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貝殼股價突破50港元,創曆史新高

來源: ZAKER 2022-06-23 22:30: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555 bytes)

財聯社 6 月 24 日電,港股貝殼股價突破 50 港元,創曆史新高,現報 51.3 港元 / 股,漲 4.48%。

相關閱讀:

貝殼,等待下一個春天

作者丨易浠

編輯丨韓忠強

2021 年 5 月 20 日,隨著貝殼創始人左暉的離世,一些人認為,作為中國產業互聯網成功的樣本,貝殼的命運會因此來個大拐彎。其實,即便貝殼沒有突來的變故,它也有清醒的認知:一個組織不可能永遠處於高潮。

近一年以來,無疑是貝殼的多事之秋。除了行業變遷的衝擊,給貝殼帶來影響外,新的繼任者彭永東,如何帶領數萬名貝殼員工,堅持做 " 難而正確的事 ",是擺在他麵前的難題。

5 月 31 日,貝殼迎來了二次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受大環境等因素影響,貝殼 2022 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125 億元,同比下降 39.4%。貝殼的第二增長曲線裝修家居業務,則逆勢增長 54%,收入達到 8.6 億元。

在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相國良看來,貝殼的虧損是短期的," 市場因素是給行業和企業帶來經營挑戰的核心因素。隨著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修正政策的落實,以及資金麵的寬鬆,房地產市場大環境的改善,會帶給貝殼相對比較好的表現。"

當地產寒冬到來

2021 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震蕩不已,從小陽春到快速冰凍,全年呈現一個 " 倒 U 型 " 的市場狀態,這打破了房地產以時間為單位的調控周期的慣例。疊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與地產行業息息相關的中介行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調整。

整體活躍度與交易規模下降中,整個房產中介行業處於收縮狀態。不僅一些中小房產中介選擇閉店關門,就連一些頭部房產中介機構,如中原地產、21 世紀不動產等,也采取了降薪、裁員、關店等壓縮成本的舉措。貝殼也未能幸免。

除了遭遇房地產降溫等因素外,貝殼還麵臨著更多的麻煩。一方麵,中美審計監管分歧,引發了投資人對中概股的非理性拋售;另一方麵,做空機構渾水還發布了針對貝殼的做空報告。麵對這些難題,貝殼一一應對。

2021 年 8 月 12 日,IPO 一周年的當天下午,貝殼管理層決定回港上市,項目內部代號命名為 " 鳳凰 "。2022 年大年三十,貝殼正式密交,並在同一天,公布了針對渾水做空報告的調查結果。為了在資本市場持續增長,2022 年 5 月 11 日,貝殼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以 " 雙重主要上市 + 介紹上市 " 形式返港的中概股。

今年 5 月 31 日發布的這份財報,是貝殼回港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在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貝殼的營收和成交額雙雙下滑。即便如此,貝殼的表現,還是超過了市場的一致性預期。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全國二手房市場 GTV 同比下降 52%,同期,貝殼存量房交易 GTV 同比下降 45%。

克而瑞數據顯示,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 47.6%,貝殼新房一季度 GTV 同比下降 44%。由此可見,無論是新房市場,還是存量房市場,貝殼都略好於市場水平,在寒冬中有抵禦觸底的韌性。

 

由於存量房及新房交易業務相對穩健的表現,貝殼第一季度總營收 125 億元,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因存量房業務中平台收入占比提升,貝殼第一季度毛利率,環比由 16.4%,提升到 17.7%,毛利超市場預期 15%。

從 2021 年下半年開始,貝殼更注重效率和利潤,而非規模。5 月 31 日,貝殼第一季度業績會上,彭永東直言,下一階段鏈家要以提升效益為目的,力推 " 大店模式 ",優化部分虧損門店,鏈家繼續 " 縮小 ",相應人員效能也會得到提升。

貝殼今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後,雖然有人對貝殼的發展持有謹慎態度,但更多專業機構給出了買入評級。摩根士丹利是其中一家,其分析師 Steven Tsai 在研報中指出,預計隨著疫情緩和,被壓製的購房需求將得到有力釋放,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隨著 6 月多地防疫政策的放鬆,預計銷售將恢複,貝殼下半年利潤率,也將季度性環比提升。"

