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存款“大騙局”:涉6家銀行 3000個賬戶

作者 | 林石

6 家銀行,接近 3000 個賬戶,涉及資金超過 12 億。

近期河南、安徽等地爆出的銀行存款大規模 " 失蹤 " 案件引發了熱議。

事實上,銀行存款 " 失蹤 " 的新聞近些年已是屢見不鮮,但大多是個例,波及範圍如此之廣實屬罕見。

更為微妙的是後續相關部門的通告:

"河南新財富集團通過內外勾結、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資金掮客等吸收公眾資金,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

目前 4 家村鎮銀行營業網點存取款業務正常開展,凡依法合規辦理的業務均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總結一句就是:儲戶是被 " 高息 "、" 高收益 " 所誤導,通過違規渠道被新財富集團騙走了錢。

新財富集團究竟是何許人也?所謂違規渠道指的又是什麽?

撥開迷霧,這次事件的爆發絕非偶然,亦非孤例。

許昌農商行,背後有鬼

新財富集團、許昌農商行,事件的兩個關鍵主體。

許昌農商行為涉事 5 家村鎮銀行的發起方,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安徽固鎮新淮河村鎮銀行和黟縣新淮河村鎮銀行,投資比例分別為 20.5%、51%、51%、40% 和 40%。

翻查許昌農商行,不難發現問題重重。

副行長目前正被懸賞通緝——今年 3 月,許昌市公安局曾發布《懸賞通告》,懸賞 10 萬元通緝涉嫌 " 嚴重經濟犯罪 " 的在逃嫌疑人孫振甫。從 2018 年起,孫振甫擔任許昌農商行的副行長。

許昌市公安局發布的通緝令,源自 " 禹州熱門 "

股東分散且有多名失信被執行人——據工商信息披露,許昌農商行的注冊資本為 10 億元,現有股東 73 名,目前第一大股東為許昌德億田農資公司,持股比例僅為 1.25%。73 名股東中的 25 名,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違規代持,背後或有隱藏股東——早在去年 11 月,中國經營報便報道指出,多家未在許昌農商行工商注冊的股東名單中的企業,卻出質了 76892 萬股的股權,這些企業正是通過他人代持成為 " 隱形 " 股東。

更有網民在論壇發帖稱," 許昌農商行股東中 6 戶為一致行動人 ",消息後被迅速刪除。

結合目前河南銀監會公布的信息,許昌農商行背後的操盤手,很可能就是新財富集團。

工商信息顯示,河南新財富集團成立於 2011 年,注冊地址為鄭州市鄭東新區,注冊資本 11600 萬元,經營範圍是 " 對實業投資、企業投資與管理 "。

該公司股東有兩人,分別是持股 80% 的餘澤峰、持股 20% 的林恒森。該公司於 2022 年 2 月 10 日已經注銷。

新財富集團目前已注銷,此前網絡上幾乎沒有該集團的新聞

而據財新報道,河南新財富集團與許昌農商行發起設立的多家村鎮銀行都有關聯,或作為 " 隱形 " 股東間接持股;河南新財富集團背後的實際控製人,或為商人呂奕。

河南新財富集團曾卷入鄭州銀行原副行長喬均安受賄一案。公開報道顯示,2018 年 10 月,喬均安因受賄罪被鄭州中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

一審判決書披露,2007 年至 2016 年,喬均安利用職務便利,為河南新財富集團董事長呂某控製的公司在鄭州銀行貸款提供幫助,後來向呂某索要累計 2394 萬餘元,事發後退還。

此外,呂奕或涉及與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糾紛之中

據網傳一封舉報信顯示,出於雙方實控人林樂平與呂奕之間的信任關係,因呂奕的融資需要,浙江樂城曾與開封蘭尉簽署《股權轉讓合同》、《股權代持協議書》,實際為由開封蘭尉代持浙江樂城 50% 的股份。

開封蘭尉其後通過股權質押向恒豐銀行貸款 35 億元,因未能及時償還,股權亦遲遲未歸還至浙江樂城。

呂奕更被舉報人指 " 盜用 " 公章,偽造 " 解除代持股權協議 ",導致林樂平被控挪用石家莊樂城公司資金將近 31 億,最終因挪用資金罪被判 19 年、職務侵占罪被判 14 年,合並判處有期徒刑 19 年。該案目前仍在上訴中。

突如其來的 " 違規渠道 "?

