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雲相愛相殺三十年,郭凡生燈火下樓台

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 2022-08-26 00:01: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058 bytes)

慧聰網的沒落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意外,一切都有跡可循。

|《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煒祺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在中國所有互聯網企業裏,慧聰不是影響力最大的,但算得上現存成立最早的 " 活化石 "。

滄海變桑田,在成立三十年後,曾經敢跟阿裏巴巴叫板的 " 電商鼻祖 " 慧聰網,如今卻因經營困難,被傳將要停止經營。這也讓沉寂許久——現年 67 歲的公司創始人郭凡生成為了關注焦點。

郭凡生在 1992 年創辦了慧聰網,他與馮侖(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國慶(當當網總裁)、武克鋼(雲南紅酒業集團董事長)、蘭世立(東星航空前董事長)等,被稱為 "92 派 ",這批企業家的努力創業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而郭凡生早已隱居幕後。

但一則公告激起了千層浪。事情緣起於 8 月 23 日,慧聰網內部發布的一則停工待崗通知。該通知顯示,慧聰叁陸零公司將於 8 月 25 日起停止經營,全員停工待崗,辦公區關閉。公告還稱,待崗期間第一個工資支付周期仍按原標準發基本工資,第二個工資支付周期開始,提供待崗期間當地最低工資的 70% 作為員工基本生活保障。

8 月 24 日,《中國企業家》就公司關門傳言聯係了郭凡生,但對方沒有回複。

據紅星新聞報道稱,該公司從今年 5 月起就開始欠薪,5、6 月份拖欠了部分工資,到 7 月份全部工資都停發了,這三個月的社保也沒有繳納。對此,《中國企業家》試圖聯係慧聰網,對方表示無法回應。

但有慧聰網員工表示,停止運營的並不是慧聰網,而是慧聰集團旗下的一個板塊。據證券時報報道稱,慧聰網內部員工表示,此次發布員工待崗通知的公司主體是北京慧聰科技集團旗下的北京慧聰叁陸零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的是慧聰網的電話銷售業務,占慧聰集團(02280.HK)業務體量不到 1%。據悉,慧聰網電銷業務已連續虧損多年。

即便關停的不是慧聰網,但最近幾年慧聰集團經營情況也令人擔憂。

慧聰網成立於 1992 年,是麵向 B 端企業的服務商和行業門戶。2003 年 12 月,慧聰國際在香港掛牌上市,成為國內信息服務業及 B2B 電子商務服務業的首家上市公司。上市首日開盤價為 1.23 港元,一度摸高至 1.53 港元,報收於 1.46 港元。郭凡生在當時有 " 中國分類廣告之父 " 的稱號。上市首日,以他所持股票計算,市值高達 9138 萬港元,身家近億。

如今,截至 8 月 24 日收盤,慧聰集團股價已跌至 0.345 港元,總市值僅為 4.52 億港元。

來源:視覺中國

據慧聰集團 2022 年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 61.17 億元,同比下降 13.53%;歸屬母公司淨虧損 7473.5 萬元,同比減少 27.77%。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慧聰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 3.048 億元,流動資產淨值約 9.543 億元,集團總借貸約為 10.27 億元。而慧聰集團近年來業績逐漸下滑,近三年更是連續虧損。據公開信息,2019 年慧聰集團淨虧損 3.76 億元,2020 年淨虧損 7.46 億元,2021 年淨虧損 6.63 億元。

對業績不佳等情況,慧聰集團在財報中稱,慧聰網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廣大中小企業經營情況惡化、生存艱難,慧聰網原有的商業模式也經受了挑戰,其銷售收入不及預期。

慧聰網的沒落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意外,因為一切都有跡可循。

下海創業,曾犯戰略性錯誤

郭凡生生於 1955 年,從小隨父母到內蒙古支邊。父親是高官,母親是一名高級幹部。

1978 年,郭凡生從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係畢業後,在 1982 年 ~1987 年間,他先後在內蒙古建委研究室工作,後出任內蒙古黨委政策研究室戰略組組長、副研究員,同時兼任中國西部發展問題研究組組長。1987 年 ~1990 年調入中國體製改革研究所,任聯絡室主任、所辦主任,並出任體改委、發展所、中信國際所三所聯辦的中國西部開發研究中心的常務副主任。

1990 年,郭凡生決定下海經商。1992 年 10 月,郭凡生出資 7.4 萬元,與王衝、王永慧等人共創慧聰公司。他們創業時所做的事是:把中關村的電腦價格收集在一起,每周去印一本小冊子集中披露,起到一個使價格公開的作用。開始很多商家都拒絕刊登,但慧聰商情出了幾期以後,中關村的大小老板們一麵抱怨慧聰商情削薄了自己的利潤,一麵花錢找他刊登商情,因為不登就做不了買賣了,所有人都拿著商情的報價去買東西。這本印刷簡陋的小冊子出現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去買便宜的東西了。

