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商場,終成美食城

來源: 新周刊 2022-06-20 23:12: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062 bytes)



走進商場,曾經那股“高大上”的香水味不見了,鼻腔裏,都是食物的煙火味。/視覺中國

你愛逛的商場,有幾層分給了餐廳?

近兩年,商場對購物達人們越來越不友好了——走斷了腿,可能才發現一整棟樓裏全是餐廳,除了一鼻子的油煙味,到頭來一無所獲。

前陣子,許久沒在線下購物的我,就猛然發現一家廣州老牌商場裏的零售店所剩無幾,優衣庫、H&M、耐克幾家大型連鎖服裝店裝點其中,剩下的空間都成了餐飲行業的地盤。

從一層至八層,天南地北的連鎖餐廳星羅棋布,恍惚之間,以為自己撞進了美食大世界,沒有一個角落不在誘引你的味蕾。

天南地北的連鎖餐廳星羅棋布,恍惚之間,以為自己撞進了美食大世界。/小紅書

傳統商場裏的化妝品、服飾、鞋包呢?不好意思,可供選擇的店鋪屈指可數,曾經風光無限的“購物中心”早已徒有虛名,唯一能夠滿足顧客的,隻有他們的食欲。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全國各地的購物中心。根據大眾點評的最新數據,僅北京朝陽大悅城就有餐廳、飲品店179家,每天前來打卡吃飯的年輕人成為商場顧客主力軍,近年來新開業的商場如合生匯、麒麟新天地,餐飲數量已然趕超其他零售店鋪;而餐飲業,也成了萬達廣場近年來的吸金王。

餐飲行業已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的引流神器,也成為“沒落商場”的救命稻草。

走進商場,曾經那股“高大上”的香水味不見了,鼻腔裏,都是食物的煙火味。



餐飲業,也成了萬達廣場近年來的吸金王。/視覺中國

虧損的商場,

隻能靠它盈利

“以前是逛完商場,順帶吃個飯;現在是吃完飯,順便逛圈商場。”

在廣州市最熱鬧的商圈之一“江南西”,這裏最大的商場富力海珠城已經被餐飲行業霸占,樓層導覽圖上,零售店鋪在一眾餐廳中,存在感極弱。

這個曾經被稱為“裝下整個商圈期許的shopping mall”,如今成了周邊白領工作者的超級食堂。下班時間,各家餐廳的“等位戰”競爭激烈,排隊動輒幾十桌。相比之下,一樓的服裝配飾店顯得黯然失色。

正是因為餐飲行業的大規模進軍,才讓這座商場在工作日也擁有罕見的人氣。

靠餐飲業“救場”,是各大傳統商場的常用手段,本身並不為奇。但當下商場餐飲業的擴張,正在顛覆購物中心的“主客”關係——餐飲成了主角,而零售業淪為配角。



廣州的富力海珠城,曾被稱為“裝下整個商圈期許的shopping mall”,如今成了周邊白領工作者的超級食堂。/大眾點評

杭州的老牌商場天工藝苑,上世紀90年代初期曾是杭州營業額Top3的商場,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藝術品商場;但到了2016年,天工藝苑成了“浙二對麵的美食城”,唯一的價值就是為周圍的居民、患者提供聚餐服務。

近些年來,全國頭部的購物中心,如大悅城、萬象城,也在逐漸加大餐飲占比。小紅書上,各大商場的“購物攻略”已經被“美食攻略”取代。就連被稱為“實體店最後的希望”的奧特萊斯,也開始向餐飲行業盡情敞開懷抱,用美食吸引消費者入場。

如今,餐飲美食可以占到一個商場麵積的一半以上,這個數據,放在十年前的商場業態裏,簡直是不可思議。

2007年,北京的西單大悅城首次開張,11層的購物中心,有3層留給了餐飲,引起圈內的巨大爭議——這麽多的餐廳,會不會拉低購物中心的調性,會不會擠壓大悅城的利潤?

