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過上神仙日子,太扯了

來源: 新周刊 2022-07-14 23:20: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535 bytes)

沒有 " 老板 " 的神仙日子,誰不想過?但樂視可能並沒有那麽值得我們羨慕。

近日,互聯網博主 @Fenng 分享 " 冷知識 ":現在的樂視仍有 400 多名員工,無 996,無內卷。有網友因此開玩笑說,樂視員工過著沒有 " 老板 " 的神仙日子。

@Fenng 分享樂視目前的情況。/ 微博截圖

很快,樂視方麵回應,網傳情況基本屬實,但還算不上 " 神仙日子 "。

樂視的回應。/ 微博截圖

這下實錘了,網友紛紛 " 酸成檸檬 ",壓根不在意樂視的謙虛。

網友評論透露出羨慕。/ 微博截圖

不久前,很多人聽到樂視的消息,大概率會發出疑問:" 它竟然還活著?" 從視頻網站起家的樂視,曾經高速擴張,但短短幾年就陷入債務危機,在市場上幾乎銷聲匿跡。

在這樣一家公司,員工怎麽過上了舒坦日子?

樂視:從起家到 " 躺平 "

互聯網上不乏 " 樂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的評論。縱觀樂視的發展曆程,有過很多個 " 第一 "。

2004 年,樂視網成立,是國內最早的視頻平台之一。

多年以後,人們回憶起樂視,所稱道的是它率先開啟了真金白銀購買影視作品版權的時代。這一 " 平台大量購置正版版權,而用戶付費收看 " 的盈利模式,使得其他平台紛紛效仿,後來會員製成為諸多視頻平台的一大收入來源。

2010 年 8 月,樂視網正式在創業板上市,也是當時最早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視頻網站。盡管相比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強勁對手,樂視隻能算是業內的二線玩家,但股價不斷上漲,公司很快就成功融資 6.81 億元。

此後,樂視便開啟了可謂瘋狂的擴張之路。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 視覺中國

樂視的創始人賈躍亭,有人稱他為夢想家,也有人罵他是騙子。但無論如何,賈躍亭講故事的能力在當時打動了許多人。他拉來商界大佬的支持,又請來了小半個娛樂圈的明星成為股東,不斷獲取新的融資,開拓新的業務。據《第一財經》調查,整個樂視體係到 2016 年下半年,累計融資規模超過 800 億元。

賈躍亭曾造出 " 生態化反 " 這個名詞,意圖表明樂視各大業務將糅合成為一整個生態,產生化學反應並釋放出巨大能量。2011-2016 年,在他的主導下,樂視網全麵布局,業務涉及影業、電商、電視、雲盤、體育、汽車、手機 …… 然而其中大部分並不具備行業競爭力。

通過進軍熱門行業,賈躍亭把樂視包裝成一個夢想,用宏大的 " 生態 " 故事打動了無數投資人。樂視網的股價節節攀升,2015 年總市值超過 1700 億元,成為當時創業板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但這份輝煌十分短暫。

就在樂視股價登頂後不久,賈躍亭多次減持股票,套現高達百億元。2016 年下半年,樂視網拖欠供應鏈貨款東窗事發,大量債務浮出水麵。2017 年年初,融創控股的孫宏斌投入巨資救場,依然沒能挽回樂視股價暴跌、巨額虧損的局麵。

樂視股價暴跌,曾引起社會震驚。/ 視覺中國

2017 年 7 月,賈躍亭出走美國,對於樂視的債務危機,隻留下 " 盡責到底 " 的承諾。《央視財經》炮轟其 " 一邊推概念股一邊套現,涉嫌欺詐 "。同年 12 月,賈躍亭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此後一直停留在 " 下周回國 " 的狀態中。

