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的熱門專業,四年後成了“天坑”

來源: 深燃 2022-06-30 23:00: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21 bytes)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宛其

編輯 | 李秋涵

今年高考成績一出分,周岩的爸媽就開始悶悶不樂。周岩的分數隻比第二批本科線高 40 分,沒法複製家裏大兒子的發展路徑:考上北京理工大學,報考熱門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去待遇不錯的國企,還拿到了北京戶口。

" 去一個二本院校,再選一個熱門專業補救吧 ",周岩這樣安慰家人。但實際上,他對有哪些熱門專業並不清楚。目前能做的,就是拿著一本厚厚的《高考誌願填報指南手冊》研究,再在網絡上看看有哪些熱門專業推薦。

為何人人都瞄準熱門專業?

據教育部數據,2022 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 1193 萬,比去年增加了 115 萬,是恢複高考後,報考人數最多的一年。填報誌願也是一場隱形的競爭。考生和家長們絲毫不敢怠慢,畢竟在某種程度上,專業決定行業,而行業決定薪資。

熱門專業的確在就業上有優勢。城市數據團數據顯示,2021 年到 2022 年所有招聘職位中,某類專業有明確需求時,工資會出現溢價。其中,航空航天專業、口腔醫學和數學排名前三,工資溢價在 10% 以上。而在倒數十名中,中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公共管理等專業,工資出現 " 負溢價 ",達到 15% 以上。這都讓不少學生和家長在選專業時,對熱門專業青睞有加。

為了報考上熱門專業,還催生出一條填報誌願的產業鏈。近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常見的提問是:我家小孩今年高考考了 600 多分,希望大家給個意見,到底選什麽專業好?

但選上熱門專業,就意味著未來的求職之路一帆風順嗎?

在深燃接觸的熱門專業畢業生裏,有的進入大學之後,才發現所學專業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有的念上了當年追著報考的熱門專業,大學四年快就業才發現,熱門專業已經涼涼,變成 " 天坑 " 專業,為此懊悔不及;有的則是在父母施壓下填報了熱門專業,到了大學隻能默默忍受煎熬,反而沒有享受到念大學的樂趣。

一心報考熱門專業,就像一場賭博,有人賭贏了,但也總有輸家。

卷完分數,開始卷專業

在高考分數已成定局之時,選一個熱門專業,被不少人視為 " 補救 " 未來職業發展的二次機會。

現在,為了填報熱門專業,學生和家長不惜付費找輔助填報誌願的機構。據深燃了解,機構的收費少則幾百,多則上萬。在十年前,這類機構還未大規模興起時,考生們更多是靠著向身邊的人打聽,來選擇專業。

2013 年,楊小勇在填報誌願時,不懂怎麽挑選專業,父母也不懂,隻能在親戚之間打聽。有人說土木工程專業很火,就填報上了。

這個專業在當時的確小有熱度。千禧年之後,房地產行業迅速發展,帶動高校土木、建築專業的火熱。楊小勇說,2013 年,他聽說初級技術員就能達到 1.5 萬元 -2 萬元的月薪水平。

嬌嬌畢業於上海一所 211 學校,念的工商管理專業,也是靠 " 打聽 " 來的。

那是 2011 年,複讀一年後,她終於考出 628 分的成績,遠超一本線。家裏人非常重視選專業這件事,父親還專門打電話請教在上海的親戚,讓在大城市的他們給個意見。最後,綜合多方意見,父親給她報了當年熱門,並且被認為適合女孩子讀的工商管理專業。

這個專業的熱度持續了好幾年。根據百度熱搜 2022 年高考大數據,2013 年、2014 年、2015 年,工商管理專業都躋身熱門專業 TOP5 裏。

有的則是機緣巧合念上了熱門專業。

吳優來自高考大省山東,2011 年參加高考,考了近 600 分。在填報專業時,家裏人不懂,老師又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她隻能憑著感覺填,認為經濟類專業和錢打交道,未來就業應該不會差,所以填報的專業都和金融行業有關,最終被財政專業錄取。

