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西南大學招聘大廳,應屆畢業生在參加專場招聘會。 (視覺中國/圖)
“他們作風非常務實、為人非常淳樸,人品都非常好,就是我們企業非常喜歡的靠譜青年。”2022年5月17日下午,鏡頭前,一名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提高聲量,對著鏡頭說,“招了他們以後,你會感到這些孩子可以托付、非常有責任感、非常務實,你們招到這些孩子一定會非常滿意。”
上海海洋大學在微信視頻號為2022屆畢業生舉辦了就業推介直播,鏡頭前的中年男子是該校黨委書記王宏舟。
這是他在上海海洋大學經曆的第二個畢業季。這個夏天,全國將有1076萬名大學生畢業。困在疫情中長達兩個月的上海高校更加不易,學生走不出校門,本地企業多未複工。
采訪中,王宏舟對南方周末記者反複強調:“學校正在盡最大的努力,通過不同的方式讓畢業生‘走出去’,早日找到滿意的工作。”
直播“訪企拓崗”是其中一種方式。截至目前,該校已開展17場直播。
訪企拓崗,指的是教育部在3月9日提出的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下稱“專項行動”),教育部指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按照專項行動要求,參與對象為高校黨委書記、校(院)長以及校級領導班子成員,每所高校校領導班子新開拓用人單位不少於100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還強調了以就業去向落實率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的高校為重點。
這當中,非重點高校麵對的現實更為嚴峻。
如今,專項行動已開展兩月有餘。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三位來自普通高校的校長、書記,比起985、211、雙一流高校來,他們的訪企拓崗過程,更能映射這個畢業人數首超千萬的就業季。
直播“帶人”成效如何
因為上海疫情,王宏舟和老師們進校工作已兩月有餘。直播間裏,他身著一件黑色休閑西裝,領子上別著一枚白色校徽,摘下了口罩。
此前,他分別在3月30日和5月10日直播過兩次,已經熟悉這個形式。這一次,他要向企業推薦10名少數民族畢業生。他說:“少數民族這一場的同學們非常特殊也非常可愛,我願意作為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今天來給他們站站台、加加油、鼓鼓勁,給他們推一把……”
直播之前,學生先自願報名,再經過各學院遴選,由學校就業創業服務中心輔導培訓彩排後,才能上推介會。
曾參加5月10日推介會的畢業生陳梓雯,是校廣播台台長。
大學封校前,陳梓雯去一家公司實習了3天,隨著學校封閉,實習不了了之。2月至今,她一直在投簡曆找工作,但還沒找到滿意的。
“大家都很急(找工作),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直播)都挺支持的。”但她所在的外語學院2022屆,隻有兩個畢業生被選上。
被推介的學生參與直播的過程,是在各自宿舍裏打開攝像頭。陳梓雯記得,直播時,一個學長被企業提問“研究方向怎樣運用到工作中”。學長愣了一下,老師很著急,在線“兜底指導”,趕緊在微信群裏提示他往哪方麵回答。
直播難免遇到一些突發情況,老師叮囑學生就算緊張,也要保持微笑,展現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
5月17日這一場,參與直播的企業有上海太和水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上海海洋大學地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注重依托區位優勢,對接駐地企業的用人需求。
雖然參與直播的隻有5家企業,但學校相信,還有“潛伏在網上的沒有露麵的公司”也在看直播,以此增加對學校和學生的了解。
作為大學書記的王宏舟,對他“帶”的學生又有多少了解?
