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萬的單子
點擊網站的刷新按鈕,一個新房源跳了出來,老馬眼睛一亮——苦尋了4個月的“目標”,終於出現了。
6月份,上海解封後,負責豪宅交易的中介老馬,複工後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頭號客戶”周聰尋找新房源。前後看過40多套房子後,周聰的需求,他早就爛熟於心:5000萬元左右、大約200平米、位於市中心、兩個朝南房間、不要頂樓和一二三層……每一項要求,這個“目標”都完美適配。
它在嘉天匯小區,位於靜安區的黃金地段,向西394米是地鐵14號線武定路站,向東南838米是靜安寺。以3千米為直徑畫個圓,周圍有多個幼兒園、中小學、大型商超、公園和醫院,是個交通、休閑、教育、醫療和購物全部齊備的“五邊形戰士”。
老馬感覺這回能成,立馬著急地約周聰看房。
周聰一進屋,最先看到的是灑進來的陽光,照在米白色係的家具上,顯得房內很溫暖。這符合他的最大要求——房子是給父母養老買的,必須南北通透,否則梅雨季一到,屋裏潮濕,對關節不好。
一邊轉,一邊看,周聰越看越滿意,4樓不高不低,200平米大小合適,小區環境也好。他想當場定下來,隻是5060萬元的總價,有些小貴。他拉著老馬囑咐:“能不能跟房主商量,再降個200萬?”
講價很常見,“這畢竟不是超市買菜”,但房主性子直、嫌麻煩,麵對老馬的傳話,態度很堅決——“不談價,能接受就成交,不接受就換人,不要浪費時間拉扯。”
房主這邊沒戲,眼看著隻差最後一臨門一腳,老馬轉頭來說服周聰,告訴他,嘉天匯一房難求,之前一直是出來一套、賣一套,時間不會超過兩周。還向他透露,前一周已經有不下十個人來看房,“晚一步,可能就會錯過”。
聽到這話,周聰下定決心,迅速出手,全款成交。隻花了20天,就結束了全部的交易流程。
此前,周聰住在長寧區一個很有品質的小區,但父母圖清淨,住在佘山,平時,一個小時的車程不覺得遠,疫情來後,才發現處處不方便。“人過不去,送點東西比登天還難。”周聰著急把父母接來市裏,凡事有個照應,“誰知道什麽時候又被封閉了”。
6月以來,像周聰這樣的買家,開始大量湧現。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數據統計,僅在解封後10天內,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一二手豪宅已成交33套,也就是說,平均每天都有3.7套豪宅正在易主。老馬估計,整個豪宅市場的單價,也上漲了5%-10%左右。
▲ 6月1日-9日上海3000萬以上二手房成交情況。圖 / CRIC數據
最受矚目的,當屬永嘉路569號的一套老洋房。去年,569號對麵,一套老洋房以4億元的價格成交。今年,輪到了569號自己,這棟磚木結構、法式風格、占地麵積833平方米的三層小樓,被叫到了2.5億元的高價,刷新了今年豪宅成交單價記錄——這距離它的上一次交易剛過去5年。
一棟棟豪宅,正在無聲迎接著一波又一波來客。濱江是群雄薈萃之地,湯臣一品、中糧海景壹號、綠城黃浦灣、華潤外灘九裏一棟棟“江景房”排排矗立,陸家嘴“三件套”盡收眼底。隔江而望,新天地片區是另一個中心,黃浦灣1號38萬元的單價,至今仍在江湖流傳。低調的古北是傳統的富人區,形容詞要用“鑽石““寶石”和“翡翠”,價格要以億元為單位。依山傍水的佘山從遠處遙相呼應,中凱曼茶園成功躋身五千萬俱樂部,在豪宅群中占據一席之地。