程乘目前研二,馬上就要畢業了。他還記得,填報誌願時,跟家裏人聊起自己想學管理,希望以後能成為管理層。不過,在真正填報誌願時,還是覺得這個念頭不切實際,就沒敢往上寫。

看著填報誌願手冊,他報了當時在工科較為熱門的機械自動化、電子通信、數字車床專業,最終被排在第三誌願後麵的測繪專業錄取。" 當時我印象很深刻,開學軍訓完後一周,全院開會,院長在台上講話,說我們專業在全國排第二 ",他說,入學之後,知道自己的專業好像不錯,才安心。

讀了熱門專業,也並不輕鬆

考生們在高考完短時間裏做的這個決定,可能影響著他們接下來走的路。

那些讀了熱門專業的人,有的會在學習吃力時,感到後悔。

進入大學之後,吳優說,雖然商科的數三,相比數二、數一來說,已經簡單很多,但自己的數學並不好,微積分學得很吃力。她發現,每次期末考試,數學基礎好的同學,可以不用很努力複習,就能順利通過考試,但自己要提前兩個月準備,才能通過。

程乘也有相似的經曆。他說," 從大一甚至到大二上學期,每周每天的課都是很滿的,一周可能就隻有一兩節課的空閑,相對來說,測繪算是一個交叉學科,上的課比較雜,數學、物理、力學、計算機相關的都要學,知識點還比較難理解 "。有時課上老師講的他跟不上,晚上還得再自己花時間消化一下,不斷地做作業練習。

有人念上了熱門專業,內心並不喜歡,大學過得很痛苦。

嬌嬌當時聽了父母的話,選了工商管理專業,她說,上了大學才發現,整天學習不喜歡的專業有多煩惱。工商管理屬於商科,對於理科生的她來說並不難,但她並不喜歡企業經營和管理。

她喜歡看韓劇,從初中開始,就經常給劇中的女主角設計漂亮衣服。可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報考設計相關的專業不實際,還很可能因為自己的 " 任性 ",浪費了得之不易的高分。所以,在父親給她填報工商管理時,她並沒有反對。

讓她感到一絲好運的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是紡織專業,她也喜歡和這些專業的人做朋友。大學期間,她沒有勇氣轉專業,更別提向父母表露自己真正的想法。" 當時就希望大學四年快點結束,可以直接工作 ",她說。

還有的人,在讀了大學後,才發現所學的專業,就業並不樂觀。

例如,土木工程和建築專業曾火爆一時,曾火爆一時。一位虎撲網友提到,自己 2002 年入學時,全國才 40 個學校有建築學專業,到 2007 年畢業時,全國有建築學專業的學校已經達 100 個。在隨後的時間裏,畢業生人數逐漸增多。

楊小勇在土木工程專業念到大三才發覺,這個專業將來就業需要下工地,工作起薪可能隻有幾千元。他說,隻有極少的師兄還待在設計院,或者去國企,大部分同學都轉行或考研了。他不得不為自己謀出路。

他也是後麵才悟到,他們老家位於中部地區的農村,資訊相對落後,在他 2013 年填報誌願前後,其實土木工程和建築專業已經走下坡路,但家裏人獲得信息的渠道有限,也沒有能力做判斷,還在接收好幾年前的信息,並以此為參考填誌願。

畢業前夕,他連專業實習都沒去,直接決定考計算機專業研究生,以此改變未來的職業發展。

十年熱門專業變遷,

誰抓住了潮水的方向?