王宏舟平時並沒有太多機會逐個了解學生。為了精準推介,學校想了不少辦法。比如,直播前仔細查看學生資料,了解學生的專業特長。
不過,相比起了解每個學生,學校認為更關鍵的是,梳理分析自身學科專業對應服務的行業產業,通過開展縱橫向調查、宏微觀調查和雇主調查,直播前形成了12份報告。
比如,報告將金融、會計、國貿都歸到經濟類,還有生物製藥類、食品工程類、語言類等,試圖從用人單位挑選的角度來考慮。
此外,學校方麵向招收過本校學生的用人單位和已就業的學生做了更精細化的調研。一方麵看企業對學生的反饋、學生就業後的發展情況、學生培養質量、哪些方麵需要提高、行業發展情況等。另一方麵也看學生對就業的滿意度、薪資等。
在上海海洋大學提供的這份報告裏,圈定了15類畢業生的重點就業市場,最終對接包括正大集團、中水集團、光明集團等在內的81家重點單位參與。
三次直播下來,王宏舟意識到這一形式也有不足。“網絡直播方式直接麵試不如線下方式對畢業生觀察得那麽具體,仍需要通過線下和實習等方式進一步觀察和確認,這給直播推介達成度帶來挑戰。”
譬如陳梓雯,直播時被一家企業提問,當她線下再與對方聯係,想應聘行政助理崗位時,對方的人力回應說,靈活應變能力直播看不出來,需要上海解封後現場麵試,到時再看。
被訪企業需求下降
教育部2022年的就業促進工作,比往年開始得都更早一些。僅針對就業形勢的措施發布,就比前兩年提早了近兩個月。
兩年前,2020年是首個疫情下的畢業季,就業形勢上,官方形容為“較大壓力”;2022年則更顯急迫,點名畢業生數量“首次破千萬”,“就業形勢複雜嚴峻”。
相比起校方的積極,就業更重要的另一頭——企業,用人需求的確相對減縮。
上海一家大型民營企業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招錄應屆畢業生的工作暫時延期。
“春招本身空崗就少,目前我們覺得秋招還招多了。”該負責人說,之前有合作的高校找過來,即便出於維護關係,企業能提供的崗位也不多。
一般來說,秋招從每年9月開始,到11月份結束,而春招時間在每年3-4月之間,持續時間比秋招短。
北京某知名高校一位教育學者每年都對高校畢業情況做調研。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秋招時的企業規模、數量以及宣傳力度會明顯高於春招。另一方麵,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春招比較多。即使秋招拿到offer,畢業生往往想等等春招,4、5月再確定去向。
不過,國企崗位有限,近些年還有所縮減。北京某國企負責校招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舉例道:“企業一些領導是知名校友,高校會找來,(他們)可能抹不開麵子,應允一些崗位優先考慮母校畢業生。不過,這種情況最近幾年越來越少。”
情況相似,另一位湖北某民營企業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和學校的合作在逐步淡化。“之前簽過三年或五年的定向、優先招聘某些高校畢業生的協議,”該人士解釋,“2022年趕在最後一年,往後這種協議會減少。”
如今已是疫情下第三個畢業季。前述教育學者認為,高校訪企拓崗如果能形成大量訂單式的崗位,對接更有意義,如果隻是靠一場直播推薦十幾個學生,效率不高。“本質來看,校長書記訪企拓崗並不能增加總的就業需求,反而加劇學校之間的競爭。”
高職與本科競爭
不僅是上海,在其他地區,高校領導訪企拓崗也可能受疫情波動影響,難以線下走訪。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校長尹藝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截至目前,她走訪了53家用人單位,校領導班子8人共走訪了406家。“並不是每一家都有崗位空缺,(我們)和其中42家簽訂了校企合作。”
前述教育學者所說的訂單式對接,正是尹藝霏所追求的。她走訪的企業中,很多中小企業隻有幾個崗位,而且往往和畢業生專業並不對口,不如“抓大放小”。尹藝霏最終簽的42家,是需求量較大的用人單位,她提供的崗位拓展數據,是6700多個。
相比王宏舟,尹藝霏要推介的是高職學生,壓力更大。“我們不僅要和同類型學生競爭,很多時候還要和本科競爭。”
以醫院招護士為例,許多醫院對學曆要求起點就是本科,根本不考慮專科畢業生。從3月到5月,尹藝霏在黔西南州跑了12家醫院,試圖說服醫院給專科畢業生一個參加考試的機會。