從上海的上空俯視,火熱的豪宅掃貨記,正在幾大區域輪番上演。徐匯的尚海灣連開5千萬、7千萬豪宅;黃浦區的融創外灘、黃浦灣不甘示弱,8000萬豪宅二手房一周內出售;靜安區不甘落後,中興路一號、珠江安康苑交替成交,3000萬豪宅接連易主。
▲ 上海永嘉路569號的花園洋房,以2.5億的價格售出。圖 / 視覺中國
“搶”豪宅的人
胡青和大軍夫婦,也是購房團的一員。6月25日,他們終於迎來了選房日。
他們是40多號,按理說要11點左右才排到。但兩人很興奮,早上7點就醒了,再也睡不著。為了吉利,兩人都穿了一身紅色衣服,胡青穿了紅色條紋套裝,大軍穿了一件紅色T恤,背後印著兩麵旗幟,寓意“旗開得勝”。夫妻倆提前1小時重啟了手機和路由器,並對助威的“親友團”說,“一律關掉手機”,防止搶占信號。
進入倒計時15秒,胡青緊張地靠在大軍手臂上,卻在下一秒被推開,“不要影響我發揮”。大軍是選房的執行者,他兩手舉高手機,胳膊保持架起姿勢,微微張開手指活動放鬆,隨時做好點擊準備。
界麵跳出的那一刻,一切出乎意料地順利,大軍抓緊時間核對價格、確認,像之前演練過的3次一樣,一切順利地完成了。
胡青有幾秒的恍惚,經親友提醒,才想起來跟老公跳起來歡呼。她的心情有些複雜,開心中,夾雜著不敢相信,腦子裏跳出的第一個念頭是:“原來在上海花掉2000萬,隻需要1分鍾。”
回顧買房經曆,胡青覺得“太不容易了”。滬漂14年,生了女兒,兩個外地人終於攢夠了購房資金和積分。花了大半年,搖了2次號,又等待了3個月,才成功選中一套二手房。這一刻,她才有“終於紮下根了”的實感。
像他們這樣的“滬漂”買房人還有很多。歸功於落戶政策,2022年,“新上海人”增加了73128人,是2020年的2倍多。在築巢時,品質更高、更有價值的豪宅,是很多人的首選。
有些人買房時步步謹慎、處處小心,也有人眼都不眨一下,就一擲千金。1998年出生的阿蘇剛從美國回國,學的是動畫設計,落戶上海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她的需求和很多留學生很像:不看重朝向、隻在乎風景;必須精裝修,最好全部五星級標準配齊,連毛巾、杯子都有,能直接拎包入住。
看房那天,阿蘇是一個人去的。站在落地窗前,看著無遮擋的黃浦江景,她很篤定:“這就是我想要的房子。”
每日人物試圖在阿蘇身上找到幾分抉擇與猶豫,但並沒有。似乎在她眼裏,全款買下4000萬元的房子,跟挑一件衣服一樣輕鬆。從進屋,到簽字,阿蘇隻花了不到2小時。她沒有給父母拍照或打視頻,全程自己拍板、簽字,父母隻需要“掏錢包”就行了。
“喜歡就不要猶豫,直接拿下。”阿蘇說。
像阿蘇這樣的留學生,是豪宅購買力中的一個新代表,中介們也喜歡和他們打交道,因為“好說話、付錢爽快,喜好也好把握”。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網紅地段,尤其是“新天地板塊”,甚至因此有了個調侃,“世界的上海,宇宙的新天地”。
▲ 上海黃浦區新天地太平湖畔的頂奢樓盤:翠湖天地。圖 / 視覺中國
但也有不少人,並不喜歡網紅地段,而是追求起私密和清淨。有一天,中介鄒珺收到新消息,是個老客戶要他幫忙找房。兩年前,她剛剛由鄒珺經手買下了一套江景房,花了5千多萬元。換房頻率太快,讓鄒珺有些詫異,他問那個客戶,為什麽這麽快又要換房?
