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賣不動,手表來續命?

來源: 深燃 2022-08-28 20:47:2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901 bytes)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不知何時起,智能手表成為了手腕上不可或缺的 " 時尚單品 "。

這個 8 月," 國產智能手表有多卷 "、" 研究證明,智能手表能減肥 "、" 年輕人有多愛智能手表 ",一連多個熱搜,將智能手表拽進了大眾視野當中。人們這才發現,有很多人除了充電時不得不摘下外,其餘時間會一直戴著智能手表,運動記錄、健康監測、接打電話 …… 它的一係列功能已經讓無數用戶難以割舍。

而同在這個 8 月,OPPO、小米、三星都瞄準中高端人群,發布了千元以上級別的新款智能手表。9 月,蘋果的 Apple Watch S8 也即將麵世。

過去幾年裏,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出貨量曾連續四年下滑。手機廠商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各家紛紛確立了 IoT 策略,智能手表便是重要一環。各家在智能手表的功能、續航等各個層麵都在加速迭代。

到今年,整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更是不太景氣,智能手表市場的表現反而略好一些。從各大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手機、電腦、平板的出貨量都沒有明顯增長,尤其是手機出貨量出現大幅下滑,二季度下跌到了七年前的水平;智能手表卻有逆勢反彈的跡象,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報告顯示,二季度期間,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13%。

相比手機,客單價更低的智能手表或許帶來的利潤有限,但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還存在增量的市場。



誰入了智能手表的坑?

作為一名公立校老師,郭琳一直有一個煩惱,上課時如果看手機、接電話不僅會影響自己的狀態, 還會讓學生們分心。但是,如果不用手機,又可能會漏掉一些來自家長的電話,或是來自家長或工作方麵的重要信息。

為了解決這個困擾,去年郭琳入手了一款智能手表。使用安卓手機的她發現,市場上的智能手表真是五花八門。從各大手機廠商,到老牌手表廠商,以及近幾年智能手表領域的新興品牌,市場上主流產品的價格從一兩百元到三四千元不等。

入局較早的華為、小米的智能手表產品線覆蓋範圍廣泛;老牌手表廠商佳明則是聚焦高端運動係列;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的 Amazfit 係列產品,也已經在全球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Counterpoint 相關數據顯示,2022 年二季度期間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出貨量同比攀升了 13%,排名前八的智能手表品牌分別為蘋果、三星、華為、Fire-Boltt、Noise、小米、佳明、Amazfit(華米)。



最後,考慮到和手機生態的適配性,郭琳還是決定選擇同品牌廠商的手表,又把篩選標準確定為,即便脫離手機,也可以有獨立通訊功能,很快,她便花了不到 2000 塊定了一塊智能手表。

自那以後,郭琳上課時隻要帶著智能手表,每次有來電或者有信息,手表震動一下就可以收到提示,而且還不會發出聲音影響到學生們。這一點,讓郭琳很是滿意。

郭琳是出於手機的輔助功能而入坑智能手表,更多人選擇智能手表,是為了健康監測。今年 5 月,艾媒谘詢相關數據顯示,在智能手表的眾多功能中,健康數據監測是受訪用戶常用的功能,占比 61.1%;其次,GPS 定位和運動記錄功能,分別占比 55.7% 和 54.7%。

不過,殊途同歸。很多智能手表用戶們最初被打動的點很簡單,但慢慢就成為了智能手表的重度用戶,郭琳就是這樣。

現如今,早上起床時,她是在智能手表的鬧鍾中醒來;起床後,可以直接設置當天的待辦事項,屆時智能手表也會提醒;買東西時,可以直接用智能手表進行支付;運動時,開啟運動模式,智能手表便會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記錄健身數據;遊玩打卡,個人拍攝不方便時,也可以通過智能手表遠程操作按下快門;晚上睡覺後,智能手表還會為自己監測睡眠質量。

郭琳用一句話總結智能手表的作用:" 可能對生活沒有特別大的改變,但作用又會在一些細節之處顯現。"

和郭琳一樣,越來越多年輕人把智能手表當成了生活必備。一位智能手表骨灰級用戶總結稱,用戶對於手表主要關注的功能,包括健康監測(心率、睡眠、血氧檢測等)、續航、鬧鍾、消息提醒、移動支付、手機控製等。

瞄準這些功能,越來越多廠商們都加入了智能手表這個市場,不斷迭代,想要分一杯羹。



智能手表廠商們有多卷?

