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喬布斯都覺得尷尬

來源: 新周刊 2022-06-02 21:04: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499 bytes)

" 虛虛實實 " 的蘋果造車,最近居然又有了新動態。

這個披著神秘外衣的造車項目,每當出現任何最新進展,很快就會成為網絡焦點,讓所有人都投去好奇又炙熱的目光——蘋果汽車,又有戲了嗎?

汽車江湖裏沒有蘋果汽車的身影,卻處處藏著與其有關的大猛料。

這個始於 2014 年的造車計劃,從立項的第一天開始就披著神秘的外衣。人們想要了解蘋果造車的最新進展,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爆料人的隻言片語,或者從某些媒體的獨家報道中拚湊得出。

人們想要知道蘋果造車的一切,幾乎隻能靠小道消息。/Unsplash

也正如此,每當蘋果造車出現了任何進展,很快就像 " 明星塌房 " 一樣成為網絡焦點,足夠吸睛——" 虛虛實實 "的蘋果造車,居然又有了新動態。

而最近的這一輪新動態發布得特別密集,光是團隊內部的人事變動就有兩次。

5 月 26 日,美國科技雜誌網站 The Verge 報道稱,前特斯拉 Autopilot 軟件工程師 "CJ" 摩爾(Christopher "CJ" Moore)加入蘋果擔任項目主管不到一年便已跳槽,目前已經擔任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和軟件公司 Luminar 的副總裁。

而在同月月初,蘋果才剛剛從傳統汽車大廠裏成功挖角。彭博社今年 5 月的報道稱,曾在福特汽車任職 31 年的女高管 Desi Ujkashevic 加入蘋果,領導蘋果汽車項目的研發和自動駕駛安全工作。公開資料顯示,這位女高管在福特期間就負責過數款福特車型的內飾、外飾、底盤和電氣部件的工程設計。

與蘋果造車有關的最新消息,此前還停留在今年 3 月 15 日。常年爆料蘋果相關內容的分析師郭明錤判斷,蘋果汽車團隊 " 已經解散有一段時間 ",而要想趕上在 2025 年實現量產的目標,團隊 " 必須在接下來的 3 至 6 個月之內重組 "。

郭明錤常年追蹤蘋果的動態,往往一發推特就被媒體瘋轉。/Twitter@mingchikuo

5 月更新的兩則動態,讓 " 蘋果汽車團隊已經解散 " 的判斷似乎不攻自破,也讓所有人都投去好奇又炙熱的目光——蘋果汽車,又有戲了嗎?

蘋果的汽車夢

和蘋果在數碼端的所有產品完全不同,蘋果的造車計劃猶如暗夜行走的 " 隱身人 ",對外幾乎緘口不言。

唯一一次公開提及,是在 2017 年蘋果第三財季的財報電話會上,蘋果 CEO 蒂姆 · 庫克首度證實其造車計劃 " 泰坦計劃 "(Project Titan)的確存在。

提到蘋果的造車念頭,不能不花些筆墨提及改變世界的 " 靈魂人物 " 喬布斯——追溯到喬布斯執掌蘋果的時代,蘋果的汽車夢就已經顯現端倪。

《喬布斯傳》中記載,喬布斯的養父擅長修理汽車,喬布斯從小跟他混跡在車庫。盡管比起修車,喬布斯更感興趣的是車內的電子設備,但在耳濡目染之下,喬布斯對汽車產生了自己的理解、追求和情懷。

車房裏長大的喬布斯,有著自己對汽車的理解、追求和情懷。/ 視覺中國

喬布斯最喜歡奔馳和保時捷兩個汽車品牌,他欣賞奔馳的設計,自己曾擁有一輛永遠沒有牌照的銀色奔馳 SL55 AMG ——之所以 " 永遠沒有牌照 ",是因為喬布斯發現當時加州的法律規定新車上牌期限是 6 個月,於是便與汽車租賃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每 6 個月換一台同型號同顏色的車輛。

當然,喬布斯對汽車的理解、追求和情懷,成了其日後設計蘋果產品的思維源泉。比如第一代 Mac 誕生之前,喬布斯對經典車型大眾甲殼蟲情有獨鍾,將不過時的經典設計當成追隨目標,甚至還要求蘋果產品的電路板印刷排列必須十分精美——盡管用戶從來都看不到它們。

畢竟 " 偉大的藝術品不必追隨潮流,它們自身就可以引領潮流 ",喬布斯的潮流美學的沿用範圍,也在消費電子市場規模瘋狂擴張的年代,從電腦延伸到了 iPod,然後延伸到了改變世界的 iPhone。

喬布斯是一個想要改變世界、追求顛覆性創新的人,造車的夢想一直紮根在心中從未抹去。2007 年,在去掉公司名稱裏的 " 電腦 " 二字後,喬布斯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裏提出造車的想法,與別人頻繁討論造車的可能性,甚至還將汽車和 iPhone 作類比:" 汽車有電池、電腦、引擎和機械結構,而 iPhone 也有這些東西,甚至還有引擎。"