“校領導要在營銷端發力,我去推銷我的學生,要知道強項和優勢在哪裏,學生好在哪裏,我要說得出來。”這是尹藝霏認為的訪企拓崗工作核心。
她到訪了12家醫院,都要向對方提出,護理是非常強技能型的崗位,對人的技能、技術、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希望對方不要唯學曆論。“曆年來,全國護士從業資格證過關率大概70%,我們學校2021年過關率是92%,遠遠超過平均水平,在貴州省內排名也在前列。這足以證明我們人才培養質量是達標的,學生技能是優秀的,我們希望醫院給學生一個公平就業機會。”尹藝霏總是這樣對醫院領導說。
黔西南州某縣人民醫院的招聘機會就是這樣“磨下來的”。2022年3月,該院的招聘公告上,明確要求護士要有本科學曆。
尹藝霏不死心,拜訪時,她和醫院院長再三討論“唯學曆論”的問題。她舉了自己學校的例子,汽車修理專業要招聘一名老師,一個是高學曆人才,但他沒修過車,另一個學曆相對低一些,但他修過十年車,怎麽選。
“用高學曆的人,學校師資結構會很好看,但他沒修過車,我認為他教不了學生。”在尹藝霏看來,職業教育是最實用的教育。當時,院長沉默了一會兒說,“你說得有道理。”
尹藝霏繼續說,護士重技能,最直接的是打針準不準,疼不疼。“如果打得好,你為什麽不給她一個機會呢?”
當天,尹藝霏就把醫院院長請到了學校,參觀學校對護士畢業生的實訓——場景和工作崗位場景完全對接。
修改招聘公告要經過主管部門審批,已經來不及了,但院長承諾,5月的招聘將優先考慮該校,不限製本科學曆。
對比起2022年訪企拓崗與往年的區別,尹藝霏說有兩大不同。首先是壓力大,數量上,她拜訪的企業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更大的區別則是,2022年她感受到來自政府的資源支持更明顯。
尹藝霏承認,其實她也找了當地縣政府領導,打電話給醫院做工作,才最終爭取到學生參加就業競爭的機會。
而上海海洋大學,在為退伍大學生士兵直播推介前,還聯係了上海市退伍軍人事務局,由對方聯係推薦了7家單位參加直播會,並派事務局相關人士全程參加。
訪企級別提高之後
“就業率不能比2021年低,至少要持平。”前述教育學者分析,這幾乎是所有高校看待就業率、做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業率的統計一般在年底“一錘定音”。現在每個月,高校都要向教育部更新就業率,而教育部特別關注的時點是9月1日——這個節點的就業率,與當年年底最終的就業率將基本一致。
貴州省有46所高職院校,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的畢業生人數在其中排第一。“去年學校就業率超過98%,今年、明年必須保持,還要更好。”尹藝霏說,然而競爭空前激烈,她從2022年1月開始聯係企業,走訪時發現,很多企業已經被其他學校走訪過了。
教育部相關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往年,高校訪企拓崗可能不會“讓書記和校長頻繁出動”。書記校長出動,代表了學校對企業和就業工作的重視。
尹藝霏2022年走訪更多,感受更直觀。“企業看到書記校長還是更尊重的,因為有些事隻有我們(領導層)可以決策。”
尹藝霏拜訪過一家市級農村商業銀行。一開始銀行給出的崗位不多,還對學校提出了訴求——讓學校動員老師到該行做消費貸款。“如果普通老師去,他們拍不了板,我去我就說可以,搭一個宣傳平台,年輕老師也有貸款需求,某種程度也是給老師提供一個正規貸款的選擇。”作為交換,尹藝霏提出,希望銀行多提供一些招聘崗位。最終,她的訪企成果是,30個崗位。
還有一些學校利用共建優勢去向對口企業爭取。比如,西安石油大學由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校長李天太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校領導走訪了中煤地下空間、中石化綠源等4家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拓崗230餘個。
三場直播過後,王宏舟表示,還有學校聯係谘詢具體做法,其中包括蘭州大學這樣的985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