傑富瑞也對貝殼維持買入評級,其分析師 Thomas Chong 預計,隨著市場的恢複,公司下半年盈利能力將增強,抵消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市場疲軟表現。

為下一個春天到來

行業周期變化,是每一家企業的大考。比起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最關鍵的是在行業寒冬中,找到價值回歸的方法:新的運行模式,新的增長點。一如萬達從重資產運營模式,轉為輕資產運營模式;又如比亞迪,從傳統燃油車企,轉向新能源汽車。放眼房產中介行業,為了下個春天的到來,一些機構也在自我改變。

比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愛我家對經營策略進行複盤,確定了以聚焦和長板為核心的思路,並在 2022 年年初提出了 " 三個一 " 的工程。中原地產為應對房地產市場下滑的情況,不僅逐步收縮業務,還對公司的人事進行了大調整。

盡管這些中介機構也在求變,但在外界看來,它們更多是在原有模式上的調整。具有自我顛覆特色的貝殼,卻是個例外。真房源改革不透明的房產中介市場、脫胎於鏈家的貝殼找房的橫空出世,是貝殼前兩次的自我顛覆。為打破危局,貝殼在 2011 年 11 月,進行了第三次自我顛覆:推出 " 一體兩翼 " 戰略。

" 一體 "(房產經紀事業群)對應的是核心的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服務," 兩翼 "(整裝大家居事業群和惠居事業群)則包含了家裝和普惠居住(主要是長租公寓)兩塊新業務。" 兩翼 " 被貝殼當作第二增長曲線。

隸屬於普惠居住板塊的貝殼租房,目前主要承接的是一些政府相關的工程。如 2022 年 2 月 10 日,貝殼宣布其投資共建的首個青年公寓項目,在上海徐匯區落地,項目總體量達 2978 套。家裝被貝殼當作第一發力點,是彭永東要 " 翻越的第二座山 "。

據中金證券研報,目前,我國家裝市場規模超 2 萬億元。未來五年,家裝市場預計維持近兩位數的複合增長。在某種意義上,家裝與房產中介,都是一個非透明、體驗差的市場。現在家裝行業的混亂現狀,就是二十多年前的中介亂象。

而貝殼具有標準化、數字化改造的機會,它具有海量房產信息資源、巨大的用戶規模以及服務黏性,是家裝公司的天然入口。其實,對於家裝這一萬億級的藍海市場,貝殼早就開始了謀劃。

2020 年 4 月,貝殼正式發布旗下家裝服務平台 " 被窩家裝 "。2021 年 7 月,貝殼宣布將收購頭部家裝品牌聖都,並於 2022 年 4 月下旬正式完成。截至 2021 年末,聖都家裝已經覆蓋全國 31 座城市,開了 110 家門店。貝殼認為,聖都家裝能夠擴大與豐富被窩套餐覆蓋產品規模和類型。

 

武漢貝殼簽約中心的簽約經理鄧麗君,見證了貝殼全新業務模式的快速鋪開。在一單業務中,經紀人簽約了二手單之後,當場給客戶贈送了家裝優惠券,並提供設計、免費量房等增值服務。客戶很感興趣,表示想去聖都的家裝展廳去看一看。

在陪同客戶參觀完定製家居、家裝展廳之後,經過專業服務和談判,客戶選擇了聖都的家裝服務。就這樣,1 個二手房買賣單,變成 1 個二手單 +1 個定製家居單 +1 個裝修單的 3 連環單。在鄧麗君負責的簽約單中,家裝業務單量已接近二手房單量的一半。

一二賽道的協同效應正在凸顯。今年一季度,貝殼家裝家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54%,達到 8.6 億元。合同額同比增長 63%,季度簽約單數近 6500 單,同比增長超 50%,單均價同比增長 8%。而中裝協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家裝行業總產值同比下降約 25%-30%。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認為,貝殼業務協同、導流的空間挺大,家裝業務未來有持續高增長的潛力,可以被視為高潛力業務。從買房到裝修,是一個鏈條上的,數據上可以打通變現。

不過,貝殼也麵臨著不小的挑戰。家居家裝行業高度分散,競爭者眾多,而且涉及到線下的獲客、施工等很多複雜的環節。對貝殼來說,如何做到家裝流程標準化並大範圍複製開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他們憑啥足夠樂觀?

