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親曆者講述,縣城為什麽沒有前途?

來源: 米宅 2022-06-12 20:36: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607 bytes)

5 月有一個文件重磅出世,《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文件一出,很多朋友都認為這是縣城的重大利好。或許將來回縣城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縣城究竟有沒有前途?值不值得回去發展呢?其實大家心裏都有答案。

接下來,我來講述兩個在縣城發展的年輕人的真實經曆來印證你的答案。

1

我有一個遠房表妹就住在北方某縣城。

她家原本的周邊農村的,後來因為想要過那種城裏人的生活,就在離家最近的縣城買了房子。

縣城的房子有個特點,很多都沒產證。

沒證怎麽交易呢?

她說," 都是全款買的。50 萬的房子,先付 30 萬,剩下的 20 萬,一年還 5 萬,還四年。過戶手續就是私底下簽個買房合同就行了,房子就是自己的了。"

沒有到房管局辦理合法手續,萬一將來賣家反悔了怎麽辦?

她說," 怎麽會呢?上一家也沒任何手續啊。"

她看我一臉不相信,就說," 小縣城的很多房子都是這麽交易的。縣城哪有什麽二手房市場呢?"

後來縣城規劃了一個新區,挖了河,修了濱河公園和中心廣場。

她在幾個玩得比較好的朋友的慫恿下又買了一個 " 知名 " 開發商的新房。後來這個項目停工了。

" 已經停工六七年了,到現在也沒有複工,已經爛尾了。"



她說," 這套房子也是全款買的,花了六七十萬。"

為什麽不貸款買?

她說,"小縣城裏買房不流行貸款,大家都是全款。當時賣的可火了,開發商聲勢造的也很大,開盤的時候還請了縣裏領導。都以為這個開發商大有來頭,後來出事才知道,不過就是當地一個在外打工的包工頭掙了點錢,回去包裝了一下,就變成了從上海來的開發商。"

她說," 其實像這樣的項目在她們那種小縣城很普遍的。大家都見怪不怪了。當然也有交房的,就算交了,很多也還是辦不了房本。有說土地性質的,有誰被抵押的,總之問題很多。"

她買房掉坑的這些情況我是都知道的。但其實我更好奇的是,她哪兒來的這麽多錢?我大概給她算過了,兩套房子差不多 120 萬了,她一個在家奶孩子的家庭婦女,她哪兒來的錢買?

後來隱約聽家裏人說,大概是他老公工作還不錯。是那種專業技術類的工程師。單位福利也很好,所以在外頭一年能掙二三十萬。再加上外麵借點,就買了。

以前見她,她總說自己無債一身輕,在小縣城裏吃喝不愁。

但,這兩年見麵發現她總是唉聲歎氣,沒有了前幾年的瀟灑勁頭。

她說,她老公這幾年收入沒啥變化,隻漲年齡,不漲工。還有就是所在行業這幾年不太好,收入不穩定了。

看她悶悶不樂的,我想安慰她說,其實年輕人最開始工作的幾年是工資收入增長最快的幾年,然後過了 30 歲整體變化就不大了。大家都一樣的,尤其是你老公那種半體製內,收入確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

但這話說出來,好像也不是安慰人的,聽了似乎更紮心。所以我就沒說,免得她知道得太多,更不快樂。

不過這幾年她不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多。

孩子逐漸大了,要考慮上初中了,於是就動了陪孩子去省會上學的念頭。因為玩得好的幾個好姐妹都是這樣的做的。

後來我就陪著她看房。剛開始她表現得很積極,後來就不積極了。

原來,這些年她家裏其實沒存下什麽錢。所以如果要在大城市買房,就要把縣城的房子賣一套。

可是到賣房的時候她才知道縣城的房子有多難賣。根本沒人問。哪怕降價,比買的時候還便宜 10 萬,也沒人買。

兩套房子都賣不出去,自然在大城市買房的想法隻能作罷了。

可是孩子上學終究是大事啊。

於是她就想做點小生意,賺點快錢。

在縣城能做什麽生意呢?可能也就開店這一個出路了。

於是她就開了服裝店。

怎麽說呢?生意特別不好。

她說不開店不知道,縣城真的沒啥消費力,年輕人不多。逢年過節的可能會有一波旺季,大部分時間根本連房租錢都掙不到。

她也想過開蛋糕店、開美容美發店,後來都作罷了。

我就勸她可以先去上班。她說縣城除了公務員、老師、醫生收入還可以之外,就沒啥像樣的工作,工資都很低,也就是三四千。

後來她總結說,在縣城要麽就去體製內上班,要麽就當老板。當老板行不通,於是她就動了進體製內上班的想法。

不過很快也放棄了。

她說小縣城裏體製內都是沾親帶故的。你沒啥關係,沒啥背景的,根本沒戲。

後來她也憑借自己善交際的能力,認識了幾個當地小縣城了有點名氣的有錢人。

不過後來她說,縣城裏的有錢人是真有錢,不過他們喜歡和體製內的人玩兒。像她這樣的終究是進不到人家的圈子的。玩兒幾次,自己都不想去了,沒意思。看著他們的生活眼紅,回家淨生氣了。

