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 股神 " 突然堅決出手。
俄烏局勢焦灼之際,91 歲的 " 股神 " 巴菲特正在狂買石油股。最新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再度買入 990 萬股西方石油,耗資約 5.8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9 億元),持倉市值接近 98.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660 億元),持股比例攀升至 17.4%。華爾街分析人士猜測,巴菲特大概率會舉牌西方石油,甚至收購這家市值高達 566.4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800 億元)的石油巨頭。
當前全球能源局勢依然緊張,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稱,如果美國、歐洲的製裁促使俄羅斯實施報複性減產,全球油價可能會達到 380 美元 / 桶的 " 天價 ",這對於世界大部分地區而言,可能是災難性的。
歐洲的能源危機已經拉響了警報。7 月 3 日,據央視新聞消息,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公告稱,7 月 11 日至 21 日期間,將暫時關閉 " 北溪 -1"2 條天然氣管道支線。俄天然氣市場專家季伊萬 · 莫寧表示,受此影響,7 月 " 北溪 -1" 天然氣管道供氣量可能降至 13 億立方米,與 6 月相比降幅將接近 60%,或將再度加劇歐洲市場天然氣短缺局麵。
巴菲特又動手了
伯克希爾 · 哈撒韋最新遞交的文件顯示,6 月 28 日至 6 月 30 日期間,伯克希爾累計買入西方石油約 990 萬股股票,耗資約 5.8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9 億元)。
經過此次加倉後,伯克希爾總共持有 1.63 億股西方石油,持倉市值接近 98.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660 億元),對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攀升至 17.4%。
伯克希爾對西方石油的潛在持倉量或許更高。目前,伯克希爾還擁有價值高達 100 億美元的西方石油優先股,同時持有 8400 萬股認股權證,認股權證的行權價為 59.62 美元 / 股,已經略低於西方石油的最新收盤價(60.44 美元 / 股)。
如果西方石油的股價繼續攀升,伯克希爾大概率會行使認股權證,以低於市場價買入更多西方石油的股票,屆時伯克希爾對西方石油的總持股比例或將升至 25%。
自今年 3 月以來,巴菲特便非常堅定地大規模買入西方石油,行動的前 2 周便斥資超 70 億美元,買下了西方石油 14% 的流通股。目前,西方石油也已成為了伯克希爾第六大重倉股。
在國際油價持續飆漲、巴菲特大手筆掃貨的刺激下,西方石油的股價一路飆漲大漲,已經成為了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2022 年年內漲幅達到 109%,總市值升至 566.4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800 億元)。
以伯克希爾的平均成本(53 美元 / 股)計算,西方石油貢獻了接近 10 億美元的賬麵利潤。
對於這一筆交易,巴菲特曾回應稱,他閱讀了西方石油公司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記錄後,決定買入該公司股份,並坦言 " 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
巴菲特進一步表示,西方石油公司的運營進展、債務償還、股息上漲以及專注於產生長期、可持續的自由現金流等多個方麵都在吸引他。
言行合一,一直都是巴菲特的投資風格。因此,華爾街分析人士紛紛猜測,巴菲特大概率會舉牌西方石油,甚至最終收購整個公司。
Truist 分析師 Neal Dingmann 表示,巴菲特很有可能會買下尚未持有的西方石油剩餘三分之二的股權。一旦西方石油信用狀況改善,巴菲特可能會收購其全部股權。
西方石油或許是巴菲特 2022 年投資策略的一個縮影,其對能源股的投資尤為堅定。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逆勢加倉的 410 億美元中,近一半都是石油股,其中石油巨頭—雪佛龍亦是巴菲特大舉加倉的標的。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能源市場火爆的情況下,巴菲特大舉買入西方石油等能源股的邏輯主要有 3 點:一是為了應對通脹;二是石油具備一定的 " 消費屬性 ";三是俄烏局勢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國際油價仍存在上漲潛力。
油價繼續飆?
