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智林唐幸:讓機器人在工地上“起舞”

來源: ZAKER 2022-05-05 23:52: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62 bytes)

去年年底,B 站上有一位 3 個月漲粉 60 萬的 Up 主,通過拍視頻為眾人揭開了工地工作的真相。

視頻裏的他每天 6 點就起床,扛水泥,鑿石頭、搬電纜,一直在工地幹到 11:30,吃完飯再返回工地接著幹。除了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有時候還會因為工地惡劣的戶外環境受傷。入職的第 46 天,他不小心掉進了兩米深的下水井,全身多處磕傷。

此外,他的視頻裏還記錄了和陌生工人們相處的艱難,每天要接幾十個電話的壓力,難以排解的負麵情緒,看著同事跑路的辛酸。

他自嘲:上工地不到半年,老了 20 歲,明明是剛剛畢業的年紀,工地上近 40 歲的工人卻叫自己大哥。

這位 Up 主叫大猛子,2021 年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員。盡管工地生活如此艱苦,但在每一期視頻的開頭,他都會用濃厚的東北口音念出堅定樂觀的開場白:

" 我是大猛子,不會跑路的大猛子 "。

在大猛子上工地的兩年前,也就是 2019 年,湖南妹子唐幸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碩士畢業。與 70% 的同學選擇到研究所工作不同,她來到了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投身於研發建築機器人。

在進入建築行業前,她對這個行業的觀感來自土木專業同學零星的描述:一直待在工地、做項目的時候特別忙、就像大家俗稱的包工頭一樣、很苦很累。總體上與大猛子視頻裏展現的類似。

在進入建築行業後,她才真正理解到以前同學口中所說的工地苦。但也因此更明確了自己工作的意義:保障安全、提升效率、打破大眾對工地的刻板印象。

工地的意義

在一座大樓土建工程完工後,就將進入硬裝、軟裝等項目,室內噴塗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工序。

傳統人工從事噴塗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並存在施工質量差而返工的情況。此外,施工現場環境惡劣,粉塵漆料滿天飛,容易引發工人職業病。

為了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作業安全,博智林研發了室內噴塗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用於住宅室內的牆麵、飄窗、天花板和石膏線底漆和麵漆的全自動噴塗。其特點是高質量、高效率和高覆蓋,可在無人工參與的情況下,根據規劃路徑自動行駛,通過自主研發的噴塗工藝,實現噴塗全自動作業。

唐幸來到博智林時,室內噴塗機器人 1.0 樣機已經研發出來了,為了實現噴塗效果更均勻、色差更小,她需要負責對一代樣機進行優化升級。

右一唐幸

很快她就明白上工地的現實意義了。

" 我主要優化機器人的噴嘴部分,做一些仿真研究,而這類研究的計算量非常大,一個結果出來都要好幾天。但這和當時博智林的研發速度是非常不匹配的。所以,我們往往都是基本一周之內組裝完所有的零件,然後直接把機器人拉上工地,在現場一邊收集數據,一邊調整。" 唐幸回憶起在工地調試機器人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

夏日可畏,更何況是廣東。

唐幸穿著密實的反光服、戴著安全帽,與機器人相伴,一遍又一遍地驗證測試。由於研發產品的特性,為了避免風速、溫度等環境要素影響對機器人作業的數據收集,唐幸長期在沒有空調和風扇的現場工作。

" 隻有在實際的應用場地操作,你才能了解機器人哪裏需要優化。" 唐幸告訴 ZAKER 新聞,來到博智林後,她在工地上呆了一年半,在幾個並行的項目組中雖然隻有她一個女生,但唐幸從沒覺得自己是特殊的。

她和大猛子一樣,就算再堅持不下去,她的字典裏也沒有跑路這兩個字," 熬過去,沒啥的。"

自我迭代

建築機器人是一個人跡鮮至的全新領域,為了匹配不同的新需求,每個人的能力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到提升。

進入博智林 3 個月後,由於學校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所偏差,唐幸就意識到自己也需要 " 迭代升級 "。於是她轉向對機器人的路徑算法規劃上去。

麵對不同的天花、牆麵機器人該如何噴塗,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有飄窗的窗戶、橫梁、吊頂甚至是二級沉降吊頂,該怎麽去噴塗才能達到更優的效果,更優的完成麵?為了實現噴塗機器人的噴塗效果、覆蓋麵更優,唐幸在工地上先是呆了大半年,記錄、整理施工工藝規則,基於這些規則,唐幸將規則轉換成機器人讀得懂的代碼算法,全自動地輸出機器人需要走的作業麵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唐幸並不覺得這個過程是枯燥的,她甚至有些享受," 我比較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喜歡理邏輯,通過這些邏輯去尋找規律,這對我來說比較有成就感。"

室內噴塗機器人施工現場

據了解,目前博智林的室內噴塗機器人的施工的麵積已經超過 50 萬平方米。而像室內噴塗機器人這樣在研的建築機器人有近 50 款,其中絕大多數機器人通用於現澆混凝土工藝與裝配式建築施工。目前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牆裝飾等 12 個建築機器人產品線。

建築機器人的目的就是消除傳統建築行業的痛點,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是博智林建築機器人研發的核心要素。

截至 2022 年 3 月底,博智林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 3,474 項,獲授權 1,869 項;相關研發產品相繼斬獲中國專利獎、IF 設計獎、紅點獎、IDEA 獎、紅星獎、金蘆葦獎等眾多獎項。

相信建築機器人的陸續應用,將打破大多數人對建築行業的偏見。而這背後是離不開像唐幸這樣的博智林青年。

博智林青年

那什麽是博智林青年 ?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唐幸時常被不同的同齡人同事激勵著 ," 坐在我隔壁的同事,跟我一樣是作為應屆生加入博智林的,他就是一個沉默且紮實人。雖然平時話不太多,但是屬於那種實幹的類型,這個特質就十分令人欣賞。"

" 還有在我右邊的工位、比我小一歲多的小夥子,他剛好相反,他是一個比較活潑的人,甚至有時候讓人感覺略顯浮躁,但是他在做事的時候,能非常快接受到你的信息,並快速轉換輸出結果,而且善於反饋、樂於溝通。"

……

類似的青年在博智林還有很多,他們可能個性格迥,但都有 " 能處 "" 有事真上 " 的優點。

唐幸舞蹈表演

工作之餘,博智林有許多興趣社團供員工放鬆。唐幸特別喜歡跳舞,博智林的舞蹈社團就是唐幸和小夥伴創立的。" 看到比較好看的舞蹈,自己就會嚐試扒一下動作。" 一次淋漓歡暢的跳舞就能讓唐幸排解諸多壓力。唐幸的舞蹈社團也是博智林院內、所在部門活動上的常客。

如果說多才多藝、活潑樂觀是唐幸青年感的外延,那目標感、使命感的內涵同樣可以在唐幸身上體現。

對於未來,唐幸早早有了計劃:首先在路徑算法規劃的崗位不斷學習,把技能點點滿。此外,目前已經是一個 5 人團隊 leader 的唐幸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團隊管理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提起團隊管理,唐幸想到了剛入職博智林時曾看過的《福特自傳》," 它讓我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領導者,如何去管理,如何去創造一個產品。"

《福特自傳》這本書的副標題也像是唐幸加入博智林這三年的寫照——不忘初心,進無止境。

值得欣喜的是,可以看到有更多的博智林青年揣著改善建築行業的初心,在實現建築工業化、智能化的路上不斷奔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