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億外資的瘋狂獵殺中 中國鎳王笑到了最後

曆時三個月,青山控股、嘉能可和摩根大通史詩級的 " 妖鎳逼空大戰 " 終於來到了尾聲。

據 6 月 29 日消息稱,青山控股集團安全退出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大部分鎳空頭頭寸,持倉規模從事發時的超 15 萬噸峰值,縮減至 3 萬噸左右。

且這些空頭都不是通過摩根大通持有,溫州首富項光達攜青山集團全身而退,摩根大通割肉 1.2 億美元(約 8 億人民幣)出局。

今年 3 月 7-8 日,LME 交易的鎳價兩天暴漲近 250%,來到曆史新高 10.14 萬美元 / 噸,青山控股手握十餘噸鎳空單無法交割,一夜損失數百億美元。

緊要關頭之際,LME 出麵了,不僅立刻發布聲明取消 3 月 8 日所有場內外交易,還推出了原定於 2022 年 3 月 9 日的交割,隻不過即便將鎳價落在 55000 美元,青山控股也要虧損 50 億美元以上。

所幸因延長交割得空喘息,青山集團最終以 " 金融手段 " 化解了這次危機。

3 月 15 日,青山控股發布的聲明中稱,已經跟各參團期貨銀行達成了 " 不對青山持倉進行平倉及增加保證金,讓青山集團應異常市場條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減少持倉 " 的靜默協議。

而另一邊,摩根大通作為青山控股大量空頭頭寸的最大交易對手,這位核心參與者在四月發布的第一季財報中顯示,其與鎳相關業務出現了 1.2 億美元的虧損。

雖然摩根大通的發言人不願對此多做解釋,但從之後 " 青山控股的空頭並不為摩根大通持有 " 也側邊應證了:摩根大通已出局。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不能算徹底結果,隻能說暫告一段落,其一是青山倉位還未完全了解,如果鎳價下跌,指不定還能賺錢;其二是相關事件仍在發酵,LME 到目前仍是從下午開始交易,並未恢複,甚至未來還得麵對官司纏身。

畢竟青山集團是得到了救贖,華爾街交易巨頭們可是要炸了窩。

六月初的港交所公告中稱,旗下的 LME 和 LMEclear(倫敦金屬交易所清算)被美國知名對衝基金 Elliott Associates 索賠 4.56 億美元(約 30.54 億人民幣),同時還被華爾街交易巨頭、知名做市商 Jane Street 以 "LME 非法行為造成公司損失 " 的名頭提起訴訟。

對此,LME 的態度依然很剛:

" 當交易變得無序時,倫敦金屬交易所必須采取行動保護整個市場。"

如果青山集團的有驚無險是 LME 保護亂市的結果,那又是誰的狡猾奸詐在擾亂市場呢?答案在 LME 的嚴正剛直裏、在青山集團的不卑不亢裏,也在胡攪蠻纏的訴訟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