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之後,誰在搶購黃金?

來源: ZAKER 2022-05-30 21:21: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344 bytes)

年輕人買的不隻是金飾,還有 " 確定性 "。

從 " 愛答不理 " 到 " 越買越上癮 ",過去一年,這屆年輕人突然愛上了黃金。

據《2021 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在金店主要消費人群中,25-35 歲人群占比高達 76%;18-24 歲人群的金飾購買意願從 2016 年的 16% 驟升至 59%。

幾年前還嫌 " 三金 " 老土的年輕女孩,如今也對金飾真香了起來。備婚把 " 保值 " 掛在嘴邊,買金不買鑽," 富時做首飾,窮時當盤纏 "。

黃金消費趨於年輕化背後,黃金珠寶商做了什麽?年輕人買黃金,圖啥?

年少也知黃金香

" 不要再種草黃金啦!沒錢買啦!"

印象裏,經常和 " 中國大媽 " 一起出現的黃金飾品,突然成了這屆年輕人的時尚 " 新寵 "。

今年 4 月,演員楊冪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組照片。很快,她佩戴的金飾就被時尚博主扒了出來。

一位小紅書用戶發筆記感歎:楊冪最近又戴黃金首飾了,周大福的黃金手鏈,還帶一個福字牌," 我又被種草了 ";紅繩上是九尾狐黃金轉運珠," 我去六桂福看已經下架了 "。

2013 年 4 月中下旬,國際金價大跌,引發 " 中國大媽 " 搶金潮," 買金像買白菜一樣,不講價,一來就開單、付錢,好像怕慢一步就被別人搶了。"

隨後,世界黃金走勢開始呈上升趨勢,高盛集團率先退出做空黃金。當時,還有許多媒體用 " 中國大媽戰勝華爾街大鱷 " 來報道此輪搶金潮。

如今九年過去了,內娛第一 " 帶貨女王 " 還是大冪冪。黃金消費的主力軍,卻已經從 " 中國大媽 " 變成了 90 後、95 後。

在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 " 黃金 ",相關筆記超過 512 萬篇。其中,提及周大福的有 86 萬篇,周生生 29 萬篇,六福珠寶 31 萬篇。

本土黃金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人氣,不亞於卡地亞、蒂芙尼、施華洛世奇、潘多拉等知名國際珠寶品牌。

年少也知黃金香。《2021 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顯示,中國黃金珠寶消費主力已朝年輕化的方向發展,在金店主要消費人群中,25-35 歲人群占比高達 76%;18-24 歲人群的金飾購買意願從 2016 年的 16% 驟升至 59%。

中國黃金協會預測,未來 25 歲以下的 Z 世代消費者將會成為黃金消費的主力。

與此同時,黃金消費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三四線城市。艾瑞谘詢數據顯示,黃金飾品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達到 70%,超過一二線城市。

天風證券認為,未來三四線城市有望成為金銀珠寶首飾的高增長地區。

周大福們討好年輕人

黃金消費趨於年輕化、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與黃金珠寶商的變革息息相關。

以行業第一周大福為例,這家成立於 1929 年的黃金珠寶零售商,於 1998 年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在北京建國門貴友商場開設中國內地首家周大福珠寶金行。

2002 年 10 月 30 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麵開放,進入 " 黃金十年 "(2003-2013 年)。

借著中國黃金市場全麵開放的東風,周大福在內地的業務風生水起。2010 年 9 月 28 日,周大福於北京開設其第 1000 家分店。

2011 年 12 月,周大福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2010-2012 財年,公司總營業額分別為 229 億、350 億、566 億港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 25%、53%、62%。

然而這種高歌猛進的增長態勢在 2013 年戛然而止。

盡管金價下跌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掀起搶金潮,但受市場波動、H7N9 禽流感暴發等因素影響,周大福 2013 財年總營業額同比僅增 1.5% 至 574 億港元;年內溢利從 2012 年的 66 億港元縮水至 57 億港元。

其中,周大福中國內地業務錄得營業額 303 億港元,同比下跌 5.3%。

2014-2016 年,受搶金潮透支黃金投資需求,疊加我國結婚人數減少影響,黃金消費進入瓶頸期,黃金珠寶行業整體下行。

為了走出困境,周大福等定位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本土黃金品牌,打起了年輕人和小縣城的主意——在家族企業經營中,鄭裕彤(已故周大福創辦人)長孫鄭誌剛的任務之一,便是帶領周大福擴張下沉市場和年輕消費人群。

近年來,各大本土黃金品牌主動轉型 " 網紅 ",模仿卡地亞、梵克雅寶等海外奢侈品牌的爆款設計,推出各種 " 平替款 "。

同時,迎合年輕人的潮流消費需求,周大福們一改過去沉悶的形象,打造了 " 小桃花 "" 小方卷 "" 山茶花 " 等原創新品;聯名哈利波特、小黃人、寶可夢等 IP 推出新係列,在社交平台上受到追捧。

另一方麵,為了尋求更多增量,以周大福為首的本土黃金品牌加快渠道下沉的步伐。

2018 年,周大福提出新城鎮計劃,積極布局三四線城市零售點。2019 年 5 月,又推出 " 省代 " 政策,以加盟模式拓展縣鎮市場。

2018-2021 財年,周大福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零售點數量占比從 34.4%,提升到了 45.7%。

2022 財年上半年,公司於內地淨開設 624 個零售點,其中過半數設於三四線及其他城市。

" 富時做首飾,窮時當盤纏 "

過去一年,黃金突然在年輕群體中翻紅,還與他們的理財觀念變化有關。

隨著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國際金價持續高位震蕩,目前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的價格已突破 500 元 / 克。

但飆漲的金價擋不住年輕人的買金熱情。數據顯示,25-35 歲人群在 2021 年購買了 533 噸黃金飾品。

年輕人買的不隻是金飾,還有 " 確定性 "。

社媒上,許多北上廣深 " 打工人 " 表示,自己從去年開始有了 " 囤金 " 的習慣,把買金當做存錢。他們大多主張黃金能夠保值," 買基金不如買黃金 "。

幾位居住在三四線城市、自稱 " 十八線小縣城貧民窟少女 " 的女性消費者也向 ZAKER 新聞表示,幾年前,周圍的朋友還覺得結婚一定要買鑽戒," 三金 " 太土了。

但在小紅書、抖音、直播間的 " 科普 " 下,許多 " 小鎮青年 " 在備婚時也開始追求保值,強調 " 鑽石是智商稅 ",買金不買鑽," 富時做首飾,窮時當盤纏 "。

不過,年輕人在購買金飾時,依然十分關注顏值," 不好看的話,幹嘛不直接買金條?"

年輕人的新興黃金消費需求,撞上了主動求變的黃金珠寶商,雙方一拍即合。

正值年少的 90 後、95 後開始感慨," 年少不知黃金香,現在越買越上癮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2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4426 億元,同比增長 6.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增長 19.5%,在主要商品類別中增速最為亮眼。

在線下門店經營受影響的大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周大福中國內地零售額同比增長 11.5%;過去一年,黃金首飾及產品零售額占公司內地總零售額的百分比由 70.7% 提升至 76.9%。

疫情之下,黃金珠寶行業展現出其獨有的抗風險能力。

正應了鄭裕彤的那句話:" 太平也好,動蕩也罷,珠寶生意總有得做,女人喜歡珠寶,就像男人抽香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