“因為江景已經看膩了啊。”對方回答。
這位客戶曾經拿著父母給的本金創業,進軍醫美領域,花了2年時間,賺了第一桶金。這一次,她的要求是佘山地段,獨棟別墅。看房過程中,客戶最多的評價是“小了點”“不夠大”,她想讓父母、保姆和司機都能住下,還要有足夠的空間開party、辦聚會,容納客人們留宿。
最終,隻有一棟800平米的別墅,才讓她勉強滿意。選中它,因為她覺得風水好,位於山腳下,有河水流過,與月湖相連,山水環抱,可以聚財。
與新上海人相比,這些高淨值人群,才是豪宅市場最核心的客群。胡潤《2021中國高淨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顯示,2021年,上海千萬人民幣淨資產家庭數量達到25.5萬,僅次於北京,超過香港,是深圳的3倍多。
至於職業,中介們看得最清楚不過。“2012年之前,做實業的較多,比如基建、礦業和有色金屬等。2015年之後,大多是互聯網人士、新能源從業者和網紅。”鄒珺說。
▲ 上海佘山高爾夫別墅區。圖 / 視覺中國
“錢放著貶值,不如買套房子”
豪宅,一個蘿卜一個坑,新房並不多,想要二手房,隻能等人出手。
前段時間,老馬成了公司的“守夜人”。有一位海外業主,想要處理掉自己的上海房產。房子已經找好了買家,但後續溝通卻費了很大功夫。業主人在國外,工作很忙,每天隻有下午才能抽出10分鍾,對應國內時間,已經是淩晨。
老馬每晚衝一杯濃茶、外放著手機刷劇,隻為提神、不錯過業主的微信消息。有幾次,業主提前發來消息問:“老馬,你在麽?”結果老馬不知不覺睡著了,沒能回消息,溝通隻能往後推。但定了鬧鍾也沒用,因為客戶的消息往往是不定時的,早一些是淩晨3點,晚一點是5點,唯一的方法就是熬著,“我通宵等著,隨時來消息,隨時回”。
敲細節用了1周,溝通怎麽用美元支付用了3周,前後熬了1個月,才終於搞定。成交那天的淩晨,老馬很高興,但也很累。他沒有慶祝的力氣,隻想好好睡上一覺。
與此同時,也有出售豪宅離開上海的人。6月份,豪宅市場有了條引人矚目的消息,中介們打出“蔡少芬剛剛搬出去,可以直接入住”的宣傳語,為一個豪宅打廣告。它位於新天地,四室三廳四衛,家具家電齊全,每間房都有落地窗和全地暖。
有意思的是,這距離蔡少芬一家風風火火地來到上海,僅僅剛過去一年。“太好了,不可能再好”的上海生活,最終還是以出售豪宅離開而結束。
有人在拋售,還有更多人在搶購,豪宅市場被炒得一片火熱。很多人好奇,解封之後,上海豪宅為何成交如此火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曾在采訪中分析稱,一個原因是業主心態變了,4、5月份疫情反複,部分群體對住房品質的要求會有提升。房子小的想換大房子,平層的想換別墅,“積壓下的購買力就釋放了”。
老馬說,大部分買豪宅的人,都是“拿著桃,找蘋果”。就像他接待的嘉天匯業主一樣,有好幾套房子,嘉天匯是其中最小的一套,平常一周隻住一兩天,很早開始就嫌棄它麵積小、房齡老。此次出手,是準備添些錢,換套更大、更好的房子。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為了置換而買房。“3000萬追5000萬,5000萬趕上億,普通平層換江景,江景房換別墅……都是為了住更大、更好、能象征身份地位的豪宅。談起價格來,心態穩定、態度強勢。”
▲ 圖 / 《我的前半生》截圖
另一個原因是趕上了特殊的時間節點,“由於疫情,市場之前的停滯時間較長,現在短時間內數據就會出現快速增長”。盧文曦表示。
鄒珺則認為,疫情之後,投資的風險大了,但渠道卻在減少,無論是開公司、還是設生產線,都有賠錢的可能。“錢放著也會貶值,不如買套房子,既能享受,又能保值,是最好的辦法了。”
事實上,豪宅的火熱並非隻出現在上海,而是全國同步、遙相呼應。
早些時候,北京海澱區的“學府公館”迎來選房日,吸引了2638個爭搶者,幾乎是每4人搶一套房子,在1900多號時就宣布售罄。所有房源,不到10小時,全部搶購一空,成交額近120億元。
