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了,賣不掉,怎麽辦?

如果割肉還賣不掉,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割肉還不夠狠。

賣不掉,請繼續割肉。

1

最近,這些問題非常多:

我在吳江有 10 幾套房子,怎麽辦?

我在大亞灣的房子,降價都賣不掉,怎麽辦?

我在惠州的房子,降價都賣不掉,怎麽辦?

我在三四線的房子,賣不掉怎麽辦?

我在核心城市但非優質資產,怎麽辦?

我在北京大興房山的房子,賣不掉怎麽辦?

……

好,把問題歸類:

1、別墅、公寓、商鋪、寫字樓等垃圾資產。

2、三四五六七八線的垃圾資產。

3、旅居市場 1.8 萬公裏海岸線的垃圾資產。

4、大量的省會、二線城市的資產。

5、一線城市、準一線的非核心資產。

一句話,都是垃圾資產。

我必須跟大家強調一下:

1、垃圾資產,是不是太難聽了?

很多朋友覺得百夫長說話太難聽。

我告訴你,說垃圾資產隻是聽起來難聽,不會損失一分錢,最多隻是心裏難受,但是相比幾十萬、幾百萬的割肉,罵兩句怎麽了?我覺得可以忍。

2、出清前務必猶豫,出清後務必果斷。

賣之前一定要非常清楚,可以猶豫,住不住?留不留?租不租?想清楚,但是一旦決定出手,就必須果斷,割肉多少,多長時間。

3、割肉數量跟出清時間成反比。

割肉少,戰線肯定拉長,你難受,中介難受,買家也難受;與其這樣,還不如果斷割肉,直接報一個真實數據,這樣才能閃電戰解決。

4、猶豫成本也是成本。

2

我在(蘇州)吳江有十幾套房子,怎麽處理?

必須承認,這哥們非常有錢。

大家想想看,這可是蘇州吳江啊,相比於大量的三四線 + 半數省會,房價絕對不便宜,哪怕是運東,很多新房也是 2 萬左右。

每套 100 平。

單價 2 萬左右。

單套總價 200 萬。

十幾套動輒 2000 萬 +。

量大質差。

資產數量非常龐大,但全部都是劣質資產。

看似房產全部屬於蘇州,但是再細分,吳江的房子就很一般了,能保值就不錯了,大概率這些是要貶值的,存在量大風險:

1、降價風險。

一套降價 20 萬,多嗎?不多,單套也就降價 10%,問題是,房源紮堆啊,十幾套房子的貶值還是非常驚人的,一年降價都是 200 萬 +。

2、月供 + 摩擦成本。

大家都可以算一下,除非你購買時間非常早,否則成本很大。哪怕你租出去,按照這幾年的租金形勢,月供低租金完全不可能。

兩大風險相加,問題來了:

降價帶來的巨大的風險。

月供和摩擦成本帶來的風險。

一句話,這十幾套房子,除非買的極早、成本極低,否則未來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價格會越來越低,甚至會吃掉你的成本。

因此,類似的資產必須盡快處理:

1、十幾套,至少處理一半,留足自住 2-4 套,剩餘可全部出清。

2、要麽置換到同一城市,蘇州園區、獅山學區房,6 套房產能置換 2 套左右。

3、要麽置換到更高的城市,杭州、上海,隻能打新,確實會比較難,名額門檻、首付門檻會很高,10 套房產能置換 2 套左右。

最關鍵一點:

1、買不買是第二步。

2、賣是必須,必須割肉買,中間的摩擦成本自己評估。

3

三四線的資產應該如何處理?

隻要不必要,全部放棄。

惠州、中山,放棄。

東北三四線都可以放棄,都是鶴崗的命。

江蘇鹽城、揚州、鎮江,放棄。

浙江溫州、金華、紹興,除了自住,放棄。

四川除了成都,放棄。

江西省都可以放棄,環江西經濟帶。

廣東除了粵港澳,全部放棄。

這些資產全部都是垃圾資產,務必放棄。

為什麽?

