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了古風韻味的蘇州高鐵站,長長隔離柵欄盡頭一個人跡罕至的角落,孟祥鵬和一位蘇州的創業者席地而坐,隔著柵欄,他們聊了半個多小時,完成了投資人和創業者在投資中的麵訪環節,對孟祥鵬來說,這是一次很特別和特殊的經曆。
蘇州高鐵站,對孟祥鵬來說並不陌生,但這一次,防疫人員斬釘截鐵地告訴他絕對不能出站。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大廳,孟祥鵬拖著他一個藍色的20寸行李箱,想著如何完成他此行蘇州的出差任務,孟祥鵬給創業者打了一個電話,於是就出現了上麵的場景。
孟祥鵬是上海國際集團旗下國方資本的投資總監,主要負責半導體、先進製造、智能汽車、能源電力領域的投資。3月中旬,他在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前,給自己安排了一次12天8個城市的長差。
孟祥鵬的這次出差相當於在4月1日前給自己搶了一些時間,去完成一個重要項目的麵訪。4月1日後,大部分的上海投資人都宅在了家中,線上電話會議成為一種常態,效率很高,但在投資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線上完成的,麵訪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有消費賽道的投資人就因為隻有線上溝通,沒有麵訪而導致了一些信息的損失,4月份本來要投的一個項目就沒投進去而懊惱和遺憾。在灰犀牛和黑天鵝頻頻出現的當下,在投資圈,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投資人出手的節奏在變慢。
《深網》接觸的一些投資機構保持了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頻率和節奏,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這種常態已經變成了一種“快”,而有一些上海投資機構,減緩了投資節奏,加上兩個月的封控,使得他們錯過了這個春天。
6月解封,疫情帶給上海創投圈的影響遠未結束,投還是不投;投什麽不投什麽;投資的節奏如何把控,這些都是投資人當下需要麵臨的問題。
夏日已至
“未來20天的行程已經安排好了,南京、天津,北京,然後深圳、惠州、珠海、廣州、長沙、杭州、嘉興、蘇州,然後南京,合肥,而後回上海。此外,基金法務和運營的同事也都被派了出來,以便隨時開啟三方盡調”,6月初在合肥的孟祥鵬告訴《深網》。
當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即將劃上句號時,國方資本早早地預判了疫情對投資業務的影響,孟祥鵬和他的同事們先後在4月和5月離開了上海,去密集的再看一波項目,這樣跟其它投資機構比,在時間上他就有了相對地比較優勢。
國方資本成立於2017年6月,立足長三角專注硬科技產業投資,以“母基金+直投”一體化為特色的投資機構,目前管理資產規模182億元人民幣。孟祥鵬2020年加入國方資本,他曾在高通、紫光展銳等企業工作多年。
6月1日,華映資本的投資總監陳晗欣就可以上班了,在家待了兩個月,她期望回到辦公室,因為交通剛剛恢複,早高峰的時候並不堵車,自駕十五分鍾,她就到了單位。當天是輪崗製,陳晗欣見到了一半的同事。
陳晗欣,2021年加入華映資本,擔任投資總監職務,目前聚焦於大消費賽道。有十年PE/VC股權投資經驗,曾任職於中金公司,新天域資本及曜為資本。曾投資巨子生物、超級猩猩、瑞爾齒科、凱普生物等。
陳晗欣回到單位幾天後,道彤投資的投資總監林禎成在6月6日也回到了闊別兩個多月的辦公室。隔離之前,大廈的空調還是暖風,此刻已變成冷氣。
林禎成,2015年入職道彤投資,道彤投資聚焦於醫療賽道,林禎成有著多年醫健產業管理經驗。加入道彤後,投資了蘭丁智醫、漢諾醫療、大醫集團、韋拓生物、貝瞳眼科等多個醫健項目。
對林禎成來說,因為每周與同事們保持頻繁的線上視頻會議,並沒有久別重逢的感覺,但辦公室的衣櫃裏,卻還掛著同事初春時穿的毛呢大衣。似在提醒他,確實兩個多月沒來過辦公室了。辦公室裏的一切似乎沒變,但似乎又變了。
此時的孟祥鵬已經離開上海。離開上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先需要向所在社區寫保證書,還需要找到渠道聯係上有通行證的汽車或買到高鐵車票,而高鐵的班次數量也早已驟降,到達外地之後,還需經過長達14天的隔離。
不過,這也擋不住孟祥鵬離開的步伐。當時,上海到合肥的高鐵隻有一天兩班,他找了黃牛開始搶票,一張票300塊,黃牛加了約兩倍的價,即便如此,孟祥鵬覺得很值。
合肥對孟祥鵬來說,隻是一個中轉城市,他準備在合肥完成隔離後,再去全國各地出差。合肥是一個對上海中風險區域來的人比較友善的城市之一,5月中旬,合肥市就對外宣布,“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可以正大光明的來合肥。”
孟祥鵬傍晚從上海坐高鐵,晚上到了合肥南站,車站有專門為上海來的旅客開辟的特殊出站口,從車站到隔離酒店,全程都是閉環。接著,孟祥鵬在合肥集中隔離了9天。
“我在合肥隔離的這段時間,工作效率非常高,每天七點起床工作,三頓飯加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40分鍾”,孟祥鵬說,“我集中把線上需要做的工作做完了,這樣隔離結束後我就可以全力出擊線下了。”
孟祥鵬不會輕易去約創業者,他會把賽道裏這個項目所有的競爭對手、客戶和渠道都去了解一遍,然後他會思考對這個項目的創始人來講,國方資本從產業的維度能給這個項目哪些支持,然後換位思考,如果他是創始人,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是什麽?