如果將總價1000萬元作為豪宅的“入門門檻”,2022年上半年,北京已經成交了3770套豪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
深圳同樣如此。名噪一時的日光盤海德園,新推出的239套千萬級別住宅,6個小時就被全部選完,約1分半鍾賣掉一套。
杭州西湖旁的湖景房“西子公寓”,因下樓步行就能到西湖景區,一直是黃金豪宅,多年未流出二手房源。今年6月,一套房附帶兩個車位,經過30輪出價,拍出了3095.8萬元的高價。
這是一個有些魔幻的現實。在很多人擔心房租上漲的時候,有些人正在排隊下場,瘋狂掃貨豪宅。
▲ 杭州西湖湖濱。圖 / 視覺中國
背後的一百個中介
豪宅鏈條飛速運轉,燒得滾燙,豪宅中介,也跟著賺得缽滿盆滿。
老馬最近跟同事聊天,話題總是圍繞著“你賣了多少”。這並不需要保密,銷售行業,就是要互相刺激。老馬的業績算是不上不下,一個月開了一單,但他很滿足,以往一年下來,能有個兩三單就算很不錯了。他聽人說起,去年的銷冠,也隻是5單。
開單之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高傭金。老馬所在的公司表現亮眼,一個月成交了15套,破了開業至今的新紀錄,公司光是傭金就拿到了2000萬元以上。
業績好的時候,鄒珺每月能賺六位數,可有些業績不好的同事,有時隻能拿三四千元的底薪。
“一套豪宅成交的背後,是100個中介在忙活和爭搶。”老馬說,這是一場激烈的爭奪。
“為什麽別人帶看賣不出去,偏偏是你可以?”這裏頭學問有很多。
摸爬滾打了十多年,成熟的中介們漸漸能摸出一些門道,比如“看人下菜碟”就很重要。事業成功的客戶,往往更在意價值,“越稀缺、越獨一無二越好”。房子的各種細節和特質,被老馬刻在了腦中,隨時提取,“59層、有全無遮擋的江景”“旁邊緊鄰人文故居、有優秀曆史保護建築”……甚至到了後來,老馬能清楚地解釋出,價格相差1000萬元的房子,看到的江景究竟有什麽不同。
年輕的客戶,往往更喜歡追潮流。有時候,鄒珺帶看房前,會準備一些“秘密武器”——電視劇的劇照。一次,他帶客戶看景瑞尚濱江,這是《三十而已》《我的莫格利男孩》《溫暖的弦》的取景地。
▲ 圖 / 《三十而已》截圖
鄒珺更像個導遊,走到一個“展品”前,就說上一段講解詞:這是顧佳同款豪宅,挑空9.8米的大堂懸掛著意大利的Barovier&Toso燈具;走廊裏擺的是吳愛政的《百年上海灘》和劇中王太太立在家裏的梵高《睡蓮》;屋裏有專門的雪茄室、私宴廳,以及一覽無餘的大落地窗。鄒珺手中拿著照片,每到一處,一邊指,一邊向客戶強調:“你看,是不是一模一樣?”
這招似乎有幾分好用。這些電視劇拍攝時,小區內還有一手現房,但現在,早已經被搶空了。
對房子細節如數家珍還不夠,中介們還需要嘴嚴、心細,懂得建立長期關係。老馬接觸過不少有商業版圖的老板,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打聽,有時還要簽保密協議。如果遇到明星買房,一般全權由經紀人聯係。看房當天,到場的明星也大都墨鏡、口罩全副武裝,不見真麵目。
老馬很少給客戶打電話,大多使用短信和微信交流。這是一種為客戶著想的細節,他們都很繁忙、也注重隱私,“天天接電話,很容易覺得不耐煩”。
長期聯係,是為了“隻要客戶想買賣房子,第一個就想到我”。這意味著要隨叫隨到,處理一切瑣碎的工作和問題。房子要出租,他要幫忙打理,約保潔打掃,找攝影師拍照片;房產有問題,他要聯係法律顧問細心解答;甚至草坪修剪、櫃子損壞、下水不通……“隻要接到客戶的一個電話,就要馬上行動、立即處理。”
現在,老馬還在忙著,公司要求每天打150個電話聯絡客戶,看房至少一組。這兩天,他正在幫業主賣一套湯臣一品的房子,432平米,4房2廳4衛。房子對麵,便是外灘。四季更迭,晨昏交替,黃浦江的美景,站在這裏的陽台上,一覽無遺。
新房源的照片拍好後,老馬發了個朋友圈,配圖文案:“擁有它,就擁有了四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老馬、胡青、大軍、阿蘇、鄒珺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