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蘋果同時殺入“衛星通信”,難點在哪裏?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4 22:13: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535 bytes)

日前,華為 Mate50 係列新機甫一發售,就被消費者哄搶,華為 Mate 50 Pro 與 Mate 50 RS 保時捷設計更是 " 一機難求 "。先一步發售的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此前也同樣遭到了瘋搶,發售首日 " 黃牛 " 甚至加價超千元。

華為與蘋果在發布年度旗艦新品時,對外宣傳的新機亮點都包含了" 衛星通信 "。其中,華為 Mate50 係列支持北鬥短報文功能,iPhone14 係列新機則依托全球星係統為用戶提供 " 衛星通信 " 應急服務。不過,無論華為還是蘋果,其手機 " 衛星通信 " 功能都存在使用地區上的局限。

當下,衛星通信功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撩撥消費者的欲望,尚未有結論。但角逐 " 衛星通信 " 背後,是主流手機廠商搶占 6G 先機的野心。從全球來看,美國在衛星通信技術上走得較靠前。去年年底,Starlink.com 開始預售第二代 Starlink 天線和 WiFi 路由器產品," 衛星互聯網 " 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

那麽,中國的衛星通信能力如何,商用化進程走到了哪個階段?

消費者對 " 衛星通信 " 有多大期待?

iPhone14 與華為 Mate50 合力將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 " 衛星通信 " 推到消費者麵前。

9 月 22 日晚,位於廣州市番禺區亞運城的一家華為手機直營店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華為 Mate50 係列新機發售那天,大批消費者湧進店內,火爆程度出乎意料。" 一整天都在打單。"

她告訴記者,9 月 21 日當天,該店有一批 Mate50 和 Mate50 Pro 曜金黑色現貨,其他機型和顏色均無現貨,而且不確定什麽時候能到貨。她表示,前來谘詢或購買新機的消費者中,也有一些谘詢手機的衛星通信功能。" 這個衛星功能我們平常可以不用到,但一定要有。"



圖片來源:華為商城

9 月 20 日,記者在華為商城 APP 看到,在 Mate50 相關預售頁麵的 " 商品谘詢 " 中,並沒有消費者就 " 北鬥短報文 " 功能向華為客服發起售前谘詢。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大部分集中在 " 實體店是否有貨 "、" 是否支持 5G"、" 什麽時候發貨 " 等。

北京鵬鵠物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鵬鵠物宇 ")CTO 徐佳康告訴記者,從衛星側看,Mate50 依托的是我國自有的北鬥導航星座的短報文功能,使用 36000KM 上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的高軌衛星。北鬥短報文主要可以為中國內地及周邊地區提供服務;而 iPhone14 的衛星應急通信功能則是依托全球星係統來提供服務。全球星係統是一個低軌衛星通信係統。據了解,iPhone14 在中國區域並未能提供 " 衛星通信 " 服務。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華為這次推出的 " 衛星通信 " 服務並不牽涉太多新的技術," 更多是一個噱頭 "。" 因為大多時候我們都用不上這個功能,使用起來也有很多限製,包括通信速率等等。華為現在也隻能做單向(的信息傳輸)。"

徐佳康則認為,主流旗艦型號手機支持衛星通信功能,雖然隻是應急通信,但是也打開了手機衛星通信的一個新局麵,為未來全麵融合打開了新的契機。

9 月 20 日,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劉暾回複記者采訪表示,在他看來,未來構建形成全球無縫立體覆蓋,實現無盲區寬帶的移動通信是大勢所趨。" 下一代 6G 網絡就是要構建統一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將空間網絡、地麵互聯網、移動通信網進行有效融合。衛星互聯網憑借廣覆蓋、低延時、寬帶化、低成本等特點,將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有助於空天地海一體化融合網絡體係的形成。"

" ‘手機 + 低軌衛星通信’能夠實現全域、全天候通信覆蓋,符合未來信息網絡的發展方向,尤其能夠為偏遠地區通信、海洋作業及科考寬帶、航空寬帶和災難應急通信等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 劉暾告訴記者。

衛星通信有哪些實現方式?

高新興(SZ300098,股價 3.34 元,市值 58.04 億元)旗下參股公司深圳星聯天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星聯天通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人口的角度,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已有 60 億(數據來源於愛立信移動報告),而尚未接入互聯網的人數接近 20 億;從麵積的角度,目前陸地移動通信網絡尚有 80% 以上的陸地區域和 95% 以上的海洋區域沒有覆蓋。手機直連衛星是通信產業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

事實上,手機直連衛星並不是新鮮事物,衛星電話早已存在。但大眾智能手機直連衛星,在中國是 2022 年才實現的。

星聯天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三種技術路線可以實現手機直連衛星。一、手機不做任何改動,直接使用地麵蜂窩頻段,技術難度全部交由衛星處理;二、采用專用的通信協議和頻段,即傳統的衛星電話模式,如銥星、Globalstar、Inmarsat、天通一號等;三、采用 3GPP 標準頻段。記者了解到,在國內,第二種方式是主流。