毫無疑問,2022 年最暴利的 " 印鈔機 " 自然是各大國際石油巨頭,美國總統拜登甚至痛罵石油巨頭 " 賺的比上帝還多 "。
以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為例,其於上周五披露的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潤可能達到創紀錄的 18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206 億元),環比將達到翻倍增長。
而國際油價上漲的勢頭,或許還將繼續。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稱,如果美國和歐洲的製裁促使俄羅斯實施報複性減產,全球油價可能會達到 380 美元 / 桶的 " 天價 "。
目前,七國集團正在敲定一個複雜的機製來限製俄羅斯石油的價格。但摩根大通認為,俄羅斯很可能會通過減產原油、減少出口而給西方帶來痛苦。如果俄羅斯供應減少 300 萬桶 / 日,將使基準倫敦原油價格升至 190 美元 / 桶,而最壞的情況下,俄羅斯減產 500 萬桶 / 日可能意味著原油價格將飆漲至 380 美元 / 桶。
因為,在此之前,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已經警告稱,如果 G7 對俄油限價,隻會進一步推高國際原油價格。
摩根大通表示,考慮到俄羅斯強勁的財政狀況、居高不下國際油價,俄羅斯減產 500 萬桶 / 日,或許並不會不過度損害自身經濟,但這對於世界大部分地區而言,可能是災難性的。
與此同時,OPEC 有限的增產能力,是國際油價攀升的潛在風險。根據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信息,阿聯酋、沙特兩國幾乎無法增加石油產量:阿聯酋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極限;沙特的日產量隻能增加 15 萬桶;兩國在未來 6 個月內沒有太大增產能力。
據外媒報道,拜登政府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分析和模擬油價達到 200 美元 / 桶時,可能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麽。
因為,當前美國原油庫存已經拉響警報。根據 EIA 的最新數據,庫欣的原油庫存已經降至 2014 年 10 月以來最低。同時,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庫存已經降至 4.979 億桶,為 1986 年 4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金融博客零對衝指出,以目前戰略石油儲備釋放的速度,拜登政府將在 10 月結束壓製油價的幹預措施,屆時油價很有可能在美國中期選舉前幾天達到 200 美元 / 桶的創紀錄價格,而美國汽油價格將達到 10 美元 / 加侖以上。
歐洲再遭巨大威脅
當前,歐洲的能源危機已經拉響警報。
7 月 3 日,據央視新聞消息,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日前發布通告稱,7 月 11 日至 21 日期間,將暫時關閉公司負責運營的 " 北溪 -1"2 條天然氣管道支線,進行常規維護。
" 北溪 -1" 是俄羅斯對歐洲主要輸氣管道,此舉將加劇歐洲市場天然氣短缺。俄天然氣市場專家季伊萬 · 莫寧表示,受暫時關閉消息影響,7 月份 " 北溪 -1" 天然氣管道供氣量可能降至 13 億立方米,與 6 月份相比降幅將接近 60%。
需要指出的是,6 月中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技術原因為由,把 " 北溪 -1" 管道輸往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減少近 60%,一度令歐洲市場緊張。
受俄氣供應縮減的影響,作為歐洲天然氣基準的荷蘭 TTF 期貨價格,相比此前的平均水平,漲幅已超過 800%;電力市場也異常緊張,德國 2023 年交付電力的價格,相比過去 5 年的均價漲幅已達到 600%。
而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情況尤其嚴峻。近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警告稱,天然氣市場的動蕩,可能會擴散到更廣泛的領域,並將其與 2008 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危機相提並論。
事實上,歐洲的能源危機正引發越來越大的衰退警告。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將在 2022 年最後一個季度陷入衰退,主要原因是天然氣流量減少的風險。
德意誌銀行 ( Deutsche Bank ) 也認為,歐洲經濟體正麵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放緩帶來的新一波重大衝擊,這可能將通脹推高至比當前創紀錄數據還要更高的水平,並將德國拖入衰退的軌道。
德銀分析師表示,持續的天然氣短缺將在能源配給的背景下,加大德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風險,並暗示歐元兌美元匯率 " 明顯下行 "。
當前,市場已開始對歐洲經濟衰退進行定價,大量歐洲公司債正處於不良交易水平,市場對歐洲公司償債能力的擔憂情緒正在加重。
基於 ICE Data Services 指數的計算顯示,2022 年 6 月,處於不良交易水平的歐洲公司債規模就增加了一倍多,達到 400 億歐元,較 2021 年的 60 億歐元規模猛增近 6 倍。
摩根大通表示,歐洲債券市場已經迅速轉向對經濟衰退的定價,市場的貸款條件急劇惡化,且這種惡化已經開始向更高等級債券市場蔓延。
此前,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表示,正通過一攬子信貸衍生品做空歐洲、美國的公司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