但彼時恰逢美國汽車工業低穀,加上之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帶來的資金萎縮,蘋果的造車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直到 2014 年喬布斯去世三年之後,才重新浮出水麵。盡管造車計劃非常神秘,但蘋果四處招兵買馬的力度卻毫不含糊,先後不斷從穀歌、奔馳、特斯拉、英偉達等公司挖牆腳來組成團隊。

當時的特斯拉已經靠爆款車型 Model S 一躍成名。值得一提的是,喬布斯當年將汽車和 iPhone 作類比的 " 軟件 + 硬件 " 相結合言論,在 Model S 上得以實踐,特斯拉 CEO 馬斯克本尊被很多媒體稱為 " 當代喬布斯 "。

2015 年 " 泰坦計劃 " 成立一年後,有外媒就曾報道稱,整個研發團隊已經聚集了上千人,光是從特斯拉就挖走了超過 300 人,讓特斯拉 CEO 馬斯克頗為不爽,將蘋果戲稱為" 特斯拉墳墓 " ( Tesla Graveyard )

馬斯克:蘋果這明擺著是和特斯拉 " 單挑 " 了。/ 視覺中國

耐人尋味的是,或許是因為招兵買馬的動作太大,以至於 " 泰坦計劃 " 很快成了業內人人皆知的公開秘密

用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教授克裏斯 · 格德斯(Chris Gerdes)的評價來說的話,就是:" 在(舊金山)灣區有個笑話,如果你認識的哪位汽車相關的高管突然離職,而且還不更新領英狀態,那他多半是去了蘋果(參與造車)。"

左右搖擺的造車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20 年,蘋果的 " 特殊項目組 "(Special Projects Group,主要負責創新項目)共計 1200 餘人,其中有 170 人來自福特,300 多人來自特斯拉,110 多人來自汽車相關的民營研究機構。

招兵買馬動靜不小,挖回來的上千名工程師人才濟濟,蘋果的造車計劃已經邁出第一步,喬布斯的汽車夢似乎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甚至蘋果一邊還在努力擴充人才的時候,一邊就一口氣注冊了 "apple.car""apple.cars" 和 "apple.auto" 三個域名,將善於捕風捉影的媒體和分析人士搞得一頭霧水——蘋果的這些域名,到底是用來搭自己的車載係統,還是真的給下場造車做鋪墊?

在這之前,蘋果就推出過自家研發的車載係統 CarPlay。但 CarPlay 隻是一個操作係統,根本不能承載蘋果的野心。

蘋果的車載操作係統 CarPlay。/ 蘋果官網

畢竟吸引蘋果入局的,是未來規模或將超過兩萬億美元、極具想象力的汽車市場——汽車在未來會成為整個移動互聯網中重要的一環,能和手機以及其他設備互聯互通分享數據和內容,同時也能獲得十足且性感的商業利潤。

過去默默無聞的特斯拉一夜之間聲名鵲起,讓全世界的科技巨頭都看到了新風口,爭先恐後入局汽車行業,企圖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盡管從來都不對外通報造車的進度,但貼在蘋果身上的 " 顛覆性 "" 創新性 " 標簽一直還在,以至於 " 蘋果汽車 " 和之前的 iPod、iPhone 一樣,被人們視為蘋果的 " 下一個明星產品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拿出來討論,幾乎所有的造車巨頭都將蘋果看成最大的競爭對手。

然而也是造車進展過於神秘,以至於幾乎沒人知道蘋果到底要怎麽搞——最開始,外媒報道的都是 " 蘋果要造整車 ";但到了 2017 年,蘋果卻 " 官宣 " 要聚焦自動駕駛。

沒人知道庫克心裏怎麽打的如意算盤。/ 視覺中國

庫克在 2017 年蘋果第三財季的財報電話會上認為,自動駕駛是 " 所有 AI 項目之母 ",蘋果 " 從核心技術的角度正在聚焦自動駕駛係統 "。同年 4 月,蘋果獲得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的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許可證,並使用 3 輛基於雷克薩斯 RX450h 改裝的測試車來進行路測。

而在同一時間,百度、穀歌等科技巨頭已經公布自動駕駛的商用時間表,特斯拉的 Autopilot 早已在量產車上廣泛應用,甚至已經深入人心。反觀蘋果,盡管在 2019 年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Drive.ai 來加強自身的自動駕駛研發能力,但似乎沒有全力以赴,不僅在路測裏程上大幅落後穀歌、百度等科技公司,成果展現方麵也技不如人。

今年 2 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管理局(加州 DMV)發布了 2021 年全年自動駕駛數據。這份榜單裏,蘋果的自動駕駛測試總裏程雖然排名第 14,但每次脫離平均行駛裏程數為 32 公裏,在 26 家主流自動駕駛企業裏僅排第 22 名,完全無法達到自動駕駛的水平。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蘋果的自動駕駛車輛在測試過程中接管次數高達 663 次,比其他 25 家提交路測報告的企業都要多。