所謂 " 違規渠道 ",目前仍存疑。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登記的 2900 多名儲戶中,基本都是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存款的。

2021 年之前,他們大多是通過 " 度小滿 "、" 京東金融 " 等互聯網平台,購買了涉事村鎮銀行推出的互聯網存款產品。

部分互聯網平台銀行存款產品

直到 2021 年 1 月,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的存款業務。互聯網平台隨即下架了相關產品。

但村鎮銀行們很快想出了對策。

此次出現的存款無法提現的儲戶們,迅速收到了來自銀行的短信," 短信裏提供了一個鏈接,點進去就是銀行的微信小程序。" 看到是官方號碼以及官方帳號的認證,儲戶們放下了戒心,此後的存取款操作便一直在小程序上進行。

直到今年的 4 月 18 日開始,有儲戶在取錢時發現了異常。" 銀行提示係統維護。"

涉事的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官網 4 月 18 日公告顯示,銀行於 4 月 18 日對係統進行升級維護,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將暫停服務。

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官網公告

該行的客服熱線提示音中則提到" 不法分子利用我行線上渠道進行經濟犯罪活動,我們暫停了線上渠道業務,現已報案,請大家保持理性,以官方公告信息為準,不傳謠不信謠,耐心等待 ……"

其餘幾家村鎮銀行的操作亦如出一轍。

此後,中國人民銀行於 25 日回應稱,有關部門已開展調查;4 月 30 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則回應,銀保監會高度關注河南等地個別村鎮銀行有人涉嫌違法及線上服務渠道關閉問題,已責成當地銀保監局部門密切配合有關部門,迅速開展調查核實,積極穩妥處置。

而北京青年報則收到了儲戶的一則報警錄音,警方回複儲戶時表示," 初步發現相關銀行和河南新財富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後者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已處於立案偵查階段。"

如今儲戶們最擔心的問題,正是存款的定性問題

在早前儲戶進行存款操作時,部分銀行小程序下方均會彈出提示:該存款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第五條,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 50 萬元,限額以內全額賠付。

問題在於,一旦儲戶購買的存款產品被定義為 " 非吸 ",想要拿回存款將麵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國際金融報引述專家指出,由於目前已刑事立案,客戶理論上成為了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得等刑事案件走完偵查、起訴、審判的整個流程,最後由法院作出刑事判決書並生效後,才能確定受害者的具體人數、金額,統一由責任方賠償。

" 對於儲戶而言,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新財富集團,我們隻是把錢存進了合理合法的銀行,怎麽就因此參與了非吸?"

這是來自一名村鎮銀行儲戶的疑問。

中小銀行,風險頻出

1649 家。

這是截至 2021 年末,中國現存的村鎮銀行數量。

所謂村鎮銀行,源於 2006 年 12 月中國銀監會發布的《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對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 " 低門檻、寬準入、嚴監管 " 的政策。

自 2007 年 3 月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四川省儀隴縣成立以來,村鎮銀行從無到有,數量上升到了 1600+。

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

決策鏈條短、市場反應快,村鎮銀行的存在對部分縣域中小企業來說好處不少。

經濟日報曾報道過山東一家企業作為案例——該企業此前因搬遷時新廠區投資過大,部分銀行抽貸後,導致其產生逾期記錄,融資成為難題。該企業負責人隨後向當地一家村鎮銀行發起了貸款申請,幾天後,該行董事長及行長竟直接來到一線生產車間進行調研。

最終,該村鎮銀行排除了企業的征信瑕疵,貸款申請經貸審會一致通過,企業因此起死回生。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村鎮銀行在中西部占比 65.8%,縣域覆蓋率 71.2%。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始終保持在 90% 以上,單戶 500 萬元以下貸款占 85%,戶均貸款為 30.5 萬元。

但村鎮銀行有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高風險。

風險的一大來源是股東。村鎮銀行股東通過直接貸款、股權質押、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投資等方式,大量占用金融機構資金的情形時有發生。

有媒體直言:村鎮銀行成為了這些問題股東不受限製的 " 提款機 "。

中國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此前發布的《關於金融風險 " 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 " 的幾點思考》一文中就指出,"2021 年處置的兩家高風險銀行,其中一家銀行總資產約 1500 億元,93% 的貸款給了控股股東,另一家類似規模的銀行 80% 的貸款也給了控股股東。"

還有一個風險則是源於村鎮銀行本身業務範圍的地域限製,如果區域經濟調整劇烈、銀行風險亦必然上升。

如四川攀枝花市,當地存在大量的中小礦業企業,2014 年,鐵礦石價格一度下降 50%,當地不少礦企陷入困境出現貸款逾期,亦直接導致了不少當地村鎮銀行的風險上升。

攀枝花金都村鎮銀行也曾陷入負麵風波

2021 年四季度央行評級結果顯示:農合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風險最高,高風險機構數量分別為 186 家和 103 家,占所有高風險機構數量的 90% 以上。

村鎮銀行也是中國近 4000 家中小銀行的縮影。

此前引發熱議的遼寧 63 名中小銀行一把手被查一事便是例證,要知道的是,目前整個遼寧的中小銀行數量也隻有 76 家,被查一把手的比例超過 80%,風險的普遍性可見一斑。

監管也預見了這個風險。目前全國的農商行、城商行均已開始推進改革。

就在今天,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也在通氣會上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深入推進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持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可預想的是,類似此次事件的再次爆發不是沒有可能。

在大談特談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的今天,如何穩妥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很可能影響超過 7.5 億中國人的錢袋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