2020 年,樂視終被強製退市,最後時刻的市值僅 7.18 億元。但故事沒有結束,樂視仍然欠下廣大股東巨額債務。

2021 年春節,在一眾分紅包的 App 中,樂視獨 " 欠 122 億 "。

沒有 " 老板 " 之後

2021 年,前樂視視頻 CEO、現樂融致新 CEO 張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樂融致新與樂視網大約一共有 450 名員工,每個月支出薪酬大概 1000 萬元,一年的薪酬支出為 1.2 億元左右。

欠下巨額債務,卻沒有破產,而且還養得起平均年薪 26 萬元的 400 多名員工——樂視能形成如今的局麵,背後有著多重原因。職業經理人 " 自治 ",加上此前遺留的公司資產,讓樂視有了繼續運轉的可能。

賈躍亭走後,雖然曾有融創的孫宏斌、劉淑青等人短暫接手,但迫於形勢壓力,他們都很快卸任。目前,樂視最大股東仍然是賈躍亭。網友梳理錯綜複雜的關係,一句話總結便是:" 賈躍亭欠著樂視網的錢,樂視網欠著融創的錢。"

樂視現任董事長是年僅 35 歲的劉延峰,他同樣出身自融創。上任不久後,劉延峰就作為樂視法定代表人被限製高消費。2020 年初,劉延峰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致歉會上,明確提出接下來的工作計劃是 " 努力維持持續經營能力,全力對關聯方應收款項進行催收 ",稱要堅持向公司第一大股東賈躍亭追償。

換句話說,資曆較淺的劉延峰當董事長,大概相當於 " 背鍋俠 ",既是給樂視背債務,也是為樂視追債務。

由於仍然需要償債,樂視沒有破產。賈躍亭還是名義上的老板,而老板不在公司,那麽樂視某種意義上便進入了一種 " 自治狀態 "。

據媒體 " 最話 " 了解,如今樂視網的架構相比出事前僅做了一些縮減和優化,公司的具體事務均由各部門管理層開會決定,實際上董事長並不需要參與。因此,互聯網傳言的 " 沒有老板 " 也算得上是有一些根據的。

回過頭來想,2014 年樂視買下一棟大樓作為辦公地點,可能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

2017 年的樂視大廈。/ 視覺中國

自家有樓,公司不會因為債務交不起房租,員工仍然可以留在辦公室。而且,這棟樓還可以收取租金。公開市場信息顯示,樂視曾經拿出一萬平方米辦公樓招租,報價為每天 6.5 元 / 平方米。不過,據《時代周報》報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廈之前一半是自用,剩餘部分出租率不到一半,租金可以忽略不計。今年 7 月開始我們也要交租金了。"

2021 年 11 月,樂融大廈(此前名為樂視大廈)以 5.73 億元的成交價格被拍賣。

此外,樂視擁有眾多經典影視作品的版權,這很可能也是支撐它發放工資的一大資金來源。例如《甄嬛傳》的網絡獨家播映權就在樂視視頻,2018 年分銷給了優酷。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如今《甄嬛傳》平均每年仍能為樂視視頻帶來 1000 多萬元的收益。

樂視還擁有《甄嬛傳》英文字幕版獨播版權。

何況,樂視還有不少老本可以 " 啃 ":《太子妃升職記》、《羋月傳》、《白鹿原》等精品劇的獨家版權也在它手中。這幾年,樂視並沒有停止上新影視資源,轉而主打年代劇。公司年報顯示,樂視網 2021 年上半年新增了約 300 萬注冊用戶。

看起來,盡管受到曆史債務影響很大,樂視也還好好地 " 活著 "。資金和人力都有限,除了從各方麵縮減成本,還在堅守的樂視團隊正盡可能地嚐試一些新事物。

去年 11 月,樂視視頻發布 " 鯨群計劃 ",授權二次創作者剪輯旗下影視劇,鼓勵影視劇作品的二次創作和傳播。在硬件方麵,樂視還在繼續推出新品,包括手機、電視機、智能門鎖等。