當時,西單大悅城的餐飲招商負責人劉冰說過:“餐飲商戶給的租金比較低,占用麵積大、租期長,裝潢、設備、人員成本又高,從利潤角度看,很不劃算。”



11層的西單大悅城,有3層留給了餐飲,引起圈內的巨大爭議。/視覺中國

但就是這種“不劃算”卻給大悅城帶來了意料之外的人氣,開業之後,占地麵積不大的冰淇淋品牌DQ冰雪皇後單日能夠賣出2000多份冰淇淋,營業額近3萬元,大大超出了商場經營者的預期。

2010年後,電商全麵崛起,線上購物開始普及,傳統的百貨商場遇冷,隨著實體零售業式微,越來越多的老牌商場麵臨“閉店潮”,而那些僥幸存活的購物中心不得不調整新的發展思路。

首先,“賣貨”不再作為商場的第一目標,更重要的則是:如何吸引客人駐足停留?比起互聯網電商,購物中心的獨家優勢在於“實體空間”。因此,為消費者提供不可替代的“空間體驗”才是購物中心的大勢所趨。

於是,“體驗經濟”成了購物中心的王牌,從文化空間到餐飲空間,不僅可以幫助商場引流,還可增加顧客的停留時間。其中,餐廳作為最具有親和力的場所,能夠讓囊中羞澀的年輕人也擁有“逛商場”的底氣和自信。

根據龍商網於2015年發布的報告,餐飲業態占比購物中心的“三分之一”,已成常態。



比起互聯網電商,購物中心的獨家優勢在於“實體空間”。/小紅書

但這一比例,仍在增長。疫情暴發後,消費者的各類需求被進一步“線上化”,從買菜到零售、教育到娛樂,此時,嚴重依賴線下實體空間的消費需求,僅剩聚餐與社交。

根據谘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2020 年,全國有近一半的大型商場出租率低於70%,2021年,購物中心的出租率雖有所回暖,但空置率仍為21.1%,超過業內的空置率“安全線”,盈利能力堪憂。

曾經背靠地鐵、黃金商圈的商場,開始頻繁出現“店鋪轉讓”現象。

餐飲成了最後的“客流製造機”——拿萬達商場的數據來說,2019年,美食產品就為萬達貢獻了31億人次的客流,僅次於時尚產品的40億人次。疫情之後,餐飲的“引流”能力,還在持續升高。



餐飲成了最後的“客流製造機”。/小紅書

而購物、餐飲、娛樂“5:3:2”的購物中心業態的“黃金比例”正在被悄然改寫。

對於那些日漸冷清的購物中心,隻能靠餐廳“渡劫”。

餐飲太多,

商場不好逛了

奇怪的是,盡管疫情讓原本就不景氣的購物中心雪上加霜,但另一方麵,商場仍在默默開張。

據贏商網的數據統計,2021年全國新開的商業建築麵積超3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共有545家;截至2021年底,全國購物中心數量多達5387家。商圈連得越來越近,而商場數量也早已趨於飽和。

這麽多的購物中心,真的有那麽多人去逛嗎?答案必然是,隻能靠餐廳“支棱”。



商圈連得越來越近,而商場數量也早已趨於飽和。/pexels

與此同時,商場時尚領域的零售品牌開始縮減。商場越來越不好逛——幾乎成了時尚潮人、掃貨達人們的共識。

但換在十幾年前,百貨商場名副其實,“百貨”絕對是商場的主打。想起小時候,每次進商場,一樓永遠飄蕩著大牌香水、化妝品的高貴氣息,緊接著就會受到一股眼花繚亂的視覺衝擊波,市麵上最精致漂亮的衣服、鞋子,各類玩具、電子產品,目不暇接。

