95.3%;運輸費用分別占銷售成本的 1.6%、2.4%、2.2% 和 2.1%。

同期,洪九果品的銷售成本占總營收分別為 81.1%、83.4%、84.3% 和 86.51%。

左右照鏡子,二者半斤八兩," 賣水果 " 的大佬似乎已被水果壓的喘不過氣來。

換句話說,百果園和洪九果品寄希望的供應鏈一體化,至少從現階段來看,並未從根本上瓦解水果生意的沉屙舊疾,即標準化、機械化、數字化的三低和加價率、損耗率的雙高,以致也沒能體現出數字經濟和新零售時代,相對應的成本管控能力和規模化集采優勢。

" 刺客 " 依然是 " 刺客 "。

水果不自由" 黑鍋 " 誰來背?

常去菜市場的人,不知不覺間發現:" 很多過去‘論斤稱’的水果,現在隻能‘按個買’。

在深圳工作的劉新告訴節點財經:" 雖然現在專門的水果專賣店和水果連鎖超市越來越多,但這些店的普遍特色就是‘貴’。尤其是以百果園為代表的大品牌,雖然帶動了水果精品化、高端化的趨勢,但稍不注意,你可能就會中了‘水果刺客’的招。前幾天,我買了一盒陽光玫瑰葡萄,再加半個鳳梨,小一百就花沒了。"

無獨有偶,北京的張靜也表示:" 今年的水果價格真是貴,一個西瓜,加幾斤荔枝,加兩三樣其他的日常水果,總價就超過了 200 元。"

水果 " 不自由 "," 黑鍋 " 誰來背?或者說,水果價格節節攀升,百果園和洪九果品賺嗨了嗎?

財報顯示,2021 年,百果園和洪九果品的營收都突破百億元,分別達到 102.89 億元、102.80 億,同比增速分別為 16.21%、78.12%。2022 年上半年,二者營收繼續增長 7.1%、32.03% 至 59.15 億元、71.52 億元。

但在龐大的規模之下,百果園和洪九果品其實過的很 " 心酸 ",忙前忙後一年下來,到手利潤可能也就是營收的零頭。

數據來源:招股書、財報等 | 圖表單位:億元

背後,不得不說的是," 賣水果 " 雖然很熱,但其孱弱的盈利能力,讓外界很難認為這是一門 " 性感 " 的生意。

反映在數據上,2019 年 -2021 年,百果園毛利率分別為 9.8%、9.1% 和 11.2%,淨利率分別為 2.8%、0.5% 和 2.2%;洪九果品毛利率分別為 18.91%、16.58% 和 15.69%,淨利率分別為 7.85%、0.05% 和 2.84%。

2022 年上半年,前者的毛、淨利率分別為 11.5%、3.2%,後者的毛、淨利率分別為 18.92%、12.01%。

數據來源:招股書、財報等

相較之下,洪九果品的盈利能力改善較為顯著,且整體來看,盡管二者都麵臨著賺錢難、賺錢少的問題,但洪九果品在創利方麵一直優於百果園。

究其原因,或要落到兩家公司定位的異同上。

節點財經分析,百果園的定位是高端水果連鎖零售,從種植端、渠道端到零售端全麵布局,既抓上遊又管理下遊數千家加盟店,拉扯麵積大且精細化,行業內很少有玩家能夠做到。可這種打法需要巨額投入,壓縮毛利和淨利空間。

洪九果品的定位則是分銷商,重點在於前端的直采和後端建立分銷渠道,客戶主要是 B 端的批發商、零售商和商超等,不參與門店運營,也不繼續向 C 端拓展。在銷售鏈路更短的情況下,洪九果品的成本自然更低(參見前文介紹的銷售成本數據),也為利潤留出多一些的回旋餘地。

但在另一邊,洪九果品的現金流和應收賬款卻不盡人意。

據招股書顯示,2019 年 -2021 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 -4.50 億、-8.04 億、-9.82 億,均為淨流出狀態。洪九果品稱,這主要係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大幅增加,為優質水果產品做出預付款項。

其中,2019-2021 年扣除虧損撥備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 7.1 億元、20.1 億元和 37.1 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分別為 106.9 天、87.6 天和 103 天,流動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待加強。

小結下來,賣水果的似乎也沒那麽賺錢,而阻力恰恰就是文中多次提到的水果供應鏈的 " 沉屙舊疾 ",而這也可以在百果園和洪九果品的 IPO 資金用途上可見一斑。

招股書中,百果園和洪九果品對於募集資金用途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與上遊果農建立深度合作、擴大采購網絡、強化對於物流倉儲的管理能力、打造品牌、加強數字化建設。不同點在於百果園還將加強新零售建設,洪九果品則選擇繼續加強傳統分銷網絡。

或許,隨著二者的 " 新故事 " 鋪陳展開,深入重構,未來我們真的就離 " 水果自由 " 不遠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