隨著一體兩翼的戰略推進,貝殼不僅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居住服務的 A 麵價值,更要通過家裝業務來反哺經紀賽道的 B 麵價值。貝殼以何將這種模式做大做強?

" 我們在過去 21 年裏,迭代了產業互聯網一整套從零到一的方法論,對每個節點關鍵能力的搭建,過程中團隊節奏的把握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 彭永東在貝殼 2021 年業績溝通會上說," 這套方法論,讓我們在各個新業務領域的拓展上充滿信心。"

貝殼的新業務也提振了經紀人們的士氣。在對貝殼 1.8 萬經紀人進行調研後,空白研究院聯合貝殼研究院在 5 月 26 日,發布了《經紀人信心指數報告》。報告顯示," 戰略性新業務市場前景 ",對房產經紀人職業信心起到顯著提振,新家裝、新家居業務助力與融合,將會成為 2022 房產經紀人提振職業信心的新引擎。

 

作為鏈家網的開拓者,彭永東身上有著明顯的互聯網氣質。據貝殼人描述,他基本不穿西裝,而是穿毛衫或公司文化衫,有股理工男和碼農範兒。但自從接棒貝殼以來," Stanley(彭永東)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有溫度。"

從貝殼的財務報表上可以看出。身處行業寒冬中的貝殼,盡管今年一季度持續賬麵虧損,但在 " 過冬 " 的籌碼頗為充足。截至一季度,貝殼的各項可被視作準現金的資產金額,超過 700 多億元。

這主要包括短期受限資金 68 億元,短期投資理財 268 億元,現金及等價物 166 億元。另有長期投資 245 億元,這些長期投資雖然計入非流動資產,但實際上主要由一年以上的銀行定期存款及等同資產構成,所有也可以被當作準現金。

上述 700 多億元的準現金,占貝殼總資產的 70% 以上,能覆蓋貝殼同期 328 億元的總負債。從這個角度來看,貝殼賬麵的虧損規模,不會對貝殼的持續經營構成威脅。貝殼在冬天也準備充足背後,源於它曾體驗過沒錢的痛苦。

2008 年,金融危機來襲,中國樓市哀鴻遍野。彼時,仍是北京本土房產中介的鏈家,賬上隻有五六千萬現金,但每月基本要一千萬元的開支。也就是從那時候起," 保守的現金流政策,把儲備做厚一點 " 成為這家公司的長期策略。

" 他對一線員工同樣關照。" 在貝殼工作的一名員工,向媒體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去年夏天,一名貝殼北京總部的基層員工,因家人患病急需手術,卻苦於找不到床位。該名員工在朋友圈求助的信息,恰好被彭永東看到。彭永東立即幫忙協調,當天晚上安排醫院,第二天一早手術。最終,這名員工的家人轉危為安。

在兼具理性和感性的繼任者的掌舵下,貝殼對自己的發展也有清醒的認知。以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為例。在貝殼看來,從短期來看,公司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先豎著做,對行業進行線上化和流程標準化改造;再橫著做,推動全行業的參與與合作。

 

但從長期來看,三大支柱過分捆綁,最終也可能會麵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麵。貝殼的管理層,也看到了這種弊端。2022 年一季度業績分析會上,貝殼方麵表示,協同帶來的增長效應的確比較可觀,但不希望未來一直是這種狀態," 將會平衡業績增長和風險管理的雙重目標 "。

其實,貝殼創造的價值,決定當下和未來,市場、投資者對它的評價,以及被需要的程度。公認的是:未來,國企和民企對於渠道的依賴是確定的," 隨著城市不斷向外延伸,開發商項目缺少與終端購房者的連接,這更加(能夠)體現中介渠道價值。"

如今,貝殼所麵臨的處境是:希望與困難同在。對彭永東來說,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