在自動駕駛方麵,蘋果的技術並不耀眼,甚至完全無法達到自動駕駛的水平。/ 視覺中國

加州 DMV 是全世界首個頒發全無人駕駛牌照的機構,發布的數據成為評判自動駕駛企業技術優劣的重要標準,平均接管裏程和車輛接管次數更是其中的參考重點。蘋果在自動駕駛方麵取得的這串成績,除了昭示其在行業內並不理想的地位,也意味著蘋果的造車進度並不樂觀。

同樣不樂觀的,還有在談判桌上的屢屢碰壁。過去一年時間裏,蘋果先後與多家車企提出合作生產 " 蘋果汽車 " 的願望,一時間成了科技界和汽車界的頭條新聞。下場造車的消息雖然不絕於耳,但很快全部煙消雲散,不是合作失敗,就是沒了下文。

誰在改變誰

造車計劃一直沒有明確的目標,自動駕駛技術表現不佳,尋求合作屢屢碰灰,蘋果汽車計劃麵世的時間,從 2019 年 " 鴿 " 到了 2025 年。

那些曾經對蘋果汽車寄予厚望的 " 果粉 " 們失望透頂,蘋果汽車項目甚至一度遭到質疑:" 蘋果真的會造車嗎?"

按理說,蘋果並不缺造車的實力。畢竟它的市值在全世界數一數二,自然有足夠多的鈔票支撐走造車這條路。另一方麵,智能汽車時代的核心是軟件、係統、平台以及生態,這些都是蘋果的長項。

但即便如此,過去 8 年時間裏,蘋果在造車之路對自身定位左右搖擺、屢屢 " 暈車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最終造出了一輛看不見也摸不著的 " 皇帝的新車 "。

" 蘋果真的會造車嗎?"/ 視覺中國

一個最明顯的原因,是蘋果造車團隊的人事變動格外頻繁。特別是項目裏換了一撥又一撥的高管,幾乎所有人參與蘋果造車前的履曆都非常光鮮,但在蘋果毫無成就,最後無一例外離職走人。

底層工程師的處境則更為悲苦,不僅在高層的頻繁內耗中一事無成,甚至還因為研發出來的技術成效不佳,成了造車路上的 " 犧牲品 "。公開報道顯示,蘋果在 2019 年 1 月對 " 泰坦項目 " 團隊進行了一次重組,其間裁掉了約 200 名員工。

團隊內部多次換血卻毫無成效,自然也讓外界質疑蘋果造車的能力。今年 5 月 30 日,長期關注蘋果的彭博社記者馬克 · 古爾曼(Mark Gurman)毫不避諱地指出,蘋果的造車項目 " 願景不清晰、管理糟,團隊人員缺乏信心 "。

行業權威研究機構 IHS Markit 在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猜想 " 蘋果汽車 "》中更是指出,蘋果在汽車的多個關鍵領域中隻是行業的追隨者,和頭部企業相比相距甚遠。

而回看那些與蘋果同一時期起步的多家造車新勢力,它們已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已經主導全球的電動汽車格局。在汽車市場裏,越來越多的新品牌登陸市場,都希望成為下一個 " 蔚小理 "、下一個 " 特斯拉 "。

一些連名字都未必聽過的新品牌,都對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躍躍欲試。/ 視覺中國

但蘋果汽車似乎不是隻剩下竹籃打水一場空。除了前文提到的兩則人事變動之外,有消息稱蘋果計劃將汽車的組裝工作交給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而由富士康代工的蘋果汽車計劃售價 1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66 萬元)。

與此同時,據彭博社 5 月 17 日報道,為了獲得生產汽車的資質,蘋果正在考慮收購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Canoo。而早在去年 11 月底,蘋果據稱已經完成了搭載在第一代汽車上的芯片處理器的大部分核心工作。

即便如此,生產資質尚未解決、產品架構尚未推出,再加上多年累積的人員動蕩讓蘋果造車項目深陷泥淖,此時重整旗鼓的蘋果汽車屆時會不會一切順利如期交付,現階段沒人說得準。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蘋果汽車的輪廓變得越來越明晰,不論傳統巨頭還是造車新勢力,沒有誰敢低估蘋果萬一真的造車成功之後帶來的影響。甚至當下全球車企市值最高的特斯拉,都將其欽定為最大競爭對手。

畢竟看著蘋果殺到眼前,汽車圈眾玩家說不緊張,肯定是假的。今年 3 月,蔚來創始人兼 CEO 李斌在一檔訪談節目中稱,如果蘋果成功推出汽車,肯定是定位在主流高端市場。與此同時,在蘋果用戶生態和品牌力的影響下,蘋果的汽車會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倘若蘋果能借這一次的人事更迭重振旗鼓、按部就班,到 2024 年推出自己的產品,也許有可能在電動汽車市場裏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在行業內上演 " 蘋果對陣特斯拉 " 的新競爭。

但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能靠 iPhone 來改變世界的蘋果,首先先把還在傳聞中的汽車成功推出市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