報誌願時選擇熱門專業,如果畢業時市場熱度還在,在就業上的確會有一定優勢。

畢業後,吳優選擇了和本專業金融有關的工作。她來到北京,直接去了一家私募公司實習,後來順利轉正。她回憶,為了迎合公司的戰略,自己接觸過不少崗位,做過直銷、營銷策劃、營銷支持等,大部分的崗位都是被動安排的。

好在回報還不錯。在薪資上,她入行時,起薪就有 1 萬 -1.5 萬。現在工作四五年,收入更高,一個月能拿到五六萬,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業績報酬。她表示,這跟行業的發展階段有關,進入時市場好、行情好,會有一些溢價。

雖然讀了熱門專業,也有不少人選擇了轉行。

嬌嬌畢業之後,拋開工商管理專業,直接去了一家快消服裝品牌做品牌顧問。但轉型之路並不順利。

她那時才發現,這份看似和自己夢想接近的工作,其實和自己理解的服裝設計有很大的差別。她來自小城市,她調侃,雖然在上海生活了四年,但自己根本就不懂 " 時尚 ",學生時代自己畫的那些服裝設計就是在玩,等到真正進入行業,她才發現自己連基本的色彩知識和服裝款式都不知道。

工作一年之後,她徹底轉行,到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做銷售。" 現在不喜歡談夢想,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錢才實際 ",她說。

實際上,不少學生和家長對專業、就業規劃是缺乏認知的。" 初高中把學習當作全部,唯一目標就是考個好大學,考完之後,才去想學什麽專業,來不及了 ",楊小勇感歎。

時代的變遷,身處其中的考生和家長們很難有直接的感知,非專業人士也很難對熱門專業的未來發展做準確預判。

最直接的例子,根據百度熱搜 2022 年高考大數據,十年時間,高考熱門專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 年開始,熱了多年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法學等人文社科專業,已經不再在 TOP5 之列,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大數據技術等。2022 年高考熱門專業 TOP5,分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學。

跟隨潮水的方向走,對個人來說並非壞事。

從土木工程轉到計算機專業,楊小勇跟著就業需求變化,轉換專業,也導致他後來的職業道路更順暢一些。本科畢業之後,他就瞄準互聯網行業,雖然 2020 年已經接近互聯網行業紅利的尾聲,但他自知本科階段已經落後,在研究生時期很努力,更加注重競賽和實習。在畢業時,他順利拿到了大廠近 50 萬年包的高薪 offer。

" 比去事業單位的同學高了不止 3 倍 ",楊小勇表示,刷脈脈時他也發現,對比同行,自己拿的薪資在大廠也算高薪。

隻是,有的專業在填報誌願時火熱,但在四年後已經是另一番光景,這需要考生在選專業時,把時間線拉長來看。並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自己的興趣、性格並不匹配,即便讀了熱門專業,職業生涯也不一定能一帆風順。這需要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多問問自己,適合什麽、喜歡什麽。

" 學師人才誌願填報 " 創始人楊帆對深燃說,在給考生意見時,他們會支持大家報考熱門專業,但並不支持大家報考熱門 " 大類 " 專業。" 現在大熱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科技類領域,代表著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但大家一股腦的全都去報了,會內卷嚴重," 他表示,如果考生要報考這些熱門專業,他更建議選擇熱門專業裏的具體小項專業,比如大數據專業,是由從前的統計學專業加計算機的技術整合而成的新興專業,同樣有發展空間。

" 熱門專業 " 的迷信還在持續。

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一位博主提問:兒子今年高考考了 608 分,希望給個意見,選什麽專業好?帖子底下,有不少人解釋哪些是 " 天坑 " 專業,給出的結論是:理科就盲選計算機專業。

程乘說,師兄師姐好多都去互聯網公司做開發,奔著搞錢去。他剛讀研時,也想去互聯網行業,先積累一些財富。但今年畢業他發現,現在互聯網公司都在提 " 降本增效 ",甚至連互聯網實習也很難找," 我也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 996 的工作,每天晚上待到很晚,我坐都坐不住,自己不適合這種工作環境 "。

他的求職思路現在已經轉變:往體製內靠,如果實在不行,就去國企;不再瞄準北上廣,他打算定居在武漢。

時代變幻下,選擇專業是新的起點,但接下來的路,還是得自己走。

* 題圖及文中配圖來源於 unsplash。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優、周岩、嬌嬌、楊小勇、程乘為化名。

大學,該怎麽選專業?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