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之後,孟祥鵬才會去約他想見的創業者見麵,“我們隻去見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和一流的企業家,他們才能給我們有價值的信息和洞見,對我個人也會帶來很多的啟發;剩下的時間我會見行業內的產業專家和一些上市公司的創始人。”
“我們在這些年的投資中逐漸發現,產業資本對項目和行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一些產業龍頭所投資或發起的基金擁有著對整個行業和優秀創業者的敏感度,也能為項目給予更深刻的幫助。總的來說,我們關注創業者,也關注產業,通過研究驅動深耕行業的係統性打法把我們認為賽道裏最優秀的創業者篩選出來,”孟祥鵬闡述。
對林禎成來說,“在家的這段時間,我感覺工作的時間比原來多很多,交通時間也省了,同事們都在線上,沒有了上下班的時間,沒了周末,也沒有了固定休息的時間。”林禎成告訴《深網》,道彤投資的同事基本都是這樣的一個工作狀態。
4月1日上海開啟全域靜態管理前,林禎成有同事就提前離開了上海,因此有推進的投資項目,就委托在外地的同事去完成麵訪,因此,這個春天,對林禎成來說,他的投資節奏沒有受到影響。
對專注醫療投資的林禎成來說,這期間,他感受到深圳、廣州、武漢等地的項目幾乎沒受到什麽影響,但在上海的創業項目受到的影響還是蠻大的,除了線下業務進展,也包括項目的後續融資進展等,因為線上能完成的隻是一部分,很多東西還是必須依靠線下推動的。
對陳晗欣來說,“這兩個月的投融資的節奏放緩了,對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時間表被拉長了。對創業者來說,過往可能有兩周的窗口期去見所有的投資人,做一個集中的路演,疫情下把更多的時間給投資人去了解企業。”
“一些項目的創業者也願意配合我們的節奏來做融資,被項目PASS掉的風險很低。”陳晗欣告訴《深網》。華映資本成立於2008年,早期投文化,2017年成立消費基金,投出了李子柒、自嗨鍋、和府撈麵、白小T、寵幸等新興消費品牌。
東邊日出西邊雨。對一些在上海的投資人來說,這個春天並不美好,一些原定在4月底之前完成交割的熱門項目因沒法簽字而失去了領投的資格,而被同行挖了牆角,也有一些投資人手頭的幾個項目都被疫情耽誤了,錯失了投資機會。
“封控期間,我就沒有看過新項目了,即使看了也很難到投委會。因為有一個環節一定要線下完成的,就是投資人和創業者線下麵對麵地訪談,因此,好幾個項目就這麽失之交臂了,”一家在上海的VC基金的合夥人對《深網》感慨。
孟祥鵬一年正式去麵訪的項目不超過50個,這些項目都是經過一番篩選後的,每個創始人會去聊三個小時左右。眾所周知,投資人一年接觸的項目過千是一種常態,但最後篩選出來能投的項目卻是鳳毛麟角。幾乎每個投資人都有一個信息漏鬥,對孟祥鵬來說亦是。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一級市場獲得投資金額最多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是,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以及IT,對應的投資金額分別是1927.25億元、1847.59億元和1577.46億元。
當下,硬科技領域的投資依然如火如荼,半導體和生物醫療尤為突出。這些項目背後的創業者——產業老兵、大學教授、科學家和名校畢業的創業者們,都被資本“搶”。
在3月初發現上海疫情擴大化之後,孟祥鵬調整了出差計劃,他把自己2022年上半年想見的創業者集中起來,用了12天跑了8個城市一一去拜訪創業者。
出差的這12天,孟祥鵬看了很多項目。國方資本的其他投資團隊成員也在忙碌著,圍繞半導體、數字智能和生物醫藥三個核心賽道,國方資本僅直投部分每年項目數量就在20個左右。孟祥鵬從蘇州回到上海後,他所住的小區已經“封”掉了。
孟祥鵬開始居家隔離,國方資本的團隊就線上開會,討論推進什麽項目。項目確定後,就開始啟動了線上的進一步交流和訪談。4月1號,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後,孟祥鵬開始推動全線上的立項,開始三方盡調,這在此前是從未有過的。
從3月15日到5月的上半個月,孟祥鵬所見的項目裏,有三個項目得到了實質性的進展, 5月底,一個項目已經到了協議簽署階段,另外兩個項目也到了協議階段。團隊在疫情封控期間先後對近10個項目展開盡職調查工作,並且召開了三次投決會,投資決策通過5個項目,過會金額1.75億元。