智能手表誕生自上個世紀,直到 2014 年蘋果發布第一代 Apple Watch 起,新一輪 " 手腕上的戰爭 " 才愈演愈烈。

Counterpoint 公布的智能手表 2022 年第二季度的市場調研顯示,蘋果市場份額為 29.3%,排名第一;第二名三星的市場份額為 9.2%,僅是第一名的三分之一左右。小米繼上一季度位列第四之後,二季度期間,又位列第六。由於印度智能手表市場同比增長了 347%,麵向這一市場的印度國產品牌 Fire-Boltt 和 Noise 的排位快速提升。

第一名蘋果,其智能手機的優勢就在於其自主研發的 A 係列芯片、iOS 操作係統以及相應的軟件生態,Apple Watch 的優勢同樣在於其芯片性能和軟件生態,也同樣走高端路線,2021 年發布的 Apple Watch S7,起售價格為 2999 元。



國產手機廠商中,華為和小米的市場份額相對靠前。

華為從 2015 年第一款智能手表華為 Watch 問世,到如今已經擁有入門級別的 Fit 係列、主打運動和健康場景的 GT 係列、主打智慧場景比如商務辦公的數字係列以及專業健康場景的 Watch D,產品線價位覆蓋幾百元到三四千元的區間。

小米從 2014 年起涉足智能手環,如今已經更新到第七代,在 2019 年正式進軍智能手表,現如今有麵向運動場景、價格在千元以下的 Color 係列,以及麵向商務場景的小米 Watch S1 係列,價格在 1000-1500 元的區間上下。

後來者 OPPO 和 vivo 是在 2020 年才加入智能手表的戰爭,推出第一代產品。其中,OPPO 在今年 8 月剛更新至第三代,推出的 OPPO Watch 3 係列,價格在 1500-2000 元的區間上下,去年第二代上線時,還曾打出過 " 安卓表皇 " 的稱號。vivo 智能手表的新款產品還停留在去年更新的 vivo Watch 2,起售價格為 1299 元。

從功能和外觀上來說,國產廠商們在智能手表方麵的探索趨勢,可以說是 " 智能手環手表化、智能手表高端化 "。

廠商們對於智能手環的設計,首先從外觀上,智能手環的屏幕越來越大,越來越和智能手表難以區分。從以前的細窄條形向方形發展,而且在智能手環上堆放越來越多的功能,手表表盤、藍牙接打電話、虛擬支付這些原本智能手表的配備,也都出現在了智能手環上。

而廠商們的旗艦智能手表,也在嚐試通過 " 堆料 "、" 堆功能 " 等形式,不斷上探價格,都達到了千元以上。在眾多功能中,健康監測功能和運動是廠商們極其看重的迭代方向。健康監測中,心率、體溫、呼吸頻率、血壓和血氧是五大重要指標。華為、小米、OPPO 的智能手表,都紛紛宣稱已經支持 100 多種運動模式。今年 4 月,華為發布的 WATCH GT 3 Pro,還把檢測動脈硬化這一專利投入了實際應用。

過去幾年,智能手表究竟是智能手機的附庸,還是應當成為獨立智能設備,一直是從業者們探討的問題。2019 年,小米首次發布智能手表時,小米創始人雷軍的觀點是,隻有手表形態的智能手機,才叫真正的智能手表,市場上絕大部分智能手表其實是大號手環。

在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占據頭部位置的 Apple Watch,2017 年支持 eSIM,能夠獨立接打電話,2019 年 Apple Watch OS 升級後,Apple Watch 有了獨立的應用商城,開發者可以直接基於手表開發各種 APP,智能手表的獨立性進一步提升。

接下來,國產手機廠商的旗艦智能手表,也都推出了走獨立智能設備路線的係列,隻是,在軟件生態上相較蘋果還依然需要補課。以華為舉例,華為智能手表去年開始搭載鴻蒙操作係統,但生態建設依然是鴻蒙係統麵臨的最大挑戰。而處於安卓生態中的小米、OPPO,在智能手表軟件操作係統上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定製化,也為應用廠商們的開發增加了難度,適配的軟件應用還遠遠比不上 Apple Watch 的應用商城數量。