華安證券在 9 月初的一份通信行業周報中也提到,全球現存衛星通信方式有 4 種,分別是銥星、海事衛星、北鬥、天通。其中銥星、海事衛星、天通可提供語音、數據等衛星業務;而北鬥僅能提供定位、短報文業務。在適用成本上,北鬥最低,天通適中,銥星和海事衛星較高。

在中國,衛星通信方式以北鬥、天通為主,二者均為高軌衛星。劉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984 年,我國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2017 年發射的中星 16 號衛星是中國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拉開了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序幕。當前,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已在航空、海事、應急、自然資源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應用推廣。

據 C114 通信網報道,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在今年 3 月曾對外透露,由中國電信獨家承擔運營的天通衛星業務,自 2018 年試商用至今,用戶規模已經突破 11 萬戶。中國電信天通衛星電話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衛星移動通信係統。

與低軌衛星相比,高軌衛星單星設計容量大,單星覆蓋麵積大,所需衛星數量較少,整體成本較低。而低軌衛星則擁有寬帶化、傳輸時延小等多種無可比擬的優勢。美國衛星企業 Space X 是目前全球擁有低軌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航天運營商。

劉暾告訴記者,目前低軌衛星各星座計劃依然主要處於發射驗證星階段,短期內仍以衛星組網建設為主。

" 國家隊 " 這兩年在忙什麽?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於 2020 年 4 月首次明確了 " 新基建 " 範圍,衛星互聯網被納入其中。國際電信聯盟(ITU)披露文件顯示,2020 年 9 月,中國以 "GW" 為代號申報了兩個低軌衛星星座,共計 12992 顆衛星。2021 年 4 月,中國的衛星通信行業迎來標誌性事件,央企中國星網落地雄安新區,這家公司注冊資本高達 100 億元,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衛星互聯網公司,被認為是衛星互聯網的 " 國家隊 "、" 第五大運營商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各地政府官網、公開報道梳理獲悉,中國星網自成立以來,動作不斷。



中國星網首個重點布局的地區選在重慶。2021 年 6 月,中國星網與重慶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0 月,中國星網與重慶兩江新區再簽衛星互聯網產業項目合作協議。當年 12 月,由中國星網控製的中國星網網絡應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星網應用 ")、重慶星網網絡係統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重慶星網研究院 ")正式揭牌。

其中,星網應用承擔衛星互聯網應用產業發展任務,重慶星網研究院則致力衛星互聯網地麵係統建設及運行維護、仿真係統建設,是衛星互聯網係統總體專業支撐單位。在那次揭牌儀式上,星網應用還與長安汽車簽訂合作協議,雙方重點圍繞衛星互聯網移動通信、物聯網、導航增強等功能,在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輛感知等領域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

啟信寶顯示,2021 年 5~9 月,中國星網在北京、重慶兩地相繼投資設立了 5 家子公司,包括中國星網共享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星網網絡係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進入 2022 年,又在上海、海南落地上海衛星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海南商業航天 ")。

今年 6 月,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的開工儀式在海南省文昌市舉行。據了解,建設文昌新發射場的目的就是支持中國星網的巨型星座建設,該項目的啟動意味著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即將步入新的階段。

徐佳康告訴記者,中國星網主要發力方向應該是衛星寬帶通信。" 國家看到了偏遠地區的寬帶接入需求。" 此外,飛機上網、郵輪和漁船的高速寬帶上網等,都是衛星互聯網未來的應用場景。" 從全球範圍來說,頻軌資源不可再生,是全球化資源,隻有我們擁有自己的星座,占領頻軌資源,才能有未來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9 月 20 日,劉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我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仍然較為零散。衛星互聯網建設屬於商業航天工程,對衛星數量要求有爆炸式的增長,其規模和複雜程度沒有先例。

" 我國布局衛星互聯網尚麵臨以下問題:一是衛星製造和發射成本較高,製約低軌衛星快速組網;二是多項關鍵技術未臻成熟,影響商業化開發進程。" 增加火箭有效載荷完成 " 一箭多星 " 和火箭複用技術是實現低成本衛星組網的關鍵技術,截至 2021 年底,SpaceX 單枚火箭回收次數已經達到 11 次,整個 " 獵鷹 " 係列完成第 100 次回收,相比而言,我國在火箭有效載荷、複用技術等領域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

劉暾認為," 十四五 " 期間,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有望率先取得快速成長,並在行業領域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而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則隨著星網集團的成立,將進入有計劃的長期行動。

" 中國星網的成立是為了統籌國家低軌衛星通信係統這個事,相當於梳理行業的整體邏輯,現在還在梳理和調整階段。調整期結束後,民營公司可能會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徐佳康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