郭凡生也因此創造了一個傳奇:將一家注冊資金 14.8 萬元的小公司,發展成為資產總值 10 億元的慧聰國際資訊有限公司——專門吃網絡飯、賺信息錢。

從體製內轉到體製外,郭凡生在慧聰創立初期就立下了規矩:雖然公司由幾個股東投資,但實行勞動股份製,公司利潤不僅分股東,每年 70% 利潤還分給不持股的員工。1999 年,慧聰獲得風險投資,對公司進行改造,讓 100 多名員工擁有公司股份。2003 年 12 月 17 日,慧聰國際資訊在香港成功上市,一夜間創造了 126 個百萬富翁。

來源:視覺中國

共享製股權激勵經營方式,是郭凡生認為慧聰之所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因。郭凡生認為,慧聰做的是信息服務,不管是做商務性還是做市場研究都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穩定的數據庫,所以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團隊很重要。1997 年,在他的引領下,慧聰勞動股份製改革全麵發展,讓 " 商者有其股 " 的理念變為現實。

郭凡生曾說," 一個好的財富製度,沒有錢可以賺錢,可以把笨人變聰明,把懶人變勤快;而一個差的製度有錢可賠光,有業務會做不出來。"

但郭凡生坦言,這套股改製度的弊病就是老板本身:心胸是不是足夠大,在分股時不是當獎金而是進行製度創新。但人心恰恰最難改,這也導致企業家們對郭凡生的股改製度褒貶不一。

但郭凡生對此並不在意,他說," 勞動股份製我已做了 20 多年,現在想反駁我的人,我隻說一句:你做過什麽改革?沒做過憑什麽反駁我?"

外界評價褒貶不一的不僅是股改製度,還有郭凡生本人及其性格。

2006 年,央視曾開辦一檔名為《贏在中國》的綜藝節目,一位叫張向東的年輕人曾表示," 我個人並不看好慧聰網,未來在那個行業隻有阿裏巴巴做的最好。不是我給它做廣告,是因為阿裏巴巴現在在整合各個優勢,等馬雲把雅虎整合好之後,就會騰出手來打掉郭總(郭凡生,慧聰網創始人)的,因為他已經把易趣給打敗了。" 當下,郭凡生就反駁其稱," 我都這麽成功了,你不信任我,憑什麽讓他們信任你,一個比我還不成功的人?"

結果,僅僅 5 年後,預言成真了。張向東創立的萬網,在 2014 年以 5.4 億元人民幣被阿裏巴巴收購,成為阿裏旗下子公司。也許是傲慢的性格使然,張向東的預言沒能讓郭凡生警醒,如今世人皆知阿裏巴巴,但慧聰網正走向沒落。

對待投資的態度,郭凡生和馬雲也截然不同,一個推,一個找。

慧聰業績的持續增長時期,風險投資商 IDG 開始主動向其伸出橄欖枝。郭凡生表示,IDG 進入中國後,曾多次提出對其進行投資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絕。" 慧聰網從來不缺錢,但隨著中國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我開始意識到一定要將公司從個人公司打造成為公眾公司,這才考慮引進風險投資。" 郭凡生說," 我們前麵沒有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就得自己清楚跑到哪兒該怎麽做。"

1999 年,按照雙方協商,IDG 向慧聰網注資,金額達 3000 萬元人民幣。2003 年 12 月,慧聰網正式登陸香港創業板,可令人遺憾的是,最近幾年,慧聰網一直在 " 仙股 " 之列。郭凡生也承認,慧聰網曆史上曾 " 犯了戰略性錯誤 "。正是這種致命錯誤,使得慧聰網上市之後的幾年時間,一直業績平平。

" 電商教父 " 與馬雲相愛相殺

慧聰網成立時間早於阿裏巴巴,郭凡生曾被譽為 " 電商教父 "。

早期階段,市場上還曾有 " 北慧聰,南阿裏 " 的說法,郭凡生還曾在多個場合怒懟過馬雲。比如 2007 年,馬雲曾說 " 就算用望遠鏡,也找不到阿裏巴巴的競爭對手在哪裏 "。結果郭凡生回懟稱:要麽是望遠鏡有問題,要麽是眼睛有問題。並且還要求馬雲道歉。馬雲曾說 " 阿裏巴巴一天交稅一百萬 ",郭凡生表示 " 人不能睜著眼睛說假話 "。