不過,國產手機廠商也早已攻上 Apple Watch 的軟肋,卷起了續航。智能手表一直麵臨著 " 智能和續航難兩全 " 的難題。Apple Watch 的獨特優勢是芯片性能強大, 但續航問題一直被詬病,用戶到目前為止還需要一天一充。而國產廠商的旗艦智能手表產品,在以省電為核心的超續航模式下能夠使用半個月,全智能模式下也能三四天一充電。

無論如何,手機廠商們的重要發布會上,智能手表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存在。



智能手表狂卷背後,廠商的增長焦慮

往更深層看,廠商們狂卷智能手表,是盯上了其背後廣大的 IoT 戰場。

在過去幾年裏,全球手機市場皆因創新瓶頸而陷入增長難題。直到 5G 的出現,加速了物聯網的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也意味著新機會的出現,IoT 業務被視為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手機廠商們手握重要的 " 控製中樞 ",都確立了其 IoT 策略。

布局 IoT,國產手機廠商中華為、小米下場較早,其中華為早在 2019 年就提出了 "1+8+N" 的全場景智慧化策略,手表便是 "8" 個 IoT 設備中的一環,隻是由於其中的 "1",也就是手機這一核心因芯片的原因份額不斷下滑,這一策略很少再被提起。但是,華為強調要在智能終端領域保持競爭力,IoT 業務依然是其終端業務的重點。

至於小米,從 2019 年的 " 手機 +AIoT",演變至 2020 年的 " 手機 XAIoT" 戰略,IoT 業務已經為小米帶來了大比例營收。其最新財報顯示,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為小米貢獻了接近 30% 的營收。

OPPO、vivo 在 IoT 戰略上,都屬於後來者,不過二者的表現卻並不相同。

OPPO 顯得有些著急,在奮力追趕,快速進入了可穿戴(智能手表和手環)、電視、TWS 耳機這幾個熱門細分領域,在 2021 年成立事業群,將獨立發展,自負盈虧,可見其焦慮。今年 8 月底,OPPO 還要發布代號為 " 潘塔納爾 " 的智能跨端係統,從軟件層麵升級打造 IoT 生態。至於 vivo,時至今日外界對其 IoT 產品的了解,依然並不算多,vivo 的 IoT 戰略,並不激進。



從各家的 IoT 策略來看,未來很有可能成為物聯網時代隨身入口的智能手表,正成為重要一環。以往,智能手表一直被視為是剛需性不強,但如今在功能和實用水平上已經大大提升,它已經從 " 有些雞肋的存在 ",成為一些人的離不開的智能產品。

和 Apple Watch 相比,國產手機廠商們在智能手表的核心芯片和軟件生態上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手機廠商們的優勢在於,同一品牌的智能手表和手機生態的適配性和流暢度是難以替代的。智能手表所處的 IoT 生態,能夠為廠商留住更多的用戶,進而為手機業務帶來加成。

在 2022 年,受宏觀經濟、通貨膨脹以及全球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手機市場寒氣逼人。手機廠商們更需要在手機業務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以往天花板低、毛利低的一些賽道,現如今也都被廠商們撿起來。比如智能平板,就是米 OV 們近兩年重新盯上的產品線。智能手表領域也是如此,廠商們為了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也願意多加嚐試。

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飆對深燃表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有大概 10 億左右,這些都是智能手表的潛在用戶,也意味著智能手表市場還存在一定的增量空間。

以 2021 年的數據來看,智能手表是為數不多能夠維持在年增長 20% 的細分市場。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為 1.28 億塊,同比增長 28.31%。這意味著,全球每 58 個人,就有一個在 2021 年買了一塊智能手表。根據艾媒谘詢發布的數據,2021 年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為 295 億元,並且這個數字正在逐年攀升,預計 2025 年超過 400 億元。不過,和 2021 年全球市場收入超過 4480 億美元的智能手機相比,智能手表市場還隻能算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市場。

廠商們 " 兵家必爭 " 的智能手表,是一個天花板較低、規模較小卻依然處於增長態勢的市場。而當手機市場乏力,越來越貴又缺乏現象級應用的智能手表,又能扛起多少份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