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圈騙子的自我修養:聊天記錄也可以是騙局

聊天記錄是現代人的軟肋,尤其是現代名人。王思聰、吳亦凡都曾翻車於此,導致人設崩塌。這種事娛樂圈有,金融圈自然也有。

不久前,一知名投資人的曖昧聊天記錄被流出,影響力倒是不至於上熱搜,內容也算不上多麽 juicy,隻是這組對話仍在圈內不脛而走,畢竟我們永遠都無法低估八卦的傳播速度。一時間,居家辦公的沉悶氛圍被這則八卦打破,該投資人瞬間成為了被群嘲的對象。有人暗笑,有人嘲弄,也有人暗自慶幸曝光的不是自己,慶幸之餘又不免警醒,自己該如何防患於未然。

出於友善,事情的起承轉合不複述了,大致就是個常見的微信釣魚局。

這段對話的流出至少傷害了兩方人馬。一是這名投資人和其所在機構,這就是聊天記錄的力量,讓那體麵人的濾鏡碎一地。二是誤傷了那家北京總部剛開了深圳辦公室不久的 VC,事件發生後該 VC 澄清這名女子並非他們的員工,可他們除了辟謠也沒什麽其它可以做的。

縱觀整個騙局,幾乎成本為零,隻要用個網紅臉頭像,再用幾句推拉話術,就能讓投資人陷入一場公關危機。

此事令我最感到驚訝的不是投資人這一方,而是行騙方。這位 " 女子 " 之所以能夠觸及到那位投資人,一定是做了專業的功課,比如:懂得 VC 混圈子、加微信的方式;知悉所冒充的這家 VC 深圳辦公室的信息;甚至清楚其華南區設置的職務、崗位——想必是提升過 " 自我修養 "。

此事一定不是孤例,反而令我有種不太好的預感。在和業內一些朋友交流過之後,更是印證了這種感覺:有一批有組織、有方法的騙子,很可能盯上 VC 了。

據一位投資機構的朋友告訴我,現在騙子通常會營銷一個假賬號來冒充某個機構的員工或大佬,尤其曬出與大老板的合照就會可信度飆升。一種情況是騙子會複製一個真正的該機構員工的朋友圈,然後去加人以獲得些資源、信息。

另一種是憑空捏造一個不存在的人,就像以上這個事件,故意針對該投資人去引出一些不利於他公眾形象的話,截屏曝光。

這進一步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為何此事會泄露出來?

一位投資人甚至猜測,這類騙子除了騙取信息、人脈,甚至伸手勒索過錢財的可能性都有。這位投資人更感慨現在光景不好,這些人應該在想各種法子套路他們,連其的手機號恐怕都已經被賣了。

由此可見,但凡你有點名氣,有公眾形象要經營,連聊天記錄都可以是一場請君入甕的騙局。經此曝光,這位投資人也是心有戚戚焉,更放言:" 微信號和手機號都不能加我。"

這件事也在我們編輯部引起了論戰,有兩位同事分別站在了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陣營。

一位認為,這些站在台麵上的投資人,到私人場域裏反倒成了弱勢群體,暗箭難防,他被人變成談資都沒法回應。另一位反駁,投資人一點都不弱勢,他們掌握社會主流資源和話語權,難道沒有道德準則去約束自己公和私的行為?先前一位說,別動不動拿私德去拷問別人,你要想一輩子不出錯,老老實實當小人物得了,還引用了句話:" 隻要你足夠廢物,就沒有人能利用你。"

照我看來,不少知名投資人最大的問題在於:喜歡在公眾麵前立人設,或者說業務需要他們立人設,但私下裏又不可能活成人設,這也成就了騙子趁虛而入的機會。

我們能理解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下會顯現出不同的行為方式。就像英國學者 Nick Couldry 說過,在大眾文化中,公眾人物一定要有距離感。聊天記錄的曝光相當於消除了這種距離感。