那時,慧聰網是中國最早上市的 B2B 電子商務公司,而阿裏巴巴才剛成立幾年,郭凡生底氣十足。

但隨後幾年,阿裏通過淘寶網拓展 C2C 市場,逐漸轉型。2006 年淘寶超越易趣;2007 年,淘寶年銷售額突破 400 億元。

2008 年,郭凡生任命侄子郭江為公司行政總裁,負責管理慧聰集團運營,慧聰集團成為了一家家族企業。放手之後,郭凡生創立了慧聰書院,致力於企業製度和股權改革的研究。同時,郭凡生還開辦了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班,幫企業製定股權激勵方案。一期的學時是 5 天,總費用為 48000 元。" 我並不缺錢,但是我需要用錢來檢驗我講課的價值。" 郭凡生說。

在那幾年,郭凡生也曾著書立說,在全國各地演講,傳播其 " 家族企業管理思想 ",他提出,要 " 學習家族企業好榜樣 "。但他又提出:" 家族企業有三權,所有權、受益權和管理權,三種權力都歸家族的,注定做不大。微軟、沃爾瑪和豐田的所有權在家族手裏,但是受益權和管理權已經完全社會化了。"

到了 2013 年,慧聰股價翻了 2.5 倍,這一年,郭凡生定下五年內超越阿裏巴巴的目標。

但 2013 年,隨著實體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麵臨的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人力成本上漲帶來了運維壓力,令中小企業步履維艱。這些背景最終迫使 B2B 企業越來越強調企業營銷和營銷的投入產出效率,靠收取廣告費的 B2B 模型越來越難以為繼,轉型成為 B2B 行業的一個持續性話題。

這一年也成為阿裏巴巴和慧聰網的分水嶺,兩者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來源:視覺中國

阿裏巴巴迅速作出調整,2012 年 6 月,阿裏巴巴 B2B 公司退市;2012 年 9 月,阿裏巴巴與淘寶網賬號實現互通。對阿裏巴巴而言,阿裏巴巴和淘寶網賬戶體係互相打通,即證明其交易將著眼於打通線上的 B2B2C 之路。另一方麵,阿裏早早就提出了 C2B 模式,即消費者驅動整個商業活動。2009 年,阿裏即做出 C2B 的運作機製示意圖,而到了 2013 年才開始真正推動這一商業模式的規模落地探索。借助支付寶這種第三方支付工具和國內最大的 B2C、C2C 平台運營商優勢,當時阿裏的商業模式很難有其他競爭對手可以複製。B2B2C 模式讓阿裏 B2B 找到了出路,但慧聰網卻沒這麽幸運。

當時時任慧聰網 CEO 郭江曾表示," 阿裏巴巴有淘寶這一支撐,B2B2C 是其發展的最佳路徑,這是阿裏的優勢。但是在傳統的 B2B 領域,尤其是看重專業性與服務性的垂直 B2B 領域內,慧聰網與阿裏巴巴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慧聰網依舊選擇深耕 B2B 業務。

由於郭江認為,B2B 與 B2C 在客戶群體上有極大差別,B2B 客戶多是企業,是 " 有限客戶 ",而 B2C 則是大眾,是 " 海量客戶 "。企業對服務平台的選擇比 C 類客戶要謹慎、現實得多,所以 B2B 平台要想粘住客戶,必須花大力氣去研究企業需求,創新對企業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上也比 B2C 持更高的標準," 這也是 B2B 必須做慢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

這種慢節奏,讓慧聰網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行業逐漸被淘汰。2014 年,阿裏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後,逐漸成長為國內互聯網巨頭,慧聰網與阿裏巴巴的差距持續拉大。截至 2022 年 8 月 24 日收盤,阿裏巴巴總市值 1.83 萬億港元,慧聰集團總市值 4.52 億港元,阿裏巴巴總市值是慧聰網約 4027 倍。

與他那個時代的企業家一樣,郭凡生既有些自負,也勤於反思。他說的那句—— " 全國好學者又是好企業家的不過 3 個,我算一個,萬通的馮侖一個,當當的李國慶一個 ",在外界看來,其人內心頗為自負。

但他也曾這樣反思道:" 我不會成為好商人,因為老是有多餘動作——當商人還想當學者,琢磨社會上的事,而商人就應該全心全意考慮賺錢。"

對於自己的短板,郭凡生也看得很清楚,他說:" 我們這批企業家最大的問題是眼界,中國會出世界 500 強的企業家,但不會是我,因為我沒有國際的眼界,我沒有看到國際競爭,我也不知道國際競爭是什麽樣子。"

昔日的光環早已褪去,如今的郭凡生隱居幕後。但無論成敗,他通過努力,開創了國內信息服務業及 B2B 電子商務的新領域,給國內互聯網行業留下了值得借鑒的勞動股份製改革經驗。盡管郭凡生說," 我做十幾年了,光環的感覺少了,我不想當中國企業領袖,我也當不了領袖。"但即便如此,大佬離開了商業江湖,江湖裏仍有他的傳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