對國方資本來說,這個春天他們並沒有錯過什麽。
下一城
“現在很多機構確實是出差不便,再加上一些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對市場持觀望態度,甚至都去休假了,基本不出手,”林禎成告訴《深網》。
一係列因素都在導致了創投行業節奏的變緩。
5月下旬,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發文:今年,企業家和投資界情緒低迷。全球股市在過去幾個月大幅度回調,二級市場的動蕩造成很多一級市場在融企業難以定價,買賣雙方都無法給出有說服力的估值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優秀的項目進入了漫長的融資進程。
5月底,紅杉美國團隊基於當下的宏觀形勢以及各種壓力進行了一次分享,引發共情,他們提醒:“當下不是一個需要焦慮的時刻,隻是需要暫停和重新思考。”在這個黑天鵝和灰犀牛頻頻發生的當下,中國的創投行業似乎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這個2022年,對於VCPE行業來說,是有點冷的。近年來,中國VC/PE投資市場的熱度下降。清科數據顯示, 2022年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2155起投資,同比下降27.5%;披露投資金額為1968.2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7.1%。
凱輝基金合夥人段蘭春在告訴《深網》,“美國基金管理行業現在持牌的基金也就3000家左右,中國現如今有近2萬家,但資金管理規模卻僅僅是美國的1/12,中國基金管理公司還處於早期小散的一個狀態,這不是一個常態,必然會從無序到有序,洗牌和整合在所難免。”
段蘭春詮釋,“今年不同的基金和機構都在說投資節奏很緩慢,有的可能沒出手,有的可能隻投了去年1/3或者1/4的項目。一方麵是大環境的影響確實導致募資節奏變緩,子彈變少,投資人對子彈更要珍惜了,因為不知道下一顆子彈從哪裏來”。
段蘭春接著說,“另一方麵,整個市場的估值體係也在劇烈的調整過程當中,大家也不會輕易的出手,因為不知道估值體係有沒有糾正到位;再者,在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選擇暫緩等待時機也是一種策略。”
有不願具名的投資人表示,項目的估值在下調,有一家半導體企業,疫情前項目的定價是30億,4月份就變成了 22億~25億,現在定價差不多20億;還有一個項目,疫情前要價6億元,最終成交時3.5億。
“投資節奏的變緩我覺得也不是一件壞事,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被大環境推著走的人,我喜歡有比較充足的信息和時間來做判斷,謹慎地出手,而不是被項目的融資節奏和融資進度推著跑,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不少項目的估值也趨於合理化,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出手的機會。”陳晗欣對《深網》表示。
有投資人告訴《深網》:上海疫情期間,創業項目估值的下調大概在30%。這種狀況下,道彤投資並沒有慢下來,保持了往日的投資節奏。林禎成告訴《深網》,“從道彤的投資策略來講,我們並沒有隨大流,這部分原因也因為受到2020年道彤投資策略的影響。“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林禎成闡述,“2020年疫情剛發生時,一些投資機構也不出手,但我們保持自有的投資節奏,抓住機會,在此期間投資出數個優質項目。受此啟發,這階段我們也保持了同樣的投資節奏。”
6月16日,孟祥鵬出差來到了北京,他在北京安排的時間是兩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他幾乎都安排出去了,從清華到三元橋,從東邊的遠洋國際到二環的新城國際,創業者,產業專家,上市公司老總,他拖著箱子,從一個地方到下一個會麵的地方。
孟祥鵬告訴《深網》,“我準備6月22從天津出發,開啟20天出差的下一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孟祥鵬在與時間賽跑,在3月份的那一次出差中,與同行相比,他享受了時間差帶來的紅利,這次為期20天的出差,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