另外,對於金融圈之亂,我們也早已司空見慣。像這次事件也不過是投資人被勾搭,算不上刺激。最多的錢總會導致最迷亂的欲望。且不論平日裏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談資,光看《華爾街之狼》《億萬》也能管中窺豹。

比如《億萬》裏的對衝基金大佬男主曾遇過心動的一個歌手,但他忍住沒有出軌,不過在後來與妻子的一次爭吵中,他就以此邀功:" 你知道有多少女人接近我嗎,換做這個圈子裏的別人早就出軌無數次了,而我每次都以家庭為重。"

原來忠誠是金融圈最稀缺的資源。這確實也反映了這些男性是多麽不缺異性資源,連剛入行的分析師都不乏約會,更別說合夥人級別的知名投資人了。

因此,騙子就利用了這兩點來行騙,一來金融圈本來就有很多男女情事,隨便一釣就有料,二來出於麵子、聲譽,人們往往願意花錢平息事端。

前述的那位朋友透露,近來還有一種新型騙術,二級市場有人碰過自己在公開場合的照片被 P 成豔照,繼而被勒索。這就讓人疑惑了,那不是你做的事,幹嘛要給錢呢?騙子這麽拙劣的手段也能讓人就範了?

該人士解釋,除非真的很幹淨,多數人還是心虛,這圖雖然是假的,但牽引出什麽真事就不好了。何況大家都要麵子,就算是假圖流出去難看,報警也很難追責,拿出點小錢平息事端算了,畢竟名聲重要。

除了情感糾紛最容易被利用外,今年 VC/PE 機構被冒名頂替的事件也層出不窮。不少機構都在官網掛出了 " 嚴正聲明 ",譴責不法分子冒用機構名義進行融資、理財活動。

峰瑞資本在 3 月就發表聲明說,有人冒用峰瑞資本的名義通過網站、APP、微信等渠道發布虛假信息募資,任何所謂的 " 峰瑞資本任務群 "、" 峰瑞 VIP 群 ",以及打著 " 峰瑞資本派單員 "" 峰瑞導師 "" 峰瑞投資部 " 名義的個人都是非法冒用。

今年甚至還有騙子打著投中集團的名號去讓人刷單,被同事調侃,一方麵說明我司品牌做得確實可以,另一方麵,不妨謙虛地講一句,看來連騙子都下沉了。

這些受害的機構除了嚴正聲明和報案,其實也沒有更多還手之力,最終又很難真的追責到騙子。

不過往好處想,有騙子來冒充你,至少從側麵證明了你在市場上的品牌能力,甚至可以說,這種另一種意義上的 " 市場化 " 的認可,畢竟誰會去冒名頂替一個毫無利用價值的名號呢?

更匪夷所思的是,竟然還有騙子假裝入職來誆機構的底薪。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上海很多家初創私募都碰到了這樣的求職者,他們宣稱自己手上有很多大客戶資源,這些私募想發產品心切,就會花重金聘請他們,而這些人竟然在多家私募機構同時應聘入職,每天把要拜訪的客戶資料包裝得無懈可擊,還邀請客戶來公司考察。

他們如果同時應聘 10 家私募,一個月底薪可達 30 萬,大部分都有 10 幾萬一個月。就算被發現了,有些機構也沒有報警或不支付工資,因為一旦涉及到勞動仲裁,多少對私募機構有影響。

那位朋友向我透露,她所在機構就遇到過上述騙子,除了入職那天來公司報到再沒見過他,每天都寫日報,說自己天天都在見 LP,但沒有任何推進反饋,沒有讓合夥人見到 LP。一個月後,老板發現不對勁,很沒麵子地默默把他開了。

縱覽這些騙局,騙術花樣百出確實讓人防不勝防。同時,由於被騙會讓外界認為是一種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的體現,無端惹來嘲笑,因此這些平日裏自恃身份的投資人在被騙後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等待事態平息。

然而,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微妙心理反倒讓被騙者成為了騙子的共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