她後來給我說,其實小縣城裏有生活的瀟灑的,體製內的小頭頭們,還有當地那些有錢人,在小縣城都是橫著走,想幹啥就幹啥。那才是過的真瀟灑的。像我們這樣的,家裏沒錢,也沒資源進體製內的,在小縣城真不好過。要工作沒工作,要收入沒收入。想辦個啥事求爺爺告奶奶的。

她後悔地說," 當初要是直接就去大城市就好了。"

其實我也想告訴他,可能你真的去了大城市,生活也會很艱難。大城市的工作也不好找,大城市也是有錢有權的人好辦事。

但我想到她老家縣城那兩套房,就覺得對於她這樣的家庭情況,大概率還是大城市好些。

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從農村,從縣城出來的,在大城市安家置業的人,就包括我們自己也是。

至少我們大概率買的房子是有產證的,至少我們買的房子大概率是能交房,能辦證的,能貸款的。然後過了幾年,還能置換一套更大房子。然後孩子至少在大城市上了學,然後我們再努努力盡量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她呢?她最好的十年青春,也包括他老公的,都默默無聲的用兩套 " 不動產 " 埋掉了。

如今人到中年的她,似乎比青春期更迷茫了。

其實,表妹並不是個例。是曾經廣大農村男孩女孩去縣城安家生活的寫照。

2

我還有一個遠方表哥在南方某縣城當公務員。

她和我的北方表妹家庭情況不一樣。他的父母、叔伯、姑姑等都是體製內的人。

他到了婚嫁的年齡,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和他家家庭情況差不多的老婆。

婚後生活過得不錯,他們的收入也都不錯。

表哥說,他們縣算是經濟強縣,有很多製造企業,也有兩家上市企業。按理說當地的收入應該不錯。但其實,人均收入很低的,也就四五千吧。而且縣城收入很不均衡。

比如體製內普遍月收入 1-2 萬,年收入 20 萬以上,但普通的去工廠打工的,哪怕是去上市企業打工的工人,平均工資也就是五六千塊錢,一年也就是六七萬塊錢。

除了收入不均衡,還有一個就是體製內機構裏人太多了。像他們縣還不多 100 萬人,但縣財政供養的在冊的人員,就有一萬五千多人。

雖然表哥是體製內的,但他自己也說,靠著財政吃飯的一群人和貢獻財政收入的一群人的工資收入是完全不匹配的。這種現象放眼全國都適用。

他還說,其實他們這種南方縣還算好的。北方一些縣城體製內和體製外普通打工人的收入差距更大。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在縣城托關係找門路進體製內非常普遍的原因。

還有一個現象是,縣城體製內的陰盛陽衰的局麵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女性能占到三分之二。

當然不是對女性有什麽偏見,但事實就是機關單位裏有太多混日子的人,真正懂業務,幹實事的人很少了。

除了男女比例失衡,還有一點是,年輕人沒有下基層調研的意識,幹什麽事都要先做了 PPT,寫各種想象中的報告。尤其是部分的年輕女性公務員,已經把躺平寫在了臉上。

不管辦什麽業務,都是各種表格給你,你自己去填就好了。就算是上頭交代的要找的數據,也都是直接就把表格發給企業會計去填,而真的需要填什麽卻一問三不知。

朋友也會開玩笑問表哥,既然你對公務員這個群體這麽有意見,你幹嘛還擠破頭的要當公務員。

他說,就是因為自己是體製內的,才更知道做老百姓太難了。所以才更理解當初父母為自己安排這一切的苦心。他說將來他也會這樣為他的子女安排。

像他們這樣的縣城公務員家庭,去了大城市,他們什麽都不是,但在小縣城,他們收入高、門路廣,生活得很瀟灑愜意。

3

以上就是在縣城生活的表哥和表妹的故事。

大家也不用去猜測是哪個縣城,因為這是普遍現象。你放在全國絕大多數的縣城都適用。

所以是哪裏重要嗎?不重要。

重要的是,聽完親曆者口述,你覺得縣城有未來嗎?你還會想著會縣城創業發展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