我舉一些這些城市中的代表:

江蘇的徐州、鹽城、揚州、鎮江,以及浙江的溫州、金華、紹興、麗水,這些城市應該是全國最牛逼的三四線了?名以上是三四線,但是實力完全不輸半數省會城市。

徐州,900 萬人口,8100 億。

鹽城,670 萬人口,6600 億。

揚州,455 萬人口,6700 億。

鎮江,320 萬人口,4800 億。

溫州,960 萬人口,7600 億。

金華,710 萬人口,5400 億。

紹興,530 萬人口,6800 億。

來來來,再對比一下:

沈陽,910 萬人口,7300 億。

大連,745 萬人口,7800 億。

太原,540 萬人口,5100 億。

石家莊,1100 萬人口,5500 億。

南昌,640 萬人口,6600 億。

昆明,850 萬人口,7200 億。

如果最好的三四線僅僅保值,那剩下的渣渣三四線,更不要心存幻想,你唯一的動作隻有一個:

盡快拋售。

盡快拋售。

盡快拋售。

4

垃圾旅居資產應該如何處理?

隻要不必要,全部放棄。

除了海南、雲南資產,幾乎都需要全部放棄。

有一個粉絲在大亞灣買了一套房,要知道,大亞灣也是深圳人的後花園,購買力非常強吧,環境也非常不錯,配套也完全起來了,結果呢?

1、多年不漲。

2、降價都賣不掉。

還有哪些旅居城市?

中國國境線至少 1.8 萬公裏,非常非常長,從大連到承德,從威海到青島,從連雲港到舟山,從漳州到大亞灣,最後到達防城港。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這些資產全部放棄。

全部放棄!

全部放棄!

全部放棄!

他們全部都在吃掉你的資金成本。

5

準一線、一線核心之外的房產,也是垃圾資產。

說一個武漢的例子吧。

這是武漢南湖 - 關山大道板塊的一個樓盤,也是武漢大漲之後的典型樣本,從 2017 年開始銷售,價格從 2017 年的 2 萬 2,一直拉升到 2022 年最新的 2 萬 8,5 年漲了 6000,平均一年漲幅 1000 出頭,5 年漲了 27%,不到 30% 的漲幅。

這是中建大公館過去 5 年的備案價格表:

2017.12.8,均價 21998。

2018.4.12,均價 21998。

2018.5.31,均價 21998。

2018.8.9,均價 21998。

2019.6.12,均價 24000。

2019.8.29,均價 24000。

2022.7.15,均價 27779。

高嗎?不高。

除了改善,武漢最典型的是學區房,尤其是頂級學區房。

這是過去 14 年複地東湖國際的價格表:

2008 年年底開盤價,6400-8000。

2010 年,三期天工係列小戶型 10500,天際大平層 278-357 平漲到 18000。

2012 年,四期五期,12000-14000。

2014 年,六期,89-133 平,14600。

2016 年,二手房成交價 2 萬 4-2 萬 8。

2017 年,二手房暴漲至 4 萬 -4 萬 4。

2018 年,8 期,新房精裝 3 萬 5。

2019 年,8 期,在售 122 平以上,精裝 3 萬 7 左右(3 萬 5-4 萬)。

2020 年 10 月,二手房成交均價 4 萬 -4 萬 2。

2022 年,二手房均價 4 萬 8-5 萬 5。

兩個時間點非常關鍵:

2016 年到 2019 年,漲幅 45%。

2019 年到 2022 年,漲幅 37%。

2016 年到 2022 年,漲幅 100%。

憑借著武昌實驗小學 + 武珞路中學的頂級加持,成為武漢頂級學區房。

目前,風險有二:

1、5-6 萬,武漢這座城市的能級有多少?

2、學區回調,主城降價,光穀降價。

6

1、不要心存幻想。

2、好城市垃圾板塊,好城市劣質資產,都要放棄。

3、之前買房成本低、單價低,虧錢無非是小虧,但是現在不行了,80% 的資產都是垃圾資產,隻要虧錢都是大虧,動輒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的虧錢。

4、很多樓盤看著掙錢,但要仔細算一下,6 年漲一倍,看著漲了,但你算算 6 年的月供 + 息差,極有可能衝抵你的漲幅。

5、2014 年之後,全國很多城市最多經曆了 3 輪漲幅,2015-2016 年漲了一波,2018-2019 年漲了一波,2020-2021 年上半年漲了一波,以深圳為例,這麽頂級的城市,看似漲了 3 輪,但是實際上中間也跌了 2-3 輪,對吧,之前漲的跌了多少?限售的房子還值多少錢,這些都是問題。

6、垃圾資產都必須處理,割肉處理,降價處理。

7、你現在割肉 10 萬能賣掉,明年割肉 30 萬能賣掉,後年割肉 50 萬才能賣掉,你選擇哪個?

8、最後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自己不成為接盤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