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萬套、鄭州15萬套,二手房迎來新一輪踩踏

不救二手,必死無疑。

高層在樓市的幾個問題上,明顯失算了:

1、新房太急功近利。

去年旱死,今年澇死,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圖太明顯了,你越是救市,我越是覺得底還沒到,未來可能更低,你不買我不買,房價還能降 200。這就是最底層的聲音。

2、二手房卻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又是另外的旱死澇死。

新房死命救卻沒效果,二手房很有效果卻不搭理。

總是希望用行政命令,去完成市場經濟的救市。

1

什麽是絕戶網?

" 絕戶網 " 是一種捕魚的網,指那些網眼極小、往往都在一兩厘米左右的漁網,這種漁網會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

漁業部門規定,漁民出海捕魚應用直徑超過 39 毫米的漁網,但中國漁民捕魚時普遍使用的都是直徑不足 1 厘米的漁網,這種漁網被稱為 " 掃地窮 "、" 絕戶網 "。

它不僅網孔極小,入水後還會越沉越深,形成一條直線,像掃帚一般隨著漁船的移動而 " 掃蕩 " 所經過的海域,可將 2-3 厘米長的小魚也全都撈上來。

" 絕戶網 " 捕魚是一種毀滅性的捕撈方式,嚴重地破壞了水域的正常生態平衡。

一方麵,過度捕撈小魚小蝦,使得它們無法長大,斷絕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麵,以小魚小蝦為食物的大型魚類,也會因為覓不到食而無法正常生存,甚至會造成瀕危海洋生物的滅絕。

長期使用這種漁網捕撈,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是不可逆的,使海洋寸草不生,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得到修複。

休漁養海、停止使用 " 絕戶網 ",應該是每一個漁業人員共同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否則不僅絕了魚蝦,也斷送了自身的出路。

低首付就是某種意義的絕戶網。

原本 100 萬的房子,首付 3 成需要 30 萬,買不起的人可能猶豫一下,但是現在 2 成就能買到了,一下子降了 10 萬首付,買房的人就會比之前多很多。

但是這是一個陷阱。

因為這幫拿著 20 萬喜滋滋買房的人不知道,他們的月供增加了多少。

普通人對月供的壓力毫無概念。

2

二季度 50 城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 15%:

5、6 月貝殼研究院監測的 50 城二手房成交量連續環比增長,環比增幅分別為 14%、25%(6 月成交量通過 6 月 1 日 -20 日的成交數據預估獲得),二季度成交量比一季度增長約 15%。

但,依然不樂觀。

1、在大周期中依舊處於穀底。

2、價格下降雖然收窄,但依然在降。

未來依舊不樂觀,體現在這幾個數據中:

1、預計今年 6-12 月,帶動 2022 年全年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銷售額同比降幅約 9%、19%、14%;

2、全國商品住宅累計銷售額將為 13.8 萬億元,較 2021 年下降 15%;

3、考慮到二手房市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今年二手房銷售額同比降幅可能更大,將比 2021 年下降 20%。

我很納悶。

為什麽一直沒有救二手房市場的政策?

對吧,你能看到大量的政策,一窩蜂的湧入了新房市場,全部都在去庫存,限購限貸限售限價全部放開,甚至比之前的口子更大了,利率也降到最低了,首付比例也能拉到最低。

為什麽不能把精力放在二手房市場呢?

我猜啊,原因有三:

1、不懂。

2、難度太大。

3、不出效果。

因為不懂,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救市,這就是為什麽去年敢一刀切的將二手房斬斷,這樣的做法不可謂不粗暴,何必呢?

難度太大,二手房市場比新房市場的流程更多,涉及人員更多,利益群體更多,救市起來太複雜了,不是幾個政策就能救起來的。

二手房都快旱死了,至今沒有澆水。

經濟的本質在於交易。

隻有交易了,才會有流量,才會有費用產生,才會有收入誕生。

否則,一潭死水的市場是不可能火起來的。

去年的二手房指導價實在是太過於嚴厲,太過於一刀切。

深圳。

廣州。

合肥。

成都。

西安。

一刀切的二手房指導價對於市場降溫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但是過於一刀切的做法,直接導致大量的購房者處於擔驚受怕的市場之中。

我想賣房子,賣不動。

我想買房子,不敢買。

整個市場處於多空對峙之中,浪費了大量的精力。

3

這是合肥最近幾年的成交數據:

這是廣州最近幾年的成交數據: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

合肥 5 月二手房 9 區 3 縣銷量最高漲幅 194%。

3 月,2279 套,

4 月,1385 套,

5 月,2352 套。

廣州,合景臻頤府,最高價 13 萬,最低價 7 萬,當然了,這是特殊房源,正常價應該在 8、9 萬,但是市場情緒已經在這裏了,降價就是一種趨勢。

情緒到了,說啥都沒用。

現在很多城市的二手房都很難賣,這是事實。

最典型的案例是深圳,其實現在深圳的價格已經低了很多,但是按照追漲殺跌的市場情緒,90% 的買家還是非常猶豫,就是不進場,非得等到 7 折房子出來才去買。

還有幾個非常典型的數據是:

1、全款很多。

2、大戶型很多。

都是被市場逼迫。

4

舉個例子,深圳。

很多人說深圳就該被懟,房價就該降一降,市場就該冷一冷。

對嗎?對,但隻對了 20%。

剩下 80% 不對,因為這隻二手房指導價的槍全都瞄準了買家,尤其是剛需買家。

很多人以為深圳炒房客遍地走,到處都是炒房的,是個人都是炒房的,因此才會認為深圳二手房指導價就該出。

其實不對,深圳真正成交的的大頭是 500 萬以下的房子。

而恰恰是 500 萬以下的房子中,大部分肯定是剛需,如果這隻槍隻是瞄準了剛需,那說明這支槍必然瞄錯了人。

廣州、西安、合肥、成都,也是如此。

針對房價高,完全正確。

針對剛需,不完全正確。

比如:我房子本來值 500 萬,你非隻讓我賣 300 萬,好呀,看似首付 90 萬就可以買下,但是 500 萬和 300 萬中間還有 200 萬,也需要掏出來。

也就是說,我是剛需,窮鬼,但是我需要拿出 290 萬,將近 6 成的比例去買下一套房,首付比例至少是原來的 2 倍。

誰有這個能力?

這跟何不食肉糜有什麽區別?

5

過去是新房市場,黃老爺作為唯一的老板賺的滿盆滿碗。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2021 年之前的二手房非常好賣,很多人都不想掛出去賣,因為房東知道價格一定會漲,而且新房都在郊區,毛都沒有的地方,這幾年全都趴下了,賣不動。

黃老爺手裏的有貨,百姓手裏也有貨。

怎麽辦?

先讓胡萬告訴鵝城的百姓,百姓手裏的貨不值錢(二手房指導價),你再讓兩大家族發個聲明,從黃老爺這拿貨,借錢;從百姓手裏拿貨,不借錢(二手房縮緊放貸),這樣一來,百姓錢不夠隻能從黃老爺您這拿貨。

你肯定會說,這樣一來,黃老爺的口碑砸了。

那簡直是太小看黃老爺了,這個生意砸了,可以換個生意。

誰有貨,跟誰做生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