樂視視頻與快手合作,鼓勵二創。/ 微博截圖

2021 年 12 月,樂視在內部公開信中宣布:" 在不考慮曆史債務影響的前提下,樂視已經實現了經營利潤和現金流的雙平衡。"

然而曆史債務不能不考慮。樂視所取得的盈利,雖然釋放了積極信號,但對於還債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如今的樂視,好像一隻背著笨重外殼的蝸牛,緩緩前行,而前麵是什麽,沒有人知道。

樂視的 " 神仙日子 ",全靠同行襯托

樂視員工的福氣,常在互聯網衝浪的吃瓜群眾並不是第一次聽說。

就在 2021 年 12 月,樂視旗下多個官方微博同時宣布給員工漲薪,高調宣稱將對標互聯網大廠。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是把 2020 年降的薪水漲回來了,但在互聯網大廠集體降薪裁員的大環境中,這份誠意難能可貴。

為生活所迫的打工人,相比公司盈利狀況,越來越在意工作本身的舒適度。一份不用 " 拿健康換錢 "、不拖欠工資、按時交五險一金的工作,就能令許多人心動。更別提,傳言樂視沒有內卷——眼看債務不知何時能還完,也用不著給老板和股東 " 畫餅 ",的確沒有必要 " 卷 "。

關於工作的段子。/ 豆瓣截圖

欠債以來,樂視被貼上 " 老賴公司 " 的標簽,但近幾年卻因為自黑和坦誠而逐漸扭轉了路人緣。樂視在數次事件中的表態,意外地拉好感。

樂視宣布漲薪時,官博自嘲。/ 微博截圖

今年,國內主流視頻平台接連漲價,樂視視頻於 6 月 23 日發布公告稱:" 樂視視頻會員不漲價,也沒有資格漲價。會員用戶不要求降價已是福氣,更何來漲價的勇氣?"

回應本次 " 躺平 " 事件時,樂視還認真地解釋了 " 沒有老板 " 的定義,稱自家公司 " 尚高攀不起 " 這個說法,完全沒有大眾印象裏獨屬於公司聲明的官腔,甚至還顯得平易近人。

不過,想要在這樣一家公司 " 養老 " 也並不容易。事實上,樂視在職員工數量的曆史高峰在 5000 人左右,經過大規模裁員和員工主動離職,留下的隻是少部分員工。到 2020 年第二季度,樂視才宣布未來不再有大規模裁員計劃。據《澎湃新聞》,如今樂視 400 多名員工中,接近 40% 是在職五年以上的老員工。

況且,這回樂視在每一個相關話題下借勢營銷,多少也讓原本網友的 " 自來水 " 變了一點味兒。又是為招聘直播做預熱,又是推銷新款手機,一些網友不免懷疑事件本身就是一次營銷策劃。也有人覺得,這下想進樂視也要 " 卷 " 起來了。

@Letv 在回應時直接帶上了發布新機的標簽。/ 微博截圖

# 樂視沒有 996 和內卷 # 登上熱搜後,博主 @Fenng 發博回應," 沒想到有些人能解讀成這些員工過的是‘神仙日子’,僅僅是‘沒有老板’,太令人哭笑不得了 "。

原來在大家的心裏," 躺平 " 的標準如此之低,每天隻工作 8 小時就能達到。什麽時候,一家公司不拖欠工資、給員工交五險一金、不用 996,就能成為值得羨慕的 " 業界良心 " 了?

員工想要一份滿足上述標準的工作,從來都不是什麽苛刻的要求。正如樂視聲明中所說:" 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有限的工作,這合情合理。"

" 神仙日子 " 可能與 " 沒有老板 " 關係不大,但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掀開了行業遮羞布的一角。996 和內卷,怎麽就成了一種流行趨勢?過去一直追求擴張的許多企業,除了追求上市和讓股東滿意之外,是否應該再多把目光放在自家員工身上一些?

畢竟,如今在努力工作使樂視維持運轉的,不是賈躍亭,而是眾多勤勤懇懇的中層和基層員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