而頂樓才是美食城,存在感低並且小心翼翼,生怕油煙味竄到商場下麵。因此,商場的美食區域一直都是購物中心的“邊緣人”。

為什麽要把美食區放在頂層?因為餐廳的承租能力較低,而商場的租金,恰恰和樓層成反比。

極盛時期的大型商場,僅女裝就有3層,少淑裝、淑女裝、中淑裝,化妝品、鞋子、包包各占一層,逛到腳底起泡,也不嫌累。吃飯歇腳,隻是逛商場的附帶功能。



一樓永遠飄蕩著大牌香水、化妝品的高貴氣息。/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

商場之間PK的自然是零售品牌——為了尋找一個喜歡的品牌,有的人可以開車一個多小時,去特定的商場看貨。但在網購時代,這樣的“盛況”不再存在。

彼時,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入駐大型商場的條件極為苛刻,收益也不見得有多好,隻有海底撈、小肥羊這樣的大型連鎖餐廳,以及上得了檔次的西餐廳,才能拿到商場的“準入證”。

然而,隨著吸引力不複往日,商場租金開始向餐飲行業降下身段。肉眼可見的是,餐廳的樓層逐漸“下沉”,甚至從二三樓起,就開始有諸多餐廳向你伸出橄欖枝,而越來越多的零售品牌開始撤櫃,僅2019到2020年短短兩年時間,就有Esprit、Forever21、Topshop、Mango等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撤出內地市場。



在商場裏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早已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小概率事件。/pexels

一個深有感觸的體驗是,在產品迭代日新月異的當下,商場裏的服飾、鞋子仍舊是小時候的那些“老品牌”,很多零售品牌的設計感早已不再出眾,甚至趕不上淘寶裏隨隨便便的獨立設計潮牌。

在商場裏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早已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小概率事件。

如今,很多購物中心裏的購物、餐飲的比例已經趨於1:1,於是“去商場購物”也變成了一件非常Old School的事情。



短短兩年時間,就有Esprit、Forever21、Topshop等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撤出中國內地市場。/小紅書

購物方式瞬息萬變,

唯有吃飯永遠不變

疫情解封之後,什麽行業複蘇得最快?除了Tony老師的理發行業,“吃”才是大家最迫切的需求。

上海疫情解封後,即便餐廳不能堂食,但人們還是寧願攜帶一塊午餐布,甚至直接蹲坐在台階或草坪,與友人一起吃飯、飲茶。

雖然外賣早已成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外賣始終不能替代餐廳,因為餐飲店鋪滿足大家的不僅是吃飯需求,更多的則是社交需求。深夜擼串、啤酒炸雞,以及喝咖啡、點奶茶,最終的指向是人,與現實生活中的好友社交、見麵,這種情感的真實連結,永遠無法被線上活動所取代。

2021年,財經作家吳曉波提出“購物中心消亡論”,因為傳統的商場業態,無法適應當下的新消費趨勢。



傳統的商場業態,無法適應當下的新消費趨勢。/小紅書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尼爾森IQ(NielsenIQ)發布的《2020-2021年度中國購物中心消費者洞察報告》,雖然2021年商場的客群人氣回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光顧頻次和停留時間也有所延長,但是顧客的平均消費額卻在下跌——隻逛不買,幾乎成了一個不可修改的事實。

商城越發被稱為人們的“線下試衣間”,如果商場裏有合適的東西,先去網絡上查查價格,再下手也不遲。

和餐飲深度綁定,是購物中心“自救策略”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普通購物中心的輻射率十分有限,想要吸引方圓5公裏內的消費者,餐飲是最好的選擇。

王健林說:“好的購物中心是吃出來的。”這話不假,那些端著姿態、專注賣貨的傳統百貨商店,下場都不太好。



想要吸引方圓5公裏內的消費者,餐飲是最好的選擇。/視覺中國

不過,不僅是商場需要餐飲業,餐飲同時也需要商場。想當年,黃記煌、西貝蓧麵等一係列餐廳,都是從街邊“出走”入駐購物中心之後,才在全國打出了響亮的品牌。

不能入駐大型商場的餐廳,不是好餐廳——雖然是片麵之言,但也從側麵說明,這家餐廳的連鎖化程度、知名度都有待打開。

或許,淪為“美食城”的商場,不需要大家的眼淚和悼念,反而說明,浪潮過後,留下的才是人們最核心的需求——任憑購物方式瞬息萬變,但吃飯,是永遠不變的人間真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